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将军的最后一役 曲爱国 1 1977年9月,吴忠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他上任后不久,边境地区形势日趋紧张。作为分管作战事务的副司令,根据军区党委的决定,吴忠于1978年夏天前往广西,视察边境地区的战备工作。 1978年12月9日,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北京受领任务返回广州,并于11日主持召开军区作战会议,正式传达中央军委的作战预令。吴忠在会上主动请缨,到一线指挥作战。 作战会议结束,许世友将军区的领导留下来,研究作战指挥分工,决定:由许世友和军区政委向仲华率军区机关部分同志在广西南宁设立军区前进指挥部。军区的几位副司令员到一线主要作战方向上,开设军区前进指挥所,协调指挥各个方向的作战行动。 吴忠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军区党委决定派他到龙州方向,统一指挥广州军区南集团部队,准备担负向高平实施主要战役突击的任务。 12月底,吴忠到达广西龙州,指导南集团部队进入紧张的临战训练和准备。 作为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机械化师的师长,他是全军为数不多的精通诸兵种协同作战指挥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将领。因此,指导部队进行诸兵种合成作战训练,检查炮兵、坦克装甲兵、舟桥兵等技术兵种的战备状况,他是熟门熟路,得心应手。 2 广西方向自卫还击作战预定区域,东起广西东兴县,西至那坡县,南至越南北部的高平、谅山一线,东西长637公里,南北宽50多公里,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 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阶段预定作战区域,是与中国接壤的越南高平剩根据地形和越军的部署情况,广州军区前指决定:参加高平地区反击作战的部队分作南、北两个作战集团。战役的基本设想是:在击退入侵广西边境的越军之后,以少数部队在朔江和茶灵方向佯攻,牵制越军主力,集中南、北两个集团的主力,避开越军主要防御方向,从高平东南和西北越军兵力薄弱之处,突破越军阵地,南北对进,钳击高平,多路打击高平地区的越军。同时以部分兵力分别反击同登等地的越军,配合高平方向的反击作战。 吴忠受领任务后,根据军区前指的战役决心,对南集团的作战方案进行了反复思考。他亲自带领各级指挥员到边境线上勘察,并指示部队和有关部门广泛收集情报,先后6次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对可供选择的几个主要突击方向的敌情、道路、地形反复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把主要突击方向选在布局关方向,集中200多辆坦克、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及坦克牵引车,搭载步兵部队,组成强大的装甲突击集团,首先在布局关实现突破,然后在东溪撕开突破口,随即沿4号公路北上,直捣高平。 吴忠把作战方案设想呈报军区前指后,许世友很快予以批准。他给吴忠下达命令:“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同意你的建议。具体打法由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我的要求只有一条:战役发起之后3个小时,你必须把坦克给我开进东溪?这是死命令,决不动覡”吴忠斩钉截铁地回答:“请许司令员放心,3个小时之内,我保证把坦克开进东溪城,只能提前,不能推后?”部队的临战准备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吴忠每天忙个不停,时而下部队,时而在机关,听取汇报,参加演习,制定作战计划。他很清楚,这将是自己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 然而,就在这时,一道命令使吴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面临着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吴忠到广州军区就职之前,“揭批查”运动已经进入清查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的阶段,曾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吴忠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也被列入了清查对象。