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作者:牧之     整理日期:2022-12-30 00:54:17

  长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让你在闲暇或苦闷时认识自己。荣格说:“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苦和战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无论男女,其一生都逃脱不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当你感到“今天有点烦”的时候,怎能不想找到一把心灵的“梳子”,来梳理一下纷乱的思绪?本书以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和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引导自己走向阳光!
  前言 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
  荣格说过,“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苦和战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每个人都有一些需要打开的“心结”。这些心理盲点,如果任其积聚,超过了一定界限就会造成心理疾病;而如果得到及时的调节,又可能很快恢复正常,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人似乎更关心自身的生理环境,对营养保健、锻炼强身投入了极大热情,却忽视了对健康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稳定的情绪、愉悦的精神、坚定的意志等等。
  事实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像。有资料显示:在当今社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有70%至80%与心理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一些皮肤病。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且不断变化的时代,不论这些变化是否是我们所追寻的,现实的压力总是迫使我们不停地向前运行。人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被社会异化,人群中充满了焦虑、烦躁、愤怒、失落、紧张、恐惧,人类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
  有句成语叫“解铃还须系铃人”,说的是南唐时候的故事:金陵清凉寺有一位法灯禅师,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僧人都瞧不起他,唯独主持方丈对他颇器重。有一次,方丈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僧:“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方丈听后,点头称赞。
  “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成语从此世代流传下来,用来比喻谁造成的困境还得由谁自己来解决。对待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一样,别人不可能代替我们解决,就像不能代替我们呼吸一样。相信自己的治愈潜能,像呵护孩子一般呵护我们的心灵,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再多一些耐心,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
  无论男女,其一生都逃脱不了心理问题的困扰。当你感到“今天有点烦”的时候,怎能不想找到一把心灵的“梳子”,来梳理一下纷乱的思绪?然而,由于各人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的不同,每个人的调节能力都有差异,当你凭自己的力量不能摆脱心理负担时,你就急需一本能够让你信赖的“大块头”书籍了——正是基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要,也就有了这本《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的诞生!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走向阳光!它具备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适合作为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认识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
  导读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什么是心理学
  何谓心理
  “心理?”一提起这个词,许多人会眨眨眼、摇摇头,“挺深奥的,不懂啊!”
  “心理学?”说起这个来,一股神秘莫测的感觉便会传遍人们的全身。人们会想起许多所谓诡异的东西来试图勾勒心理学的大概模样:魔术?算命?意念控制?乾坤大挪移?黑洞……
  心理和心理学对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副神秘诡异的印象,觉得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这些都是人们的误解。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恩格斯曾将人的心理意识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学说,紧紧围绕着我们的生活。
  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测量。心理活动对人体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是心理活动的简称,实质上是人脑的功能,即人脑对客观事物主观的反映。认知活动是心理过程的基础。认知开始于感觉,之后是知觉、记忆和思维等等活动或过程。比如眼前有一个苹果,人脑对这个苹果的颜色、气味等个别特征的反映就是感觉;人脑对苹果的颜色、形状、质感、味道等多种特征的整体、综合反映即为知觉;种种感觉、知觉的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就成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再借助语言,人脑可以对客观的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即思维。上述过程就是人的整个认知过程。人在认知中所接受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然后传导至下丘脑及其边缘系统,就产生了对这些信息的内心体验,表现在外就成为了人的情绪。根据这些信息,大脑还会产生一个意志过程,即建立意图、编制活动程序、确定目标,然后调节和控制人体行为以实现目标。
  人的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大脑、客观现实和人的实践活动。其中,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或者说硬件,客观现实则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或者说软件;而人的实践活动则是把上述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
  人的心理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
  (1)主观性。人心理的主观性是说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
  (2)客观性。人的心理具有客观性,是因为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从简单的感知到复杂的能力、性格,从一般的喜怒哀乐到高级的道德、理智和审美等,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即使奇怪的幻觉、念头和梦境等,也都能找到现实的影子。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不存在着客观原因,没有一种心理的内容不源于外部现实。
