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说话的艺术。要成为有料表达者,需要“三要”。 一要有料。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腹中有料,才能口吐“黄金”。“有料”,这是内功。 二要把料很好地倒出来。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有些人就是茶壶煮饺子,有料倒不出,憋得慌。如何把料倒出来,这是技术。 三要料倒得锦上添花。料倒得出来,不算本事,要倒得绝妙,倒得淋漓尽致,才算能耐。把料倒得巧,这是艺术。 有料就是有内涵,有内涵就是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厚度,这是有料表达的最根本条件;有了料,把料倒出来,只要掌握技巧,那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本书主要围绕这“三要”,说理透彻、举例翔实、逻辑严密,语言幽默风趣,贴近生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说话之道秘籍。 作者简介: 杨斌,上海相呈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浙江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实体企业运作,专注于职业经理、老板、企业运作的研究,倾力开创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东方管理模式,致力于帮助企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治理方式。 目录: 第一篇取料 第一章有字之书取料--开口如有神 普京:我的口才是读出来的 书中有料 不同书本不同料 不是书无料,是不会取和用 书中取料之法 打通书中各料的脉络 书中取料贵在取活 随时随处可读书取料 第二章无字之书取料--亦得惊人妙语 刘邦:"不学无术",却口出妙语 什么是无字之书 读无字之书,亦得惊人妙语 读事理第一篇取料 第一章有字之书取料--开口如有神 普京:我的口才是读出来的 书中有料 不同书本不同料 不是书无料,是不会取和用 书中取料之法 打通书中各料的脉络 书中取料贵在取活 随时随处可读书取料 第二章无字之书取料--亦得惊人妙语 刘邦:"不学无术",却口出妙语 什么是无字之书 读无字之书,亦得惊人妙语 读事理 读形势 读人性 读谋略 第三章民间取料--语接地气 罗斯福:民间取料,巧堵名嘴口 民间藏料,说话可取 民间琐事的料 民间段子的料 民间艺术的料 民间故事的料 民间俗语的料 第四章游历取料--四海尽在言中 毛泽东:游历取料,口出妙语 游历与旅游的区别 游历天下,言之不尽 游历山水 游历名胜古迹 领悟风土人情 第五章总结取料--脱口而出 郭嘉:总结"十胜十败"定乾坤 脱口而出源自总结 事事总结,时时总结 多渠道总结 总结模式 总结收口重在提炼 总结贵在一针见血 第六章五料融合--方有高论 曹植:料的融合,《七步诗》救命 五料皆取,方有高论 五料融合,悟出妙语 料的整理和升级 第二篇倒料 第七章语流模式--说话的模型 "模"的力量,说话可借用 语流模型 明确主题 锁定视角 视角要绝妙 开库取料 理出语脉 语料衔接 语料的硬衔接 语料的软衔接 插话 第八章起语章法--说话的入口 凌峰设计开场白,博得满堂彩 起语的功能 直接破题 借景发挥 借话入题 互动切题 故事导入 出奇制胜 自嘲开路 第九章结语套路--说话的收口 丘吉尔首相就职演说,结尾这样收口 收口的作用 收口模式 故事收口 呼吁收口 名言收口 诗词收口 对联收口 第十章语流形态--语言的变化 语言没有色彩,大学教授比不过蓝领工人 叙述形态 陈述形态 描述形态 评述形态 第十一章说理手法--说服的技巧 宋玉用说理技巧,反唇相讥登徒子好色 事例说理 对比说理 比证说理 引用说理 故事说理 第十二章语体风格--语言的格调 秀才语体不对,吓走卖柴人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的特点 合金语体 第三篇加料 第十三章挖掘汉字之料--汉字的妙用 毛泽东挖掘汉字之料,巧妙回答提问 艺术地倒料需挖掘汉字之美 谐音手法 押韵手法 拆字手法 数字手法 同字换位手法 同字词组手法 周匝手法 新词手法 第十四章口语修辞艺术--语言的化妆 惠子用修辞艺术说事 艺术地倒料需要给语言化妆 顶针修辞 排比修辞 仿拟修辞 曲解修辞 层递修辞 数称修辞 衬跌修辞 算式修辞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自序 成为有料的说话者不难 古代,有不少“嘴斗士”,用说话赢得帝王的赏识,列土封疆,封侯拜相。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朝为布衣,暮为卿相,挂六国相印。现代,也不乏“嘴斗士”,用说话赢得事业和前程。马云最初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背景,用了六分钟的说话,换来亚洲首富孙正义的两千万元投资,把电子商务平台做得风生水起,在中国独领风骚很多年。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说话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交流和互动的主要媒介,不论是员工沟通、企业内训、会议主持,还是商务谈判、即兴演讲、饭桌嬉笑,处处皆要说话。 说话人人都会,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说话,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有的人说话,滔滔不绝,尽是堆砌之词,嚼之无味;有的人说话,甜言蜜语,全是恭维之词,华而自序 成为有料的说话者不难 古代,有不少“嘴斗士”,用说话赢得帝王的赏识,列土封疆,封侯拜相。