作品介绍

海湾战争重大间谍案


作者:海湾战争重大间谍案     整理日期:2013-06-02 11:10:09


  
  海湾战争重大间谍案   
  
  
  郑汉根/编译 ——“我也参加了海湾战争,只不过我的战斗岗位是在德国外交部”   
  
  
  真相披露   这是德国波恩市梅伦街一所极为隐秘的住宅。一名阿拉伯中年男子轻轻走到门口,按响了门铃。迎接他的是一个年龄同他相仿的德国人。进屋后,德国人顺手关上了大门。来人从皮包里掏出一只装满现金的信封放在沙发上。德国人也从抽屉里拿出一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递给这位神色匆匆的阿拉伯人。   这个德国人叫于尔根.穆罕默德吉特勒,德国外交部官员,而那位阿拉伯人则是伊拉克驻德国武官——阿斯马特.贾乌迪穆罕默德。事情发生在海湾战争尚未爆发的7年前。   吉特勒在外交部负责档案管理。从1990年2月起,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他向伊拉克泄露了有关西方针对伊政治和军事行动的绝密材料数百页。东窗事发后,1991年5月他被德国法院判处5 年徒刑。审理过程及判决结果一直密而不宣,吉特勒被悄悄送进监狱。   这一重大间谍案被人为地封锁了6年后,最近由德国最有影响的《明镜》周刊披露出来:法官们在审判之后曾表示,吉特勒向萨达姆泄露的情报极大地影响了海湾战争的进程和结果。6 年前经过多国部队炮火“洗礼”的伊拉克如今仍然保存着许多先进的武器设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吉特勒提供的情报。   内幕一经曝光,西方舆论哗然。德国外交部发言人马丁埃德曼在该期《明镜》出版的当天就公开承认了吉特勒出卖海湾战争情报的事实。但是,对于这一涉及海湾战争的间谍案,德国为什么要“瞒天过海”呢?   在吉特勒间谍案审理完毕之后,德国政府曾发出指示,要求将有关该案件的内幕作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原来,吉特勒所出卖的情报中,绝大多数是关于海湾局势的绝密文件,其中的一份情报更是让人震惊不已:一封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写给德国总理科尔的私人密函,通过吉特勒很快就出现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办公桌上。在这封信中,布什向科尔透露了美国向海湾派兵的详细计划,同时到达萨达姆手中的,还有科尔责成德国外交部起草的给布什的回信。   审理该案的法官在解释德国政府隐瞒事实的原因时说:如果美国得知德国连这样绝密的材料都无法确保安全,今后还会让德国参与它的行动计划吗?   
  
  
  “参加”海湾战争   “那完全是一个偶然”,面对《明镜》记者,吉特勒如此讲述他的间谍生涯。1990年2月的一天,在波恩的一家小饭馆里,吉特勒邂逅了伊拉克驻德国武官穆罕默德。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话题从德国近况谈到了中东局势。起初,吉特勒没有向穆罕默德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谎称自己只是个公司职员。最后,吉特勒对穆罕默德耳语:“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德国政府任职,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通过他为你们提供所需要的材料。”   就这样,吉特勒开始了向伊拉克输送情报的“地下工作”。他提供的第一份情报是关于伊拉克和伊朗的边界纷争的,虽然当时两伊战争已经停火,但是这份情报所涉及的问题仍然相当敏感,萨达姆极感兴趣。穆罕默德知道同吉特勒合作将会给伊拉克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于是对他提出了更多具体的要求。他告诉吉特勒,伊拉克还非常“关心”其他阿拉伯兄弟国家以及以色列的情况。   吉特勒当时所在的部门是专管西非和中非事务的。同他的“地下工作”息息相关的中东事务部门与其办公室仅一墙之隔,自然成了他特别“关心”的地方。吉特勒经常以工作为名,若无其事地出入于各个办公室,猎取对他“有用”的文件。特别是外交部一些高级官员的办公桌,绝对逃不过他的“关照”。   外交部收发室是邮件出入的地方,包括许多的机密邮件。吉特勒常常去那儿“帮助”工作人员处理邮件,一旦瞅准空子,就将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文件飞速地揣进怀里。   吉特勒将他所搜寻到的文件暂时放在自己办公桌里,趁晚上没人的时候再将它们偷偷带回梅伦街的住宅。在这里,他借助水蒸气把这些文件袋的封口小心地打开,然后又轻轻地取出其中每一份“有用”的文件进行复印或是摘抄。然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装回到文件袋,将封口粘牢。第二天,这些文件都会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不露任何痕迹。   有段时间,吉特勒被暂时安排在中东事务部门管理档案,并保管档案柜的钥匙,大量关于伊拉克的文件唾手可得,可谓天赐良机。吉特勒心中禁不住砰砰直跳。他明白这把钥匙意味着什么,于是毫不犹豫地复制了一把。尽管后来回到原部门,仍然能神鬼不知地打开中东事务部门的档案柜。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逐渐对伊拉克采取了强硬的态度,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也正在集结之中。这期间也是吉特勒向伊拉克出卖情报最为频繁的时期,对于伊拉克领导人来说,吉特勒可谓雪中送炭。   秘密情报通过吉特勒源源不断地送到萨达姆的办公桌上,大部分都是有关海湾局势的,包括德国联邦情报局对伊拉克导弹分布情况的观察报告、美国军事机构对海湾地形和局势的分析,甚至还有西方针对伊拉克计划袭击以色列的对策。这一切成为萨达姆总统用以制定对付多国部队策略的重要依据。   美国国防部曾经出台了一项对伊派遣“幻影”战斗机的计划,伊拉克的雷达装置根本无法侦察到它们的行踪。德国外交部被告知了这一计划的内幕,其中包括这批战斗机的数量和飞行路线等。因为按照计划,这批战斗机将通过德国领空到达海湾。当吉特勒同往常一样在秘密据点打开文件袋时,惊诧得张大了嘴巴,手也禁不住颤抖起来。他事后说:“这个文件的重要性简直是无以复加。”   
  