  (3)自主性。“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句简单的印度谚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人的心理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及其他种种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不断进行反思,你就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掌控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的性格,因而决定自己的命运。你也要懂得,要尊重别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要强迫别人做违背其意愿的事情。
  (4)实践性。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必须条件之一,是人的心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实践活动是心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关键。
  (5)整体性。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行为习惯、毅力);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心理现象虽然做如上的分类,但它首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存在孤立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它们总是处在一个有机的、综合的和整体的结构当中。
  (6)相互激励性。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相互激励的现象,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正寓此意。志向、情趣相投的人碰到一起很容易就聊的十分投机,总是有很多的话讲,而与不相投的人往往“话不投机半句多”。再比如,好听的歌曲会流行很快,好玩的游戏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玩,这也是人们的心理相互激励和共鸣的结果。人讲究“将心比心”,你坦诚地关心、理解别人,别人也会关心、理解你;相反,你对别人恶意相向,人家对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7)双重制约性。所谓双重制约性,是指人的心理现象受到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和制约。人是个生物实体,其生理特征,诸如性别、身高、相貌、健康状况、年龄、感官特点等等,在人心理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的整个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特殊影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会打仗?伊斯兰教信徒和基督教信徒为什么会有冲突?一个好端端的小孩如果生活在狼窝里,他就会变成狼孩……无数的例子都可以证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精神等等都制约着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容和层次。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其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地区性和职业性等等社会特点。
  (8)可调控性。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可调控性。人的心理既然有双重制约性,那么通过改变它的制约条件,就可以对其进行调控。心理咨询和治疗,就是通过给予心理积极的刺激,唤起心理觉醒,调整心理模式,从而使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使人心理健康,愉快地生活。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用英文讲叫“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心理学的历史虽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出现却是在1502年。有一个塞尔维亚人叫马如利克,在这一年首次用“psychologia”一词发表了一篇讲述大众心理的文章。此后过了七十年,一位名为歌克的德国人又用这个词出版了《人性的提高,这就是心理学》一书。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载的以心理学这一术语发表的书。
  在希腊文中,“灵魂”也有呼吸的意思。因为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依靠呼吸,呼吸一旦停止,生命也就完结。随着心理探索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在我们中国,人们习惯认为思想和感情来源于“心”,又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所以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等,而心理学则是关于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人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心理活动,通常说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等都可称之为心理现象。心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说它古老。说它年轻,是因为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包含在哲学中,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它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一个业余心理学家。当你才三四岁的时候是不是已经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呢?你懂得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你甚至还会略施小计,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他们。妈妈生气的时候,你便能从她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出来,而乖乖地停止胡闹;一旦发现妈妈雨过天晴,你就又提出你的小要求了。作为父母,则知道如何正确地实施奖惩以纠正你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所有上述这些现象都是基于对他人心理的观察和推论。也就是说每个正常的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思维和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测。这就是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所努力研究和解释的内容之一。下述内容也都在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内。
  1.记忆
  如果问你九九得几,你会脱口而出“81!”。小学的九九表记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呢?它们存在哪里呢?以何种形式储存的呢?我们如何从脑中提取出答案呢?我们个人经验的记忆如何配合我们对外界的学习经验呢?情节记忆和语意记忆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人为什么会遗忘?是否记忆还在心智当中?…这些也是心理学要研究和解释的内容。认知心理学家正是探讨记忆结构的特性和资料储存形式的。
  2.情绪与认知
  了解情绪如何影响认知表现,是心理学近十几年来蓬勃发展的新领域。比如在残酷的期末考试当中,同学们在考场里紧张地翻看令人头晕目眩的考题,有的人不停地写啊写,而你却可能紧张得满头大汗,什么都想不起来,甚至脑中一片空白,笔只在手里转啊转,连名字都写不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再如,当你心情不好时,哪些事情记得比较牢呢?当你心情十分亢奋的时候,又是哪些事情记得比较牢呢?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都需要心理学来解释。
  3.推理
  推理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尽管它有时候对有时候错。人类的推理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他是人,我也是人,所以我就是他。如此推理显然错误,但是错在哪里?人类的推理合逻辑吗?人们的错误推理有哪些种类?是怎么产生的?
