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思考中国人类学发展的独特道路即“本土化”问题的文章的结集。在很大的程度上,书中各篇著述可以说正是为了有反思地继承中国人类学的历史遗产而写的。 书中的论述围绕的核心司题是“西学东渐”后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内容涉及人类学国别性与一致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人类学的“国家化”,及中国人类学历史遗产的“反思性继承”,作者认为与海外人类学一样,中国人类学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学术遗产中国人类学的前辈对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乡土社会,对不同民族的社会形态及其历史等问题,提出过独到见解:新的人类学研究若无法与前人的论述联系起来便无以走出一条人类学的“中国之路”,而只能以各种名义(包括“与国际接轨”)使学科处于不断地自我贬低以至毁坏的状态中。然而,学术上的遗产继承,却又必须具有反思性的内涵为此作者在论述中反思了若干对中国社会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概念。作为第七章出现的“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一文,既反映了作者对中国人类学学科史的双重评论,又提出一项克服内在矛盾的初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