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千载人物风骚百年,品评万卷典籍伯仲之间,什么风景曾让无数文人流连,哪些诗句是千古不变的名言,看书内书外名人,品话内话外意涵。 第一章 你不可不知的文学大家 左丘明 左丘明(前556—前451),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双目失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曾说自己与左丘明有着相同的、会感到羞耻的事,即“巧言、令色、足恭”和隐藏对别人的不满、表面上和他很要好。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到西周王室阅览史书,收集了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依《春秋》而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左丘明对于那些历史事件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世人称其老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相传他博学多才,曾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洛阳时,曾问礼于他。 老子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在函谷关前写成五千言《道德经》,又名《老子》、《五千文》。这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曾被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译出版。美国《纽约时报》列其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 老子本人也因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其思想后来被庄子所继承,与儒家及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是春秋末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自己的政治学说不能得到君主的采纳,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这使得他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他创造了一整套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他曾编修《诗经》、《尚书》,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是《春秋》的整理者。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尊称其为“至圣”,也就是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墨子 墨子(约前480—前400),本名翟,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出身平民,是小工业者的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71篇,现存53篇。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他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他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他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称为“五大圣人”,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师从孔子之孙—孔伋,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其学说主张的出发点为性善论,他提出“仁政”、“王道”,等观点主张德治。 孟子晚年退而著书,有《孟子》7篇传世,属语录体散文集。他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一说为惠民县)人,是我国著名军事家。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前551—前479)属于同时代或略晚。 孙子本是齐国贵族名将后裔。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内乱,孙子便离开齐国,在南方的吴国都城姑苏潜心研究兵法。在那里,他结识了吴国大夫伍子胥,并被其推荐给吴王,得到吴王的重用,从此孙子为吴国立下了无数战功。 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孙子一生更主要的功绩,是他留给后人珍贵的论兵、论政篇章,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为著名。该兵法虽只有13篇,短短5000字,却体现了孙子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孙子兵法》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到了现代经营决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与安徽交界)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而且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荀子 荀子(约前325—约前235),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春秋时期赵国人。曾三度任祭酒一职,也在楚国做过兰陵令。荀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学术为儒家一派,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还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等观点。 荀子的主要著作就是《荀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楚国王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悲剧诗人,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伟大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他早年受到楚怀王的信任,但由于其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的谗言与排挤,逐渐遭到疏远,并最终被驱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公元前278年,楚王客死于秦,屈原悲愤绝望,自投于汩罗江。 流放期间的屈原心中非常郁闷,于是开始文学创作,因而他的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屈原创立的“楚辞”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其中,《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宋玉 宋玉(前290—前223),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他出身寒微,儒雅风流,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 他擅长辞赋,与同时期的唐勒、景差齐名,但在仕途上颇不得志。他中年时因飘泊异乡,生活异常艰辛。但他意志坚定,性洁志廉,写诗述怀。在看花山上写下了长篇抒情诗《九辩》,抒发自己“失职而志不平”、“无衣裘以御冬兮”的志向和身世。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据《汉书》所载,宋玉留传于世的赋,现存14篇,著名的有《九辩》、《招魂》、《神女赋》、《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也有人怀疑后三篇不是他本人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 韩非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贵族,后世称其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他的政见大都不被采纳,于是退而著述,写出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得到秦王的赏识,然而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和李斯的手上得到了实践。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其著作以法治思想为中心,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人。其学源于黄帝老子,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他先后著书20篇,10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8篇,都收录在《列子》中,是道家重要典籍,主讲清静无为(贵虚),独立处世(贵正)之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宋真宗景德(1004-1008)四年加“至德”二字,号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追封列子为“致虚观妙真君”。 《列子》全书共载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时期洛阳人。由于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生、贾长沙。汉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贾谊从小才学过人,文笔十分漂亮,18岁即闻名于郡里,20余岁,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感歉疚,到33岁就因过度忧伤而死。 他的文章和诗被人们称颂,其中有的留传至今,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辞赋两类。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著名。他极力提倡许多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伦理观点、和社会观念,因此,他通常被人列为儒家。 刘安 刘安(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刘长因谋反被废除王位,不久绝食而死。所以,刘安16岁就被封为淮南王。 刘安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对道家思想加以改进,不循先法,不守旧章,遵循自然规律制定了一系列轻刑薄赋、鼓励生产的政策,善用人才,体恤百姓,使淮南国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景象。