  4.语言
  中国疆域广袤,人口众多,各种方言土语数不胜数,可大家都可以用普通话来沟通。尽管口音不尽相同,可竟然并没有阻碍交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人类如何使用语言及学习语言?音素是组成声音的最小单位,它有什么特性?有些句子语意模糊,我们如何以已有的知识理解句子?同一句话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为何我们知道均为同一个意思?……这些都是心理语言学所重点研究的内容。
  5.教育
  有些小学生,连像4乘以5这样基本的数学计算题也不会做。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肯定十分生气,也非常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没学到数学基本算法?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许这并没不是问题的关键。数学题的解答往往分为许多计算步骤,或许仅仅是其中一个步骤失误,而这个步骤错误又不是致命的,因为做其他题时可能因为用不到此步骤而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老师必须针对程序步骤,仔细筛选出错在哪里,才能真正对症下药。这也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6.注意力
  一个酷暑夏日,高考正在进行。考场里的考生黑压压一片,虽然电扇不停地吹,同学们还是汗流浃背。沙沙的写字声、突然冒出的咳嗽声和考场老师的窃窃私语在考场荡漾。你虽然也在考场里,却只看到考卷上的题目,听不到半点声响,仿佛在无人之境。这是什么?这就叫注意力。如果一份工作需要十分的注意力,我们究竟能分配几分注意力到上面呢?我们只注意到哪件事呢?对于各种认知活动的注意力,认知心理学家有浓厚的兴趣。
  7.阅读
  阅读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心理学来研究吗?没错。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着许多的问题。你读得快、读得好、读得声音高,却不一定理解得好。书本上的文字通过眼睛传到脑中之后,我们是利用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理解内容的呢?怎样的句子会造成理解的困难?上下文是如何影响理解的?阅读和理解的关系,也是认知心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话题。
  8.类型辨认
  迎面走来一只狗,是什么狗呢?如果是只小狮子狗,你或许要跑上去抚摸一下它;如果是一条大狼狗,还疯疯癫癫的,恐怕你得拔腿就跑了。再如,大风呼呼地刮着,此时走在路上,人们都会注意路况,看清楚前方物体,以防撞上什么东西,脑袋上起个包。只有正确地辨认外界模糊的感觉刺激,我们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人类如何进行这种类型辨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外界信息,使我们的感觉和认知系统可以进行侦察和分类呢?人类的心智具有何种认知过程使我们辨察外界信息?这些是认知心理学家希望了解的。
  9.问题解决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需要一连串的步骤,这是一个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如何定义问题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要怎样改善解决问题的技巧?你是否有灵光乍现的经验?那是怎样的机制?人类通常用哪些策略解决问题?心理学会给你解答。
  10.法律
  目击证人的证词是法庭上的重要证物,但是谁能保证它是完全正确的呢?你或许在电影里常常看到凶手作案的场面,混乱、紧张、刺激,受害者或者目击者往往被刺激得不行,如果通过目击证人来指证凶手,结果可靠吗?目击者真的看到凶手了吗?是否记忆开了目击证人一个大玩笑呢?随着时间的磨蚀,你真的认为你的记忆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11.医药
  医院里各种疾病的X光片,模糊难辨,在你看来或许和天书一样,可对于医生,辨认起来易如反掌。善于辨读片子的医生是如何记忆普通的X光片以及不常见的片子的?由于许多病症的症状差不多,在判断病症时,新手和老练的医生有什么不同呢?
  12.人工智能
  几年前,人类棋王曾败给一台计算机,这委实震撼人心。人工智能主要是仿真人类的认知过程,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专门知识。这种人工智能计算机的程序设计,需要具有我们如何处理信息的知识,这对于认知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完美无缺的机器人是否真的可以仿真人类的行为呢?
  13.认知神经心理
  人的大脑和认知能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脑伤患者,往往因为脑部损伤无法正常认知;一个失语症的病人,他说的话踌躇不定且语调怪异,可其理解力却无异于常人。认知心理学家正在研究此类问题。
  消除对心理学的误解
  虽然上面讲到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但这个业余心理学家往往做的不知不觉。对于心理学,人们大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随便问几个人什么是心理学,这些业余心理学家可能会给你各种不同的答案,其中不乏一些偏见和误解。下面就常见误解予以解释,以扫除人们心中对心理学的迷雾。
  1.误解一:心理学家知道人们在想什么
  “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么你说说我正在想什么?”当周围人得知了你是学心理专业的时候,他们会马上好奇地发出这样的问题。人们总是以为心理学家和算命先生差不多,应该能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心理活动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和意志等,并非只是人在某种情境下的所思所想。心理学家所做的就是要探索这些心理活动的规律——它们如何产生、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相互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心理学家通常是根据人的情绪表现和外在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也许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外在特征或测验结果来推测你的内部心理特征,但除非具有超感知能力,否则再老道的心理学家也不可能会所谓的“知心术”——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内心世界。
  2.误解二:心理学是“伪科学”
  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都是骗人的。这着实让搞心理学的人伤心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对于大多数人,所谓“科学”,应该有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比如物理学或数学。而人的心理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操作和研究岂不是很玄?人的心理又是变化莫测,是个十分难以控制的变量,所以人们认为心理学研究是靠不住的。其次,心理咨询往往令人们很失望。由于人们对心理咨询没有一个正确和充分的了解,产生了瞬间治愈心理问题的希望,这样当然会失望。没有什么药能瞬间愈病,心理咨询解决心理困扰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心理咨询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咨询者需要积极配合咨询师的要求,不能只由咨询师一方努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诸多的原因,使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是“伪科学”。
  心理学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科学。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会员。这证明了心理学的学术地位。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物理学,向来就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相近似。发展到现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从实验控制、统计学分析,直到结论的提出,都已经采取了严格的科学设计,都已制定了统一的科学标准。
