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心理学家、嗅觉科学家吉尔伯特关于嗅觉与生活的有趣研究,本书把嗅觉器官的结构功能和气味以及人类情感联系起来。比较了男人与女人嗅觉感受的不同和相同,人与狗的区别,人工嗅觉产品等等。那些科学信仰者们,那些迷恋自然的学士们,甚至于醉心于市场学或行为学的研究者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相信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诸多启发。 作者简介: 艾弗里·吉尔伯特(AveryGilbert) 感官心理学研究者,多年来专注于嗅觉和气味方面的探索,曾就职瑞士著名某香水品牌,目前是全球咨询机构“香水营销学会”的首席科学家,面向艺术、文化、商业和技术等各个领域提供对嗅觉的理解。译者简介 徐青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前科学网编辑,现任职于果壳网,曾主持“环球科技观光团”主题站。 目录: 第一章头脑中的气味 第二章气味是由其中哪些分子造成的? 第三章怪人、痴迷者和天才 第四章闻味的艺术 第五章为嘴工作的鼻子 第六章恶臭的力量 第七章关于气味的想象力 第八章好莱坞精神物理学 第九章商场里的“僵尸”? 第十章重拾的记忆 第十一章气味博物馆 第十二章我们嗅觉的未来命运 致谢 注解 索引第一章 头脑中的气味 第二章 气味是由其中哪些分子造成的? 第三章 怪人、痴迷者和天才 第四章 闻味的艺术 第五章 为嘴工作的鼻子 第六章 恶臭的力量 第七章 关于气味的想象力 第八章 好莱坞精神物理学 第九章 商场里的“僵尸”? 第十章 重拾的记忆 第十一章 气味博物馆 第十二章 我们嗅觉的未来命运致谢 注解 索引这并非是一本献给香水爱好者们打发时光的读物。显然,天性幽默的作者以风趣的口吻,将那些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轻松诠释。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香水产业世界,以及人类嗅觉的诸多奥秘。所以,请不要轻易的给这本书套上所谓“肤浅的时尚”这类措辞。香氛世界从来就与科学密不可分。那些科学信仰者们,那些迷恋自然的学士们,甚至于醉心于市场学或行为学的研究者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诸多启发。 ——香水专栏作家李竞 《鼻子知道什么》笔触轻快但不失严谨,带你步入有趣的嗅觉世界。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这一段旅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类嗅觉方向研究员周雯 鼻孔界的大卫·赛达瑞斯,鼻通道界的马克·吐温。 ——《美国医学会期刊》 艾弗里·吉尔伯特的作家准入之作,鼻子里里外外、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都乃是相当地富有娱乐性的,对于任何寻找一次唤醒感觉之旅的人来说都是本超赞的读物。 ——《新科学家》杂志这并非是一本献给香水爱好者们打发时光的读物。显然,天性幽默的作者以风趣的口吻,将那些枯燥乏味的专业知识轻松诠释。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香水产业世界,以及人类嗅觉的诸多奥秘。所以,请不要轻易的给这本书套上所谓“肤浅的时尚”这类措辞。香氛世界从来就与科学密不可分。那些科学信仰者们,那些迷恋自然的学士们,甚至于醉心于市场学或行为学的研究者们,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诸多启发。 ——香水专栏作家李竞《鼻子知道什么》笔触轻快但不失严谨,带你步入有趣的嗅觉世界。希望你和我一样喜欢这一段旅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类嗅觉方向研究员周雯鼻孔界的大卫·赛达瑞斯,鼻通道界的马克·吐温。 ——《美国医学会期刊》艾弗里·吉尔伯特的作家准入之作,鼻子里里外外、左左右右、上上下下都乃是相当地富有娱乐性的,对于任何寻找一次唤醒感觉之旅的人来说都是本超赞的读物。 ——《新科学家》杂志乐坏了……《鼻子知道什么》提供了一些做过充分调研乃至有些学者气的嗅觉知识,也有谬误,编织成一段讲述我们如何使用乃至滥用香水的迷人历史。 ——《科学》杂志第一章头脑中的气味 很显然世界上有非常多种不同类别的气味,从紫罗兰和玫瑰的香气到阿魏胶的气味。但是直到能测量这些气味的相似和不同之处时,我们才能说自己懂得了气味中的科学。 ——电话发明者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1944年 给不出恰当的气味分类方法 ——大英百科全书,1911年 到底有多少种气味?这是个古怪的问题,但是值得深思。在你个人的气味 目录: 中,有烤面包、剃须膏、奶奶的厨房以及松树。高中时的袖珍拉丁-英文字典,装订处有奇怪的胶味。不费什么力气你就能想到许多气味,不过给出个数目就困难了。怎么可能数出一生中遇到气味的数量?更不用说世界上所有气味的数量远大于人一生能遇到的气味了。 一些人没有被这个任务吓倒:他们仅仅是进行估计,甚至,他们传达别人估计的结论。新闻记者喜欢说我们能分辨30000种不同的气味,新时代运动大师迈克尔?墨菲(MichaelMurphy)就在其1992年的《人体未来》(TheFutureoftheBody)一书中引用了这个数字,书中说:“根据一家(香料)制造商的计算,一名专家可以区分超过30000种气味。”墨菲使用的这一数字也是来自之前的说法,有德国通俗科学作家魏图斯?卓舍尔(VitusDroscher)在其1969年出版的书中曾提到过这个数字,里面是这样说的:“一家香水制造商表示一名真正的专家必须能区分至少30000种气味。”而卓舍尔并没有提供这一说法的来源。也许这个说法来源于1966年的《科学文摘》(ScienceDigest),其中这样写道:“工业化学家已经识别了大约30000种不同的气味。”不幸的是,《科学文摘》杂志也没有提供这一数字的来源。我想这说明了早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上就充斥着不可靠的“事实”。 也许人们会觉得相关领域科学家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答案,而事实上他们喜欢引用另一个估计数字。当美国科学家琳达?巴克(LindaBuck)和理查德?阿克赛尔(RichardAxel)由于发现嗅觉受体这一贡献而获得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诺贝尔奖基金会发布了一个新闻稿,其中提到人们识别并记得“大约10000种不同气味,”这个数字是这几位诺贝尔奖获奖者自己曾经提过的,应该是有保证的。但是,10000这个数目也并不是巴克和Axel首先提出的,多年来其他不少科学家都曾用过这个数字。对此我总是觉得困惑——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完整的数字?为什么没有关于这一数字的具体发现日期?最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确定的人对这一数字负责? 如果你试图在科学文献中寻找这一神秘数字100000的原始来源,你就将经历一场冒险,就像走迷宫一样,到处都是死胡同。举个例子来说,我从《行为生态学》(BehavioralEcology)2001年的一篇文章开始,跟踪到了另一篇1999年发表在《遗传学趋势》(TrendsinGenetics)的文章,而这篇文章也没有提供这个数字的来源。只能重新开始,这次从一位著名的嗅觉研究人员处着手,即美国布朗大学心理学家特里格?恩金(TryggEngen),在1982年,他写道:“一些人声称一名未经训练的人按标签可以识别至少2000种气味,而一名专家能识别多达10000种气味。”恩金称这一说法来自加拿大最著名的气味科学家莱特(R.H.Wright)。莱特似乎是个很有希望的信息来源,至少在读到他实际写的内容之前我是这么认为。在1964年,莱特写道:“看起来一般的人能够不费力地区分数千种气味间的两两区别,而一名有经验的领域内权威人士据称能识别10000种以上气味的能力。还有另一种说法则直接说这个数字似乎是无限的。”接下去他提到:“设计一个试验来证实这些估计将会是一个有趣的活动。”得,看来莱特根本没有发现任何气味数目,他只是转述了他听说的东西,而恩金教授又再次重复了这一听说来的数字。这些知名气味专家(的行为)不仅让我想起了夏令营中传递鬼故事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