这与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相悖,加之刘安在广置门客进行学术研讨的同时,也和他父亲一样,不断积蓄力量,准备有朝一日谋反,因此在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兵进入淮南,刘安被迫自杀。 自年轻时就才思敏捷的刘安,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他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还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包罗万象,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具有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重视史书记事的真实性,强调文章要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同时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标。 《史记》文笔流畅,描写细致逼真,把中国古代的传记散文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学史和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扬雄 扬雄(前53—18),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自幼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晚年的扬雄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他指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 扬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位模仿大师。如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这对刘勰的《文心雕龙》颇有影响。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文章擅长辩论,文章开头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有实在的结论。王充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潜心著述。写作了《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一直以来受到正统文人的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还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清朝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作法,及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年少时就很聪明,博览群书,得到著名学者王充的赏识。东汉建武三十年(54),他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期间,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76-84)中期基本完成。 他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章帝时,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传》、《幽通赋》等。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不仅知人善任,精通兵法,也擅长写诗。《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皆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语言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他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蔡文姬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都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是叙述她自身的经历,相传也是她的作品。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他从小就很有才华,博览群书,年仅8岁就能写文章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丞相,并于同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 和他的父亲一样,曹丕也爱好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但由于行为放任不羁,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世子。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后不久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被处处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过着不得志的落魄生活。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他的诗作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他前期诗歌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为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则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曹植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 嵇康 嵇康(223—263),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文学家、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作《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钟会之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趁机进谗,劝司马昭除掉嵇康和吕安。临刑时,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绝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其著作大部分失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相同,但篇数减少。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就很好学,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由于不肯附和权贵,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的历史。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中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人(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陆机的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西晋永嘉元年(307),干宝初任盐官州别驾,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后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后来他的后代迁到梅园,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出生于会稽始宁,是南北朝时期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因其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后来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他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其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的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皆留下了他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带有玄言诗的遗留。尽管如此,他充满道法自然精神的诗,仍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刘义庆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任从政八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被调回京城,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二十一年(444)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刘勰 刘勰(约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早年家境贫寒,笃志好学,终生未娶,曾寄居江苏镇江,在钟山的南定林寺里,跟随僧佑研读佛书及儒家经典。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 刘勰虽任多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因文采卓绝而出名。他32岁时开始写《文心雕龙》,历时五年,终于书成。该书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共计37000余字,分10卷50篇,书从内容到思想上都有超越前人之处,体大而虑周,风格迥异,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颇大,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钟嵘 钟嵘(约468—约518),中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任参军、记室一类的小官。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以后,仿汉代“九品论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写成诗歌评论专著《诗品》。以五言诗为主,全书将两汉至梁作家122人,分为上、中、下三品进行评论,故名为《诗品》。《隋书?经籍志》又称之为《诗评》。 在《诗品》中,钟嵘反对当时论诗“随其嗜欲”、“准的无依”的风尚,提出了一个系统品评诗歌的标准。