  关于心理咨询,在咨询者的积极配合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这是一个互动的和漫长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融化三尺冰块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家对心理咨询要有正确的理解和现实的期望,不宜因为急于求成、效果不佳,就否定心理咨询,否定整个心理学。
  3.误解三:心理学家会催眠
  很多人对催眠术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觉得它很玄妙。提起催眠术,人们又往往想起心理学家。原因之一,可能是弗洛伊德的误导。弗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既然他使用催眠术,那么心理学家应该都会催眠术。另外,可能是缘于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心理电影”的误导,例如日本恐怖片《催眠》。片中的描述和心理学家使用催眠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纯粹为了商业炒作而对催眠术的作用进行了夸大甚至歪曲。
  催眠术源自18世纪的麦斯麦术。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研究得出,令患者凝视发光物体会诱导其进入催眠状态。他认为麦斯麦术所引起的昏睡是神经性睡眠,因此另创了“催眠术”一词。但催眠的内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催眠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人彻底放松,把注意力固定在诸如晃动的钟摆和闪烁的灯光等某个小东西上,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想象中的星空等,然后诱发出昏睡状态。催眠前要先测定被催眠者的暗示性,暗示性高的人容易被催眠,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此类人的催眠治疗效果较好。在催眠状态下,人会按照治疗师的暗示行事,可能会有不良副作用,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催眠师来实施。
  催眠术并非所有心理学家必然会的“招牌本领”。它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使用的方法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工作是不涉及催眠术的。他们更倾向于运用实验和行为观察等更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国外,催眠术常用于帮助审讯嫌犯,以期使嫌犯在催眠状态下不由自主地坦白情况。现在,很多司法心理学家认为催眠状态下的问讯有诱导之嫌,很可能使嫌犯按着催眠师的暗示给出所希望的但并不公正的回答,所以对此持反对态度。
  4.误解四: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心理咨询蓬勃发展,越来越火。各种各样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等不断涌现,通过不同的渠道冲击着人们的视听。再加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实施,使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动向使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想起心理咨询,以致于使它作了心理学的代名词。另外,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向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去认识一门学科。而心理学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较之其他心理学知识更为大家所熟知,所以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学。这是一种误解。
  必须明确,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更幸福地生活下去。心理咨询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个家庭或一个群体。通常,心理咨询是面向正常人的,咨询者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是严重的精神疾病,那就要交给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来处理了。
  在发达国家,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较重,因此心理咨询机构繁多。如日本的心理咨询机构,经常为人们所称道。当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就可以到自己的心理医生那里去宣泄,比如心理医生提供办公室和家庭设施,随便让顾客进行摔、砸、啐等破坏行为以充分发泄。当然顾客必须支付价格不等的咨询费用。
  在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机构多分布在一些高校、医院等地方,也有一些专门的咨询中心。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专业知识背景,足够的实际技能培训,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5.误解五: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很多人对心理学抱有这样的看法: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而有问题就是变态;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与心理学有干系的非专业人士都是变态的。这些看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决定进行心理咨询时需要很大勇气和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什么会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有这样的偏见呢?一方面,这和我们的人文传统有关。中国人比较顾及面子,认为有了心理困扰是不光彩的事,倾向于自己解决,如果大摇大摆地去心理咨询,就会被人说成是精神病了。另一方面,和媒体的误导有关。为了谋求利润,媒体会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在表现与心理学有关的题材时,喜欢选择和炒作心理变态。从电视、电影、报纸和杂志上接触心理学的,很难逃出这种误导。好莱坞和日本的所谓“心理电影”便是典型,如《沉默的羔羊》、《精神变态者》、《发条橙》、《催眠》等,描绘了心理变态中最为严重的情况,应该对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这种偏见负很大责任。
  人们也常常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混在一起。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精神病学家是医生。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心理失常的人,即所谓“变态”的人,主要从事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其他医生一样,精神病学家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使用药物;与此不同,尽管临床心理学家也关注精神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要知道,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针对正常人的,如儿童情绪的发展、性别差异、智力、老年人心理和跨文化的比较等等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6.误解六:心理学知识就是一般常识
  很多人对心理学研究很不以为然,觉得心理学家整天、整月、整年地搞来搞去,搞出来的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尽人皆知的常识。这是一种十分不公平的误解。
  心理学知识是来源于一般生活的,但并非一般常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不是一般常识所能够解决和理解的。你不相信吗?下面证明给你看。
  下面的几个“常识性”问题摘自《心理学与你》一书。试着回答一下,体会一下心理学知识与一般常识有什么区别。
  问题一:做梦用多长时间?
  在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里,莱桑德尔说真正的爱情是“简单”又“短暂”的,像做梦一样。梦真的是来去一瞬间吗?
  (1).你认为做一个梦所用的时间是:
  一秒钟的几分之一;几秒钟;一两分钟;若干分钟;几个小时。
  (2).你隔多长时间做一次梦?
  难得或从不做梦;大约每隔几夜一次;大约每夜一次;每夜做好几次。
  问题二:牛奶一样多吗?
