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人的关系建立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起点,对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本土视角、方法、概念、模型等进行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求,也对以二元对立思维来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及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作者认为,只有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运作过程出发,关注个人权威、道德品质、利益往来及血缘关系等因素的配合方式,才可能揭示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并建构起相关的理论模式。 自中国学术界倡导本土化和规范化以来,学者们对规范化的诉求远大干本土化的努力,对中国社会的现象、经验及其问题的研究依然处在套用、借鉴及验证西方形形色色理论的水平上。本书作者以中国人的关系建立及其运作方式为研究起点,对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的本土视角、方法、概念、模型等进行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探求,也对以二元对立思维来比较、研究中国社会及构建中国社会理论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作者认为,只有从人情、面子与权力的运作过程出发,关注个人权威、道德品质、利益往来及血缘关系等因素的配合方式,才可能揭示出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与规则,并建构起相关的理论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