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者说:深圳公益人访谈录》对深圳18位公益领域的开拓者和从业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一个个社会组织创业者、从业者的生命故事,展现深圳社会领域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反映公益行业所处的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深圳40年来的变迁。 早在数月前,就答应为宇珊这本书写序。 赶上疫情,厚厚的书稿在手里压了很久。偶尔翻阅,颇感欣慰。虽是口述史,记载的却非旧事,述如当下,论及过往。 还是在宇珊读博的时候,我开始了口述史研究。常带着几个学生访谈,整理,统稿,边干边学,不但完成了任务,学生们也在实践中掌握了要领,久而久之,他们也成了口述史的达人。想来宇珊的基本功,必是在那一段磨砺中练就的吧。 口述史,顾名思义,乃口述者所讲述的历史。但这历史并非官修的正史或散落民间的野史,而是有着鲜活生命印记和亲身经历的人生史。我之所以喜欢和在乎口述史,是因为它留住了历史的细节,并通过可信的社会资本证实了那被讲出来的历史。宇珊在书中记载了她所访谈的18位深圳公益人。什么是“深圳公益人”?宇珊说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安分、爱折腾”,二是“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有情怀、有理想”。读了她的书稿,我想再加两个特点,一是创新性,用行为书写历史;二是可述性,用故事讲出历史。仔细想想,这5个特点或许不仅仅属于书中述及的18位主人公,或许也属于活跃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里的所有公益人吧。写到这里,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他们中的一位:郭小慧。我曾在一本口述史的书中记载了她的故事,依然记得和她每次对话的场景,她美丽深邃的目光,考究得体的服饰,轻松却满载正能量的话语,尤其她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堪称里程碑的历史。我想,或许她已成为深圳公益人的一个标杆,宇珊大概在有意无意间就已经用了这个标杆?你看本书中的每一位无不处处闪现着郭小慧的影子。其实,公益人身上有许多共性,恰是此书所尽力呈现的东西:人性之共美,天地之和德,日月之同辉。 《周易·大有》卦云: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我想借用此句,表达对书中每一位深圳公益人的感恩和敬意。公益乃大道,大道之行,必有天佑。期待并祝愿:在公益人的努力下,深圳的公益必将承载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