  五岁的瑶瑶看到妈妈在厨房里忙,便走了进去。在厨房的桌子上放着完全相同的两瓶牛奶。她看到妈妈打开其中一瓶,把里面的牛奶倒进一个大玻璃坛子里。她的眼睛溜溜地转,目光从那只仍装满牛奶的瓶子转回到坛子。这时妈妈突然记起她在一本心理学书上读到的情况,便问:“瑶瑶,是瓶子里的牛奶多呢,还是坛子里的牛奶多?”
  瑶瑶的可能回答:瓶子里的多;坛子里的多;一样多。
  问题三:天生的盲人恢复视力以后会怎样?
  现在运用外科手术使那些天生的盲人在晚年恢复视力,已不是什么奇迹。在拆除绷带的头几天里,你认为这样的人:
  什么也看不见;看到的只是一片模糊;只看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影子在晃动;不用触摸就能认出熟悉的东西;只有在触摸一下并看一看后才能认清东西;看到的一切东西全都上下颠倒。
  问题四:哪一种决定风险大?
  一群朋友准备把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在赛马会上花掉。在每次比赛前他们都分别写出赌注的意见,然后集中商讨,做出全组决定。在每项比赛上,最慎重的决定是一点赌金也不押,较为冒险的决定是在最有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少量的赌金,而非常冒险的决定是在不大可能获胜的马上押大量的赌金。与个人意见的平均情况相比,全组的决定可能:
  更慎重;更冒险;既不更慎重也不更冒险。
  下面是心理学上的答案:
  问题一的答案:做一个梦要用若干分钟,而且每个人每天夜里都会做好几次梦。
  看到这个答案你可能会很奇怪,觉得自己没做什么梦或梦没那么多。这是因为你将梦忘记了,或只记住了醒来之前的那个梦里的一些片段。
  研究梦的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微小的电极贴在正在睡觉的人的头上,记录下脑电波变化情况,以便抓住人在睡梦期间脑电波活动的特殊模式。睡觉的人在出现这种脑电活动时被叫醒,他们会说正在做梦。这说明做梦与这种特殊模式的脑电波是同时发生的。并且此时,还伴有如下现象:眼球在眼皮下快速转动,男性还会伴有阴茎勃起,而且梦中所发生事情的持续时间几乎和这种事情现实发生所持续的时间相等。
  不光人会做梦,动物也会做梦——梦具有普遍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让老鼠在几个小时之内不停地围绕一个类似迷宫的圆形跑道转圈,这一情景就会准确地出现在它们的梦境中。马修-威尔森博士及其同事负责该项研究。他们利用巧克力汁为诱饵诱惑脑部装有微型电极的老鼠不停地在“迷宫”中奔跑,然后在老鼠睡觉时对其脑部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进行跟踪,特别是对一个名为“hippocampus”的脑部区域——这一区域也是人类记忆形成的关键区域——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发现,老鼠在睡觉时也经历眼睛快速眨动这一阶段。对于人类,这一阶段人脑正在做梦。研究人员通过跟踪老鼠的脑电波可以判断出其在奔跑梦境中的奔跑速度及其在“迷宫”中所处的位置。威尔森认为,和人类及其他动物一样,老鼠做梦也是有目的的,通过做梦来更好地掌握某种技能或是学习某一知识。他说:“我们认为做梦对于形成和强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老鼠还是人类都试图在梦中将白天学到的东西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吸收。”研究人员称,老鼠做梦的时间可以长达几分钟,表明老鼠的脑部结构比人类之前推测的更为复杂和高级。
  问题二的答案:瑶瑶会认为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多。
  一般情况下,儿童到了七岁左右才会明白同一瓶牛奶不管倒到哪里体积是不会变的。瑶瑶只有五岁,当她看见瓶子里的牛奶比坛子里的牛奶液面高很多时,便会认为是瓶子里的牛奶较多,除非她不是一般的儿童。“一斤棉花和一斤泥土相比,那个更重呢?”恐怕这个问题,瑶瑶也是回答不了的。
  问题三的答案:晚年恢复视力的人,不用触摸就能认清所熟悉的东西。
  在17世纪,这个问题就曾经讨论过。然而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心理学家在仔细做了许多针对先天失明而视力恢复的人的研究后,才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问题四的答案:较之个人决定的平均情况,全组的决定很可能更冒险一些。
  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现象叫做“集体极化”。这种现象很难直观地预测,但很容易在心理教学示范中被展现出来。“冒险转移”是集体极化的一种特殊实例。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位心理学家分别发现了这一实例。尽管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很不相同,但都得出同样的结果:全组决定一般比个人决定更冒险。得出这种结论有两种假设:第一,在小组讨论中,比较冒险的意见更容易吐露,其他的人此时容易被说服;第二,在全组讨论中,由于一般人赞赏冒险精神,因此大多数组员会发现其他人的决定比自己的决定更冒险。这时较为慎重的人也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7.误解七:心理学就是解梦
  这种误解的产生同样和弗洛伊德分不开。对于多数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解梦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喜欢挖掘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而梦被当做是透视内心世界的一扇天窗。由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代表性”,许多人把弗洛伊德的理论等同于梦的分析,进而使解梦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好莱坞的电影对此也是脱不了干系的,例如《最后分析》,是很多人对心理学的最初了解的来源。《爱德华大夫》是好莱坞第一部涉及精神分析的作品,票房成绩斐然,使精神分析题材开始在电影中盛行。这部影片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解梦,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许多人以为的心理学家的口头禅,“晚安。做个好梦,明天拿出来分析一下。”
  解梦只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仅仅是心理学热带雨林中的一株树木而已,怎么能等同于整个雨林呢?