他提倡风力,反对玄言;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主张“直寻”,反对用典等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标准。《诗品》的出现,和当时诗歌创作的发展、清谈和品第人物的社会风尚等,都有密切关系。 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安,唐代诗人。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作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王勃自幼生长于书香之家。 才华早露的王勃14岁就应举及第,乾封初年(666),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章也很负盛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王勃的诗今存80多首,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杨炯 杨炯(650—692),初唐著名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于显庆四年(659)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因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上,世称杨盈川。 杨炯诗作不多,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均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他作的《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也就是他认为王勃的才华并不足以位居四杰之首,倒是卢照邻的才学远胜于他。当时评论者也大都这么认为。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人的作品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不仅善于诗文写作,对书法的品位也很高,尤其擅长草书和隶书。而且他生性旷达豪放,善谈笑,好饮酒,又风流潇洒,为时人所倾慕。看到李白的诗文,即赞为“谪仙人也”,后成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荐给唐玄宗为官。贺知章晚年放荡不羁,自称“四明狂客”,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年间(705—707),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人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流露出人生无常之感。他的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两首,其一为《代答闺梦还》;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作者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开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希望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阵子昂举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他曾两次从军,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亲年世已高,陈子昂解官回乡,不久父亲去世。守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其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唐代初期的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他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陈伯玉集》传世。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代有名的贤相。 张九龄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为诗坛前辈张说所激赏。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他的诗歌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其《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同时,张九龄的诗风对岭南诗派的开创也起了启迪作用。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太原王家为当时望族,但到了他的曾祖父时已经家道中落。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 王之涣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他的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他的诗虽只流传下6首,但这寥寥数首,却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所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因他一生未曾入仕,世人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与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他的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李颀 李颀(690—751),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725)进士,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在帮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他的边塞诗、描写音乐的诗和以刻画人物形象见长的赠别诗,都很有特色,激昂慷慨,富于艺术的感染力。他擅长五古及七言歌行,七律虽只留存几首,但也写得很有气势。 他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边塞诗,善于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情调悲凉沉郁,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二是描写音乐的诗篇,通过记述当时西域传入的新乐曲,展现唐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三是寄赠友人的作品,着力描述有才能而不得志的人物,对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四是展现修道的生活情趣,但是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王昌龄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名重一时的著名诗人,当时即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和李白、孟浩然、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一带。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七绝圣手”的名号。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七绝诗尤为出色,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开元进士科第一。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著名,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他还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作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后人将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王维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是我国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李白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流转自然,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而且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现存李白诗900余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高适 高适(701—765),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景县)人。他自幼失去父亲,生活贫困,性格豪放,喜欢交朋友,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永泰元年(765)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与岑参并称“高岑”。 他的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他的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艰难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之其豪爽正直的个性,使得高适的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结构上则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他的诗歌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在语言风格上则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 崔颢 崔颢(约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的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按流传下来的42首诗的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描写妇女的诗为一类、边塞诗和山水诗为一类、赠言记事等诗为一类。《黄鹤楼》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另外因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言、七言古诗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岑参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逝,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后来两次出塞,在边塞生活了六年,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766)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70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人。