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体中的物理学》之后,跨界达人李淼**著述!物理学家的他化身诗人、哲学家,继续带你感受科学与人文激情碰撞出的火花 畅销书作家十二作序推荐,刘慈欣陈坤严锋蓝蓝姬十三倾力推荐 《想象另一种可能》是李淼《越弱越暗越美丽》科普随笔的姊妹篇,文中话题涉及电影、小说、诗歌、时尚、爱情等,更有关于历史、自由、命运的探讨,作者妙笔生花,使枯燥的科学变得灵动而易亲近,亦启发人们不再因“习以为常”的理由而故步自封;而本书的可读性可见一斑。 本书简介: 他说,爱情是彼此携带着的光子强度里爆发出的浪漫?他说,未来有一大部分人都会变成被养起来的“宠物人”?他说,我以严肃的态度和女儿谈论的人生计划不是有关科研,而是有关健身?他说,未来我可不要做脑洞大开的物理极客,而是要做有八块腹肌和马甲线的高富帅……本书作者打破学科界限,不仅设想如霍比特人的未来城市和诗意生活,描绘诺兰用爱搭建星际穿越的桥梁以寻求人类自我解救的美好旨归,还趣谈智商神话、体重危机,并且思考物理领域的新突破,包括上帝粒子、暴涨理论、平行世界等。他化身诗人、哲学家,在电影、科幻,科学、宗教、生活中追问人类的“终极”性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作者简介: 李淼,男,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波尔研究所学习,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先后在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学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助理。1999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台湾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所获荣誉:李淼教授是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工程入选者。研究量子场论、超弦理论以及宇宙学。在超弦理论中的研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特别是在两维刘维尔理论、D膜以及黑洞的量子物理等方面。最近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研究宇宙学和暗能量。 目录: 关于世界的终极诗意……/十二001 向往另一种生活……/李淼001 梦的重量001 当我们谈论自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003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006 历史是偶然的……/013 黑暗森林和审美的眼……/018 你别无选择……/022 智商的神话……/025 体形与自控力……/034 未来就在眼前……/038 霍比特人与未来城市……/041 智慧发芽045 极客大爆炸……/047 平行世界的六重奏……/051关于世界的终极诗意……/十二001向往另一种生活……/李淼001梦的重量001当我们谈论自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003人在宇宙中的位置……/006历史是偶然的……/013黑暗森林和审美的眼……/018你别无选择……/022智商的神话……/025体形与自控力……/034未来就在眼前……/038霍比特人与未来城市……/041智慧发芽045极客大爆炸……/047平行世界的六重奏……/051行到水穷处——超越科学的边界……/057诺兰的怪圈……/065爱是第五维度……/069我们就是外星人……/077末日情结……/083我们仍在摇篮中……/087本土的电影与科幻……/091阿瑟的奇幻漂流……/094我为什么是屌丝……/098又一本布朗式小说……/101存在是个无解之谜……/105你等着被养起来吧——贪婪的资本与宠物人……/109丈量时光115结局与开始……/117蓝光LED与日本人的执着……/121自由意志导读——科学能否回答道德问题……/126弦论与平行宇宙……/136魔鬼难题与多世界……/141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的分岔……/146暗物质粒子到底何时现身……/150是无还是有……/156亮出底牌……/159他们看到了宇宙的最初脉动……/165隐形传输能超光速吗……/171宇宙学几乎完美,除了“邪恶轴心”……/175关于邪恶轴心的虚拟访谈……/182开普勒和他的朋友们……/189阅读上帝之书……/194大设计……/198费米悖论的第51个说法……/202独的回音205回到日常……/209我的人生规划,兼致小闺女……/218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一)……/225做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二)……/229做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师……/235前言序 我开始相信,人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一定会开始思考信仰这件事。因为信仰会让人在经历悲欢离合、贪嗔痴求不得之后,明确自己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存活于世,怎样自圆其说,怎样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因果。