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台湾流行音乐史话


作者:亿知电子书     整理日期:2012-02-26 13:30:11

   《台湾流行音乐史话》

     流行音乐究竟源自何时?恐怕很少有人能够予以准确的回答。但自出现的那一天起,它就正确地扮演着不同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代言人。尽管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被音乐保守人士"誉为"粗俗、低劣的代名词。但这一份通俗,却赋予了它更为贴切的音乐表现及更为宽广的接受层面。与当今国际唱片工业发展相比,台湾的华语音乐依旧处于落后阶段。但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前进的脚步。在这方土地上孕育出了许多我们至今仍耳熟能详的佳作。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流行音乐唱到今天,我们同时也忽略了很多,忽略了他、她和他们......世纪末的今天,当我们再度翻看这些名字时,所得到的绝非一段回忆,而更多的是那段尘封已久的年少岁月。
   第一章:台湾音乐的起源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流行音乐其实是一个不同文化交汇的产物。这其中既有台湾原住民的音乐元素,同时也不同程度受到了旧上海、日本、美国等诸多文化的影响。如果单纯地从语言上,可以将台湾的流行音乐划分为国语和台语(闽南语)两大版块。
   传统意义上的台湾台语民谣源自于我国东南沿海赴台的先民。他们当年在开疆拓土之余,更多的借助音乐来传达对故乡的思念。这些歌谣经过辗转流传,逐渐深入了大众,从而孕育出了真正的民间歌谣。像曾广为流传的"思想起""草螟弄鸡公"、"青蚵仔嫂"、"高山青"等等......
   抗战期间,台湾涌现出了周添旺、杨三郎、邓雨贤、陈达儒等一批台湾歌谣的前辈创作者。他们的出现,结束了台湾民歌在民间自生自灭的发展历史。这些人的作品通过描述男女离别之情,来控诉日本对中国台湾省殖民统治和对祖国大陆的期盼。当时像"望春风"、"心酸酸"等作品,都隐隐地唱出了抗战时期台湾民众的心声,在社会大众中深植民心,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在抗战时期诸多的台湾歌谣创作者中,杨三郎与邓雨贤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杨三郎本名杨我成,十八岁时他拜日籍音乐家清水茂雄为师。赴日本潜心钻研乐理、作曲和编曲。抗战初期,学成后的杨三郎回到台北并组建了"黑猫合唱团"。他们除了在酒店中演奏欧美音乐外,同时还创作了"台北上午零时""秋风夜雨"等闽南语歌曲。抗战结束后,台湾人民所期待的祖国,所给予台湾人民的却依就是不平的待遇。1947年,当"二·二八"抗暴在国民党政府的镇压下,烙印成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之时,日式的"哭调"成为当时台湾民众的歌曲的主流。杨三郎此时创作的"望你早归"、"苦恋歌"等悲歌,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声,因而迅速风靡了全台湾。1954年以后,杨三郎在音乐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加强调于作品的乡土气息。1957年,杨三郎与周添旺合作的在作品"孤恋花"完全抛开了日式"哭调"的影响,并在音乐上大量引入了中国的五声音阶,融汇出一种极具特色的台湾歌谣典范。开辟出一条台湾歌谣发展的新方向。
     在当年台湾歌谣拓荒者的行列中,邓雨贤也同样有着极大的影响。邓雨贤自小深受正统音乐的教育,并同时精通各种中外乐器的演奏。抗战以来,他长期致力于采集台湾各地的民间旋律,并全心投身于台湾歌谣的创作。由他创作的"四季红"、"满面春风"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成功地树立了其强烈的台湾乡土风格。此外,陈达儒的"月夜愁"、"满山春色",周添旺的"心内事无人知"、"初恋情形"等作品均在社会大众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杨三郎、邓雨贤、陈达儒,还是那些无法一一回忆起的名字,所有他们当年的执着,都为今天的台湾流行音乐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提及国语音乐对台湾的影响,我们不得不从30年代的旧上海说起。