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地理


作者:吕拉昌、李文翎     整理日期:2014-02-07 17:50:22

《中国地理》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论基础,从全新的体系,将中国置于世界系统以及全球化、全球变化过程之中,详细分析了中国自然地理系统、中国人文经济系统、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征及空间规律,较好地将理论与应用、传统与前沿、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是学习中国地理知识的一把“钥匙”。
《中国地理》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以及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专科生,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研究机构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学习用书。
  作者简介:
  吕拉昌、李文翎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
第二节中国地理研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节编写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参考文献
第一篇全球系统与中国
第一章世界中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经济地位
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
第二节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第二章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变化概述
第二节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文献前言
绪论
第一节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
第二节中国地理研究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节编写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
参考文献
第一篇全球系统与中国
第一章世界中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经济地位
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
第二节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第二章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全球变化概述
第二节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与中国的角色转换
第二节外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全球城市体系与中国城市化
第四节中国的知识经济
参考文献
第二篇中国自然地理系统
第四章地质与地貌
第一节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主要地貌类型
第三节中国地质构造基础
第四节矿产资源
参考文献
第五章气象与气候
第一节气候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气候形成因素
第三节水热结构特征
第四节几种重要天气
参考文献
第六章陆地水与海洋
第一节陆地水
第二节中国海洋国土
参考文献
第七章土壤与植被
第一节中国的土壤类型
第二节植被
第三节土壤植被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第八章中国自然环境特点及分异规律
第一节中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中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三篇中国文化地理系统
第九章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演化
第二节中华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中国文化的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第十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第一节中国的人口
第二节中国的民族
参考文献
第四篇中国经济地理系统
第十一章中国区域经济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历史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产业结构的变化与总体特征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中国第一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产业结构与布局
第二节种植业发展与布局
第三节林业发展与布局
第四节畜牧业发展与布局
第五节水产业发展与布局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中国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能源工业
第三节原材料工业
第四节机械工业
第五节轻纺工业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布局
第三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布局
第一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
参考文献
第五篇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第十六章中国人地关系系统
第一节研究概述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利用
第三节中国的环境问题
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中国地域结构
第一节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第二节中国南北经济发展的差异
第三节中国的城乡结构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中国东西部的区域过程
第一节区域分工
第二节区域协作
第三节流域过程
参考文献
第六篇中国地理区域划分
第十九章中国自然地理区划
第一节自然地理区划理论
第二节传统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第三节生态地理区划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中国经济地理区划
第一节中国经济区划的原则
第二节中国综合经济区划方案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中国文化地理区划
第一节文化区的形成和划分
第二节中国的文化分区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二章中国综合地理区划
第一节综合地理区划概述
第二节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第三节本书的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参考文献
第七篇中国地理区域
第二十三章东北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和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四章华北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五章华中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六章华南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七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八章西南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二十九章青藏地区
第一节区位、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经济发展及经济地域
参考文献
第一章世界中的中国――地理区位与经济地位
第一节中国地理区位
一、自然地理区位
(一)中国的绝对位置及其意义
中国位于北半球,并处于北半球的东部,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国家之一,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二者之间跨越约50个纬度,相距5500多千米。南北之间,太阳入射角大小和昼夜差别很大,海南岛南部一年内最短白昼为11时2分,最长为13时14分,差值约2h;漠河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h左右,最长达17h,差值约10h。由于太阳入射角不同,气温随纬度有较大差异。北回归线横穿中国南部,约98%的陆地位于20°~50°N;亚热带和温带所占国土面积较大,分别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6.1%和45.1%。中国南北跨度大,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大部分地区热量充足、自然景观和农业带以及生产与生活方式丰富多样。
中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缘的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附近;两者之间相差约62个经度,相距5200多千米。中国从东到西,共跨了5个时区,东西时差达4个多小时,当最东端的乌苏里江迎来一天的第一缕阳光之时,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繁星。
(二)中国的相对位置及其意义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临近印度洋,西部和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中国位于全球最大的大陆与最大的大洋之间,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地区盛行东南风,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国家。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中国北回归线附近并没有出现荒漠景观,而成为世界上亚热带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中国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自东南至西北,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逐渐更替,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为多样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类型以及文化差异提供了自然基础。海陆位置与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配合,使许多大河东流注入太平洋,沟通了东、中、西部地区,同时形成丰富的水力资源,流域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生态现象。
从大地构造方面看,中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相交汇的位置。中国所处的这一全球大地构造位置,对中国的地形走势、山脉走向以及自然景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地理区位
(一)国土与疆界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俄罗斯(1707.5万km2)和加拿大(995万km2),居世界第三位。中国领海海域面积473万km2,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约300万km2。
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14个国家邻接。自东北起以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中国陆疆邻边的省(区)有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九省(区)。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陆地边界大部分为山地,或为荒漠、草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进一步发展,口岸建设及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同时中国边境地区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国陆地边境有15条国际性河流,包括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阿克苏河等,西藏的森格藏布―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云南的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以及广西的左江、北仑河等。国际性河流的开发、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涉及与相邻国家的共同利益,这些河流的合理利用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抵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长18000km,岛屿海岸线总长14000km。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从海域的区位、面积、资源、环境和沿海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考虑,海洋对中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必须增强海洋观念,保卫海洋国土,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事业。
