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书于明代的《本草纲目》是一本日常养生保健“圣经”,它收载了三百九十余条有关养生、延年、益寿的医理及方药,并设有长寿例案数十则,为我国的保健医学、老年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遵循《内经》五字要旨,阐发歧黄养生之精微,兼收并蓄百家长寿之奥诀,将其一一载入《本草纲目》之中。《本草纲目》蕴藏众多抗衰老、养生延年的观点与知识,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支撑。 第一章 不老药只是传说,健康养生寿命才长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数百条有关轻身、延年、益寿的医理及方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目的不是实现长生不死的神话,而是帮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享受养生所带来的健康身体和恬静的心情。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什么角度上来说,其实人完全可以是自身健康的规划者。养生是什么?养生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养生是对自己的一种生命理念,一种生命态度。它不是商业运作,不是精明计算。养生,养的不仅仅是身体,养生的至高境界还是养心,是很内在的东西。 健康养生食为先 养生的智慧是未病先防,并且是以食补为先。所以饮食养生由古至今都是最为重要、最贴近于生活、最容易掌握和实施的养生法,《本草纲目》中记载:“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以赖之。”, 但此法需要的是时间、精力和智慧。掌握好饮食养生的方法和规律,并付之于行动是我们健康生活、颐养天年的秘诀。 现在人生活压力都挺大,谁都不想生病,生病了花钱是小事,耽误了时间也损伤了身体,那是相当令人痛苦的。其实很多疾病祖先就已经帮助我们寻找到了解决的良方,而那些可怕的现代病,也一样能够预防,一样可以从生活里赶走它们。方法在哪里?从吃开始!真的。吃已经不再是个低级的问题了,吃得好,这是基础;吃得对,这就是大智慧。因为,从吃这个方面,我们来讲养生,是非常根本的,是抓住最本质的。甚至,可以说,只要我们吃得对,我们就可以不生病! 古往今来,健康、幸福、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无数的偏方、验方、秘方、仙方试过了;无数的滋补品、保健品,“天天惊喜……”“无效退款……”“还你一个健康的……”用过了,都收效甚微,或者适得其反。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健康长寿怎样得来呢?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物质丰富了,吃穿不愁了,生活小康了,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反而增多了,发病也更早了?许多人即使未得病,也是处于“亚健康”;即使不属于“亚健康”,心情也是灰蒙蒙的,不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自由自在的。特别是儿童肥胖、高血压,患了成人病;青年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患了老年病。提前得病,提前衰老,“亚健康”倒成了普遍现象、流行病。 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无论从什么角度上来说,其实人完全可以是自身健康的规划者。养生是什么?我完全可以负责任地跟大家说,养生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养生是对自己的一种生命理念,一种生命态度。它不是商业运作,不是精明计算。养生,养的不仅仅是身体,养生的至高境界还是养心,是很内在的东西。 健康长寿的关键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要长期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困难的。人们总是盼望能发现一种延缓衰老、甚至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这种心态滋生了一个巨大的保健品市场。但是目前没有任何疗法、食品、药物已被证实能够抗拒衰老或延长寿命。由于人类衰老因素、机制极度复杂,未来能够发现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迷信某种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却浪费了时间、金钱,甚至可能由于副作用而损害身体。如果因此而无视、放弃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等于放弃了获得健康长寿的可能性。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寿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健康长寿,但是在目前,却是保证大多数人健康长寿的最可靠的途径。 都说怡养天年,多大岁数才能称为“天年”呢?《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乃去,而尽终其天年。”早在几千年前,充满智慧的中国人就能按照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来推演人的一生了。 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在《黄帝内经》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活到天年的光明大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什么意思呢?就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人为地去伤害自己的阳气,但我觉得这还说得不够,依我看,任何时候我们都还要积极主动地以各种方法培养自己的阳气,以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要记住,无论你现在多大年纪,只要阳气一足,活到天年就不是梦想。