他离开北京之后,北京军区成立了专案组,在经过严格的审查后,向军委和中央呈报了初步结论。 1979年1月20日,中央军委下达命令:经党中央批准,免去吴忠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职务。 此时,南集团部队的作战准备正进入最后的阶段。临战易将,乃兵家之大忌,况且吴忠的确是一员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也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广州军区和许世友司令员扣下了吴忠的免职命令。 可是,尽管如此,吴忠被免职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到了前线,吴忠骤然变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人物。他已经被免去了正式职务,却还要继续担负作战指挥任务。他已经是一个被剥夺指挥权的将军,却要行使统帅南集团的职权。他已经不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却仍然是前敌的总指挥。 吴忠本人是2月4日得知自己被免职的消息的。这时距自卫反击战发起只有13天的时间。他陷于了极大的痛苦之中。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就此离开前线,返回广州,为自己进行申辩,争取早日搞清问题,解脱自己。 二是继续留在前线,继续指挥作战,等战争结束后再谈个人问题。但这样做,他确有许多为难之处,不仅在职务上不是名正言顺,而且从个人角度讲,既然对他的审查已经开始,如果他不及时申辩,时间越是拖后,他可能会越是被动。 是去,是留? 那些天,吴忠白天照常下部队检查战备,照常主持研究作战方案。只有夜深人静时,他独处一室,方一枝又一枝地抽着香烟,面壁苦思。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前线,继续参战,继续指挥部队作战。 3 1979年2月17日凌晨,隆隆炮声打破群山的宁静,道道火光划破黎明的天际,自卫还击作战在上千公里的战线上拉开帷幕。 炮火准备之后,吴忠一声令下,南集团部队兵分数路,全线发起进攻。 吴忠把南集团的指挥所移到了布局关前的一个高地上,距突破口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战役完全达到了出敌不意的效果。坦克纵队突破越军前沿阵地后,沿着乡间土路疾速前进。沿途击溃越军分队多次狙击,闯过几十处急转弯路段和数座狭窄的桥梁,强行翻越靠松山,如飞将军从天而降,于17日上午9时40分进入东溪。 越南人万没想到会从屁股后面杀出一支装甲部队,当坦克带着硝烟驶入东溪的街道时,越南守军还以为是己方的坦克,连连向坦克招手致意,直到看清了坦克上的五星,才知道是中国军队来到了东溪,顿做鸟兽散。一辆由七溪开来的公共汽车,稀里糊涂地开到了坦克旁边,车上的一批越军官兵刚下车,还没搞清是怎么回事,就当了俘虏。 这时距战役发起只有2小时45分钟。吴忠兑现了战前的诺言,他的坦克纵队成为一支铁甲奇兵,在复杂的山岳丛林地形上攻击前进33公里,比许世友所要求的3个小时提前15分钟攻占了东溪,打通了布局通往东溪的道路。 吴忠精心确定的突破方案获得完全成功,装甲集团的突破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后,吴忠立即命令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向越军纵深不停顿地发起进攻。第二梯队部队以坦克为先导,步兵乘坐汽车跟进,如一道钢铁洪流,向越军纵深滚滚而去。 越军指挥机构此时如梦方醒,终于断定中国军队的主攻方面在布局方向,但是其主力已经在茶灵、朔江和复和方向投入战斗,在中国部队的强大攻势面前,疲于应付,根本无法也根本来不及调整部署。为了阻挡中国装甲突击集团的进攻,17日下午,越军在班翁地区炸开一个山区水库,倾泻而下的洪水很快淹没了装甲突击集团的必经之路,形成了一个长800多米、宽400余米、水深1米左右的水障区。 此时,南集团第二梯队只有100多辆坦克和履带车辆抢在水障区形成之前,强行通过。搭载步兵的汽车和炮兵、特种车辆均被堵在水障区的后面。 越军的这一招完全出乎吴忠的意料。他看着山下拥挤的车辆和车上的步兵,掏出一根香烟,点燃后猛吸几口,然后把半截香烟往地上一摔,吼道:“命令已经过河的坦克部队,不许停留,不许等候后续部队,一刻不停地向东溪开进,迅速与一梯队汇合,然后沿4号公路向高平猛插?”随后,指挥步兵部队下车,徒涉通过水障区,向东溪疾速推进。 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后,吴忠下令指挥所前移,向东溪开进。随行的郭世荣考虑到吴忠的安全,决定调一辆装甲车给吴忠乘坐,另外调两辆坦克一前一后担任护卫任务。 吴忠闻言,眉头一皱,说:“老郭,你是打过仗的人,怎么现在也糊涂起来了。搞那些只能在战士面前耍威风,却中看不中用的玩艺干什么。”