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地球的法则


作者:布兰德,叶富华,耿新莉     整理日期:2014-07-31 00:58:54

本书是作者近10年来关于环境运动之反思而写成的一本著作。作者终身都是生态学家,是乔布斯年轻时候的偶像。本书主要是讲述了作者关于城市、核能以及转基因的重新思考。他探讨了关于城市、能源、生物技术这三个话题,提出我们必须转变一些长期固守的观念,去接受一些先前不信任的工具。对传统的绿色悲悯心态来一次彻底的反思,才能避免让我们的地球资源遭到灾难性的毁灭。
  这本书有科学家的、反直觉的观察以及富含热情的倡议。布兰特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的困境之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大胆而且富于创见的政策建议,以及一些基于设计的创建更可持续的社会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Brand),斯坦福大学生态学毕业,EFF(电子前线基金会)荣誉董事,“全球商业网络”(GBN)、“生态信任”组织(拯救保护阿拉斯加至洛杉矶雨林的组织)和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顾问。“地球索引”(WholeEarthCatalog)创始人。“全球电子
  目录:
  ”(TheWELL)系统和GBN的创办人之一。GBN图书俱乐部为多家跨国企业探索及发展未来策略。
  他终身都是生态学家、未来学家。在他眼中,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设计问题。Stayfoolish,stayhugruy,最早的这句话由他说出,他是乔布斯年轻时的偶像,他的观念整整影响了一代人。
  目录:
  第一章规模、范围、代价、速度
  第二章城市星球
  第三章都市新希望
  第四章核电新篇章
  第五章绿色基因
  第六章基因梦想
  第七章浪漫主义者、科学家、工程师
  第八章一切都是园艺
  第九章星球法术这本书同时有科学家的、反直觉的观察以及富含热情的倡议。布兰特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的困境之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大胆而且富于创见的政策建议,以及一些基于设计的创建更可持续的社会的解决方案。
  ——纽约时报
  布兰德对未来的构想中最为引人注目并不是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性质,而是在他看来,政府、商界、金融市场、以及社会不得不接受的长期的时间跨度。他想人之所不能想。
  ——今日美国
  《地球的法则》不仅仅是提倡我们要作出习惯上的改变,而且还需要有根本性的哲学上的改变,才能担当好地球守护者的角色。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一本真正重要的书,阅读起来也非常愉快。
  ——詹姆斯·洛夫洛克这本书同时有科学家的、反直觉的观察以及富含热情的倡议。布兰特给我们展示了我们的困境之来源,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大胆而且富于创见的政策建议,以及一些基于设计的创建更可持续的社会的解决方案。
  ——纽约时报布兰德对未来的构想中最为引人注目并不是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性质,而是在他看来,政府、商界、金融市场、以及社会不得不接受的长期的时间跨度。他想人之所不能想。
  ——今日美国《地球的法则》不仅仅是提倡我们要作出习惯上的改变,而且还需要有根本性的哲学上的改变,才能担当好地球守护者的角色。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一本真正重要的书,阅读起来也非常愉快。
  ——詹姆斯·洛夫洛克
  中国计划在未来的十年里修建的核反应堆的数量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三倍多。这也许会唤起些人对某个大国曾一度高速发展核产业的记忆。有关三喱岛核电站的争论曾经让美国左右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环境保护论。历史还会再一次重演吗?——约翰·艾尔金顿第一章规模、范围、代价、速度
  我们就是神,我们必须做好这个角色。——《地球守则》
  气候变化,城市化,生物科技,这三个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叙事,将逐渐成为我们这个世纪的重要话题。今天,我们如何描述这些议题将决定着他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这三种事物的许多幻觉,但另一方面,它们的真相是可知的。
  当我们谈论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环保主义者。这不仅仅对于那些一直认为自己跟环保不相关的人士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对于那些一直以来都高唱环保论调的人士更是难以接受。行动者比尔?麦基本(BillMcKibben)最近提到说:“环保运动现已演变成为气候变化的运动了。”这就意味着今日的环保人士不再仅仅是去保卫自然生态系统,使之不被侵害;他们也要开始去捍卫人类文明本身。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很大的一个冲击。
  而一旦我们的角色开始转变,我们所固守的意识形态也要开始转变。但是,意识形态是很难改变的。那我们可以灵活地换个角度去想,我们可以采取实用主义的做法——“去思考我们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固执于理论或规则本身”。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转变,它不是从一种意识形态转换为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而是要彻底的抛弃意识形态。
  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需要进行多大程度上的彻底反思,才能真正理解目前已经存在的变化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一次的变化是全球性的;时间上会影响到几个世纪,受影响的是人类文明本身,而所有这些都是伴随着不断增速的人类技术,以及不断剧变中的气候而发生的。我们讲“拯救地球”是言过其实了。因为地球本身不会遭到损害,不管发生多大的灾难;生命圈也不会遭到损害。处在危机中的是人类本身。但既然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扔到这烂摊子里了,我们自己也该设法去修复它。
  我读过的关于气候变化的最好的论著,是哈佛大学考古学家史蒂芬?勒布朗(StevenLeBlanc)写的《持久的战役》(ConstantBattles)(2003,合著者是凯瑟琳?莱吉斯特KatherineRegister)。该书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学以及人类学的证据,勒布朗认为,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开展着血腥的战争。从狩猎部落到农耕部落到酋长部落,到早期的人类文明,有25%的成年男子通常是因为战争而死亡。没有人想打仗,但是他们经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要么饿死,要么去掠夺自己的邻居。而他们更倾向于彻底的歼灭自己的邻居。