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这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本草纲目》博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众多食物和药材,这部奇书揭示人体长寿密码就隐藏在许多天天可以见到的天然灵药中。 人生无常,变幻非知。说到人生寿数,自古而今渐续延长,古谈“人到七十古来稀”,便是说得活到七十岁已经是很不容易的幸事,是值得庆贺的。但随着历史的长河滚滚流淌到今天,人的寿数又延长了许多,活到八十岁、九十岁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也有许多百岁以上的寿星依然身轻体健,奔走不停。 人到底能活多少岁?人的自然寿命究竟有多长?这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古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动物中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通常称之为巴丰系数,或巴丰寿命系数。人的生长期约为20-25年,因此预计人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年。 本世纪初,路比勒提出代谢率和个体大小寿命相关,认为个体大的哺乳动物比个体小的代谢率低而寿命长。弗里德洛尔提出脑部发育与寿命密切相关,认为哺乳动物的头盖系数愈大,则寿命愈大,人类的头盖系数为0.7,因此寿命可达百年。20世纪60年代实验证实人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分裂50次左右 ,然后细胞衰老死亡。体外培养细胞的分裂次数通常称为传代次数,与生物个体的寿命长短相关,来自长寿个体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传代次数多。人的细胞传代次数一般为40-60次,由此推算出人的最高寿命应为110岁。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遗传学、基因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前不久的北京诺贝尔科学家论坛上,有的科学家已经指出,十年后我们就能从三岁的幼儿身上推测出他未来的健康情况和大致的寿命。目前,有的科学家正在研究把一个人的遗传基因数据、身体的各项指标、周围环境状况输入一个名为“功能定位”的模型中,这样就可以迅速预测出这个人将来的健康状况,甚至还可以测算出他的寿命。 美国学者海尔弗里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得出的结论是人的寿命应该为120岁。这些研究结果,与我们祖先对天年寿数的记载惊人的一致。但是,为何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八十岁,而且大多是死于疾病!为什么今人比古人所预期的天年寿命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呢?是什么导致我们生病,是谁偷走了我们四五十年的阳寿呢?当然是阴气。 阴气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经常人为地伤害自己的阳气,助长自己的阴气,以至于半百而衰,不能终其天年。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帮我们指出来了。《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不善养生的人喝酒就像喝饮料那样没有节制。喝酒喝多了以后,既伤人的精神,又伤人的脏腑和血脉。还有,常常把有害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当成正常的,深陷各种健康误区而浑然不觉。比如,醉酒之后入房纵欲,伤于酒又劳于色,只贪图一时的欢欣,而肆意地纵欲妄泄,不知道保持自身的精气。另外,像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等等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导致人们半百而早衰,疾病缠身而不能终其天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人类平均寿命,男性最长为81岁,女性最长为86岁。而有史以来,据记载,只有法国的珍妮?路易丝?卡门活了122岁,于1997年去世。为什么人很难达到寿命极限呢? 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2岁,以此为基数,回答下列问题,进行加减,最后就可得出你可能的寿命。 如果你是男性,减3岁;女性则加1岁。 居住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市区,减2岁;居住在人口少于1万人的小镇或农村,加2岁。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1位活到85岁;加2岁;4位祖辈都活到80岁,加6岁。 父母有1人在50岁以前死于中风或心脏病,减4岁;父母、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位50岁前得癌症或心脏不正常,或自幼就有糖尿病,减3岁。 如果你是一位富翁,减2岁。 如果你大学毕业,加1岁;65岁仍在工作,加3岁。 如果你有配偶并住在一起,加5岁;如果没有,从25岁起每独居10年,减1岁。 如果你常伏案工作,减3岁;如果你常从事体力劳动,加3岁。 如果你每星期进行球类、游泳、跑步等运动5次,加4岁;每星期2次,加2岁。 如果你每晚睡眠超过10小时,减4岁。 经常紧张、易怒、性急,减3岁;感到生活很轻松,工作应付自如,加3岁。 如果你常常感到快乐,加1岁;经常感到不快,减2岁。 如果你抽烟,每天2包,减8岁;每天1-2包,减6岁;1包以下,减3岁。 如果你每天喝白酒50-100毫升,减1岁。 体重超过标准5公斤以上,减2岁;超过15公斤以上,减4岁;超过25公斤,减8岁。 你计算出你的大致寿命了吗?如果你算出的结果不令人满意,也不要灰心丧气,从现在做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正确进行身体锻炼、乐观地生活,你的寿命就会延长,生命的钥匙就在你自己手上。 寿终正寝是种福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最幸福令人向往的死法是寿终正寝,无疾而终,象一根蜡烛,从头到尾,熬得蜡干芯尽,无声无息地熄灭。