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合出甜美的果实


作者:金明春     整理日期:2022-12-30 00:22: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心灵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纯净心灵的甘露
  美好的精神,才能滋润我们的教育思想,才能滋润我们前行的铿锵步伐。美好的精神,记忆着教育的史脉与传衍。一个人,正是有着美好而智慧的思想,才会支撑起他的精神的大厦。一个人,正是有着美好而智慧的思想,才会不至于显得精神单薄或者精神虚弱臃肿。一个人,正是有着美好而智慧的思想,才会变得昂扬充沛富有底气。一个人,正是有着美好而智慧的思想,才会在他的教育和生活中洋溢出幸福,才会散发出永恒的魅力。美好而智慧的思想,有着淡定而恒久的力量,如火把,照耀着人们前行的脚步;如阳光,光合出甜美的果实。
  有着崇高的精神信仰的人,生活得就会更加充实更加具有着人格的力量。一个人的美德和积极向上的心智,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指导我们成功的旗帜。美德是我们人生的天空,智慧是我们人生的翅膀。给自己一片广阔的天空,让自己自由翱翔。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成长和生活中阳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一种芬芳和温暖的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的肥沃的田地,生长在这片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都会不断成长壮大,不断修正侧枝谎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媚阳光下,光合出甜美的果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就人生的辉煌。
  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给成长的是一片灿烂的阳光和宽阔的天空。道德是美丽的,像花一样,它给世界以灿烂的姿势,它给世界以芳香的气味,它美丽着世界,也改变着世界。
  如今,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是现实与心灵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人纯净心灵的甘露,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温里为我们的心灵取暖。
  平淡的生活中,总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感动并铭刻心底,总有一种付出让我们乐于去做,总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们的梦想,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追求精神所在。孔夫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我们几千年塑造的华夏文明中优秀的东西应该发扬广大。
  有阳光照耀心灵,心底里便会一片灿烂。阳光温暖起来,空气清新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感到了道德本身的力量以及它赐予了我们精神的力量。我们应该学会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今天缺少了一种力量,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少了一种信念。道德的迷失,精神的涣散,使得我们迷茫痛苦。心灵困惑,以其巨大的杀伤力,虐伤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一个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心灵一次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感悟人生。
  道德让我们心灵快乐起来,心灵善良起来,心灵美好起来。
  呼吸道德文化的芬芳。学会经营心灵生活。只有有一颗美好的心,才会注入快乐、注入幸福。
  根据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相互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将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价值合理性依据,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建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拔节孕穗期”,青少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胸怀报国理想、坚持道德操守、激扬蓬勃朝气,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情感认同。真理的力量只有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
  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把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黏合剂”,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坚守文化责任,彰显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文化,传承着历史,牵系着未来。我们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精神的力量。加强全民道德价值观建设,提高“社会合力”,改善价值观建设的外部社会环境当前,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集体主义、合作互助、社会责任等观念得到青少年的认同和接受。作为社会,全社会要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支持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把推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
  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一个价值体系建设问题。培育弘扬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认知认同与自觉践行相统一、道德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弘扬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统一、树立正气与抵制歪风相统一。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要发挥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唱响时代正气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历史上看,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总结出了适应自身制度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维系社会运转的精神支撑。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的社会形态,在社会运动进程中需要也应当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深化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认识提供了根本前提,作出了有说服力的回答。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变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我们同资本主义的较量,本质上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较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总结提炼出科学准确、通俗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明确新形势下的人生价值新标准,为青少年提供切实可行的价值观目标新时期青少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价值观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反映到价值观上,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人活着到底为什么”,“人生在世如何才能更有意义”,“怎么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诸如此类人生价值问题,是广大青少年时常思考和讨论的。因此,尽快确立符合当今新时期特征的科学价值价值观标准,显得尤为急切。对于青少年经常遇到的公与私、利与弊、幸福与牺牲、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革新与传统、成功与失败等一系列关系问题,仅靠学校开设的《价值观》课程来提供正确的处理原则和标准还远远不够。这要求我们在德育中必须坚持层次性原则,既用较高层次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又坚持广泛性要求,对全体青少年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基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成为能遵纪守法、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地阐明了开好思政课的长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定要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增加爱国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他整个成长过程之中。





上一本: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0 下一本:在最美的时光遇到最美的自己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在明媚的阳光下光合出甜美的果实的作者是金明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