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与江上青 东方鹤 1982年,张爱萍在国务院当副总理时,一次会议结束,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张副总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时任国家进出口管委会副主任的江泽民。此前,他们曾有多次接触。江泽民几步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您还记得江上青吗?”“当然记得,我们是好朋友。很可惜,他英年早逝?”江泽民说:“他是我的养父……” 1.东进皖东北 1938年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指示河南省委,应将武装斗争的重心移向豫东,创造豫皖苏鲁边区的新局面。遵照这一指示,彭雪枫率领新成立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一部从河南确山县竹沟开赴豫东敌后。在西华县杜岗与吴芝圃、肖望东率领的两支武装会合进行整编,统称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吴芝圃任副司令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同时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彭雪枫任主席。鉴于开辟豫东敌后根据地任务繁重,领导力量需要加强,彭雪枫几次报告周恩来,要来了张爱萍,以协助彭雪枫在鹿邑等地做统战工作。1939年3月,成立豫皖苏省委,张爱萍被任命为书记,同时参加党政军委会的领导工作。 1939年初夏,抗日战争已进入与日军相持阶段。当时津浦路东灵璧、泗县、宿县等地尚未被日本军占领,张爱萍决定东过津浦路进一步开辟抗日根据地。 当彭雪枫得知张爱萍选择的突破口是国民党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盛子瑾时,说道:“盛子瑾曾派人主动与我们联系,让我派员去协助他工作。因前段时间一是无人,二是精力顾不过来,就搁置一边了。”于是,彭雪枫给盛子瑾写了封亲笔信,介绍张爱萍去协助他工作。 派谁随同前往呢?几经磋商挑选,最后确定了游击支队政治部秘书、地方工作队队长、“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刘玉柱。 就这样,张爱萍、刘玉柱连同张爱萍的一名警卫员,一行3人,全副八路军武装,腰佩短枪,轻装简行,晓行夜宿,直奔皖东北。 在津浦路边豫皖苏交界处,苏鲁豫支队政委吴法宪已经率队等候。张爱萍决定,为缩小目标以防万一,吴法宪率部队随后跟进。 6月的皖东北,骄阳悬空。张爱萍一行与前来接应的陈光薇、邓青接上头。 陈光薇真名杨纯,曾是一位游击队长,当时为了活动方便,剪去了头发。1939年2月,她在山东淄博特委任组织部长时,接到山东分局的调令,派她到安徽省第六专署及保安司令部中的党的秘密特别支部,与支部书记江上青接通党的关系,建立皖东北特委,任特委书记。为了掩护工作,江上青把她安排在共产党控制的盛子瑾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任民运科长,化名陈光薇。 江上青是何许人也?江上青原名江世侯,1911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自幼受其父爱国、民主思想的影响及精医、博学的熏陶,是非分明,酷爱文史;1929年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读书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以笔为枪,写诗撰文,创办刊物,讨伐魑魅魍魉,传播革命火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组织抗敌宣传队、工作团,辗转几省,唤醒民众齐心抗日,后被留用在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的下属单位里。 也就在这时,由安徽省六安县县长提升为安徽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的盛子瑾,为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并步步高升,请求省动委会派遣骨干随他赴任。负责领导省动委的省工委负责人张劲夫就派遣了以江上青为首的十余名青年随盛到皖东北工作,将其中的秘密党员组成中共特别支部,江上青任特支书记。江上青凭着正直的为人及卓越的才华,很快赢得了盛子瑾的信赖,担任了专员秘书兼第五游击纵队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无论是在专署还是在保安司令部,盛子瑾无疑是头号人物,江上青是二号人物;而在不少事情上,二号人物可以左右头号人物。 陈光薇强调说,“你们无论如何不要暴露江上青这个秘密党员的身份。盛子瑾还蒙在鼓里哪?”张爱萍一行临近中午到达了公署驻地罗岗。然后托人捎信给江上青。下午,江上青就来看望张爱萍一行了。 2.智服小周瑜 盛子瑾对张爱萍和刘玉柱的接待是极其特殊的。除江上青外,其不到而立之年的夫人杨文蔚作陪;始在家中客厅会谈,继之盛宴款待,而且整个宴会只有他们5人。 见面伊始,张爱萍、刘玉柱就把名片连同彭雪枫给他的信一并递上。盛子瑾摆出礼贤下士之风:“欢迎二位光临?我已经听我的秘书讲了,二位才华出众,谋略超群,果然仪表非凡呀?”一阵寒暄之后,张爱萍见时机已经成熟,便道出了初衷:“我们俩来贵部,想在盛专员的直接领导下,精心完成皖东北地区抗日救亡之大事。为便于开展工作,拟设立一个办事机构,上与我中央、中央军委联系,下联络我广大群众;对外,我们是两个机构;对内,我们是一家人,大政方针当然报告、请示于您,具体工作我们去做,当然也需要您多多指导……”“不敢当不敢当,盛某才疏学浅……”“过谦了?东吴周公瑾有王佐之才,为世人所知。专员大名,选用一‘瑾’字,不是最好的说明吗?” 江上青暗暗佩服张爱萍的判断力,盛子瑾确实常以周公瑾自喻,其夫人爱称他“小周瑜”。此时不能不说张爱萍点到了他的最得意之处。 ……席间,更扩展了话题。张爱萍乘盛子瑾三杯下肚的酒兴,又加深了一步:“盛专员,刚才我们说到的拟成立个办事机构的事情——”“办。