15岁起,就以三卫郎的身份成为玄宗的近臣,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出逃,韦应物流离失所,于是开始立志读书。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闻名,后人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一诗,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应物对各种诗体都很擅长,其中又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其五言古诗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绮丽秀逸的一面。此外,他偶尔也作小词。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806),河南尹郑余庆推荐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 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游终南山》;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等。但总体看来,大多描写民间疾苦和世态炎凉。 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仔细区分来看,二者还是有差异的。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而韩愈的七言古体最具特色,气势雄放而怪奇瑰丽。他们的诗都很有力度,但韩愈的力度是奔放的,孟郊的力度则是内敛的。他更多地学习了汉魏六朝五言古诗的传统,因此,与大历、贞元诗人相比,他更接近汉、魏风骨;而与他之后的韩愈、李贺相比,则又较多地保留了大历、贞元诗风的痕迹。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岁后,他先中进士,后任四门博士。36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57岁终。政治上较有作为。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的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他一生坎坷,四处漂泊,直到晚年,才居于洛阳,后逝于洛阳。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其诗现存800余首。 他的诗歌,以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居多,题材广阔,风格上吸取了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其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40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了《忆江南》词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均有广泛影响。晚年白居易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去世后就葬在那里。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60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虽然他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分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因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所以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卒于柳州任所。他交往广泛,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柳宗元诗歌创作主要分为永州和柳州两个时期,其山水诗也主要创作于这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山水诗在形式上是从五言到七言,从以古体为主到以近体为主,从意象上是从清秀澄明到奇崛险怪,从情感上是从忧伤到绝望,由此也就构成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轨迹。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他的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人。他8岁丧父,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写字,加上他自己的聪明好学,25岁就荣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遗。又曾任监察御史、江陵府士曹参军、通州司马、虢州长史、膳部员外郎、中书舍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尚书左丞等职。 在文学上,元稹非常推崇杜甫的诗歌,善于模仿杜甫而又有新的变化,并且做到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艳华美,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二人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 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这种“次韵相酬”的做法,在当时影响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流弊。 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他所写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悲剧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中之名篇。后世戏曲作者均以其故事人物创作出许多戏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等。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县),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然而由于竞争者毁谤,和官员的昏庸草率,终究没能应试。李贺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三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 李贺是中唐重要的诗人。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由于其诗属意创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的独特风格。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 李贺诗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较多地写古体诗、乐府,但很少写当时流行的近体诗,现存诗作无一首七律。李贺在乐府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焕然有新意。在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外,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他特别擅长短篇,如《天上谣》、《梦天》、《帝子歌》等,是后人称为“长吉体”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贺铸、周邦彦、刘克庄、谢翱、文天祥,元人萨都剌、杨维桢,明人汤显祖,清人曹雪芹、黎简、姚燮,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杜牧 杜牧(803—约852),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是晚唐杰出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温庭筠 温庭筠(约801—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我国著名诗人、词人。《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他的诗辞藻华丽,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他早年以词赋知名,但却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唐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他的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他的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多写女子闺情,风格浓艳精巧,清新明快。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唐文宗开成三年(847)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的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将女儿嫁给他,他也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 李商隐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由于他的诗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以致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晚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作为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屡试不第。黄巾之乱时,杜荀鹤躬耕在家,后来得到朱温的重视。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仕途坎坷,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语言通俗、平易自然,朴实明畅,清新秀逸,后人称“杜荀鹤体”。 他善长于宫词。