  为自己的心理状况把脉
  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说
  “祝您身体健康!”这是人们最常用的祝福语,可见健康之重要。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生第一财富。可人们是否知道究竟怎么样才算作健康呢?大多数人会说“无病无灾、身体棒棒,就是健康”。其实,健康的科学含义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一般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是这样为健康定义的:“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十条“对健康概念的规定”,而其中的前四条是关于心理健康的。
  那么,什么叫心理健康呢?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姿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心理健康需要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衡量依据。目前,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提出或已经提出了一些标准,但各有特色。有七项标准、十项标准等等,并不统一。给心理健康定标准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理健康不比身体健康,人类迄今还难像检查躯体健康那样检查心理健康。躯体健康不健康可以通过完整、清晰、科学的客观数据说明问题。这些数据通过体温、脉搏、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等一系列的科学检查可以得到。而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律尚处于未知或知之不多阶段,并且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民族特点和学术思想等导致的不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的影响,至今尚无世界各国公认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
  下面是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说,也是所有标准说法中最为各国心理学家所认同的。
  1.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不是某种单一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是大脑活动整体功能的体现,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测定智力和全面衡量大脑功能的科学方法,但已有人发明出了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国际公认的智力量表。比如法国的比内?西蒙(1908年)推出的智力量表,美国的韦克斯勒于1943年发明的智力测验表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正常人,其智商不能低于8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不得低于80),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若在70~79之间则属智力缺陷,亦为心理缺陷;低于70则属于低能,在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亦属心理健康范畴。智力属于低能的人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完成正常学习或工作任务。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思维出现妄想、出现幻觉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是指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其身心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又被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人格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平衡、健全的发展。
  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了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标准: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有许多兴趣爱好。
  (2)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妒嫉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值观念和信息上有差别的人。
  (3)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
  (4)具有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实际情况而非自己所希望,是看清情境和顺应它的“明白人”。
  (5)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知晓清楚、准确。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在意识形态、信念和生活方面能够对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3.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达到与客观环境和睦相处的协调状态。社会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较强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协调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2)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3)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一般地,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的情境受广义情境所影响和制约。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4.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愉快、喜悦、乐观、通达、恬静、满足、幽默等好的情绪,有益于心身健康和调动心理潜能,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激烈的情绪波动,如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暴跳如雷、激动不已等,以及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如悲伤、忧虑、恐慌、惊吓、暴怒等,可导致人的心理失衡,不仅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受到左右,而且可能造成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的产生。因此,保持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以及良好的心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当然也会有悲、忧、哀、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总能主动调节;同时能控制情绪的过分表达,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5.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觉地确定你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与行为是一体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称为“意志行为”;通过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实质。通过以下四种心理品质,可以衡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
  果断: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自觉:即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预定目的。自觉性强的人既能独立自主地按照客观规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又可以不屈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坚定地达成目标。懒惰、盲从和独断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自制、自控:是指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采取的决定,排斥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
  坚韧: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协调的行为指标是:行为大多数受理智控制而尽量不受情感和非意识支配;能够采取弹性方式处理问题,不固执僵化。
  6.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际关系和谐有如下的具体表现:
  (1)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非心理相克,互相排斥和贬低。
  (2)对他人情感真挚、善良,而非冷漠无情、伤害别人。
  (3)懂得奉献,以集体利益为重,而非损人利己……
  7.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三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是指人生理发育成长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往往有差别,例如如果人营养不良,那么其生理发育就迟缓,将导致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所呈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也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在不同的心理年龄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人在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往往动荡剧烈;到了心理老年期,心理倾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但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变得忧郁。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主要有两方面的标准:
  (1)个体的实际年龄应当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在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和动态的过程,所以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各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大类。根据性质的不同,影响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类。
  顾名思义,内部因素是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内在原因,外部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外在诱因。内部因素是决定人心理状况的本质原因;外部因素是通过内部因素来发生作用的,它使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具有现实性。比如,同样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强大的学习压力,对于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来说,会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使其投入更多的学习精力;而如果是心理状况较差的学生,则有可能引起过度焦虑,导致产生心理障碍。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和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状态因素两大类。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又可以细化为遗传因素、化学中毒或脑外伤、病菌或病毒感染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类型。
  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健康状况是不能遗传的。但是别忘了,人是一个身心交融的整体,而身体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密切影响。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心理也是受遗传影响的。相关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有精神发育不全、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具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家庭成员占有相当的比例。调查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率与血缘具有明显的关系:与精神病患者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