(二)中国的经济地理区位特点
经济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国家、区域、城镇或乡村在与外围地区的经济联系中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中国处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连中亚、西亚,东北接东北亚,东南为东南亚,南接南亚,具有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
首先,中国处在亚太地区。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由大西洋转向环太平洋,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作为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日益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次,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处于世界人口最密集地带之中,中国是当今全球化经济中的最大市场之一。
第三,中国处在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各国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中国位于东亚、中亚与欧洲的主要铁路线――亚欧大陆桥的东部地区,第一条亚欧大陆桥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分别东起中国的珲春和连云港、西至荷兰的鹿特丹。中国处于亚欧交通要道和海上门户的主要地理位置,在世界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意义。
第二节中国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跃升新台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等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成功地创立了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模式”,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一、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的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经济影响力首先体现在中国不断提升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上。中国经济总量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最近十年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超越。2000年,中国GDP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居世界第5位;2006年超过英国,居世界第4位;2007年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3位;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和日本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而中国却实现了9.1%的较快速增长,GDP达49847.3亿美元。中国与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中国的GDP为57451.3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的GDP为698847亿美元,在超越日本的同时,占美国GDP的比重也上升到46.5%(表1-1)。
对比中国和美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的走势(图1-1),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先降后升,1960年中国GDP仅占世界总量的4.6%,1970年为2.8%,1987年曾一度跌至1.6%,1990年以后呈持续上升趋势,2011年达10%。美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则从1970年的31.33%下降到了2011年的21.5%,除1980~1985年和1995~2001年有过两次较大幅度的回升外,总体呈现不断下滑的趋势。从变化趋势看,虽然中国与美国的GDP相差还很多,但两者的规模差距在不断缩小。
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增量贡献不断增大。1979~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93%,2011年均增长率为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对世界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大,居世界位次不断上升(图1-2)。
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9%,居世界第26位;1990年,比重提高到1.7%,居世界第15位;2000年,比重上升到3.6%,居世界第8位;2005年,比重进一步提高到6.7%,居世界位次上升到第3位;2009年和2010年,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2009年,中国进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为8.0%,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到9.75%,进出口总额增量贡献率达到14.53%;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分别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总额的10.4%和9.1%;据世界银行的报告数据,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36420.6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中国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贸易大国,是世界贸易增长的最大动力,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三、日益增强的经济影响力
(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对外部的市场影响力逐步增强。一方面,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为中国商品创造了巨大的外部市场,使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也逐渐增强,从而为世界各国的商品和资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中国进口需求的上升为各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1992年以来,中国进口贸易总额从806亿美元大幅增长到2011年的17434.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进口大国。
(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的依存程度越来越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存关系的变化是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贸易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对象国,美国对中国出口额占美国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1.5%上升到2009年的6.6%。2011年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中经济关系成为世界上最重要和活跃的经济关系之一。
1988年,日本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是美国、联邦德国和韩国,中国居第6位,2009~2011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日本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高于欧盟和美国。
欧盟对中国市场和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2009年中国成为欧盟的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出口依存度翻了一倍多,由2000年的3%上升到7.4%。
(三)中国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带头作用中国经济增长是在“双赢”条件下促进全球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充分利用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与低价的土地资源,吸引跨国公司的雄厚资金、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实现现有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这不仅为中国增加了税收,提高闲置要素的使用率,而且外资也从中获取利润,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中国为促进经济增长实施比较优势战略、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等措施对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朝鲜、越南、印度等不少国家纷纷学习中国经验,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为本国谋求发展。
作为拥有世界1/5以上人口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崛起有利于缓解世界贫困问题、优化世界经济格局和稳定世界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今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会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安格斯?麦迪森.2008.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江生.2009.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浅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3:4-89.
路紫.2010.中国经济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小燕.2007-10-12.我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中国信息报,第一版.
汪文件,王鹏.2010.浅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劳动保障世界,3:78-81.
王发兴.2006.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升及其动力支撑.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31:11-16.
王静爱.2007.中国地理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雪明.2010.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和国际经济影响力的综合分析.世界经济研究,12:18-23.
许宪春.2002.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经济研究,3:27-35.
张幼文.2006.中国发展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10:5-6.
赵济,陈传康.1999.中国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赵济.1995.中国自然地理.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本:黑洞探疑 下一本:不可不知的水的秘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地理的作者是吕拉昌、李文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