他让随行的警卫人员给他拿来早已准备的自动步枪,把钢盔往头上一戴,说:“我们就这样进去。遇到敌人就打,没有敌人就走,这样最安全?”就这样,吴忠肩挎步枪,安步当车,从布局走到东溪,又从东溪走到高平,再从高平走回了国内。自卫还击作战进行了一个月,年过六旬的吴忠没有坐一步车,硬是步行走完了越北山区的崎岖山路。 4 我南集团部队到达高平城下时,北集团部队尚在边境浅近纵深与越军部队激战。 20日晚,军区前指发布命令:南集团和北集团部队会合后,由北集团指挥员统一指挥攻城战斗。命令下达时,吴忠正准备率指挥所由东溪向高平开进,指挥攻城战斗。看完电报,他愣住了。 电报中只规定了高平总攻的指挥员,没有规定吴忠协助指挥,甚至连吴忠的名字也一字未提。吴忠从13岁参加红军,经历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对作战命令的内容和含义早已烂熟于胸。他后来说:“这道命令,实际上解除了我对已经到达高平城下的南集团部队的指挥权。” 吴忠再次陷入困惑和痛苦。他不是一个看重名利的人,可在战争中,一个指挥员如果失去了指挥权,那么也就失去了统帅部队作战的资格。吴忠不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而是南集团的前敌总指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已经无法继续指挥部队,更无法完成他所设想的高平战役计划,甚至他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南集团部队了。 怎么办?是原路返回,还是原地不动,还是继续前进?吴忠整夜未眠,抽光了整整一包“中华”烟。当晨曦初露的时候,他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重重写下了一行字:“当然应以党性参战?”他走出屋子,下达命令:“向高平前进?”大步踏上了通往高平的道路。 21日中午,吴忠率领指挥所到达了高平城下的果冈,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急电军区前指,建议不待北集团到达,迅速对高平城发起攻击。军区前指很快回电:同意吴忠的建议。 于是,南集团部队于21日15日30分对高平城发动攻击。各路攻击部队奋勇前进,攻占山头,强渡河流,至21日傍晚,南集团控制了高平城南侧和东侧的几乎所有要点,高平城完全处于部队的火力控制之下。 经过侦察反复研究,吴忠认定:高平城区已经没有越军重兵驻扎,越军三四六师师部和高平省的党政机关人员似已撤离。高平总攻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立即发起总攻?他的这个判断和决心,得到了指挥人员和南集团各级指挥员的一致赞同。于是,吴忠急电军区前指:建议立即对高平城区发动总攻。 许世友回电指示:不待北集团到达,部队于24日下午对高平发动总攻。任命吴忠为高平攻城的总指挥,统一指挥高平附近地区的所有部队。 24日下午17时25分,吴忠一声令下,南集团的炮兵部队一齐开火,实施火力准备。高平城内浓烟四起,人员、车辆乱作一团。吴忠立即命令坦克和步兵部队出击,总攻高平。攻击部队兵分5路,似5把利刃直插高平城区。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高平全城。高平战役胜利结束。 中央军委于25日发布嘉奖令,祝贺高平战役胜利,对参加高平地区作战的部队予以表彰。 1979年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开始,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3月16日,南集团部队全部安全撤回中国境内。吴忠率指挥所由高平,经复和从水口关凯旋回国。在蒙蒙细雨中,他伫立关前,直到最后一名战士跨过了国境线,方登车回到国内。在一个月的作战中,吴忠指挥南集团部队转战越北山区,连克数城,歼灭越军近万人,胜利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 回国后,吴忠以豁达、坦然的心境,从容应对长达8年的审查,最终获得了组织的理解和信任。 1987年6月18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军区党委对吴忠做出最后结论:“经审查,吴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市委书记(分管政法)期间,没有参与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吴忠同志在‘天安门事件’中的错误,是执行问题。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经中央军委批准,予以结论。” ?摘自《百战将星——吴忠》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