  化学中毒或脑外伤。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脑外伤,也可能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
  病菌或病毒感染。人如果患了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就会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如果患者是幼儿,则可能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例如,如果患有内分泌机能障碍,尤其是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患者往往出现暴躁、易怒、敏感、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若患有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则会产生躁狂症,而患有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同时患上抑郁症等。
  2.心理状态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成型,就可预测其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状态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等类型。
  认知因素。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想象、言语等。
  认知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倘若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需要和期望就越强烈。如果这种期望和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使人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或变态。
  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它是多维度、多成分和多层次的。
  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稳定而积极的良好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所以,培养良好情绪、排除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三大类。
  1.家庭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中小学儿童来说,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冷淡,矛盾冲突迭起等;家庭成员残缺,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如专制粗暴,或溺爱娇惯等;还有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
  2.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其中的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严重腐蚀人的心理健康。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今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健康。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中的种种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如果校风学风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抑郁,精神焦虑,若调适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上述各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往往协同而起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要超过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加和。由此,在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全面、正确地做出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
  关于心理健康的误区
  误区一:身体健康就心理健康
  此为对心理健康的典型误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WHO)早在1981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仅仅身体健康不等于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健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都具备,一个人才能算作健康。
  误区二:心理不变态就算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有许多种形式,心理变态只是其极端形式而已。根据状态,人的心理可用三区来表示:白色区、灰色区和黑色区。人处于心理白色区就是心理健康,处于黑色区则心理变态,而处于灰色区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灰色心理调节得当就会回复为白色心理,不当则会发展为黑色心理。所以仅仅心理不变态的人不一定心理健康。
  误区三: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
  许多人对“心理问题”十分敏感又不屑一顾,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是十分可笑和可耻的,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病。这是一种很伤害人的误解。人经常会有心理困惑,调解不当就会形成心理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一般的心理问题,但不会都发展为精神病,所以一般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没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误区四: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静态的、不可变化的
  许多人认为心理健康就永远不会有问题,心理有问题就永远心理健康不了。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是相对而言的,这二者是动态的、可逆的、有变化的。
  误区五:心理问题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
  在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其实,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有轻有重,或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误区六:纪律、道德、思想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毫无关系
  实际上,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例如,学生一到上课时就咳嗽不止或喜欢东张西望,老师往往以为是纪律或品德问题。事实上,这也可能是过重的学业负担产生的心理压力引起的躯体反应或心理逆反。
  误区七:心理问题只能出现后再进行治疗
  心理问题是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调适的,对心理问题同样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误区八:去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
  很多人觉得去看心理医生是很难为情的事情,认为看心理医生的人都心理变态。这是很大的误区。心理咨询在中国是个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够,这可能是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之一。另外,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信任,认为是骗人的东西。这也是误解。其实,正如哈佛大学博士岳晓东所说的,“心理咨询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是明智的选择而不是愚蠢的做法。”
  误区九:心理上有“病”不用去看
  长期以来只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宣传,致使人们身体有病大大方方地去看医生,但心理有问题却不好意思去看心理医生,小问题也逐渐成了大问题。
  误区十: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
  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也导致了人们过高的期望值,认为通过一次半次的心理咨询就可以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其实,心理问题和身体疾病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期望很快就能痊愈。而且,不同于身体疾病,心理问题的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医生双方互动交流。这自然也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当然,也不是所有心理问题都需要多次咨询和治疗,简单的问题一次足矣。
  心理平衡与失衡
  在西方心理学的字典里,是没有“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可谓是中国人的独创。
  通俗地讲,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心理平衡应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或冲突被调匀;心平气和,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等。
  中国人之所以用“心理平衡”一词来形容这一心理调节过程,离不开我们“阴阳对立、福祸转换”的遗传“文化基因”。自古以来,中国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时,很讲究内心的平衡之道。可以说,中国人用“心理平衡”一词形容自我的心理调节是个必然。实际上,心理学中的“内向”、“外向”的概念即含有阴阳平衡之意,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读了老子《道德经》之后创造的。
  那么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并不等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社会及个体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另外,心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绝非千篇一律。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僵死的状态。心理健康就是不断向良好心理特征变化的过程,是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达到的一种良好状态。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把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失衡调适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的终点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虽是重要标志,但如果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那么你就走入了误区。通常人们会认为心理健康是平衡与适应,并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但这两种理解都不能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由于不会有挫折感、不会有冲突,其内心一般颇为平衡,但能说他心理健康吗?再比如,今日社会上到处都是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的人,实在不能说他们心理健康。实质上,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心理是处于失衡状态的。在心理学上,心理失衡是指人的心理失去和谐而处于理念、情感和行为的冲突状态。
  在不同的人身上,心理失衡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为不分是非的逆反和抵触、不问对象的疯狂报复、不遗余力的谩骂攻击等,一些青年人尤其如此。有的人则表现为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等,从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人生的意义。还有的人心理失衡之下,为求得内心的宁静,无论什么问题都无原则地顺应别人,以致形成了逆来顺受的庸人性格。
  造成心理失衡的原因很多,又因人而异,非常复杂。愿望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经受不了挫折、适应不了环境、恶疾缠身等等,都是心理失衡诱因。心理学研究认为,种种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两类:外界压力,为客观原因;心理调控失败,为主观原因。
  心理失衡的危害是严重的,不但会造成人心理上的病变,还可能带来身体上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
  怎样解除心理失衡呢?