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朝为布衣,暮为卿相,挂六国相印。现代,也不乏“嘴斗士”,用说话赢得事业和前程。马云最初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背景,用了六分钟的说话,换来亚洲首富孙正义的两千万元投资,把电子商务平台做得风生水起,在中国独领风骚很多年。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说话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交流和互动的主要媒介,不论是员工沟通、企业内训、会议主持,还是商务谈判、即兴演讲、饭桌嬉笑,处处皆要说话。 说话人人都会,却有天壤之别:有的人说话,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有的人说话,滔滔不绝,尽是堆砌之词,嚼之无味;有的人说话,甜言蜜语,全是恭维之词,华而不实;有的人说话,句句经典,段段精辟,总能说到人内心深处,字字句句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给人启迪,给人能量,给人方向。 前三者枯燥、堆砌、恭维,后者有内涵,他们的差别在于“料”,前者“无料”或者“料不多”,后者“有料”。“料”字从文字上看,颇有意味,左“米”加右“斗”,左右合并即为“料”,“料”的意思就是“几斗米”,“米”多就意味着“料”多。一个人有多少“料”,一开口就“真相大白”,“有料”者,随时能口吐“黄金”;“无料”者,出口等于出丑。 那怎样才能和苏秦、马云一样口吐黄金,成为有料的说话者呢?要做到“三要”。 一要腹中“有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空空,怎能倒料?只有腹中有料,才能口吐“黄金”。技术很重要,艺术亦是锦上添花,但料贯彻说话的始终,是说话的根本。料不足,就是在水碗里做文章,倒来倒去就那点东西。料足,就是在大海里做文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所以,花了近一半的篇章来阐述如何做到有料,即“取料”,是为本书的第一篇。这是有料说话的内功篇。 二要有技巧地“倒料”: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茶壶煮饺子——有料倒不出,资源白白浪费,烂在肚子里成为死料。有料只是有料说话的前提条件,有技巧地把料倒出来,也是有料说话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通过对日常说话习惯的分析,对众多精彩说话的研究,发现里面有章可循,把这些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提炼出说话的模型和说话的技巧体系,是为本书的第二篇“倒料”。这是有料说话的技术篇。 三要有倒料的“艺术”:料倒得出来,不算本事。把料倒得巧,倒得妙,这才是能耐。无技不成艺,只技不是艺。有艺术地倒料是有料说话的上乘境界。要把料倒上档次,需要艺术手法,是为本书的第三篇“加料”。这是有料说话的艺术篇。 这本书区别于其他同类书之处在于:它不仅解决“表”的问题,更解决“本”的问题,是一本系统解决如何有料说话的革命性秘籍。 看完本书后,即使不能马上出口成章、口吐“黄金”,也能知晓说话背后的“密码”,假以时日,苦练功夫,定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 武侠小说中,英雄豪杰为了争夺武功秘籍逐鹿中原,因为谁得到了秘籍,按照秘籍练习,成为天下第一就指日可待。 与武侠世界相比,这里没有厮杀,就轻而易举得到了有料说话的秘籍,已经解决了实现口才达人的第一步。只要有心、用心地去读秘籍,就已开启了成为有料的说话者之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路前行,按照秘籍练功就好了。 要成为有料的说话者难吗?很显然,不难! 作者 2014年12月 普京:我的口才是读出来的 普京被称为俄罗斯政坛的妙语之王,《时代》周刊对他的评价是:“普京不仅是一位具备超凡领导水平的政治家,还是练就纵横捭阖金口才的外交家。他短小、精干、直击要害的只言片语,常常轻而易举地击败对手华丽但言不及义的长篇大论。” 然而,小时候的普京沉默寡言,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后来,当他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时,他才意识到口才对成功的重要意义:没有一个伟人不是伟大的演说家。于是,他开始锻炼口才。不过他不是无的放矢地闲扯,更不是大话连篇,而是废寝忘食地浸泡在图书馆博览群书。他深知:肚子里面没有学问,讲不出内涵、睿智的话语来。成为伟大演讲家的前提应该是:学识渊博。 普京不动笔不读书,不思考不读书,不开口不读书。只要翻开书本,他总要把那些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或经典段落认真抄写到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的笔迹,写上评语或感悟。有时,遇到一本好书,他会整本书全抄下来。这样,既加强了记忆,又拓宽了思维。 经过大量的阅读,普京的说话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不开口则已,开口便语惊四座。每次讲话,他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一语中的、字字珠玑。在大学期间,他获得了全校“最佳辩手”的称号,其口才让同学们佩服不已。他的恩师索布恰克曾夸赞他说:“普京讲话字字珠玑、针针见血。” 后来,当有人问他练就卓越口才的秘诀时,普京毫不掩饰地回答说:“我的口才是读出来的!” 普京的口才为什么是读出来的呢?因为他从书本中汲取了无数的料,这些无穷无尽的料,成了他嘴上说话的元素,焉能没有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