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直面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回答的学科基础理论问题,尝试思考学科发展中某些极少被涉猎但又不可能绕开的基本理论问题,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厘清学科中存在的某些边界不清和认识模糊的问题,探究学科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研究目标、研究范式等;追问本学科研究中某些看似不言自明、不证自明的判断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及原因,追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可能性、可比性及可借鉴性等问题。期待本书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思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化和现代化建构。 序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是思想着的时代,问题是时代的注脚,理论对时代问题的把握和破解,折射着人类思维的高度。在这样“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直面时代问题,关切人类命运,自觉从中国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凝练揭示复杂现象背后的重大时代性命题,并以理论的方式回应和破解这些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机遇和挑战,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传播的重要力量,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推进自我创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已经由间接点位式面向世界转变为直接全方位的面向世界。 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也使之面临着多元文化交融交锋交汇的严峻挑战。破解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要努力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打造兼具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与时代特征的理论及实践体系,而加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必然是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四个主干学科领域。其中,原理、方法论、史论的建设投入力度大、产出成果多、发展速度快,但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却相对滞后和薄弱。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改革开放后相关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实践开启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准备阶段。 1988 年广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会议首次命名学科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时至今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已经走过了近30 年的学科意义上的建设道路。在回答和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主题和任务的过程中,其学科基本理论框架、实践形态逐步清晰起来,制约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也逐渐显现,亟待解答。例如,学科基本概念抑或学科边界是否明晰、学科理论基础是否扎实、学科目标是否清晰、学科研究范式是否科学、学科意识是否形成等基本问题需要回应,同时,也需要回答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可能性、可比性、可借鉴性等涉及学科合法性前提和实践价值的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直接关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科学化发展,也关乎其上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现代化发展创新。遗憾的是,从整体上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基本理论问题思考和研究的著作非常罕见,成为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 基本理论完备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不仅对学科的概念体系、学术逻辑、方法论基础、研究范式等基础性理论问题予以界定和剖析,还要对学科的发展演变、知识边界、学术争鸣进行诠释和讨论。与此同时,基本理论研究还对学科发展的价值方向和目标任务提供引导和规范。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基本理论研究并非一项简单的研究活动,而是相当复杂和艰苦的工作。读者现在所看到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我的博士后合作研究者康秀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这个项目团队直面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必须回答的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经过认真艰苦的研究,对学科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积极可贵的探索,包括:触碰学科发展中某些极少被涉猎但又不可能绕开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思考;厘清学科中存在的边界不清和认识模糊问题,如对学科基本概念、学科性质、研究目标、研究范式的深度探究;追问本学科研究中某些似乎不言自明、不证自明的判断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及原因,如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可能性、可比性及可借鉴性的追问等。 本研究虽然并不完美,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学科基础理论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话语体系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构等问题没能进行系统回答。但是我们确信,这种郑重的探索能够对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发展和学科现代化建构起到积极作用。 杨晓慧 2017 年6 月1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