但大多数人都没这么幸运,百岁大关,能过去者不足十万分之一。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因疾病早衰,如何才能享受到寿终正寝的福呢,我们不妨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学习健康养生的方法,减少疾病早衰的悲剧。 衰老又称老化,通常指生物发育成熟后,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加,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下降,结构中心组分退行性变化,趋向死亡的不可逆的现象。衰老和死亡是生命的基本现象,衰老过程发生在生物界的整体水平、种群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等不同的层次。生命要不断的更新,种族要不断的繁衍。而这种过程就是在生与死的矛盾中进行的。至少从细胞水平来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按照现代科学计算,人体的自然寿命约120岁。而组成人体组织的细胞寿命有显著差异,根据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化程度,生存时间,可将人体的组织细胞分为4类: 1.更新组织:执行某种功能的特化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后衰老死亡,由新细胞分化成熟补充,如上皮细胞、血细胞,构成更新组织的细胞可分为3类:a干细胞,能进行增殖又能进入分化过程。b过渡细胞,来自干细胞,是能伴随细胞分裂趋向成熟的中间细胞,c成熟细胞,不再分裂,经过一段时间后衰老和死亡。 2.稳定组织细胞,是分化程度较高的组织细胞,功能专一,正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衰老现象,细胞分裂少见,但在某些细胞受到破坏丧失时,其余细胞也能进行分裂,以补充失去的细胞,如肝、肾细胞。 3.恒久组织细胞,属高度分化的细胞,个体一生中没有细胞更替,破坏或丧失后不能由这类细胞分裂来补充。如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和心肌细胞。 4.可耗尽组织细胞,如人类的卵巢实质细胞,在一生中逐渐消耗,而不能得到补充,最后消耗殆尽。 正常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但衰老的生理改变和病理变化并无明确的界限。随着衰老的进程,抗病能力减弱,为老年病的发生奠定了病理基础。同时老年病的产生和发展,加速衰老的进程。二者互为因果,易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对衰老的机制的研究源远流长。《养老奉亲书》记载:“年老之人,萎瘁为常。”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脏腑机能萎瘁,外表体窍也表现出衰老退化征象,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功能衰退。 中医衰老学说包括肾虚致衰、脾胃虚弱致衰、气滞血淤致衰等几种学说。《素问》强调衰老与否、衰老的速度,决定于肾气的强弱。名医李皋则十分重视脾胃在衰老中的作用,指出“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凡有此病,虽不变易他疾,已损其天年”。 人体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体具有自动恢复到正常的能力,即自组织能力。进入老年期后,这种自组织能力减弱,存在着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呈现一种嗜血栓状态。淤血产生后,气血运行受阻,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气化功能受损;同时,代谢产物不能排泄,堆积体内,毒害机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又进一步破坏了人体的自组织能力,加速了衰老。 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但每个“零件”走向衰老的过程却有先有后。衰老,是一个必然的自然规律,除了关注脸上第一道皱纹是何时产生的以外,你有没有意识到身体是何时一步步走向衰老的?谁是身体上最先衰老的部分? 脸部皮肤:女性19岁半就开始长出第一条皱纹;男性35岁脸部皮肤开始出现干燥、粗糙、松弛、面部轮廓不再清晰。 大脑和神经系统:22岁开始衰老。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会慢慢减少。40岁后,神经细胞将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自然老化过程。80岁时身高会降低5厘米。 心脏:40岁开始衰老。随着身体日益变老,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也开始降低。45岁以上的男性和55岁以上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概率较大。 牙齿:40岁开始衰老。40岁以上成年人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 肾:50岁开始衰老。肾滤过率从50岁开始减少,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的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滤过率是30岁时的一半。 听力:55岁左右开始衰老。60多岁以上的人半数会因为老化导致听力受损。这叫老年性耳聋。老人的耳道壁变薄、耳膜增厚、听高频度声音变得吃力,所以在人多嘈杂的地方,交流十分困难。 肠:55岁开始衰老。健康的肠道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细菌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这一幕尤其会在大肠内上演。结果,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 舌头和鼻子:60岁开始退化。一生中最初舌头上分布有大约1万个味蕾。60岁后这个数可能减半,味觉和嗅觉逐渐衰退。 肝脏:70岁开始衰老。