十年前,我的前辈跟我说:到了一定阶段,你一定会对所有的玄学感兴趣,见佛必拜,见大师必忏悔。如今我终于有所了悟。 认识李淼老师之后,我对他无比好奇,因为我想知道,一个物理学家的信仰是什么。 那天我看完一部关于爱因斯坦的纪录片之后,在从上海回杭州的高铁上,忍不住问了李淼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物理学家到了一定境界之后,都会开始敬畏神明,偏向宗教?我记得很多年前,我的物理老师跟我说:牛顿是伟大,可惜他老年笃信上帝,居然去验证上帝的存在。莫非是牛顿老眼昏花,开始去推翻他自己过去的理论了? 李老师告诉我,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现代物理学的奠基式人物都信教,比如哥白尼就出生在教会家庭,还是天主教圣职人员。当时我就震惊了;我看了这本书,更意外于开普勒居然是星象学家,给皇家占卜星象。人类走过洪荒时代,走过以神旨为最高指示的时代,步入科学时代以后,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这个星球,不再需要巫婆祭司,因而神庙残破溃败,神像藏在断壁残垣里。神的时代终究衰落。 可当人类自以为主观意志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程度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困惑于这种自由,甚至开始置疑这到底是幸福还是灾难。序关于世界的终极诗意作者:十二 我开始相信,人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一定会开始思考信仰这件事。因为信仰会让人在经历悲欢离合、贪嗔痴求不得之后,明确自己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存活于世,怎样自圆其说,怎样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因果。十年前,我的前辈跟我说:到了一定阶段,你一定会对所有的玄学感兴趣,见佛必拜,见大师必忏悔。如今我终于有所了悟。认识李淼老师之后,我对他无比好奇,因为我想知道,一个物理学家的信仰是什么。那天我看完一部关于爱因斯坦的纪录片之后,在从上海回杭州的高铁上,忍不住问了李淼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物理学家到了一定境界之后,都会开始敬畏神明,偏向宗教?我记得很多年前,我的物理老师跟我说:牛顿是伟大,可惜他老年笃信上帝,居然去验证上帝的存在。莫非是牛顿老眼昏花,开始去推翻他自己过去的理论了?李老师告诉我,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现代物理学的奠基式人物都信教,比如哥白尼就出生在教会家庭,还是天主教圣职人员。当时我就震惊了;我看了这本书,更意外于开普勒居然是星象学家,给皇家占卜星象。人类走过洪荒时代,走过以神旨为最高指示的时代,步入科学时代以后,一度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这个星球,不再需要巫婆祭司,因而神庙残破溃败,神像藏在断壁残垣里。神的时代终究衰落。可当人类自以为主观意志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程度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困惑于这种自由,甚至开始置疑这到底是幸福还是灾难。当现代科学发展到人类目前所知的巅峰时,我们对于宇宙之了解,还是如此之渺小。深夜阅读这本书,想象另一种可能。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光亮,可能是行星在久远时光之前散发出来的;星星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永恒。宇宙在大爆炸之后,仍在不停拓展边界。中国当然不是世界的中心,地球也不是宇宙中心,甚至连太阳星系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什么比之更像是对个体的一种嘲笑?每个人孜孜不倦追求的那些利益,在当下所能体验到的巨大悲喜,放在世界视角内是微小的片段,放在宇宙视角内大概也不过是一个粒子。所以我想,大概物理学家都是哲学家。物理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去验证宇宙和世界的终极奥秘,找到每一个事实背后可能有的终极规则。这令三十几岁的我,一个曾经惧怕、讨厌物理的文科女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知道,它其实与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不了解物理学,你看不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三体》,你不知道故事背后真正的启示是什么。你自然会陷入经济学对于世界的解释当中,当一切被经济学术语包围,人类迟早感觉无法喘息。这是世界观之巨大差异,也是人生哲学之巨大差异。当你了解了星星的奥秘,你才能体会到这世界的终极诗意;当你了解宇宙的无边无界,你才能体会到这世界的终极孤独。我不禁对五十年、一百年后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我的孩子会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那时他们会如何看待星空和宇宙?