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银行卡“卡”在哪里?


作者:银行卡“卡”在哪里?     整理日期:2013-06-02 11:06:43


  
  银行卡“卡”在哪里?  
  
  中国民生银行 李艳红  1985年,中国银行在境内发行了第一张长城借记卡,标志着银行卡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当时,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它是一张特殊的身份证明,更多地标榜着持卡人的地位,有些人甚至通过走后门来获取一张信用卡。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银行卡已进行寻常百姓家,很多人的钱包里都别有数量不等功能不同五颜六色的银行卡,有只能先存钱后消费的借记卡,有存一定款项但可以超额消费的准信用卡,有不须存钱就可以消费的信用卡等。  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有55家金融机构开办银行卡业务,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有10多万个, ATM机4万多台,POS机30万台,发卡总量接近3亿张,年交易额近3万亿元。然而另一组数据更耐人寻味:由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就居民信贷消费有关问题进行的第4次调查显示,在我们已经发放的3亿多张银行卡中50%以上是长期不用的“睡眠卡”,几家老牌国有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平均每张卡透支额不足百元,而银行卡交易在社会消费总零售总额中的比例还不到5%。  银行卡作为居民一种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部分具有货币的功能,方便了存款、取款、汇兑、结算、消费,甚至信贷等。这是与我们生活有关的直接的用途。在宏观经济部门看来,银行卡的发展有利于减少现金流通量、加速资金周转、完善支付结算手段等。如此“双赢”的格局,为什么没有导出大家期望的银行卡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呢?  广告上,“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实际上,我们即使有很多卡也常常走不出一家酒店,飞不出一个城市,到底是什么问题呢?简单罗列有以下几个:一是不能跨行使用,国有大银行,行行独立;地方小银行,个别联合。商场的收款台上,酒店的大厅里,POS机、ATM机,零零总总,机满为患,因为不通用,只好如此。二是不能异地使用,即使是同一家的银行卡,在大城市之间还可以吱呀吱呀地划卡,但在更多的中小城市里就成为真正的“卡”了。三是消费者对银行卡的安全性仍心存疑虑。以借记卡为例,消费者将大把的钞票放到里面,换来一个“奇妙”的卡片,总是不塌实,需要的时候钱从哪里来。第四,卡虽然有3亿张,可全国1400万个商家中只有30万个能收卡,不到3%。百姓的生活事无俱细,柴米油盐总不能都去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档商场去买吧。还有其他问题,如存取款等待时间长、经常出现故障、收费等。  原因在哪里,各有说法。技术人员认为,我国的银行卡发展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各金融机构自成体系,独自进行技术开发、设备购置和维护,因而技术标准不同、处理程序不同,不同的卡不能通用,跨地的卡不能响应。  大银行的管理人员认为,不同类型发卡人的投入不同,利益划分要合理才能进行联合。他们为银行卡的运行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后来的小银行等没有多少投入,如果其发行的银行卡与大银行的卡具有同样的功能,大银行苦心经营多年的优势就化为乌有,于心不甘。  消费者认为,国内关于银行卡的立法还没有完善,对发卡人、持卡人、商户等参与者的权力、责任、义务等都没有进行严格的规范,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银行卡出现纠纷和诈骗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也丧失了使用的积极性,还是保守一些为妙。每种说法都道出了一部分实在的理由。  再认真地追究一下,我们发现还有两点理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对银行卡联合问题的认识较晚,行动迟缓,推动不力。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管理部门,负责社会支付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等宏观性工作,但直到1993年才开始推动银行卡的联合,启动“金卡工程”,早已经落后于各家银行不得不执行的自身发展规划,错过了一张白纸画最好蓝图的机会。二是消费者陈旧的消费观念限制了银行卡发展的动力,比如不敢超前消费、把钱压箱底等,这就使得银行卡的市场变得狭小,银行大力发展的动力不足。  银行和消费者在发展银行卡问题上陷入了“两怨”的尴尬境地:从银行的角度看,银行发行了大量的卡,但“睡眠卡”较多,平均每张卡的消费额不到300元人民币,收益不多,积极性哪里还有?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那么多的卡,又要背密码,又要看证件,哪里有用现金方便,有卡还不如没有。





上一本:香港赛马 慈悲为怀 下一本:揭开真主党神秘面纱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银行卡“卡”在哪里?的作者是银行卡“卡”在哪里?,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