你同上青商量。你们认为怎么好就怎么办,需要什么就办什么。” “我们还有支小部队,随着我们活动,也打算住在附近。” “可以,可以。兵饷粮秣都由我出。上青,通知后勤部,让他们定期供应……”首次会谈是极其成功的。 回到住处,陈光薇、邓青、石青等特委同志以及吴法宪等部队的同志已经在等着他们了,都为他俩的旗开得胜而高兴,特委的几位同志还一致称赞盛子瑾是值得依赖的革命左派。 张爱萍说,盛子瑾是一位有民族意识的国民党将领。有一番雄心大志,人也还坦诚、热情。目前,他是积极联共抗战的,或者说这一阶段是很渴望与我们联合抗日的。但是,他不一定靠得住,他抗战的一面可能不会久长。我们应尽最大努力把他争取过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7月下旬,张爱萍同盛子瑾说到的办事机构就成立了。名称为“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张爱萍任处长,刘玉柱任副处长,地点设在洪泽湖边的半城,其主要任务是与盛子瑾等有关国民党方面沟通联络,掌握皖东北地区的抗战形势,及时报告中央及中央军委,发展游击武装,建立自己的队伍和政权,开辟扩大皖东北抗日根据地。 这天,“抗演六队”前来助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小小半城呈现出空前的节日气氛。江上青陪着盛子瑾到会祝贺。张爱萍在向他感谢的同时,提出了经费上请给予支持的要求。盛当场指定由一位叫吴敬轩的绅士负责,每月给法币一万元。 自此,皖东北地区由原来的国民党一统天下,变成了国共两党合作的统战区。 3.大路鸿门宴 国民党灵璧县县长兼第五游击纵队第二支队司令许志远仇恨盛子瑾由来已久,盛子瑾对许志远的仇恨,比许志远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盛许两家三天一交手、五天一闹哄,大打狠打随时都可能出现。闹得皖东北大地鸡犬不宁。 张爱萍心想,不能再让他们继续闹腾下去了,尽管是“狗咬狗一嘴毛”,但受害的是老百姓,受影响的是皖东北的抗日斗争。怎么来和解他们的矛盾呢?怎么能把这两个人都拉到抗日阵线上来呢?张爱萍猛地想到了“鸿门宴”,不禁哑然失笑,扮个项伯的角色吧,但愿不要杀出个项庄来。又想了想,觉得不会,于是就去找江上青商量。江上青连声称赞,并一起研究了行动计划,还先后找到盛子瑾、许志远,做通了双方的工作。 翌日上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随着东升的太阳来到了双方会面的张大路镇,在镇的两头布上岗哨,还对会谈场地进行了检查,然后按照张爱萍的部署,隐蔽在村里村外的有关部位。 许志远、盛子瑾都还准时。各自带着卫队几乎同时到达了张大路的东西两头。 会谈开始,左边坐着盛子瑾和江上青,右边坐着许志远和他的副官许合璧,张爱萍和吴法宪作为中间人分坐两头的中间。 会谈效果不错,从上午谈到下午。酒桌上重申了协议:再不摩擦,握手言和,共同抗日。 张爱萍送走许志远,又送盛子瑾。 从张大路到盛子瑾的驻地管镇有两条路可走,远道是大道,绕马场去管镇;近路是小路,沿路有树林,还有河流,附近有个大柏圩子村,村里有个恶霸地主柏逸荪,与许志远关系过密,手头上有支武装。看了看西坠的太阳,张爱萍劝盛子瑾走大路。 盛子瑾不以为然:“我来的时候就是走的小路。我有自卫队,怕他什么猫偷狗盗。你放心好了?”说罢,催马扬鞭,急驰而去。 张爱萍安排胡炳云派兵力送他们一程。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突然,盛子瑾走的方向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 “不好?他们出事了?”张爱萍猝然一惊,翻身上马,赶去一看,见盛子瑾等人与一大队的部分同志正聚集在小湾子外的树林旁边,江上青和同来的朱伯庸倒在血泊中。犹如当头一击,张爱萍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急上前一步:“上青?上青……”原来,他们走到泗北小湾子村附近的树林外时,遭到了隐蔽在树林里的柏逸荪武装的伏击。江上青骑马走在最前面,毫无防备地当即中弹落马,走在中间偏后的盛子瑾闻声跳下马来,躲在了路旁的树丛里。盛的卫队慌乱还击。要不是胡炳云率部赶到,盛子瑾还要遭受到更大的损失……江上青遇难殉国,年仅28岁?张爱萍悲痛之极,当即派刘玉柱同志专署的地下党员石青去大柏圩子调查、谈判,以挖出凶手,报仇、除患。同时建议盛子瑾对江上青的牺牲要隆重悼念。 追悼会上,哀乐阵阵,悲声戚戚。“抗演六队”集体咏唱了他们为江上青创作的挽歌。 张爱萍在悼词中说道:“……上青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位知音,失去一位战友,而使皖东北抗日民主阵线失去了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位杰出的栋梁……”43年后,张爱萍在国务院当副总理时,一次会议结束,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张副总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时任国家进出口管委会副主任江泽民。此前,他们曾有多次接触。 江泽民几步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您还记得江上青吗?” “当然记得,我们是好朋友。很可惜,他英年早逝!” 江泽民说:“他是我的养父……” “噢!”张爱萍不禁惊喜,“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过?” “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 “你看看,”张爱萍不无埋怨地说,“这么多年来,我还一直打听寻找上青的亲属,没想到你就是他的儿子?江泽民说:“他牺牲时我13岁。” 张爱萍喜不自胜,遂询问了他母亲及家人的近况。 江泽民说:“当地政府想为我父亲立个墓碑,我想请您给写个碑文。” “那很容易。什么时间要?” “越快越好?” “好吧,我回去就写。”散会的当天,张爱萍就书写了“江上青同志之墓”七个大字。 在纪念江上青牺牲50周年时,张爱萍又为纪念文集题写了书名:《缅怀江上青烈士》。 摘自《张爱萍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