因其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他在客居他乡时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此外,他的部分作品还反映了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如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均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等景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却具有非凡的艺术才华。李煜工于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词的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因排行第七,亦称柳七。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150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而且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远。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族。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大都关于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统帅,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成为后来王安石“熙丰变法”的前奏;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经他荐拔的一大批学者,为宋代学术鼎盛奠定了基础;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1078)卒,年89岁。 张先一生安享富贵,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张先的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情韵浓郁,意象繁富,内在凝练,于两宋婉约词史里影响巨大,在词由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功臣。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14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1041-1048)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题材比较狭窄,对南唐词因袭成分较大。由于一生显贵,词作主要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感触和闲愁。《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其代表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之名句。 他的词中间常会流露出旷达的情怀,概括出对人们有启迪的人生哲理。艺术风格和婉明丽,清新含蓄。善于即景抒情,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构成形神兼备的意境,写景重其精神,前人评为“更自神到”。语言精炼浑成,这是他的词作内容虽然简单,却能万口流传的主要原因。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文集,但大部分已经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1022-1063)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1063-1067)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1067-1085)时,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欧阳修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他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其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言古诗,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其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如《上仁皇帝言事书》、《答司马谏议书》等。他的一些小品文,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如《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脍炙人口,给人以显豁的新鲜感觉。 他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替下层人民发出了不平之声。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变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如《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王安石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他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仍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耀眼明星。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苏洵的第二个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的人很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4000首,有《东坡七集》等。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因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所以在艺术表现方面也独具风格。少数诗篇还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现存苏轼的词有340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他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北宋著名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但不如苏轼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苏辙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 在古文写作上,苏辙也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著有《栾城集》共84卷,包括《后集》、《三集》,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栾城应诏集》12卷等。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派的开创者。她生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逝于临安,享年71岁,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她自幼受到家人的熏陶和教育,很早就负有才名。以词最为著名,而又兼工诗文,还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古人又云“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擅长书画,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在文学艺术上,李清照词风婉约,既善于抒情造境,又具有造语浅显新奇的艺术特点。其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李清照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它的词作也确实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他即有“小李白”之称。他不仅是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也有词作传世,虽然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情状。 他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忧国忧民又性格耿直,因而仕途并不顺利,享年80岁,赐溢文节,追赠光禄大夫。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其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竹枝歌》)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现存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也有一些诗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的关心及对劳苦人民的同情。这些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较高。但这两类作品数量并不很多,大部分都是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之作和应酬之作。他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小诗,由于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逼真,感情真挚浓厚,因而意趣盎然,颇能动人。如“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和“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臬渡》)均写得圆转自然,清新活泼,极有思致,和那些专门描摹风云月露的诗人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朱熹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主要是因为他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 他的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构思精巧,颇有意境。除词外,朱熹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都是他脍炙人口的诗作。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他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多次提出强兵复国的建议,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反而遭到排斥和贬谪。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于是他将一腔忠愤发而为词。