  这本书充满了很多令人惊悚的发现。研究者对墓葬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在那个年代,大规模的谋杀是很常见的,另外,人吃人的现象也很普遍——不是为了仪式,而是为了营养。在很多考古现场看到的“炊事用石”实际上是武器——本质上就是投石器(《圣经》里的大卫就是用这玩意杀死歌利亚的)。狗是最先被驯养的,因为他们是最好的哨兵,还有所有的狗都会吠(但是狼不会吠)。大多数的城市都是围起来的。
  勒布朗认为,人类一直都在进行战争,因为人们需要的东西总是大于自然环境的供给,于是他们就需要跟其他人争夺资源。土著人有一套神秘的方法,去找到哪怕是最难发现的食物,因为容易发现的食物都被他们自己消灭掉了。假如自然的承载能力有所提升,也会偶尔出现和平时期,例如随着农业的出现,或者新的有效率的官僚机构之上任,或者是与异域的贸易,或者是科技上的突破。另外,发生重大的瘟疫之后的一段时期也会是和平时期,例如刚经历了大瘟疫的欧洲,或因为欧洲传入的传染病而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的美洲。但是这样的间歇期是短暂的:人口会再次迅速地上升,直到突破可承载的能力,于是战争再次爆发。
  只是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先进国家才逐步地把死于战争的人口比例下降到3%的水平,尽管在这期间发生了几次全球范围的战争和种族屠杀。现代战争不再像过去那样会歼灭所有的敌人,而是仅仅歼灭掉可以获胜的敌人数目就停止了。而那些幸存者则会被安排工作。国家也会利用其国家机器、先进的技术以及国际行为守则去提高可承载能力,有时候甚至会与交战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
  但假如其他地方的承载能力因为气候变暖而降低的话,所有这些文明的成果都会走向崩溃。人类将会重新回到为了争夺不断减少的资源的竞争当中。那些和平的爱好者则会被战争爱好者杀害和吃掉。
  这就是我阅读勒布朗的书的时候所想到的一个情景。因为气候变化已经在发生了,我们必须作出一个选择。假如我们不做任何事情或者是做得不够,我们将会面临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发动战争这样一个局面,而这一次大家都有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而死亡的人数将会是数以十亿计。勒布朗总结,另外一种可能是:
  历史上第一次,科学以及技术使得我们可以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使得我们可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并且提升地球的可承载能力,从前我们根本想象不出这样的做法。人类与自然长期共存的机遇就掌握在我们手上,只要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这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以打破这个数百万年来的冲突和危机的循环。
  2003年以前,我对于气候变化只是一般性的关注。早在1982年的时候,我和妻子就搬到一艘老式的拖船上居住,因为住在船上就不需要担心加州经常出现的地震和野火。事实上,这样的住所尽览海景,同时又无需担心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海平面上涨。在那个时候,去想象一下气候变化的未来是有趣的,其实形势很严峻,但感觉它非常遥远。
  1987年,我参与创办了一个叫“全球商业网络(GBN)”的咨询公司,现在我一半的时间是在为这个公司工作。2003年,GBN接到来自美国国防部的请求,去建立一个关于“气候突变”的情景。我当时只是扮演一个边缘的角色,我对一些气候学专家进行了电话采访,也贡献了一个点子。同年秋季,我们递交了这份调研报告,题为《关于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AnAbruptClimateChangeScenarioandItsImplicationsforUnitedStatesNationalSecurity),报告的作者是彼得?舒瓦茨(PeterSchwartz)和道格拉斯?兰戴尔(DougRandall)。
  我们得出的情景是基于一个发生在8200年前的事件,那时候地表温度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突然下降了2.7摄氏度(5华氏度)。在气温图表上可以看得出陡然下降的趋势,就发生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跟人类一万两千七百年前所经历的气候突变完全不一样(那一次是气温突然下降了15摄氏度,亦即27华氏度),并且这一气温保持了一千年。对于这两个事件,有这么一个解释,就是海湾地区的洋流被来自北大西洋的超量淡水所减缓或停止,而这些都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2003年收集到的数据不同程度的反驳或支持这一理论,但没有人否认气候突变确实发生过)。
  由于我们今天面临的气候变暖是来自于北极冰川的融化,并且因此导致了北大西洋海水的淡化,GBN的情景里就提及假如我们在2010年突然走进一个“微小”的变冷期(就像8200年前一样)会导致什么事情发生。我们得出的结果是,假如全球突然变得更冷、更干燥、更多寒风,会使得全球主要的农业区面临水灾,同时也会带来严峻的冬季气候以及在未曾预料到的地区遇到恶劣的风灾和洪水。该情景估计,到了2020年,欧洲的气候会变得像今天的西伯利亚。到那个时候,全球的食品、饮用水以及能源供给都将变得紧张。到那个时候,地球上将会有七十五亿人口,但地球的承载能力将不能胜此重任。这份报告最后是以我从勒布朗的著作里获得的启发来作为总结,那就是,任何一个试图超越地球承载能力的社会,最终都会因为争夺资源而展开战争,这是亘古不变的范式。于是,到2020年,因为战争、疾病、以及饥荒,将会使得地球上的人口下降,直到剩下的人口不至于超出那时候的地球承载能力为止。而五角大楼则是这一情景的合适的客户。
  我们特意没有把这一情景保密,而是把它放到了互联网上,《财富》(Fortune)杂志也做了一个摘要报道。开始时一些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机构对此嗤之以鼻,但不久后这份文献开始被广为引用。在我们这份报告以及其他几份同行的报告里所提到的气候突变的概念,使得公众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开始发生转变。从那时候开始,气候变化才被大众看作是一个清晰并且真实存在的威胁,并且解决这一问题是现在全球各国领导的责任,而不是留给后代去解决。公众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也发生了突变。……





上一本:生活中的绿色化学 下一本:生物学野外实践手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地球的法则的作者是布兰德,叶富华,耿新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