他们是否不再惧怕脱离地心引力,不再陷在对地球资源的争夺斗争中呢?看来我对于世界的想象,远比《星际穿越》更为乐观,我相信人类会在地球衰败之前找到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无神论者来说,这是另外一种最善意的信仰。不管灵魂是否不灭,不管物质是不是守恒,不管地球是不是有灭亡之时,我宁愿相信人类这个物种还能继续存续下去。而李淼老师说他不是无神论者,我想,大概他有另外更好的信仰吧。所以他写道:“也许,在我们的世界,我们永远不会得知事情的真相。真相是超理性的。”理论物理学家大都是些大玩童。他们是聪明的孩子,带着智力的优越感,沉浸于一系列有关宇宙、时间问题的终级思考中,偶尔,面无表情地斜扫旁人一眼。李淼是他们中不多见的,他,居然尝试着向普通人解释自己在做些什么。他说他要为自己艰涩的研究写诗歌和音乐,发掘那些罕有人懂的对称、数学,以及大爆炸理论之美:“弦与空气是这么简单。光落在画布也很简单。” ——南方人物周刊颁奖词 这些文章谈天说地,从宇宙到人心,从电影到小说,从科研到健身,讨论涉及的领域着实广阔。职业科学家的专业训练,加上飞翔灵动的多维视角,使李老师的文笔既冷静又热烈,既坚实又充满弹性。我的一个基本观感是:啊,原来我们也有这样的科学家! ——严锋《新发现》主编 我想,大概物理学家都是哲学家。物理学的终级目标,就是去验证宇宙和世界的终极奥秘,找到每一个事实背后可能有的终极规则。深夜阅读此书,使我想象到另一种可能;也令三十几岁的我,一个曾经惧怕、讨厌物理的文科女生,对物理重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二理论物理学家大都是些大玩童。他们是聪明的孩子,带着智力的优越感,沉浸于一系列有关宇宙、时间问题的终级思考中,偶尔,面无表情地斜扫旁人一眼。李淼是他们中不多见的,他,居然尝试着向普通人解释自己在做些什么。他说他要为自己艰涩的研究写诗歌和音乐,发掘那些罕有人懂的对称、数学,以及大爆炸理论之美:“弦与空气是这么简单。光落在画布也很简单。” ——南方人物周刊颁奖词 这些文章谈天说地,从宇宙到人心,从电影到小说,从科研到健身,讨论涉及的领域着实广阔。职业科学家的专业训练,加上飞翔灵动的多维视角,使李老师的文笔既冷静又热烈,既坚实又充满弹性。我的一个基本观感是:啊,原来我们也有这样的科学家! ——严锋《新发现》主编 我想,大概物理学家都是哲学家。物理学的终级目标,就是去验证宇宙和世界的终极奥秘,找到每一个事实背后可能有的终极规则。深夜阅读此书,使我想象到另一种可能;也令三十几岁的我,一个曾经惧怕、讨厌物理的文科女生,对物理重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二 向往另一种生活 李淼 睁开眼,已是一觉睡到自然醒,此刻我并不在意窗外的时光。 在床上闻到了咖啡的香味,就像一种精气灌注到鼻子里,大脑这才慢慢醒来,精气又从大脑开始慢慢灌满全身。洗刷之后,慢慢啜饮咖啡,同时提醒自己今天该做的事:无非是,先读某一本已经读了三分之一的书,读书可以在家中完成,也可以是附近的一家咖啡店;读书之后,该是写作了。我不喜欢在过于安静的环境中写作,因此,写作一定要在附近那家人不算多也不算少的咖啡店。除了一些绅士之外,应该有三三两两打扮得精致的漂亮女生在此流连——然而欣赏她们的美不是我今天的主业,写作才是。但写作如果没有附近喝咖啡人的轻声细语,没有侍应生磨咖啡豆打奶泡的声音,灵感从何而来呢? 一篇短文,或者一篇长文、一本书的某一章节写完之后,该是享受美食的时间了。假如是秋天,我该身处北京,此间蓝天高过以往和别处,邻居的枣树挂满了硕大的果实。虽说北京已经是宜居的城市了,但相比十年前食物精致度并没有得到改善,依然是偏咸、偏油腻、偏重口味。吃饭该在家中完成,做饭的是一个精于吃道的小时工,当然此刻小时工的工价也是十年前的很多倍了。 如果是冬天呢?冬天一定是在广州过的,即使十二月,桂花依然在生长和开放,任何一个普通小区里都可以闻到桂花香甜的味道。作为已经退休、全副精力将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我并不会体会到晚年的那种秋刀鱼之味。写作之后的饮食环节一定要在餐馆里完成,也许是下午茶吧,饮茶的馆子里坐满了年纪与我相仿的老人。直到现在我也说不了一句完整的粤语,这不要紧,广州向来是最包容的城市。 然而盛夏在巴黎最为温和适宜。白天的长度超过了十四个小时,吃了晚饭也没有等到日落。在落日的余晖中,是进行当天第二次写作的时间,随便哪间咖啡店都可以进行这种快乐的工作。最后,在互致bonsoir后走入街头的夜晚,走入清凉的空气里,在这样的清爽中慢慢走回家。 这是我为自己设计的退休之后的生活。那时,如果有更多的人听说过我,一定是通过我的作品知道的。大学教授和物理学家的身份已被自己和大家遗忘,偶尔我会在文章中提到这个身份,那也是因为我听到了学生辈或者学生的学生辈做出什么成绩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我在读书,主要是文学类的,其中包括诗歌;隔三差五地会写一首诗,而其他写作集中在对社会的观察,以及计划中的某一本关于某个专题的书,内容与我多年来的思考有关。 是结束我的向往的时候了,谈一谈眼前这本书。这是我的第二本随笔集,距上一本随笔集正好有两年半的时间。编辑董曦阳从以往发表过的上百篇文章中精挑细选编成这个集子,和上一本相比我觉得要好很多,科普文章少了,多了一些我对一些事物的思考。 两年半的间隔,差不多说明了我写专栏的速度,比起多数专栏作家来说,我显然太慢了;但这个速度对于我自己来说,并不慢,甚至有点快。在诸多事务中抽出时间来读书比较难,不读书也就少了思考,没有思考如何写文章?我期待我向往的生活很快就会到来,那时,我的写作速度会快很多,写作也会真正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