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


作者:邢怀滨     整理日期:2021-11-18 20:39:46


  基于对社会建构论的发展状况和国内研究背景的双重考虑,邢怀滨的这本《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的基本旨向和思路是:在对社会建构论的已有研究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根据作者对技术和社会建构论的理解,较为系统地概括和阐释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并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分析,力求初步确立新技术社会学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推进社会建构论走向深化和完善。
  本书对社会建构论技术观的剖析从四个方面展开:技术本质观、技术结构观、技术发展观和技术政策观。
  具有“新技术社会学”之称的社会建构论诞生近20年来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研究范式,社会建构论还没有成熟,尤其是已有研究在技术观上的模糊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障碍。因此,从技术观的层面对社会建构论进行系统梳理与剖析,一方面有助于社会建构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推进技术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另一方面将给技术哲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
  通过对社会建构论思想演变的历史考察,邢怀滨的这本《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首先澄清了社会建构论的基本含义:它强调社会因素在技术发展中的作用,但并不等于社会决定论。在此基础上,将蕴涵于社会建构论中的技术观分为层层衔接的四个方面:技术本质观、技术结构观、技术演化观和技术政策观。《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的基本观点和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作为逻辑起点,社会建构论将技术视为一个社会过程,一种社会文化实践。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行动者构成了技术的基本要素,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由此成为基本分析单位。这一技术本质观表明了社会建构论特定的考察视角,即从社会因素,从人类的行动入手分析技术及其发展。针对社会建构论易于将技术的全部内容,尤其是自然的客观规律都归结为社会建构,从而走上极端的潜在危险之路,本研究提出了“技术是部分地社会建构的”这一命题,并建立了技术内容的“可塑因一不可塑因”的二分法,它表明技术中的有些组分是社会建构的,有些则不是。
  第二,网络构型是社会建构论技术结构观的核心。“网络”这一概念既在隐喻层面上作为对技术结构的描述形式,同时也是分析技术结构的基本工具。在借鉴其他社会建构论者已有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引入位置指数、相似指数等概念,开发了分析网络中复杂互动的更具操作性的工具。
  第三,在对技术创新案例的考察中,社会建构论形成了具有演化思想的技术发展观。这是一种建构的演化观:行动者的异质性导致了技术发展的多样性,行动者之间的协商构成了相应的选择环境。通过将技术演化视为网络结构的历时性变化,本研究建立了技术演化的微观动力学模型。并且通过比较指出,社会建构论与新熊彼特主义的技术演化分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第四,社会建构论虽然基本上是一项学术事业,但其思想和理论内容中包含了一种态度积极的技术政策观。这种政策观克服了传统技术政策中“供给偏向”的局限,而着眼于技术的社会整合与管理。其核心思想是:技术政策应关注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不仅局限于技术开发的供给;应强调多种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仅局限于技术供应者;与传统政策制定中对技术进行静态的成本一收益分析不同,应自始至终主动介入对技术的社会建构,在动态变化中将技术引入理想的轨道。建构性技术评估(CTA)作为社会建构论技术政策的典型战略与工具,与传统的预警性技术评估有许多不同,为实现技术决策民主化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上一本: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本:职场博弈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的作者是邢怀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