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衰老进程的器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手术切除部分肝后,3个月之内它就会长成一个完整的肝。如果捐赠人不饮酒不吸毒,没有患过传染病,一个70岁老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 目前公认的人类寿命至少是120岁。你可以想象吗?我们120岁的生命大厦如何建造? 如果把生命的成长过程比作建一座大厦、一座120岁的生命大厦,你本人无疑是这座生命大厦无可争议的“建筑师”,遗憾的是你只是凭着感觉往上盖,盖多少层是多少层,多一层是一层。如此不负责任的“盖法”,“倒塌”只会提前降临。但是,会有人这么盖楼吗?答案是没有人会这么傻!这么高的楼一定需要设计、一定需要图纸、一定需要勘探,因为楼越高就越需要精准的数据,即使是再高明的施工者,也无法凭感觉完成整座大厦。 是吗?聪明又充满智慧的人类会这么干吗?遗憾的是: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是 ------历来如此!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图纸来盖120岁的生命大厦。因为从没有谁告诉我们盖这座大厦,还要设计、还要图纸、还要勘探。 所以,我们大都只“盖过”了70岁,这也是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更有甚者才“盖”了30多年就轰然倒塌,40多年、50多年、60多年的就更为普遍。即使有人“盖”过了70年、80年、甚至90年,也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施工结果,只不过大家都“盖”这么高,也就觉得是“很不错”的高度了。 这是人类的可悲!我们都非常清楚,120年的生命大厦凭感觉是难以“盖”成的。现在则是该改变这种现状的时候了,现在的科技对于要“盖”120岁的生命大厦来说并非不可能,需要的只是我们改变观念:改变目前的“凭感觉”“施工”的传统和习惯,按照全新的数字理念,来设计、绘蓝图、勘探、“精准施工”。那么,人人都可以“盖”到120岁! 想要长寿,求诸内在的心态是关键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想要长寿的人,不妨多研读一下我国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从中学习一些养生的智慧,如长寿求诸内在的心态更重要。 决定人寿命几何的主要有四大基本因素:一是父母遗传,占15%;二是环境因素,占17%;三是医疗条件,占8%;四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占60%。在这里,除了父母遗传属不可自控的因素外,环境、医疗及个人生活方式,都属于可控因素。这几者相加达80%以上。而在这80%多的比例中,个人生活习惯占据了绝大部分。由此可见,长寿并不是撞大运,人完全可以成为自身寿命的规划者。 疾病的到来,如同一场战争,一场以生命做赌注的战争。赢者,将获得健康,输者,将失去生命,失去爱人,失去温馨的家庭,失去财富以及这一生,你所努力赢得的一切!应该将逆转和克服疾病带来的危险过程看成战争。 在任何战争中,你首先需要认清谁是敌人,当你在恐惧中举起武器扫射的时候,小心,你可能对准的是你自己的军队!当敌人来到门口,或更糟糕的是敌人走进家门,重要的就是动员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和武器,而不是首先邀请外国军队。那就是我们为什么宣传对主要敌人从各个方面加以痛击的原因,整体自然疗法的意思,就是发动全部的身体潜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痛击敌人! 第一位敌人首先是我们自己。很少人相信自己每天正在生产和制造疾病。对了,你正是疾病的积极制造商! 大多数人在明显的症状出现前,几乎都不愿意及时关注提高健康水平和预防疾病。更不幸的是,医学界也是在疾病出现症状后(症状—控制医学)才开始检查和诊断,所以大多数人能够从医学界获得的健康指导是很有限的。你不应该等待别人来告诉你通往健康的道路,唯一能够对你健康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第二位敌人是疾病。记住,是疾病,而不是身体的反应。身体对疾病做出的反应,往往被当作敌人,这些反应,又叫做症状!实际上,是身体拉响的警报,以及投入战争的方式。医药的介入,通常,消除了症状,也就是,解除了身体的武装!这才是真正可笑的。我经常嘲笑某些医生当了敌人的卧底! 那么长寿从何处来?靠补药,靠食疗,靠遗传?这些都只能是一些辅助性的措施和条件。实践证明,长寿关键靠自己。大致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要想长寿就得相信自己。无论维护健康或战胜疾病,均须有自信,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心。科学家说人类的寿命可达到150岁,而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只能活到90岁以下,如此看来,人的寿命其潜力是很大的,可以从先天到后天的素质中去挖掘这种潜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充满自信。自信的力量,是长寿的一个重要源泉。 第二,要想长寿就得说服自己。人生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可能历尽坎坷和险恶,遭受许多重大的困难和挫折,甚至会受到致命的打击。只要不灰心丧气,就必定有重整旗鼓和东山再起的一天。在困难的时候,不断调节心绪,真正驾御自己的命运。这样,就为长寿打好心理基础。 第三,要想长寿就得发现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寿要以自己潜在能力发挥得如何来决定。人易于发现世界,发现他人,而往往会把自己忽略掉。生命中有一种巨大的潜能需要我们去发现。一个能够发现自己的人,就能不断地调整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从而发展、壮大和巩固自己。这样就能战胜困难,战胜疾病,最终赢得长寿。 第四,要想长寿就得征服自己。要征服自己,就是指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和保守性。在摄生颐养方面也要有独创精神,不要机械地模仿他人,要敢于标新立异地走自己的道路。就拿饮食起居和体育运动来说,不要别人吃什么,你也跟着吃什么;别人起早,你也跟着起早;别人快速长跑,你也跟着快速长跑,那样效果必然不好。应当根据各自的生活条件和体质特征来选择自己的饮食起居与运动方式,因人而异,总以适应自身的实际需要为宜。 