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是低成本动画的先驱,自第一套作品《铁臂阿童木》起,他就以电视动画为其发展方向,是日本战后把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成功运用到漫画里的第一人。 手冢治虫的作品往往围绕着生命意义的大课题,涉及不少哲学层面的问题,特别表现出对科技发展的担忧,也有包含对社会的批判、人性的探究等严肃话题的作品。手冢治虫以丰富的主题、多元化的视角带领观众作深层次思考,对整个日本动画文化的形成与普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享誉国际间,名留日本动画史册。 手冢治虫为什么开始画漫画?为什么制作卡通?为什么他具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什么是影响他最深远的事件?为什么他的名字那么奇怪,叫做治“虫”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本书里。 作者简介: 手冢治虫,日本动漫界开山鼻祖、“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公元1928~1989年),本名手冢治,中学时开始漫画创作,1947年开始自己的漫画连载生涯,从此踏上漫“漫”之路。1956年,手冢加入著名的“东映动画”工作室,这是他进入动画界的开始。手冢治虫创作的动漫作品包括:《新 目录: 序一“虫人”手冢 序二平凡人的不凡旅途 1开始画漫画时 2与杰出的老师们相遇 充分享受“秘密结社”游戏——石原实讲述小学时代 3我的战争经历 4“生命的尊严”是我的主题 哥哥的漫画有两个中心——宇都(原姓手冢)美奈子讲述哥哥 5制作动画片 6孩子们等待着严肃的信息——写给成年人 “战斗心”是他创作的原动力——葛西健藏讲述困境时代的手冢治虫 7人性很重要——写给年轻人 “教父之子” 手冢治虫简略年表 后记2与杰出的老师们相遇 那时候的教育 战前自然是没有电视机的,孩子们寻求乐趣的一个方法就是去看拉洋片。时而路旁过来位大叔,敲起梆子通知小孩。我们只要一听到梆子声,立刻跑过去买糖,一边吃糖一边看拉洋片。那儿就成了孩子们的社交场所。 还有粗点心店。过去的粗点心店跟现在的根本不一样。只要去粗点心店,就能买到一钱套餐。只花一钱就能吃到套餐!要说店里提供的食物,其实就是现在的杂样煎菜饼。店里煎上一份杂样煎菜饼,只卖一钱,过去的一钱相当于现在的五日元,花五日元吃到的东西,自然里面放不了什么。店员揉团小麦粉,啪地摔在铁板上烤,没有任何味道,只是烤好后会浇上调料给我们吃。就是这样的粗点心,当孩子们肚子饿了的时候,还是觉得非常好吃。 还有冰激凌。那时候不叫冰激凌,而叫做冰砖。里面没有牛奶,是用冰和砂糖做的,还真称不上冰激凌。那时候我们吃的是那种东西。 那时候我们阅读的漫画如同便宜的玩具。那个时代就是那样。但是,我们可以观看学校巡回放映的电影,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还可以看拉洋片,看红皮漫画书。红皮漫画书是一种面向青少年的红色外书皮的漫画书,当时经常是悬挂在粗点心店的铺前,一本十钱左右。 当时的绘画教育非常的粗糙。现在的教科书,由民间的企业制定生产,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查后,再由地方自治体或学校购买。那时候的教科书与现在不一样,是所谓的国定教科书,由文部省制定教科书,强行推广。学校采用这样的教科书,对学生进行教育。图画课的教科书上印着画,上面写着“模仿图仔细绘画”的要求,让学生照摹图画。这样画出来的学生就可以得到三重圈以示优秀。只要学生略微发挥一丝个性,凭自己喜好涂了点别的颜色,就会得一个大大的又。 再说作文教育,当时也有作文的教科书,上面选编的是例如“小狗的故事”等说教性的作文范例。我不明白这种教科书是谁编的。其中也有宫泽贤治的童话之类的短文,却写着“阅读短文后,阐述批评意见”等,让我们写这类东西。我们写作文时,不用对细节做出评论,只要敷衍写写就可以,这就是孩子们的日记。日记里只是罗列着一堆“去郊游了”、“谁什么时候去玩了”、“吃过饭了”等内容。一般只要把稿纸填满两张,就会得到“优秀”的评语,获得一个三重圈。那时候的教育就是如此粗糙。 告诉我写故事的快乐之处的老师 不过,我的小学老师中有一位个性非常独特的老师,他就是乾秀雄老师。