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岩洞可以说是桂林山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被认为是七大洲最酷的自然景观之一。它坐落在广西省桂林市西北郊的光明山(也叫茅茅头山)的南侧,离市中心大概有6千米,是我国极富盛名的旅游洞穴之一。 在以前,芦笛岩洞中经常有一些小野猫等野兽出没,因此都叫它“野猫岩”。后来,人们发现洞里的植物可以用来做小笛子,而且吹出的声音也十分悦耳动听,于是当地人就把这个岩洞取名为芦笛岩洞。芦笛岩洞是在唐朝时被发现的,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时这个岩洞最多可以容纳1000多人呢!至今,这个洞内还留下了70多幅保存完好的古代壁画等许多珍贵的文人墨迹。洞的平面图像一个口袋,又像一只草鞋,十分有趣。 芦笛岩洞景色壮观,沐浴在一片蓝紫色的光芒中,吸引了很多游人前来观看,因此又有人给它起名为“国宾洞”。自古以来,歌颂它的诗词和文章数不胜数。老革命家熊瑾玎还专门写下一首描写洞内景色的诗一一《赞芦笛洞》。著名作家郭沫若也曾写过一首关于人们在解放前在芦笛岩洞里避难的诗歌一一《满江红·咏芦笛岩》。在桂林当地人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桂林山水甲天下,芦笛美景堪最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芦笛岩洞的景致有多么美了! 那么,芦笛岩洞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就要讲到它那漫长而又久远的历史了。现在的桂林风景如画,但是早在3亿年前,那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没有现在的城市和交通,更别提居住的人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层浑厚又纯粹的碳酸盐渐渐沉淀在了这片海底,为桂林山水奇丽的地貌作好了准备。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桂林由海里逐渐上升,露出水面,形成了一片陆地。再后来,地壳运动又使得这里的山体不停向上抬升,而地下水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使得地下湖逐步变成了一个山洞。地下水流过山体中很多的破碎地带,慢慢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紧接着,夹杂了很多碳酸钙的水流便顺着岩石的缝隙流到了山洞里,然后慢慢沉淀结晶,日积月累,最后就形成了美丽的芦笛岩洞。这么奇妙无比的形成过程,真的不能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这个奇妙的岩洞深达240米,里面有着玲珑剔透、数不胜数的石笋、石乳、石柱、石花。真可谓多彩壮丽、奇麓多姿! 由于芦笛岩洞有很多大的裂缝,再加上流过的含钙丰富的地下水,于是钟乳石很快就堆积下来,沉淀和结晶。由于洞口十分狭窄,导致芦笛岩洞里的通风很差,因此风化作用也相对较慢。不过也正因如此,芦笛岩洞里才会有如此大规模又五颜六色的钟乳石呢! P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