古往今来,不少人为了能够长寿,到处寻求所谓的神仙,以期觅到“长生不老”的仙丹。殊不知健康长寿靠自己。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研究结果均表明,积极奋发的精神世界、欢悦愉快的心理状态对于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缓衰老等都具有其他任何方法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1.培养生活情趣 步入老年以后,生活的空间和领域总会相对缩小,生活中缺少兴奋点,大脑得不到更多的良性刺激,就会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老人会对生活采取消极态度,起居无常,生活懒散,打不起精神,消极地打发时光。作为老人,应充分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和因素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危害性,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积极寻求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生活爱好和情趣,在读书、下棋、唱歌、练气功、听音乐、养花草、观鱼鸟等活动中寻找乐趣,培养自己的兴趣,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活跃身心,增强机体的活力。 2.乐观开朗 有的人刚过中年,就忘不了自己的年龄,长吁短叹“来日不多”;有的人见朋友、熟人发生不幸,总联想到自己将来的结局,悲天悯人。常言道,人之哀莫过于心死。种种负性心理状态是一些人难以长久保持健康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它侵蚀着人们的身心,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内环境紊乱,带来心理和生理疾病,加速人的衰老进程。 3.注意平衡 中医认为,万物均有阴阳属性,人亦如此,人一旦阴阳失衡,就会出现种种病态。老年人应在观念上时时注意到主动地平衡自己的“生态”,以使机体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首先要做到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以防病邪的侵袭;其次,要保持营养平衡,劳逸结合,做到有张有弛,不过度劳累,也不贪图安逸,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和兴趣爱好,进行适当运动锻炼;再次,保持心理平衡,不过度欢喜、悲伤,过度的喜怒哀乐对老人健康不利,易引起疾病。 总之,健康长寿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求人不如求己,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敲开长寿的大门。 健康养生中的自然砝码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纵观《本草纲目》,其内在的养生秘诀也是遵循自然的养生之道,因此人的养生必需顺应自然规律,只有因时、因地,根据人的生长自然规律,选择相应方法进行生活、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养生,就是养阳气。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在六淫邪气中,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所以,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不管外面流行什么样的病菌,他都不会生病。为什么有的人能逃过瘟疫,还是因为他的阳气非常旺,而阳气虚的人就不同了,邪气在体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长驱直入,直伤人体。 只要阳气足,我们就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 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寿命超过百岁的张学良先生被问到养生之道时回答:“我并没有特殊的养生之道,只是我能睡、会睡罢了。”俗话说:“每天睡得好,八十不见老。”这是因为人一生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越来越的人认识到睡眠之重要。 据睡眠专家研究发现,失眠不仅降低人的智力,影响人的日常工作,而且长期睡眠不足还容易使人体免疫力极度下降。如果一个人经常睡眠不足六个半小时,不但很容易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同时也容易形成“睡眠赤字”,加快机体的衰老速度,从而缩短人的寿命。 另据一项权威的研究显示,在人体内部有一个控制睡眠的生物钟,它位于人的下丘脑部位,决定着不同年龄人群睡眠时间的长短。比如,刚出生的婴儿每天需要16~20个小时的睡眠,3岁左右的孩子每天需要10~12小时的睡眠,而成年人则每天需要6~8小时的睡眠时间。当睡眠生物钟正常运行时,人的睡眠就处于正常状态,一旦生物钟受到破坏,就会发生睡眠紊乱的现象,造成睡眠障碍。 “食补不如药补,药补不如觉补”,说到底,睡眠才是最好的补药!睡眠饮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人们在劳动、工作、学习中消耗的大量能量,除了靠饮食来补偿外,还需要靠睡眠来补偿。古人有“服药百裹,不如独卧”的说法,意思就是安稳地睡个好觉胜过服补药。 正所谓“睡眠者,能食,能长生。”睡眠既是补充、储备能量、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途径,又是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稳定神经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睡眠充足,可得到新的精神和体力。在极度疲劳时,哪怕只是20分钟的小睡,也能让你像加满油的汽车一样动力十足。 一个人假若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往往会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头痛、眩晕、肌肉酸痛,甚感疲劳。