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一双绣花鞋作者的奇异人生


作者:一双绣花鞋作者的奇异人生     整理日期:2013-06-02 12:06:22


  
  
  《一双绣花鞋》作者的奇异人生
  
  徐恺  不少三四十岁的人是读着《一双绣花鞋》的手抄本、听着其中的故事,走过“文革”年代的。但是,对于它的作者,人们却知道得很少。  事实上《一双绣花鞋》的作者,而今已年近七旬的况浩文先生,长期在经济界工作,曾任重庆市外贸局局长、外经贸委主任。这是一位浑身长满故事的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公安战线上的“老战士”  许多看过根据《一双绣花鞋》改编的电影《雾都茫茫》,或是读过手抄本的人都为那扣人心弦的氛围所吸引。他们认为,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在人们对于作者的种种猜测中,这一点算是正确的,的确,况浩文先生是从公安战线上走出来的。  1950年,19岁的况浩文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南公安部五处任参谋。后又调到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侦查处。前后算起来,况浩文在公安战线上工作了5年左右,直到1955年回到地方工作。小说中沈兰的原型是谁  况老说,公安战线上他有3位老师:一个是史智明、一个是刘同树、一个是林念祖。  史智明是原西南公安部五处一科的科长,后来调到云南任职。这是一个从平原游击队打出来的老革命,侦查经验丰富。刘同树更是二野有名的侦查英雄,浑身上下的每一个伤痕都是一段曲折惊险的故事。而林念祖在解放前是地下党,做过美军的翻译官,后在广东省公安厅侦查处任处长。  况老说:“《一双绣花鞋》中沈兰这个人物,就是以这3位老公安为原型发展起来的。”  这3位老师,他们身上的传奇色彩和一肚子曲折惊险的敌后斗争故事,给况浩文后来创作带来了宝贵的营养。而且就是电影剧本写成以后,林念祖先生还从一个老侦查工作者的角度给剧本提了一些意见。况老说,人家提得太内行了。  在况老家里,记者看到了当年根据林念祖先生谈话整理的“对电影剧本《一双绣花鞋》的意见”。这份“意见”以珠江电影制片厂稿纸写就,长达12页。“文革”被关牛棚340天  1969年夏季的一天,况浩文的妻子借钱买好一个西瓜等着他回家吃。然而,那一天况浩文没有回来,他被关进了牛棚。况浩文回忆那段日子,不由得感慨万千。当时他和另外两个“棚友”被关在重庆大学后面,每天是不停地检讨、劳动、挨批。因为不准和家人接触,也不能乱说乱动,读字典,和“棚友”们一起证明一些定理之类就成为他们打发时光的办法。  “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去给造**派们抬开水。”因为这个活儿至少可以让人出来走动走动,而且还可以借机坐在山坡上,遥望一下城里公路上的车来车往。对这些整日在牛棚中靠“检讨”过日子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值得盼望的幸福。  况浩文在“牛棚”里被关了340天,放出来的时候已瘦得不成样子,1.77米的个头儿,体重却只有44公斤。  从“牛棚”出来的况浩文,又以“候补人民”的身份生活了许多年,直到1973年,情况才逐渐好起来,开始有点自由。赴韩国开辟市场遇特务跟踪  “文革”过后,况浩文在化肥矿山公司担任副经理。用他现在的话来说,经过“文革”的折腾,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想,一门心思搞硫铁矿,“华蓥山那些矿洞我可能钻了一大半。”  1983年至1991年,况浩文担任重庆市外贸局局长、市外经委主任兼党组书记。在这期间,他与多年前的同学、原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先生的次子,曾任韩国空军参谋总长、三星将军的金信先生再次相逢。  这位数十年前的同学,在数十年后竟帮了况浩文先生一个大忙。  1990年深秋中韩尚未建交,时任重庆市对外经贸委主任的况浩文先生以重庆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董事长的身份,带队前往韩国开辟外贸市场,没想到,在汉城国际机场一下飞机,就被旅检官员“款起”了。  况浩文一行的确令人生疑:用的是旅游兼贸易签证,却又无韩国商社接待,又无导游小姐,且还带着一台分量够沉的老式摄像机和几大箱罐头、软包装食品。谁知道是干啥的?旅检官员还在“旅检”。  从此以后,不管走到哪里,况浩文他们身后都跟着两个“尾巴”,并且只能住指定的酒店房间。经过商量,决定进一步提高交往层次,结识名流,不仅要用正当的贸易行为去澄清疑虑,还要用客户档次来说明自己的身份。  这时候,况浩文先生想起了老同学金信。经过辗转联系,况浩文和金信在通话之后,终于相见了。此后虽然仍有尾巴跟随,但保护的意味明显增强了。  (摘自2000年12月13日《重庆青年报》徐恺文)





上一本:感受徐克 下一本:“爱国影星”李绮年之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一双绣花鞋作者的奇异人生的作者是一双绣花鞋作者的奇异人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