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山水形成的奥秘》从地质学、地理学的角度,分别对八桂主要旅游景区和景点相关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砂岩地貌、堆积地貌、水体进行了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八桂大地上分布的山水种类、分布范围、形成时间和主要特征有所了解,还可以从山水形成过程的探讨中揭开八桂山水形成的奥秘。 作者简介: 朱桂田,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留日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地学、旅游资源开发与金属矿床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负责或为主承担过国家、省部级和国外等31个科研课题与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研究和调查工作。“桂林旅游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等科研项目曾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国家级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到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和泰国等国家开展过科研和短期访问工作。 目录: 概述/001 八桂”的由来/001 八桂岩石的主要类型/002 八桂山体形成的时间/003 八桂山地形成的特征/006 八桂地貌的类型和成因/007 八桂水体的主要类型/008 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的奥秘/009 喀斯特(Karst)地貌的由来/009 八桂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分布/010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主要岩石的成因/010 喀斯特(岩溶)地貌岩石形成的年龄/011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013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014概述/001 八桂”的由来/001 八桂岩石的主要类型/002 八桂山体形成的时间/003 八桂山地形成的特征/006 八桂地貌的类型和成因/007 八桂水体的主要类型/008 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的奥秘/009 喀斯特(Karst)地貌的由来/009 八桂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分布/010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主要岩石的成因/010 喀斯特(岩溶)地貌岩石形成的年龄/011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013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014 喀斯特(岩溶)地貌的主要类型/016 八桂部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成因/028 丹霞地貌形成的奥秘/035 什么是丹霞地貌/035 八桂丹霞地貌分布在哪些区域/036 丹霞地貌的“红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036 形成红色岩层的砂砾来自何方/038 丹霞地貌的红层形成需要的条件/040 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043 八桂代表性丹霞地貌/044 花岗岩地貌形成的奥秘/057 什么是花岗岩及花岗岩地貌/057 八桂花岗岩地貌分布在哪里/058 花岗岩及花岗岩地貌是怎么形成的/059 花岗岩形成的年代/060 花岗岩地貌的形成条件/061 花岗岩地貌的主要类型/062 八桂典型的花岗岩地貌/064 火山地貌形成的奥秘/071 什么是火山地貌/071 火山是怎么形成的/072 火山地貌是如何形成的/073 八桂的火山岩及代表性火山地貌/074 火山地貌的形成与特点/076 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078 砂岩地貌形成的奥秘/083 什么是砂岩地貌/083 八桂具有代表性的砂岩地貌/084 八桂的砂岩是怎么形成的/085 八桂砂岩地貌是如何形成的/086 八桂砂岩地貌经历了哪些地质构造成因的变动/086 石英砂岩地貌形成的演化过程/088 圣堂山和莲花山风景区砂岩地貌特点/090 圣堂山和莲花山地貌与丹霞地貌形成的异同/092 堆积地貌形成的奥秘/093 什么是堆积地貌/093 八桂主要的堆积地貌/094 水体形成的奥秘/103 水体的概念/103 八桂水体的主要类型/104 江河流动水体/104 瀑布水体/112 湖泊水体/122 水库水体/128 滨海水体/129 地下水体/130 参考文献/139 后记/144 前言八桂”是广西的代称。从地质学和地理学的角度看,八桂大地上的主要自然旅游景区、景点到底都有哪些岩石、地貌和水体类型呢?它们又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呢?对于青少年、旅游者或导游工作者而言,这些似乎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本书将从这些问题入手,为大家揭开地学科普知识的奥秘。 本书共分为八大部分,以八桂大地上的代表性旅游景区和景点为背景,在概述了构成八桂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时间和演化关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八八桂”是广西的代称。从地质学和地理学的角度看,八桂大地上的主要自然旅游景区、景点到底都有哪些岩石、地貌和水体类型呢?它们又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呢?对于青少年、旅游者或导游工作者而言,这些似乎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本书将从这些问题入手,为大家揭开地学科普知识的奥秘。 本书共分为八大部分,以八桂大地上的代表性旅游景区和景点为背景,在概述了构成八桂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时间和演化关系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八桂大地上以桂林山水为代表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以莲花山为代表的红色砂岩地貌,以八角寨为代表的丹霞地貌,以龙脊梯田和北海银滩为代表的堆积地貌,以猫儿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以涠洲岛为代表的火山岩(玄武岩)地貌以及八桂的水体类型,并探讨了它们的形成环境、形成条件和形成时间等。特别为大家介绍了诸如石灰岩地区的溶洞、天生桥、天坑、大峡谷和落水洞,贺州的玉石林、桂平西山的乳泉等特殊地貌景观和地质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而以通俗、准确、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描述,并在每个章节中配有相应的插图和照片,将知识性、趣味性与实用性密切结合起来,将地学知识与旅游景区、景点介绍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既能让广大读者在故事中轻松地接受这些科普知识,理解书中内容,也能让旅游者或导游工作者丰富其地学旅游或地学导游知识。 本书是在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八桂山水形成的奥秘”(桂科能1140007-1-5)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参加该项目的人员有朱桂田、卢宗柳、谢明、郭敦辉、黄聿明、彭艳琼、张玲、谢雨萍、杨德云、韦登山、谢国荣、饶莉啦、白崇萍、孟凡钊。本项目在调研的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寿乡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贺州温泉景区、贺州玉石林景区、桂平西山景区、北流勾漏洞景区、金秀莲花山景区、资源八角寨景区、百色大石围天坑景区等公司和景区的热情接待以及为调研提供的无私帮助。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韦炜烈、周刚刚、仇均世、池上荣、刘正斯、王东乐、苏筱红、王静等师生和朋友的大力帮助以及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涉及的地域大、知识面广,由于作者知识所限,书中难免有纰漏之处,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并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朱桂田 2014年7月 《八桂山水形成的奥秘》是在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创新能力与条件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无论是科研项目的设计,还是本书的出版,目的都在于为广大读者普及更多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地学知识,丰富广大导游工作者的相关知识。因此,本书无论是对山水类型的划分、地貌类型的划分、地质构造作用过程的描述,还是对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探讨等,都是从旅游景区和景点的角度以及科普读物的角度来进行的。如果从地质专业的角度看,大自然造就的八桂山水比本书描述的过程还要复杂得多。不过,读者只要按照本书介绍的内容一一阅读,并依据对每类山水形成演化过程的叙述加以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举一反三,就会对八桂山水形成演化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尽的。作者在本书的基础上,拟在八桂一些典型地貌旅游景区开展各类山水形成过程的模拟研究和开发工作,推动旅游景区地质地貌演化过程科普公园的建设,集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身,达到促进地学科普知识普及的目的。比如,在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区建立喀斯特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科普公园,通过模拟实景和声、光、电高科技手段,把参观者带到3亿年前曾是一片汪洋的桂林,观看大量的碳酸钙沉积之后,地壳在地质构造作用下上升为陆地,产生断裂和裂隙,再接受雨水的溶蚀形成峰丛、峰林、溶洞以及石钟乳和石笋等过程。读者可在了解本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科普公园来进一步感受各类山水形成的全部过程,这样就更有意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