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睡眠,处于过度劳倦的状态中,机体就会产生耗气伤血的病理变化,损及五脏。心劳则血损、肝劳则神损、脾劳则食损、肺劳则气损、肾劳则精损,进而为许多疾病埋下祸根。 产生疾病的原因,在人体外有六淫,在人体内则有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惊恐伤肾,五脏的病变很多都是由于情绪波动产生的。人的情绪在什么时候波动最大呢?还是在阳气不足的时候。阳气充足的人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悲观绝望,忧思绵绵。所以,把阳气升提起来了,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重大的改观,所谓“七情”产生的病,也都会统统离我们远去。即使偶尔不慎生病,人体的自愈功能也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我们的身体修复如初。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自然去做,就会平安无事。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有一个令你一定大跌眼镜的事实:古往今来为了养生而死的人占死去人总数的十分之三!因为养生死于养生,这到底怎么回事呢?说到底,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力量在于心才能和自然交融。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组成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真正属于你。正如真正的拳师是用心在打拳,真正的书法家是用心在写字。养生也是如此,当悟出天地之大道理时,才能在天地间长存。 向老寿星学习养生真经 长寿的人都活得很超脱,而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受制于自身的性格。自我中心的虚荣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他们或许会为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发现或者创意而感到自豪,但从不觉得他们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一位83岁的日本老者总结他的健身之道说:“人的生命就像火炉。把火炉放在风口上吹,当然灭得快。可是,你把它搬到屋里来护着,让火燃得小一点、慢一点,生命当然就能延长”。 著名中医专家朱丹溪有句名言: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按阴阳理论,阴与水在,与静在;阳与火在,与动在。人体表面上能看到的生命活力、动态属阳。但是真正支撑生命活力的内在因素,离不开阴。具体到五脏,每个脏器都有阴、阳属性。人们都听说过,阴虚才阳亢,水衰才火炽,讲的就是阴和阳的关系。 中医所说的阳大都是肉眼看得到的,它与养生长寿关系密切。看得见的固然重要,但看得见的是由看不见的支撑着,比看得见的更重要。 长寿老人中很多都是心怡气静,而患病老人则气躁神疲。你只看到情绪的表面,但究竟是什么在支配他们的情绪?你却看不到。中医讲:“五脏要和,神怡!”五脏是看不到的,如果五脏中阳亢,这个老人肯定火大;如果阴阳平衡,这个老人体格就健康。故《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实物之纲纪生杀之父母,变化之本始……又论,阴平阳秘精神防治、阴阳离绝,则精神乃绝,又论,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阴阳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谁也离不开谁。 根据对数百个长寿者的生平研究,有一些特性看来是和这些人的健康、长寿有关的。其中,有的是一目了然的,有的则不然。下面这些,可以说是有利于长寿的主要因素: 在那些特别长寿的人中间,有许多人是兴致勃勃的散步者。至于散步和种种花草之类的活动为什么会如此明显地有利于长寿,这是有特殊原因。因为这类活动属于“非紧张型”全身运动,散散步或者种种花草,这类纯粹的娱乐活动即使天天做也不会叫人厌烦,这才称得上具有“保健功能”。 接下来的一点是,平静的心态有利于长寿。平静、放松的心态和消沉、懒散的性格是两码事,分清这两者的区别很重要。这并不是说人是不能退休的,一退休就什么都完了,而是说,一旦没有了职业,要马上用某种活动——某种同样有吸引力的兴趣爱好——来替代它,以此为你的生活提供新目标和新刺激。唉声叹气、得过且过是消极因素;乐观才会长寿。 古人云:“人生不能无所适以寄情意。”人生在世,总要找一些东西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而高雅的休闲活动正是人们生活中怡情养性、促使人们走向长寿之路的绝好办法。 休闲养生又称情趣养生,它是一种以休闲来调节身心健康、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下面看看一些百岁老人的养生情趣!! 读书养生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03岁的张合皋一生博览群书,这种嗜好直到百岁以后也未改变。他说:“读书,会从中获得很多可贵的知识,学会很多修身养性的本领,对自己的健康长寿有很大的好处。”张老的话并非没有道理,研究发现:读书不但能增加生活情趣,还能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大有裨益。 钓鱼养生 四川成都青羊区的百岁寿星吴泽铭医术高超。他平生嗜好钓鱼,每当有人问及此事,他总是颇为自得地说:“我们成都大大小小的鱼塘,我都去钓过。”老人认为:钓鱼是一种脑、手、眼相结合,动、静相辅助的活动,不论对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很有裨益。老人101岁仍然每天骑半小时的车上医院为民坐诊。 弈棋养生 原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百岁棋王谢侠逊一生驰骋棋场90余年,直到百岁高龄时,仍不惮疲劳,欣然开局。他的家人把谢老的长寿秘诀列为四条,其中首条就是弈棋,祖国传统养生学认为:下棋不但能松弛神经,消除疲劳,而且能锻炼思维,增强记忆,保持智力,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种花养生 济南市历城区的百岁寿星孙文元从年轻时就喜欢养花种草,晚年时仍嗜好其道。