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构成了辛词悲壮的基调。辛弃疾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其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又以豪放为主的独特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有《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中国宋代音乐家和词人。别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童年失去父母,在汉阳的姐姐家,度过了青少年时期,他爱好音乐文学和书法。成年后屡试不第,奔走四方,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 姜夔有忧国忧民之心,对当时的政治表示不满,支持辛弃疾抗击金朝统治者的事业。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因为目睹遭到破坏的故土,而生发出来的,因而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真实的史料。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己创作曲子,他的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传世。 姜夔的诗词效仿苏轼、辛弃疾,引诗济词。他根据自己对音乐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乐谱,使市井俗乐与传统雅乐的精神相通;他总结化用才学的法度,从众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义,把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意趣;他用近俗的题材,表现出雅正的情感。从词体的特征出发,因势而利导,随俗而雅化,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来源于姜夔,《宋词通论》许为“南宋唯一的开山大师”。有《白石词》、《白石诗集》、《续书谱》(书法)等著作。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作有《文山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名,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文天祥19岁时获庐陵乡校考第一名,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成为权相贾似道门生。 元破南宋后,文天祥被捕入狱。狱中的生活虽然很苦,但是文天祥在狱中创作了大量诗词,《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他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过零丁洋》、《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9—1241),号已斋叟(一作一斋)大都(今河北安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与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杂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据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他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所以,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婢女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了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后世称他为“曲圣”。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1—1321),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他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后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由于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他的作品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他的杂剧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马致远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 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5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几位艺人合作的。其作品以《汉宫秋》最著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被誉为“秋思之祖”。有名家评语:“一切景语皆情语。”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但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造。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自明朝起,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明朝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东阳马生序》等。 唐寅 唐寅(1470—1523),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寅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唐寅创作的诗,约有600余首。其诗风婉华丽,通俗流畅,即兴抒怀,以才情取胜。诗文的内容多为揭露社会矛盾,抒发不平之气,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并且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世人称“震川先生”。 明代中叶,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其魁首实为归有光。归有光的文学创作以散文创作为主,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其散文多为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震川先生集》等。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李贽早年做官,目睹了朝廷及官员们的腐败无能,于万历八年辞官归隐。 归隐后的李贽,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焚书》6卷、《续焚书》5卷、《藏书》68卷、《续藏书》27卷、《初潭集》20卷、《李氏文集》20卷等。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著名文章有《童心说》、《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等。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的“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抒发己见。李贽旗帜鲜明宣称自己的著作是“离经叛道之作”,表示“我可杀不可去,头可断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缩。李贽在诗文写作风格方面,也主张“真心”,反对当时风行的“摹古”文风,他的这一倾向,对晚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茧翁,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诗作即已显出才华。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1591),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宰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因而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里。家居期间,心情颇矛盾,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专事写作。 汤显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的,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在文学创作上,汤显祖强烈抨击当时左右文坛的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认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他还强调文章之妙在于“自然灵气”,不在步趋形似之间。他的这些主张对后来高揭反拟古旗帜的公安派有一定影响。可以说,在反拟古派过程中,汤显祖是从李贽、徐渭到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之间的重要人物。 汤显祖诗作,早年受六朝绮丽诗风的影响,为了对抗“诗必盛唐”,后来写诗又曾追求宋诗的艰涩之风,但他的这些创作实践并不足以和拟古派相抗衡。其古文长于议论,颇有“好辩”特色。他的书信写得很富感情,文笔流利,为后人所推崇。他还长于史学,修订过《宋史》,惜未完稿。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弟袁中道(1570—1623)合称为“公安三袁”。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 针对前后七子字摹句拟,制造赝鼎伪觚的风气,袁宏道强调,创作要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不要从人脚跟,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小修诗序》)。他把死学古人的做法斥之为“粪里嚼渣”、“顺口接屁”、“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与张幼宇书》)。他强调文学要“真”,要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要从“假人假言”、“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中解放出来。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在明末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但很快他就告病归,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他在明朝时的诗作收入在《初学集》,入清以后的诗作收入在《有学集》,另有《投笔集》是晚年之作,多抒发反对清朝、恢复故国的心愿。