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这样生活刚刚好


作者:肯·林德纳,钱峰     整理日期:2015-02-17 09:42:17

  《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书中记录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初入社会,愿望美好,经验单薄,在各自选择的工作和生活中磕磕碰碰,虽一直被生活怠慢,却始终都不肯放弃梦想。
  故事无关高帅富的成功,无关白富美的幸福,也没有鸡血,更没有教你去实现多么伟大的理想,有的只是普通年轻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呈现了他们步入社会之后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把他们的恐惧、屈辱、拧巴、困惑、坚持和顿悟,都逐个融化在能促人反思和激发勇气的笔尖。
  面对生活的怠慢,这些故事可以给你温暖,给你方法,给你盔甲和武器,助你重拾勇气,和自己心愿在一起,学会跨过自己这道坎儿,实现可操作的、你所向往的生活。
  《当时忍住就好了》
  亲爱的读者,这不是一本供你陶冶情操的散文集,也不只是一本供你消遣时光的故事书,这是一本告诉你如何驾驭自己能量的奇书。如果能认真读下去,你会被很多贴心的故事所启发,也会因为许多奇妙的心理技巧而改变自己,从此拥有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当时忍住就好了”,生活中有多少人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就会有多少人需要这本书的帮助。她或许并不迷人,但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她必定有用。那么,就请静下你的心灵,打开你的思维,随着这本书开始一场自我修炼的旅程吧。
  作者简介:
  林特特
  本名杨颖,安徽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做过教师、编辑。
  已出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设有个人微信公众号:清唱。
  写作源于总结癖,总结源于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写作源于无能为力,试图用这种方式一再回到生命中难忘的现场,重温、反省、篡改结局。
  美国金牌心理咨询师,深造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矛盾性格心理学”创始人。
  30年内,为数万人做过心理咨询,其中包括马特洛尔、莱斯特霍特、桑吉古普塔、罗宾米德、安克莉等知名人士。他在哈佛大学所倡导的“性格自修课”十分火爆,受到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喜爱。
  目录:
  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当时忍住就好了
  《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
  《与低谷有关的心理游戏》
  故事壹一把艺术人生的高脚凳
  胡静动过自杀的念头。
  那是2009年3月,在外企搏命的她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恋人。工作没啥好说,那段时间,每一天,那栋都市著名的写字楼里,电梯一打开就有人捧着纸箱垂头走出。而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胡静除了沮丧,并不觉得有什么好自责的。她曾是这家银行唯一一个连升七级的员工,她的生活照曾配发个人业绩介绍张贴在各个分行的光荣榜上——真的要怪,就只能怪金融风暴,时机不好吧。
  倒是男朋友,让胡静颇为纠结了一段时间。
  胡静离过一次婚,遇见男朋友王的时候,她离婚已有半年。情到浓时,王曾跪下来求胡静跟他走,他说他一天也离不开她,但他的事业在深圳。胡静“昏了头”,真的抛下一切来到深圳。
  出深圳站,王左手拉着胡静,右手提着行李,人山人海,他低声耳语:“我会好好对你。”
  一切都挺有希望的,不是吗?
  不是。
  刚失业那会儿,胡静不相信自己的运气这么糟,一个资深理财经理,会找不到工作?她每天都在找,出去找,在家找,看报纸找,上网找。
  就是上网找,才发现了不对劲。
  胡静看到王的聊天记录,和别的女人的聊天记录。
  不只是网恋或出轨,王还有和女网友裸聊的癖好。
  这像苍蝇横在胡静的喉头,她吐不出来,咽不下去。她质疑自己的眼光,直至智商,再接着,她和王分手了。
  原来,再深情的面孔也会有变脸的那一刻。
  两年感情化为乌有,还原成最纯粹的元角分的分割。无休止地吵,无休止地算账,王最后承认欠胡静四万块钱。但他搬走后,手机就关了,再打便是停机的消息。紧接着,胡静发现存折也被取空了。
  失婚、失恋、失业,人财两失。
  胡静又失声了。她跑医院跑到腿软,吃药打吊瓶,愣是说不出话,几次,她抓着头发想死,又几次克制住。
  宅着静养,胡静没日没夜地看电视,直至迷上了《艺术人生》。
  都说这个著名的谈话类节目,最著名处在于主持人每次都能把嘉宾弄哭。但弄哭背后,胡静却看到点别的。
