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谱,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社交语言。它并不是成功者的专利。它在人群中如此普遍,几乎可以用司空见惯、源远流长来形容。考察林林总总的摆谱行为,我们发现摆谱的目的与形式同样花样繁多:金钱,权力,能力,人脉,品位……通过这些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摆谱诉求,每个人给自己的身份作出定义,并不断提醒他人:“这就是我!”“别忘了我是谁!”本书的目的不是对摆谱行为进行道德判断,而是努力揭示它的“真面目”。对个人来说,它可以让你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发现生活,重新理解身边人物的种种言行——当然,如果你以此作为提高身价的手段,未尝不可。 作者简介: 资深营销人士,跨界思想工作者。摆谱学创始人,忽悠学集大成者。曾从事记者、律师、营销策划等工作,对人性与商业內幕特别好奇。《新营销》杂志特邀研究员。 目录: 前言:永不停息的博弈 第一章为地位与尊严而战 第1节不仅仅出于虚荣 哇,原来都在摆谱! 有虚名也有实利 不得已的选择 约定俗成的“游戏” 第2节给自己下定义 财富 权力 人脉 名声 知识、才能 道德 出身前言:永不停息的博弈第一章为地位与尊严而战第1节不仅仅出于虚荣 哇,原来都在摆谱! 有虚名也有实利 不得已的选择 约定俗成的“游戏”第2节给自己下定义 财富 权力 人脉 名声 知识、才能 道德 出身 品位 可选择性(受欢迎程度) 意志力(信心与决心)第二章“热脸”:攀爬者的昂贵广告第1节高消费:让你“眼见为实” 昂贵 高档品牌 公开性 目标受众的可识别性 不实用性 适度与“正当性” 全面性与一致性第2节场所烘托:建筑是人的“第二件衣裳” 交际与消费场所 办公室 住所第3节大场面与高规格:先声可以夺人 盛大排场 名人装点 身份展览第4节“装腔作势”:强者自有强者的气派 神态举止 语气腔调 仪表打扮第5节运用名号:给自己贴一个漂亮的标签 头衔 称号第6节展示道具:死东西也会说话 特定符号 特殊用品第7节“自吹自擂”:“我就是这么牛!” 透露关键信息 “讲故事” 豪言壮语 树碑立传 引述他人赞誉第8节他人哄托:人是最好的“道具” 陪衬 拥戴 帮腔第9节追逐时尚:附庸才显风雅 新潮消费 文化与艺术趣味 娱乐休闲 另类生活第三章“冷脸”:强硬者的欲擒故纵第1节要条件:有身份的人哪会没条件 开高价 制定规则 级别对等第2节拒绝:这东西我看不上眼 不接受邀请 不同意对方加入 中止合作第3节设置障碍:难以得到的才会珍惜 安排挡驾者 设立必经程序 起用中介人第4节制造紧张:物以稀为贵 时间紧 机会少第5节“守株待兔”:这是你找上门的 强势者的高傲 弱势者的矜持 地位对等者的僵持第6节让别人等待:要等的才是好东西 拖延 后到一步第7节神秘主义:距离产生美 隐身幕后 控制信息 远离媒体第8节缄默:无声是一种恐怖主义 不动声色 引而不发第9节大动干戈:让你看看我的厉害 发脾气 威胁 独断专行1第四章“温脸”:权势者的等级宣言第1节隔离主义:不与大众为伍 看不见的阶层 “三不原则” 封闭式交往第2节满不在乎:这个不值得我当回事 轻视批评和挑战 轻视荣誉与财富的证据 公开过去的艰苦经历第3节节俭:穷人敢这样吗? 大富大贵者的反差性节俭 新富一族的高调节俭第4节闲情逸致:有闲才是最高的境界 古董与艺术品收藏 休闲性体育运动 仪式性味觉消费第5节精细化与特殊化:贵人哪能没要求? 细节上挑剔 私人化服务 非市场化待遇第6节打破常规:规则是为大众准备的 “例外者” 保守第7节评头品足:这事我说了算 公开批评 公开赞扬 公开指点第五章 赢家的秘诀第1节 在诱惑与危险之间 摆谱是一种极端的营销传播 职业摆谱者第2节不打无准备之战 定位:设定恰当的目标与诉求 “建谱”:创建摆谱的筹码 瞄准:选择恰当的情境和对象第3节必要的技巧与尺度 综合运用,先“热”后“冷” 由虚到实,可信优先 明暗结合,自然而然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尊重对象,遵守规则第4节 自己与自己的较量 相信自己:摆给自己看 沉住气:摆谱的“绷”与“屏”附录:摆谱案例研究 卡拉扬:大师级的摆谱艺术 他这样对待主顾 他这样对待老板 他这样对待观众 他这样对待乐团成员 他这样对待自己 诸葛亮:求职者的摆谱艺术 萨达姆:囹圄中的摆谱艺术 多年之后,功成名就的冯仑(现北京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向一位记者透露了他当年在海南创业的经历:1991年,冯仑和王功权(现为风险投资家)等人再次南下海南。他们在工商局注册了一家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实际上几个合伙人只凑了不到3万元。3万元钱要做房地产,即使是在当时的海南也是天方夜谭。尽管没钱,冯仑也一定要将自己和公司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言谈举止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是很有实力的样子。为了找到钱,冯仑想到了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有钱。他找到一个信托公司的老板,先给对方讲一通自己的经历。冯仑的经历很耀眼,对方不敢轻视——他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毕业后,先后在中央党校、中宣部、国家体改委、武汉市经委和海南省委任职,历任讲师、副处长、副所长等职务,还主编过《中国国情报告》等图书。然后,冯仑再跟对方讲一通眼前的商机,说自己手头有一单好生意,包赚不赔,说得对方怦然心动;然后提出,不如这样,这单生意咱们一起做,我出1300万元,你出500万元,你看如何?这样好的生意,对方又是这样一个人,有什么不放心?于是信托公司老板慷慨地甩出了500万元。冯仑拿着这500万元,让王功权到银行做现金抵押,又贷出了1300万元。他们用这1800万元,买了8幢别墅,略作包装一转手,赚了300万元。这就是冯仑在海南淘到的第一桶金。后来冯仑总结说:“做大生意必须先有钱,第一次做大生意又谁都没有钱。在这个时候,自己可以知道自己没钱,但不能让别人知道。当大家都以为你有钱的时候,都愿意和你合作做生意的时候,到最后,你就真的有钱了。”感谢冯仑的坦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的摆谱案例。冯仑在中央机关浸淫多年,见多识广,能说会道,摆起谱来自然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种娴熟的摆谱技巧,让冯仑获得了宝贵的商业机会,也成就了日后中国房地产界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意,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除了那些被批评为官僚主义、铺张浪费的以外,还有大量的精彩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不少人认为,摆谱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让自己看起来更“有面子”。仅仅是这样吗?冯仑的经历告诉我们,摆谱还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实际利益考虑。人们“本能地”愿意给那些尊贵的、体面的人以更大的信任,更多的机会,形成了社会地位再生产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像冯仑这样掌握着一些优势资源,再加上自信心良好、熟悉社会游戏规则的人,总能够顺利地踏上这个良性循环。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冯仑这般的能耐。很多人弄不明白别人摆谱动作后面的玄机,自己想模仿也不得其门。摆谱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有着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它真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吗?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拉开了一道人心的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