乾隆时,他的诗文集遭到禁毁。 作为诗人,钱谦益开创了清一代诗风。论文论诗,反对明代“复古派”的模拟、“竟陵派”的狭窄,也不满“公安派”的肤浅。他一面倡“情真”、“情至”,以反对模拟;一面提倡学问,以反对空疏。所以钱谦益的文章,常把铺陈学问与抒发思想性情糅合起来,纵横曲折,奔放恣肆,其意图是将文章的内涵与文采结合起来。 从具体作品看,他的作品虽内容比较驳杂诙诡,但规模阔大,足以转变明文的衰微格局,振作明末清初的文风。他的诗初学盛唐,后广泛学习唐宋各名家,转益多师,不拘一格。他学杜甫、元好问诗以树骨力;学苏轼、陆游诗以行气机;学李商隐、韩偓诗以运用词藻与比兴,加上他才学兼资,藻思洋溢,往往写成庞大的组诗。明亡后的诗篇,寄寓沧桑身世之感,哀感顽艳与激楚苍凉合而为一,尤有特色。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他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他经三十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这本书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金圣叹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其评点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人生观灼然可见。同时,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小说、戏曲创作理论,其文学理论及批评业绩为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强调小说要“因文生事”,而又非任意杜撰,要遵循生活的逻辑;同时又提出了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观点和方法。他还总结出了诸如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绵针泥刺法、弄引法、獭尾法等全新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方法。有诗集《沉吟楼诗选》传世。 金圣叹在评点的同时,也对原作加以修改,除词句外,还作了全局性的删削。他判定《水浒传》后五十回是罗贯中“横添狗尾”,故尽行砍去,自称得“贯华堂古本”无续作,又伪造施耐庵序于前,遂成今传的七十回本,又断言《西厢记》第五本非出王实甫之手,也是“恶札”,故截去而以《惊梦》收尾。 黄宗羲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清初五大师”。黄宗羲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19岁的黄宗羲进京为父讼冤,并在公堂之上出锥击伤主谋,追杀凶手,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归乡后,即更加发愤读书,又从学于著名哲学家刘宗周,得蕺山之学。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征诏,皆辞免。 黄宗羲在哲学和政治思想方面,从“民本”的立场来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堪称是中国思想启蒙第一人。他的政治理想主要集中在《明夷待访录》一书,其他主要著作有《明文海》、《明夷待访录》、《四明山志》等,今人编者《黄宗羲病全集》。 李渔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年轻时组建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是李渔一生中生活得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段内完成的。其后随着戏班两个台柱的相继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公元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去世。 李渔一生的著作主要有《闲情偶寄》和多种戏曲,因而世人大多视李渔为剧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凰求凤》、《玉搔头》等戏剧,《肉蒲团》、《觉世名言十二楼》、《无声戏》等小说。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清代词人、学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 朱彝尊对作文、考据都很擅长,诗歌工整雅健,与当时王士浈南北齐名。他是清初一大词派的开创者,以他为代表的浙派(一称“浙西派”)和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在词坛并峙称雄。他经过八年努力,于1678年辑成《词综》。此书选取唐、五代、宋、金、元词660家,2250多首,至今仍是中国词学方面的一种重要选本。 朱彝尊认为词要“醇雅”,不要多“硬语”、“新腔”,并奉姜夔、张炎为词坛正宗,认为词具备“辞微旨远”的特点,言辞之中,要蕴含深刻的情感,这种论调在当时原是有为而发,所以他的词也有一些寄托兴亡之感的。其所作的词现在四种,共7卷,500多首,都已收入《曝书亭集》。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五年进士,清初著名词人。 纳兰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但最大的成就是在词上。他的词清新婉丽,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其词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他也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词话和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赞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顾贞观、姜宸英、严绳孙等汉族名士交游,一生著作颇丰,有《通志堂集》20卷、《渌水亭杂识》4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80卷,《陈氏礼记说补正》38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笔力惊人。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又字灵皋,晚年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望溪先生文集》。方苞自幼聪明,4岁能作对联,5岁能背诵经文章句。其治学宗旨,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尊奉程朱理学,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礼。为人刚直,好当面斥责人之过错,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排挤。 他首创“义法”说,倡“道”、“文”统一,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形成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全国学术界重视,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其主要著作有《周官集注》13卷、《仪礼析疑》17卷、《礼记析疑》46卷、《春秋比事目录》4卷、《诗义补正》8卷、《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等,名篇有《左忠毅公逸事》、《狱中杂记》、《汉文帝论》、《游潭柘记》等。 郑燮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一般称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怪”。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做官期间得到人民爱戴,后来因得罪官吏而辞官,客居扬州,以书画营生,纵情山水,常和文人隐士一起饮酒畅游。 他善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独具特色,折中行书和隶书之间,自称“六分半书”。又常以画法入笔,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风味,后人亦称其书体为“板桥体”。 其画以花卉木石为主,最擅长的是画兰和竹,郑燮很重视自己的创造性,不泥古法,不执己见。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豪迈。 郑燮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影响,在文学创作上也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写诗和词,其诗词喜欢用艰深的词句,诗歌则更多的是描绘穷苦人民生活,揭露富豪和胥吏的残暴贪婪。后世称他的诗、书、画为“三绝”。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清代学者、文学家。早年曾任翰林院庶吉士,但不久就辞官回乡,专门从事著述和讲学的工作。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 在学术上,他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勤奋攻读,博通经史,一生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著有《困学纪闻》、补辑《宋元学案》、七次校注《水经注》,临终时还自编文集。 全祖望也写了不少传记散文。碑铭如《二曲先生窆石文》、《亭林先生神道表》、《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等,是记叙清代重要人物和学术文艺的重要文章。传论如《庄太常传》、《陈同甫论》、《明庄烈帝论》,记序如《浦阳江记》、《梨洲先生思旧录序》等。他的文章不拘成法,诗歌多注意评述人物,表彰忠义,但议论过多,文采较平淡。 全祖望反对一味拾人牙慧、步人后尘,或墨守一家、囿于成说,从而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品性和学术创新空间的做法,认为学贵自得,应融会百家之长,经自己悉心揣摩后得到属于自己的真知。同时,全祖望主张不能仅据别人言论来探讨他的学术,应该在实践中对这个人的学说进行考察,强调躬行实践。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33岁时,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五十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倡导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同时,他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纪昀 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为官,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且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在当时处于文坛的领袖地位,他对文章主张风格的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违背道德风尚。