他推行一种作文写作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是我们小学毕业后过了些年才被普及推广的。乾老师早早地就采用了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写自己喜欢的作文内容,让我们写了许多。乾老师经常说,一个孩子每次作文都应该写上十张稿纸,写作文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他让我们在这个时间内充分地写,痛痛快快地写。他说,如果没有写完,可以中午休息时继续写。再写不完的话,可以放学后留在学校里写,也可以回家后代替作业写,甚至可以写上三四天。总之不管怎样,一定要写完它。他说,能写的话,四十张、五十张稿纸都可以写。 小孩子不可能有写出四十张、五十张稿纸的能力。一般孩子写日记,一天的日记写个两三张也就完了'让他写上三四十张稿纸的内容,他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没有可写的东西,很多孩子只好苦闷搔头叹气了。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拼命地写,努力把文章写长,想方设法要把文章写长,这样就只有写自己的想法了,如“我是怎么怎么想的,但放弃了”之类。我就这样絮絮叨叨地写自己的意见。这成了自己的一种信息表达,一种心情倾诉。事后再看看,确实很无聊,不过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给别人看,的确非常独特。也可以写日记,像晚饭有什么菜,那菜尝了尝有什么味道,后来那道菜有没有剩下,因为我讨厌吃什么和什么菜,就跟妈妈说不想吃晚饭等等,写得非常细致。 前面我已经讲过,我有一个朋友姓石原,他拼命地思索了一个晚上,却什么也写不出来,于是就写了一篇二十页的作文——《什么都想不到》。他长篇大论地写了自己拼命思考的过程。这篇作竟获得了三重圈。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写故事的快乐之处。作文课时间,不管什么内容,只要多多地写,于是我经常逞着性子拼命写,课堂上没写完,就带回家继续写,常常写出几十页。我记得当时我不断地写出“台词”。台词一写多,怎么看都像是小说了。有时候我任意添加台词,把作文都写成了虚构的小说。 去学校 手冢治 我和大森君一起出了池田车站,在途中遇见了北田君。 北田君站在面包店前面说:“下个星期日,嗯,十七日休息,十八日也休息吧。如果十八日休息的话,那就可以去东京好好逛逛了。” “你设想一下如果运动会在星期五举行,那星期六肯定放假,星期日和星期一、星期二也会放假。还是这样更好啊。”我说。 听我这么一说,大森君也说了:“一天休息一个小时才更好呢。一听到钟声响起,原来是玩耍的钟声响了。” 北:“是不错。” 大:“只不过暑假没了挺可惜的。” 我:“一分钟就是一天的话,会变成怎样呢?” 北:“假如真那样的话,回到家后没法学习了。” 大:“第一,连玩耍的时间也没了。” 这么一来,与其说是作文,不如说是读物了。实际上,小时候的我也曾经设想过将来当个作家。那好像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要制作一本教科书,于是每天回到家就拼命地写故事。教科书既是几个故事的文集,也有让学生不断学习新字的作用。我当时就挑战这两项。 当然,故事都是虚构的。唉,小孩子写的故事,自然没什么了不起的内容。动物的故事,抒情的故事,杂七杂八地写了一堆。字典搁在手边,故意找一些难写的汉字来用,然后弄得像教科书似的,把难写的汉字写在栏外。如此这般,私制教科书就成了单纯满足我自己的成果。但是,自己创造出故事,从中得到的满足感很特别。 我把自己写的东西全部保留了下来。我确信,正因为接受了这种作文教育,我才能够讲故事。 我也曾经努力创作完成一个故事。例如,当我来到院子里,看到蚂蚁爬行,就写过一篇二三十页讲述蚂蚁遭受螳螂袭击,最终被吃掉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写道“蚂蚁觉得热,抬起了头”。老师看了后,说:“手冢,写这种虚假的故事可不行,这不成撒谎了。”但是,为了把作文写长,怎么说都需要添加虚构的成分,这也没办法。这是小孩子的印象,小孩子把自己化作蚂蚁,拟人化地写,作文也就成虚构了。 就这样,我逐渐地写出这种虚构小说。