在他的院子里,种满了石榴、月季、葡萄、菊花等,看上去就像一个大花园。老人认为:种花既有期待的愉悦,又有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的欢乐,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时间一长,必将促进健康和高寿。 长寿的人都活得很超脱,而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受制于自身的性格。自我中心的虚荣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东西。他们或许会为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发现或者创意而感到自豪,但从不觉得他们自己有什么了不起。 一般认为,粗茶淡饭是有益于养生的,众多长者者无一例外都是如此。 一、喜欢喝粥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人无一不喜欢喝粥。上海的百岁老人苏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顿定量为一浅碗,已形成习惯。他们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补脾、清肺、润下。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补品 老人最喜欢小米,把小米当成最好的滋补佳品。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颗粒状粮食,历来就有“五谷杂粮,谷子为首”美称。体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补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 三、玉米当主食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也是长寿老人离不开的主食。医学家研究中发现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所以不容易发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四、偏爱红薯 吃红薯是长寿老人的一大喜好。红薯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使人体免疫力增强。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诱发癌症。 五、豆腐是老人喜欢的美食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六、崇爱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爱。老人常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却病延年。从药用功效说,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等七大功效。 七、冬天不离萝卜 长寿老人冬天饮食不离萝卜。他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化积滞、消食积,疗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头痛。 八、胡萝卜是老人心爱物 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很少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能治疗夜盲症和眼干燥症。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 长寿需要一辈子的经营 其实像经营事业、家庭一样,健康也需要经营;人不是因为美而健康,而是因为健康而美。但健康不是一朝夕之间能行成的,就像人的事业,必须要你常年累的坚持下去方能得见成效。 中医养生不是刻意的,而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是倾盆大雨,而是绵绵细雨。 杂食: 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种食物”,我国也应赶上,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杂食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 慢食: 已证明,“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减肥、美容、防癌、健脑。 素食: 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早食与晚食大不一样,可避免一天中营养的短期不平衡。早餐早食还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 淡食: 包括少盐、少油、少糖三大内容。多盐、多油、多糖称“三害”,一个“淡”字可解。 冷食: 低温可延寿,目前多为“外界降温”,而冷食则是内部降温法。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 鲜食: 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 洁食: “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 生食: 并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适合生食的尽量生食”。 定食: 定时定量进食,久之形成动力定型,这是人体生物钟的要求,也是最佳的养生之道。 稀食: 食粥养生自古延续至今,除粥外,还包括牛奶、豆浆等流质,已形成许多粥、汤模式。 小食: 21世纪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 选食: 新世纪已进入个体营养时代,应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食物(甚至可根据个体基因类型),使营养更具针对性。 断食: 即在一定时间内,一顿或一天不进食。可有效地增进消化道功能,还可彻底地排除体内毒素,利于挖掘人体潜力。 干食: 干食增强了咀嚼功能,较强地刺激牙周、牙龈丰富的神经末梢,而起健脑作用。干食还可健胃、美容、抗癌,应经常为之。 