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他对于文学的批评,主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与若干书序。他的文学批评较为通达,认为文学的演变取决于“气运”和“风尚”,强调后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既应有“拟议”又要有“变化”。在艺术风格上,肯定“流派”,而反对“门户”,反对文学艺术上的朋党之争。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等著作传世。 蒋士铨 蒋士铨(1725—1784),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曾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 蒋士铨是乾、嘉时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他论诗也重“性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模拟倾向,主张兼师唐宋。但他对“性灵”的理解与袁枚不同,他比较强调“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旨”,表现出更多的传统意识。 蒋士铨的诗现存2500余首,题材比较广泛。其中一部分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诗,如《饥民叹》、《禁砂钱》、《官戒二十四首》之四《察隶役》、《乞人行四首》、《米贵倒叠前韵》,或揭露官府的搜刮钱财,或批判役吏的横行乡里,或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都有一定社会意义。他的诗总的来说写得笔力坚劲。能够代表他艺术风格的有五言古诗《远游》、《岁暮到家》,七言古诗《开先瀑布》、《驱巫》、《万年桥觞月》、《漂母祠》,七律《润州小泊》、《梅花岭吊史阁部》、《乌江项王庙》等。 姚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因其室名惜抱轩,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 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在继承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同时,他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姚鼐著有《惜抱轩全集》,所编《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姚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古文辞类纂》75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等。《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了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善写诗及骈体文。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此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 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诗很多,有不少佳构。他在谪戍伊犁期间写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描写塞外风光,尤具特色。他的骈体文高古遒迈,“每一篇出,世争传之”(袁枚《卷施阁文乙集序》),如《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戒子书》等都较著名。 洪亮吉著作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是我国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 在文学创作上,龚自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提出“尊情”之说,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他认为文学必须有用,指出儒学、政事和诗文具有共同目的,就是有用。诗和史的功用一样,都是进行社会历史批评。所以他把自己的诗看成“清议”或“评论”。 龚自珍的诗和他的诗论是一致的。他打破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绝少单纯地描写自然景物,而总是着眼于现实政治、社会形势,发抒感慨,纵横议论,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的诗饱含着社会历史内容,是一个历史家、政治家的诗。龚自珍还有很多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郁感、孤独感和自豪感。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严复 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汉族,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他翻译了我国近代最著名的一部科学译作—《天演论》,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戊戌维新前后所创作的诗文,突出的是政论文。他的政论文充满激情,他还擅用形象性的比喻,生动写出封建统治者用科举笼络人才的情况。严复的散文力图突破桐城派的范围,纠正八股文的空洞无物,更好地结合新事物来表达新思想。他不以诗著名,但戊戌政变时所写的诗,也往复顿挫,深美可诵,如《戊戌八月感事》等篇。 严复主张文学创作应与时代相适应,不必学唐学宋,要有深厚的内容,要写出作家的个性和品格。他的诗虽然不能实践他的诗论,可是比较朴实真切,有感情。但是他又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在五四运动中站到了反对五四新文化的一边。其主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侯官平氏丛刑》、《严译名著丛刊》。 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汉族,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学家的代表。他的主要著作由后人编入《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和《章氏丛书三编》。 章太炎是近代文坛上“以文章排满的骁将”,他撰写了政治、时评等文章,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思想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散文内容非常广泛,经史子学、语言文学、医学、教育、经济、哲学等方面都有涉及。随着其政治思想的变化和人生际遇的不同,章太炎的散文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总的来看,章太炎的散文创作虽不乏笔调活泼的白话文,但主导风格还是古奥典雅的,体现了魏晋风骨。他的用字古奥,难以理解,所以即使在文学上有些合理的见解,也不容易为人们理解。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其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等,上探语源,下明流变;关于儒学的著作,有《儒术新论》、《订孔》等。 梁启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他在学术和政治领域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梁启超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其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梁启超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等。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在文学方面,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又有所发展,从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和内涵丰富;写的古文,深宏骏迈,有汉赋气象,因而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称。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 曾国藩的著作主要有《求阙斋文集》、《读书录》、《曾国藩家书》、《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总汇为《曾文正公全集》传世。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 王国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青年时代既接受了封建传统教育,又受到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1901年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教授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辛亥革命爆发后,流亡日本,1916年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一纸遗书,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王国维的诗词数量不多,诗有192首,词有115首。他的词是颇有功力的,他自己也很自负,樊志厚评其词为“真能以意境胜”、“皆意境两忘、物我一体”。 他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是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从问世以来就受到学者的重视。他利用了传统的诗话形式,而论及的内容达到近代美学理论的高度,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的作品。他在其中标举的关于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境界说”,更是把中国传统诗话中的格调、神韵、气象、兴趣诸说,提到了西方美学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形成了中国评论诗词的美学原则和美学理论。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学问广博,著书宏富,对于历史学、文学、哲学、美学都有深刻的研究,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但他在文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成就为其历史学所掩,这三方面的著作均收于他的文集《静安文集》。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