例如,我写过《袜子破了的故事》。关于这篇作文,我还有段非常光荣的回忆。这篇作文被评为推荐作文,曾在大阪被广播过。故事讲述第二天我有个重要的仪式要参加,可前一天袜子却破了,只好把破袜子拿去让母亲为我缝补。其实,真实的情况是,我母亲既没有非常疲劳,也没有睡着,但我却设定为我将睡下的母亲唤起,让母亲为我缝补。我写了自己的感触,“妈妈,谢谢您”。后来老师问我母亲,这事是不是真的。母亲回答说,是假的。那是在推荐到大阪以后的事情,后来我被训了一顿。因为作文被推荐到大阪,我感到很得意。可以说正是写了这种虚构的小说,我最终才能够成为漫画家。 这种虚构的作文,至今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通过写长故事,学生能够学习用各种写作手法,从各个角度来写一件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作文教育真的很独特,非常有积极作用,我至今仍感谢老师的教育。 我想,我是从乾老师那儿学到了讲故事的乐趣。我开始模仿着画的漫画,如果没有了内容的构成能力,也就只是些乱涂乱画。多亏了老师的教育,让我学会、掌握如何创作故事。 听我讲述苦恼 乾老师经常招呼我们去他家玩。我记得他租的是公寓的二楼。房间没有什么特别的,那只是一位年轻单身老师的生活场所,不过能够接触到老师的个人生活,我们感到很幸福。我曾经去老师家,向他倾诉我无法向父母诉说的烦恼。我们非常依赖老师,小学毕业后还—直与老师保持联系。 现在我要坦白,战后,我曾经为了买一本很喜欢的书,把爸爸心爱的照相机偷偷地卖给了照相机铺。 我们家住在美军军营的附近,当时有传言,美军军官会到家家户户查访,像样的高级品都被他们拿走了,而且据说实际上真发生过这种事情。父亲的照相机等,正是会让他们首先注意到的奢侈品。 反正会被拿走,倒不如卖了得了,我这么想着就拿着照相机去了照相机铺。当时父亲正在战地收容所里,他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些。 然而,父亲突然回来了。父亲得知照相机不见了,如烈火燃烧般地大怒。我也没有和母亲商量,就跑到了乾老师家。虽然感到不好意思,但我还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老师。 “真拿你这家伙没办法啊。不过,你干都干了,也没法挽回了。” 老师说着,把自己的许多书借给了我,老师原本想用这些书换钱来着。 故事还得回过头来说,就在我们接受乾老师的这种作文教育的时候,战争爆发了'老师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排斥。渐渐地,我们得写符合国策的作文,如写“送出征士兵的情景”、“士兵们,谢谢你们”等,题目内容完全变了,作文教育更是乱七八糟了。 到了战后,从美国引进了一个词“screeneducation”,就是屏幕教育。作文教育被大大削弱,因为要优先考虑利用屏幕对孩子们施行教育,很遗憾,学校里连作文课的时间都没有了。我觉得,对孩子来说,作文是非常有意义的。的确,现在看孩子们的作文,非常独特,有个性,我想一方面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辛苦努力,但我更希望有一种教育能够激发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能够让孩子们写很多他们想写的,能够让他们畅快地写。 鼓励我画漫画的老师 还有一位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中学时代的美术老师冈岛吉郎。他隶属于某个美术团体,是位纯粹的画家。 那时战争越来越激烈,学校都致力于军事训练,美术、作文等学科就成了副科,给挤到了_一角。油画颜料这些画画的术才料都很难弄到手了,就在这种条件下,冈岛老师依旧真心诚意地热心指导我们美术。 我依然在画漫画,因此遭受老师及学校的配属军官的白眼,并多次被批斗。总有人质问:“画漫画,现在是战争时期,你想千吗?!”每当这时候,冈岛老师总是维护我。 “因为这是手冢的才能。”老师护着我,在办公室里大声为我辩论。 “手冢,不管战争多么激烈,就算你被征召入伍了'绝不能放弃画漫画。你,一定可以凭借漫画出人头地。虽然现在时势如此,但你不能放弃。” 我记得老师在美术室的课桌前如此鼓励我,让我深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