  “交易”终告结束   吉特勒绝对没有想到,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进入了德国安全人员的视野。其实,早在1990年6月份,吉特勒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行动露出了尾巴。这距离海湾危机爆发还有两个月时间。   当时,德国联邦情报局在窃听伊拉克外交部官员的电话时,得知了伊拉克在德国政府中有一个“消息灵通人士”。在这次电话中,一位伊拉克外交官对这个“消息灵通人士”的工作大加赞赏。但是这位“人士”姓甚名谁,电话中却没有透露。德国安全部门于是盯住了在德国的伊拉克人的行踪,顺藤摸瓜,终于摄下了吉特勒同穆罕默德交易的镜头。   但是对于这样的大间谍,德国安全部门为什么没有让他立即原形毕露呢?根据《明镜》透露说,德国联邦情报局是想“放长线”,看是否能够钓到吉特勒之外的“大鱼”。然而,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放长线”的两个月,却是吉特勒出卖情报最为疯狂的时期。   同年8月28日,当吉特勒把50多页秘密材料交到穆罕默德手中后,德国安全人员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德国杜塞尔多夫法院的法官们在审判这桩间谍案时,被泄密的严重性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对于吉特勒能在如此重要的外交部频频得手大惑不解,也对联邦情报局“放长线”的做法表示难以理解。   因为吉特勒出卖情报情节严重和证据确凿,他在经过短暂而且秘密的审问后之就被判了罪。   据认为,吉特勒向伊方出卖情报的动机可能是,吉特勒对阿拉伯国家产生了亲近感。早在1980年,他就皈依了伊斯兰教。吉特勒还有一句足以证明他的行动的话:“我永远都是阿拉伯世界坚定的朋友。”当然,丰富的酬金也是不可否认的动因之一。   吉特勒现年42岁,1994年出狱后一直居住在非洲的加纳。不久前他接受了德国《明镜》杂志记者的采访。   在谈到他的间谍生涯时,吉特勒对德国的安全部门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我的间谍生涯早在向伊拉克出卖情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他说,他相信德国联邦情报局根本无法找到他有更长的间谍生涯的证据。吉特勒还公开承认,他从1987年起就开始向埃及大量出卖德国关于近东和以色列政策的情报。   “我丝毫不为我7年前的行为感到后悔,”吉特勒说,脸上掠过一丝自豪的神情:“我也参加了海湾战争,只不过我的战斗岗位是德国外交部而已。”





上一本:圣经密码:科学还是谎言? 下一本:肯尼迪艳史真伪辨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海湾战争重大间谍案的作者是海湾战争重大间谍案,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