若想健康长寿,这里综合了5大生活习惯。这些健康生活习惯是从世界各地的寿星那里直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你能照做并且坚持下来的话,你一定会每天都充满活力! 这些做法大概需要连续坚持14至21天来在你大脑中形成新的生活习惯。一旦新的生活习惯形成,它就成为了一个无意识的身体反应。一旦你养成了新的健康生活习惯,那么以前的不好的生活习惯就自然的被取代了。 1、少食多餐之每天吃5顿饭 西方的生活习惯是每日三餐,但是如果选择少食多餐--每天五餐的话也许会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当你每天分5次用餐,每餐都只吃少量食物的话,这将有助于你体内营养、血糖和能量的平稳吸收。另外,这种饮食方式将减轻你的消化和新陈代谢系统的负担,并且降低你患心脏病的风险。 2、选择爬楼梯而不是乘坐电梯 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找到很多锻炼的机会。快步走,跑步,或者选择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上班。每天打一会儿太极。赶紧找个健身房开始吧! 3、大声的笑出来 研究表明笑声和快乐会提高你的身体免疫力,特别是它们会产生的自然杀伤细胞能使你免受疾病和癌症的侵害。平时多笑一笑,这会让你的大脑分泌更多的安多芬--一种能使你感觉愉快的化学物质。快乐的人们更长寿,这是毋庸置疑的。 4、每天喝8杯水 全球各地的长寿老人都把家乡的水比作他们健康长寿的源泉--科学家们也都同意他们的这种说法。 5、通过冥想来放松自己 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冥想是释放压力使你重新拥有活力的最好途径--除非你发现了别的对付压力的方法。冥想能教会你一种新的呼吸方式,这种呼吸方式能释放你体内70%的毒素与废物。 你可以试着这样开始冥想: 找张椅子坐下来,或者地板上。闭上眼睛,自然呼吸。每当一个想法出现在你脑子中时你就把它放进一个气球,然后放飞它,让它在天空中越飞越高,越飞越高,直到消失不见。反复的这样做,过一会儿之后,你会感觉你的身体变轻了,思维也越来越平静。 6、老年人要睡好午觉 中国人特别强调老年人要睡好午觉,就是子时和午时,这是两个很重要的时辰,半夜12点至1点是子时,这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间;中午11点至1点是午时,是阳气最胜,阴气初生的时候。阴阳两气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时候你就转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觉了。 所以子、午两时对老年人尤其重要。中国古代很多人吃两顿饭,不是因为没粮食,早上9点至10点是脾胃最好的时候,下午2点至3点是小肠功能最好的时候。所以建议老年人最好睡子午觉,对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本草》教你如何养生才能长寿 李时珍穷其一生,写了部《本草纲目》,这可不仅仅是一部“中药教材”,更是一部养生教材,里面如何补脑、养心,如何养气血、如何长寿的内容,还真不少。按李时珍在中国医药史上的地位,跟他学养生,准没错。 《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学中的集大成之作,李时珍数十年辛劳,收载药物1892种,辑录药方10000多剂,世人多以医家圣典视之,殊不知《本草纲目》也浸透着养生的博大智慧,继承了国医养生学的精粹。 《本草纲目》中收载7390余条轻身、延年、却老、耐老、增寿的医论及方药,可谓延年益寿学之大典。如七宝美髯丹、枸杞酒、琼玉膏、人参膏……皆为养生良方。不过,现代人却因为文言晦涩,或是不通医理而不能一览这些珍贵的方剂。 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罗汉果:“甘而凉,清肺止咳,润肠通便。”罗汉果又称“长寿果”,经常饮用能令你驱邪降火、清热解毒、滋养气血、健身美容、青春年少、健康长寿。这个结论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充分论证。现代医学认为罗汉果因其含有的清凉且具抗生的成分,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解毒能力和消炎抗菌能力,调节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起着“健康天使”的守护作用,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长寿果”。罗汉果既有滋阴清热、消炎杀菌、止咳化痰、生津润肺、凉血滑肠、排毒通便、护肝健脾、强心降压的作用,故可治疗糖尿病、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痰火咳嗽、血燥胃热便秘,急性胃炎、暑热烦渴等症;又有防治呼吸道感染、口腔包括牙齿、咽喉肿痛和抗癌的功效,可防治感冒发热、牙齿肿痛等症。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红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里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现代科学研究则发现,红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鲜红薯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吃红薯时要注意一定要蒸熟煮透。食用红薯不宜过量,中医诊断中的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 在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列有20种抗癌蔬菜的“排行榜”中,成员有:红薯、芦笋、花椰菜、卷心菜、西兰花、芹菜、倭瓜、甜椒、胡萝卜、金花菜、苋菜、荠菜、苤蓝、芥菜、西红柿 、大葱、大蒜、青瓜、大白菜等,其中红薯名列榜首。日本医生通过对26万人的饮食调查发现,熟红薯的抑癌率(98.7%)略高于生红薯(94.4%)。美国费城医院也从红薯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去雄酮,它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本草纲目》对红薯特性的说明与现代科研成果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