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作者:李河     整理日期:2012-01-13 17:46:18

  本书算是一篇命题作文。当初朋友约我以互联网与文明为题写一本书,理由很简单:我是研究西方观念史的,它与文明的话题多少有些关系;我用过几年电脑,并在不久前开始触网。

  但我深知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因为文明是个至大无外的话题,谈不好就会失之浮泛。此外,我对当代信息技术实在不甚了了,至今仍顽固地用WPS 来写作。有意思的是,WPS本是Word Processing System这一软件名称的缩写,但随着它的过时,有好事者硬是把它改写为Workers、Peasants和Soldiers (工农兵)这三个词的缩写。这样,我就成为一个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工农兵了。

  然而人有人的用处。目前书店中关于电脑与网络的技术性文献比比皆是,它们在传播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关于未来生活和未来文明的传说,有些传说甚至具有浓厚的现代神话意味。相比之下,对这些传说进行描述、分析和反省的著作并不多见。在这个背景下,我便有意无意地与自己知之不多的技术性话题拉开距离,着重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对人类文明意味着什么。

  不仅如此,在当今这个读者中心的时代,阅读是休闲,所以读物的文字需直白,标题需醒目,内容需浅入浅出,总之,一个作者最好能像教堂神父那样,用富于韵味和略带磁性魅力的声音将听众催眠。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我选择了许多像新闻导语一样的小标题,又搜罗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在它们提供的想象空间中展开自己的议论。这就使本书读起来有一些随想的味道。不过随想并不是随便想想,它们主要来源于我的上网感受。

  在表达这些感受时,我力图使它们形成一些具有讨论余地的观念。感受是私人性的,而观念则是公共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一个个话题,而不是我的解答。因为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知识背景和思考对这些话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在写作本书的日子里,一杯清茶、一支香烟和一个键盘构成了我输出头脑中信息的全部硬件环境。在思绪般缭绕的轻烟中,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次远足。然而,这种只身旅行有时也会造成一些缺乏交流的写作情境。正因为这样,本书上篇对互联网的描述很不全面,而对现代技术的批评也有不少生硬的地方。的确,要想使话赶话的写作情境与现实生活情境接近,就必须对现代技术和生活有更多的了解。

  本书又是一个急就篇。从最初匆忙落笔到完成写作,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对于我这个从未思考过网络与文明话题的人来说,这段时间是很紧迫的。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杨敏、北京化工疗养院的支汉杰先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罗方圭老师,他(她)们为我在京西卧佛寺附近寻觅到一处特别清幽的地方。

  我很喜欢这里的山,它沿着东西北三面围成一个半圆,南面是开阔的平原,形如一个座北朝南的金銮宝座。大山环抱着几平方公里起伏的草地,一道清泉从半山石缝中汩汩流出,在疏朗的林中从一块块山石上或跳或泄,淙淙流下。有时在傍晚,我独自坐在樱桃沟中的石头上听水声。寂静的林木中渗出淡淡清香,那是一种混合着水杉、油松、槐树以及一些无名花草的气息。如果是满月天气,看到月光断续地从树枝空隙中穿过,当真可以体味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感受。

  这感受恐怕是任何现代信息模拟技术都不能取代的。有趣的是,在樱桃沟入山处,我看到一块大石,上面刻着梁启超先生手书的一个大字:

  我翻了很多词典,竟没有查到这个字,不知道它怎么读,也弄不清它的意思。一天,我的朋友章建刚开玩笑说:这个字上部是日,下面是夕,底下有一个走之,那不正是日夜兼程的意思么?真是太巧了!这一个字竟囊括了本书对未来崇拜和速度崇拜的全部论述。现代技术不正在使我们进入一个日夜兼程的时代吗?

  作者简介:

  何西风是我的笔名。按照目前互联网上通行的不必面对面的交流原则,一个人的本名是什么以及这个人究竟是谁,对读者来说是无所谓的。此外,近年来我用这个名字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评论性的文章,所以它已经构成了我的一部分。

  我出生在大跃进年代,在文化革命中读完小学和中学,插过一年队,随后又接受现代高等教育,并有机会到西方国家游学。这段经历使我体验到了一个从猿到人的全部格式化过程。我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研究西方现代观念史。

  这些年发表了一些专业译著和作品。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复杂的思考,这似乎是我们这一类人的专业习惯。我使用过几年电脑,并在不久前上网。在我看来,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用来传递信息的现代工具,而且是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当我们向这个世界移民时,总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是怎样一个世界?它对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本书的中心话题。内容简介:上网!上网!

  上网!闭门不出,穷识天下!这些关于互联网的广告语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宣言。

  它们召唤着人们向网络新大陆移民,召唤着人们逃离过去,逃向未来。当现代信息技术在呼唤中创造未来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些技术产品,还有一些关于未来的传说,有些传说甚至具有相当浓重的现代神话色彩。本书从网络话题入手,对比特还原论、信息崇拜观念提出了质疑。此外,它还通过对未来崇拜、速度崇拜和科技崇拜的分析,对现代技术与未来文明的问题展开了独到的讨论。在如今关于互联网的许多论作中,本书所具有的冷静分析眼光和批判态度是相当独特的。

  
  得乐园?失乐园

  ——网络与文明的传说

  上篇:最短的诗与最长的路
  1.网络的象征
      网
  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你不必再步行!
  互联网:没有脚印的道路
  窗与视窗
  网络三要素:手眼通天
  2.比特就是比特
  比特之门
  脑外信息贮存和印刷术革命
  比特革命:信息载体的大联合
  计算机语言的三个维度
  比特世界中的巴别城
  谁同化谁?
  3.比特世界有中心吗?
  寻找网络的中心
  国王死了?
  圣人时代的结束
  无所不在的眼睛
  对策型社会
  4.信息克隆的世界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一把磨不完的宝刀
  寻找就是一切!
  信息交换两法则
  信息克隆人
  思想不等于信息量
  5.网络世界上的我、你、他 
  认识你自己
  我的名字是一串数据
  我是终端,他人是X
  不必面对面
  边缘人创造的世界
  网上的自我宣泄
  我是一个白蘑菇
   
  下篇:得乐园?失乐园? 
  6.虚拟世界与虚拟人生
  虚拟世界与虚拟人生
  不许有任何现实!
  虚拟化的创世力量
  代用品和代理者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契约
  从它变成他
  7.怎样预测就怎样生活
  未来学与未来意识
  未来学中的千年情结
  从2000年发来的E-mail
  未来与将来
  导演将来
  前喻社会和后喻社会
  谁是愚人节中的愚人?
  8.加速发展的文明
  杰克逊将军大喊:快!
  加速升级的文明
  进步的比较级法则
  进步的最高级法则
  9.科学离神话并不遥远 
  半部圣经治天下
  "能做"与"可做"的冲突 
  卡赞斯基甩出的炸弹
  圣杯与潘多拉的盒子
  10.故乡在远方
  漂泊与还乡
  向心的生活或离心的生活  







上一本:第二冲击波 下一本:大赢家—一个职业炒手的炒股笔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得乐园失乐园—网络与文明的传说的作者是李河,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