  首先要查明失衡的原因。如果是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就应及时纠正;如果是自己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就应该寻求他人帮助来认识自己。如果你试图帮助别人时,有一点应该注意:如果帮助的是青年朋友,千万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训他们,要注意运用启发、开导的方法。
  其次,心理学中还有许多具体方法也可有针对性地采用。下面列举出一些典型方法。
  1.遗忘不快法
  “遗忘”是记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面临的冲突事件过多时,就会烦躁、焦虑和紧张。如果我们终日生活在对往事痛苦的回忆中,反复品尝过去的挫折,心情就会越发忧郁,对现实就越发不满,心理就更加不平衡。
  如果忘却那些琐碎之事,就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宽慰;忘掉心中的不快,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激发出新的力量。因此,我们要学会有意识地忘记。
  2.自我解嘲法
  所谓自嘲法,就是当遇到令自己尴尬或难堪的场合或突发事件时,不要逃之夭夭,也不要手足无措,更不要埋怨他人,要自我解嘲、缓和气氛、避免冲突。自我解嘲法是一种自我调侃、自我贬抑的方法。
  例如,在酒店里,服务员上菜时,不小心将菜汤溅到了某位尊贵的秃头顾客的头顶上。当众人都屏息等待一场冲突时,该顾客却出人意料地手指自己的秃顶对服务员说:“小姐,你以为这种治疗会有效吗?”他借助了高超的自嘲术,不但维护了自尊,而且也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使众人的心理都得到了平衡。
  3.泪流满面法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科学研究却告诉男儿们,这样并不是什么好事。
  研究发现,强忍泪水恰恰造成情绪压抑,而痛快地流泪则可以减轻乃至消除这种压抑。情绪不好时哭上一阵可以缓解你心中的郁闷、悲伤、沮丧、愤怒,可以防止你因长久压抑而走向极端。因此,为了自己心理平衡,我们应当放弃有泪不轻弹的传统戒条,让自己因情绪冲动、波动而哭泣,不必为哭泣而难为情。
  4.聊天转移法
  研究发现,找个人聊聊天具有心理调节的功能。闲聊可以缓解紧张、消除隔膜,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很快平静下来,能营造被劝说者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劝说的顺利进行。现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闲聊了:电视上有“闲话俱乐部”,报纸上有“闲话专栏”,“闲话”书籍也在满大街地卖。闲聊还可以表达礼节与温情;闲聊还能够化解怨气、发泄怒火;闲聊,也可以躲避碰撞、防备责问。
  5.激励法
  要走出心理失衡,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一个激励,即给自己确立一个追求的目标,并付诸行动。采用激励法时,首先目标要确立得适宜,既不能太高又不能太低:太高的目标会使心灵受挫折而变得垂头丧气;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不能给内心带来喜悦。其次,要选择对社会有价值而且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目标。
  附: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的保持心理平衡的十条秘诀
  1.不要斤斤计较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斤斤计较,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俗话说“将心比心”,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2.适当让步
  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3.对自己不要太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可是并不一定合适。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抑郁寡欢,实为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
  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4.知足常乐
  有时候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才能做到心理平衡。
  5.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
  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
  6.暂离困境
  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欣赏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7.对人友好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也就变得平静。
  8.找人倾诉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9.积极娱乐
  积极、适当的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知识和乐趣。
  10.帮助别人做事
  “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上一本:生活心理学全集 下一本:超值金版-中华名句智慧大全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的作者是牧之,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