当时,百代等唱片公司纷纷在上海成立,最初仅是以制作戏剧唱片为主。但随着十里洋场的繁荣,应酝而生了像周璇、蝴蝶、吴莺音、李香兰、白光等一批早期国语流行歌手。"四季歌"、"花好月圆"、"春天里"、"明月千里寄相思"等作品一夜间使他们成为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国语音乐也因此倍受世人瞩目。但在台湾,由于语言习惯以及历史的原因,闽南语仍旧是台湾社会生活的主要语言。因而,此时上海的国语流行音乐对其影响微乎其微。40年代末,国民党政府迁移到台湾,由于岛内原住民的抵制,国语流行音乐并没有因此而扩大影响。甚至五、六十年代,就连当时做为台湾主要娱乐项目的电影,在配音上,也是由闽南语一统天下。六十年代初,岛内出现了姚苏蓉、谢雷、蔡咪咪等流行歌手,他们明快的曲风,吸引了许多人对于国语歌曲的关注,逐渐开始扭转国语歌曲在台湾乐坛的地位。
   1969年,当时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同年,在台视拍摄的首部国语连续剧中,邓丽君主唱的主题曲"晶晶"一夜间红极一时。邓丽君在当时的走红,充分确立了国语歌曲日后在台湾乐坛中的主导地位。由此翻开了一个国语音乐发展的新篇章。
   60年代的台湾乐坛,音乐的创作远远滞后于乐坛的发展。当时歌手们演唱的普遍是旧上海时代的曲目。此外,唱片业的不健全,也使得本土歌手纷纷寻求海外发展。当时亚洲的音乐中心日本,就曾在一年中连续捧红了欧阳菲菲、翁倩玉、陈美龄等台湾歌手。而留在本土的邓丽君、青山、姚苏蓉等也不得不频频到香港演出。此时的台湾流行音乐正逐渐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一些年轻的歌迷在厌倦了日式哭调发展来的台语歌和旧上海式的灯红酒绿后,转而在西洋音乐中释放各自的情感。一时间,收听西洋热门歌曲成为台湾青年主要的娱乐项目。当时由于版权法的不健全,使翻版唱片得以大量上市。低投入,高回报,使得部分唱片业者得以发行大量品种繁多的英文专辑唱片,因而造就了六十年代末期的西洋音乐大热潮。在这种潮流的带动下,台湾本土也出现了苏芮、黄莺莺等以推出英文专辑为主的歌手。虽然这种风气在某种程度上有制约国语音乐发展的一面,但同时却也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日后国语歌曲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民歌时代
   六十年代的台湾乐坛创作的匮乏,直到六十年代末才得以缓解。在欧美歌曲的熏陶下,出于对音乐的喜好,同时也是填补本土创作的空白,乐坛上涌现出了一批极富创新的词曲创作者,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庄奴与左宏元。他们合作的作品,在传统台湾歌谣和旧上海曲风上均有所突破,因此倍受当时音乐界的瞩目。本土创作上的起步,也开始带动了一批歌手的发展,尤雅、叶明德、陈芬兰、高凌风等都是当年风光一时的歌手。而当时涌现的刘家昌更是倍受歌迷们的喜爱。"云河""月满西楼""爱的路上千万里"均是当时深植人心的佳作。
     七十年代初,大量的女性歌手开始在乐坛上走红,甄妮、崔苔菁、凤飞飞、江蕾等歌手的走红,无形中把台湾早期的流行音乐发展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尽管此时乐坛上呈现出一派发展的势头,但翻唱之风依旧在乐坛上盛行,欧美文化的印记存留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本土文化的觉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了。
   1976年的冬天,归台的青年画家李双泽在一次演唱会上,向观众席上投掷了一瓶可口可乐,并激愤的喊出"唱自己的歌"。很多的人以此作为台湾民歌运动的开端。同年,一个叫杨弦的年轻人以其对音乐的独特见解,在国语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以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为歌词,并在音乐上打破了往旧上海和传统台湾歌谣的限制,更加突出作品简单平实、朗朗上口的曲风。同时杨弦还在音乐上借鉴了大量的西洋乐器,融汇出一种全新的台湾国语民谣形式,这些作品通过在各大民歌餐厅演唱,深受歌迷们的喜爱。 







上一本:网络大虾们的拍砖生活 下一本:缺钙水浒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台湾流行音乐史话的作者是亿知电子书,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