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张爱玲与电影


作者:张爱玲与电影     整理日期:2013-06-02 12:06:29


  张爱玲与电影
  
  力红  现代女作家张爱玲1920年9月生于上海,她的青少年时代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最为兴盛发达的城市里,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中外电影文艺,深受电影艺术的熏陶,进而与电影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  张爱玲不仅喜欢看电影谈电影,也很乐意评电影。  1937年,她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高中三年级学习时,就在学校年刊《风藻》上发表了一篇评析当时动画影片创作倾向和发展趋势的文章《论卡通画之前途》。以后,她的职业作家生涯实际上也是从写影评开始的。1942年11月,张爱玲从香港返回上海,插入圣约翰大学文科四年级就读不久,便因经济窘困等缘故辍学而专事写作。最初,她给英文《泰晤士报》撰写了一些影评和剧评。接着,她又为英文月刊《二十世纪》一连写了10多篇文章,其中大部分也是影评。此后,她因发表《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等小说而赢得盛名,稿约纷至,应接不暇,就不再为《泰晤士报》和《二十世纪》撰文写稿了。但她似乎很珍惜自己出道之初在这些英文报刊上用英文撰写的影评。  张爱玲对电影的欣赏有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独到之处。例如,对电影演员,她所看重的主要是演技,而不是一般人通常关注的名气或外貌。她观看抗战胜利后昆仑影业公司的力作《万家灯火》时,就与众不同地认为其中最好的演员并不是担任主演的蓝马、上官云珠等大牌明星,而是一位在银幕上一闪而过的女配角,这位在影片中饰演主人公家中女佣的演员,尽管没有一句台词而且只有两个镜头,但其自然贴切的出色表演让张爱玲为之心折,过目不忘。  1946年7月,参与筹办文华影业公司的著名编导桑弧,经柯灵的介绍,约请张爱玲编写电影剧本,而她也有“触电”之心。因此,当张爱玲答应与桑弧合作以后,便凭着蓄积已久的电影艺术素养和创作准备,很快写出了电影剧本《不了情》。这是一个“美丽苍凉”的哀情故事:贫寒的家庭女教师廖家茵与婚姻不幸福的主人夏宗豫相互由怜而爱,但又难以摆脱夏宗豫已有的无爱婚姻和廖父厚颜无耻的胡搅蛮缠,最后廖家茵毅然自断情爱,向夏宗豫谎称要回家乡和表哥结婚,而只身到千里之外的厦门去教书。  桑弧拿到这个剧本后,十分欣喜而又极为重视,立即将其作为“文华”创业的开山之作投入拍摄,他根据《不了情》的剧作特点,选择了当时最红的男影星刘琼和退隐多年的女演员陈燕燕出演男女主角。其中陈燕燕是张爱玲以往最喜欢的女影星之一,已演出过30多部影片,被誉为“最有前途的悲旦”。虽然她在抗战胜利前后曾一度息影,但此次东山再起,参与《不了情》的演出。因此,《不了情》于1947年初上映之后,一炮打响,卖座极佳,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张爱玲也乘势把《不了情》的电影剧本改写为中篇小说《多少恨》,于1947年初夏登载在桑弧为实际主编的《大家》月刊上,36年后又收入了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电影剧本集《惘然记》。  桑弧获得了与张爱玲联手创作电影《不了情》的硕果以后,并不满足,他随即又邀请张爱玲继续合作,再写一个电影剧本,并提出了创新的构想。张爱玲对桑弧的建议欣然应允,即一气呵成,完成了剧本。这个剧本就是随后被桑弧搬上银幕的《太太万岁》。  与《不了情》的悲情格调相反,《太太万岁》是一出世俗气息较浓的轻喜剧。其主角陈思珍是一个精明能干,八面玲珑的家庭主妇,她想方设法使吝啬势利的父亲出钱资助丈夫唐志远办起了公司,可是唐志远发财以后,却移情别恋于一个交际花,唐母也开始对她多方责难,但她在忍气吞声的生活中,仍然帮助面临公司破产的唐志远渡过了难关,同时巧妙地制服了交际花的敲诈,并促进了其弟与小姑的婚姻,最后终于赢得了丈夫的回心转意,两人重归于好。为了吸引观众,张爱玲把这一出家庭生活喜剧写得流畅风趣,编入了一连串的误会巧合和逗笑的噱头,而桑弧精巧细致的导演和蒋天流、张伐、石挥、上官云珠、韩非等人生动灵活的表演,则把张爱玲创造的这些纸上的“热闹”妥贴地转化为银幕上观众喜闻乐见的画面,据说《太太万岁》上映的时候,观众的笑声不断。  上海解放初期,主管文艺的夏衍极为看重张爱玲的才华,很想安排她去自己兼任所长的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担任编剧,可是,夏衍一时未能如愿。而张爱玲当时虽然出席了上海第一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在龚之方奉夏衍之命所办的《亦报》上发表了长篇小说《十八春》和中篇小说《小艾》,但她还是深感不合时宜,很快去了香港,当然也就不能在新中国电影界展露其才了,夏衍听到这个消息后,直叹可惜。  在港期间张爱玲与香港电影懋业公司建立了十分密切的电影创作合作关系。“电懋”是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界最有实力的电影公司之一。张爱玲经挚友宋淇的鼎力相助,与“电懋”合作了近10年之久,而且一直比较顺利。她最初为“电懋”所写的电影剧本《情场如战场》是根据美国麦克斯、舒尔曼创作的舞台剧《温柔的陷阱》改编的,其主要剧情是围绕着几位都市未婚男女之间阴错阳差,好事多磨的恋爱纠葛展开的,同《太太万岁》一样,《情场如战场》也有着鲜明的世俗喜剧色彩,只是比前者多了一些都市白领阶层谈情说爱的浪漫情调。这个剧本于1957年?一说为1956年?拍成电影,据说上映后打破了当时香港国语片的卖座纪录。  以后,张爱玲又接连为“电懋”编写了《人财两得》、《桃花运》1958年、《南北一家亲》1962年、《小儿女》1963年、《一曲难忘》1964年、《南北喜相逢》1964年、《魂归离恨天》1965年等剧本,这些作品大多沿袭了张爱玲以往电影剧本创作的套路,以婚姻恋爱为经,世态人情作纬,演示出一个个世俗男女悲欢离合的言情故事,由于张爱玲对所写的人物及其生活十分熟悉,又掌握了丰富的编剧经验和技巧,所以她所写的这些剧本,凡是摄制完成上映的,都很叫座。其中如《小儿女》,获1963年台湾金马奖优秀剧情片奖,《南北喜相逢》等,还由宋淇执笔改为粤语版本,吸引了许多说粤语的观众,更加扩大了影片的影响,张爱玲因此而成了当时海外华语电影界大受欢迎的名编剧。  张爱玲乐意为“电懋”编剧本,“电懋”也很善待她,她为“电懋”所写的剧本,差不多都拍成了电影。绝无仅有的例外是1965年张爱玲编写的剧本《魂归离恨天》,它还没有来得及交到导演手上,“电懋”就因董事长兼总经理陆运涛遭遇空难,而于同年3月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 有限公司。从此,张爱玲便脱离与“电懋”的合作关系,也永远离开了电影创作领域,她此后直到1995年9月去世,再也没有写过电影剧本,《魂归离恨天》成了她为“电懋”编写的最后一个电影剧本,也成了她整个写作生涯中涉笔电影创作的最后成果。  ?摘自《名家》2000年第5期力红文?





上一本:爱森斯坦为梅兰芳拍戏 下一本:游斗周信芳目击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张爱玲与电影的作者是张爱玲与电影,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