  比如,嘉宾要是真的没有那段痛苦回忆,他会哭吗?
  比如,每个嘉宾都哭,是不是也意味着痛苦回忆的普遍性?
  再比如,为什么嘉宾们在公开场合能高调起码不避讳地痛哭,台下的观众又能如此心安地看着他们哭呢?只因那些痛苦回忆已成过去,如今在台上痛哭的人已俨然是个成功者。在略带哀伤的回忆中,他们重温曾经以为走不过去的低谷,却真的走过去了,痛哭之余,还有些宽慰吧——我是自己的英雄。
  《当时忍住就好了》
  从三个真实的故事开始
  几年前,我的车上安装了一部车载电话。我每天都要跟客户打几个小时的电话。持续使用几个月后,我发现,每次通话后我的脑袋就会剧烈地疼痛。或许是巧合,但每次通话时我总能感觉话筒那边传来一股力量(辐射),让我的耳朵感觉非常不适。
  有一天,一个在某知名手机制造公司担任总经理的熟人不经意提到,他的公司担心使用者可能因长时间使用手机患上脑癌,所以花费了巨额资金给顾客上保险。
  他的这番话让我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第二天,我就去看了医生,让他医治我的头疼症。仔细检查一番后,他说:“一切看上去都挺正常的,但是以防万一,你还是去做个X光吧。”
  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我脑子里想到的开颅手术的画面。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被吓傻了!
  几天后,我去X光科室拿检查报告。那天做脑部X光扫描时,我跟操作员聊得不错。看到我来了,为了平复我内心的极度不安,他走过来对我说:“我只是想对你说,你没有什么大碍!但是相信我,手机这东西很害人的,尤其是那些车载电话!”
  我如释重负,内心充满感激,但是想到把自己置身于这样的危险之中还是心有余悸。于是我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我再也不离手机那么近了!我要么戴耳机,要么打开手机的免提功能尽可能减少手机对我的辐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我最强劲的“情感触发器”是我极其厌恶去医院。即使假设这种情景都让我毛骨悚然。因此,保持身体健康,永远不踏入医院半步是我最期待的事情。
  我把我的情况归纳如下:
  1.在这个案例中我的情感触发器是:
  1)我对于因重病住院这件事感到极度恐惧。
  2)我对“患有脑癌”这种可能性感到极度恐惧。
  3)我对“要做脑部手术”这种可能性感到极度恐惧。
  4)我不想死。
  5)我想要健康长寿!
  2.这些极度强烈的情感能量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3.这次经历使我改变了常常把手机放在耳边通话的习惯。
  4.从那天起这些情感触发器就激励着我作出“不再让自己暴露于手机致癌的辐射中”这样的人生选择。可以看出,一种有益的行为改变出现了。
  我母亲以前总是迟到。上学迟到、上班迟到、约会迟到、自己妹妹结婚迟到,甚至在自己的婚礼上也迟到。她从未为任何事而改变这种行为,直到她与我父亲结婚7周年纪念日的那天。当天晚上,母亲忘记了跟父亲的约会,她又迟到了。那天晚上下着雪,还刮着大风。他们原本计划好了一起吃完晚饭后去看一场百老汇的演出。母亲迟迟不来,父亲在餐厅外面等了两个多小时,边等边担心母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母亲赶到的时候餐厅已经关门了,父亲都快冻僵了,他非常生气。他们赶到剧院的时候被告知已经错过了最后一场演出。父亲当时很明智地抑制住了自己的愤怒,什么都没说。
  第二天,父亲等心情稍微平静些后走进了母亲的化妆室。母亲正在化妆。“贝蒂。”父亲开口了,“我不知道怎么说……你的行为真是让我捉摸不透。如果你是因为笨呢,我倒是可以理解,也可以原谅你。但你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之一,平时也是个很不错的人。所以我要问问你: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怎么忍心让我在那么冷的夜里等你那么久?我根本无法接受。我真想让你知道我有多么伤心!你对我的所作所为我都不忍心拿去对付我的敌人。你怎么能对我这样?你真是太刻薄了!”
  说完后,父亲转身离开了房间。母亲完全傻了。她以前从没想到自己是这么刻薄、这么不替他人着想的一个人。对于母亲来说,“刻薄”这个词是触发她内心情感的按钮,她烦恼极了。一整天母亲都在思考为什么父亲说她刻薄竟让她如此烦恼。后来她恍然大悟。她想到了她的母亲。她十分厌恶她的母亲!她一出生就不受自己母亲的喜爱。她的童年是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下度过的。她认为她的母亲是“刻薄女王”,所以“刻薄”这个词才让她心里如此不安。她绝不想跟她的母亲一样,绝不!
  刻薄以及与刻薄一词相关的所有不好的联想和含义是击碎母亲坏习惯的情感触发器。她绝不愿变成她所憎恶的母亲那样的人。打那天起,她下定决心再也不迟到了。







上一本: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下一本:刘墉人生智慧语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这样生活刚刚好的作者是肯·林德纳,钱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