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作者:梁金豹     整理日期:2014-08-18 17:04:46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途径,100位大师的心得与感悟,播洒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一般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百位名人读书心法》一书精心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进行编排,并分为上、中、下三篇,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所收获。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由梁金豹编著。 
  目录:
  第一章读书的意义
  书籍·书籍·书籍
  严文井谈读书的作用
  燃一炷书香续一份书缘——教师
  讲述自己和书的故事漫
  读书与阅世
  读书与做人
  读书使人更聪明
  读书益寿
  读书疗法
  第二章要善于读书
  读书要讲究方法
  漫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与动笔第一章 读书的意义 书籍·书籍·书籍 严文井谈读书的作用 燃一炷书香续一份书缘——教师 讲述自己和书的故事漫 读书与阅世 读书与做人 读书使人更聪明 读书益寿 读书疗法第二章 要善于读书 读书要讲究方法 漫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 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与动笔 “耕书”种种 读书与旅游 读书种种 欣赏诗歌应体味意境 欣赏散文贵领悟文眼 造就一批理想的普通读者 名人读书二十五法 名人读书三法 读书忌“五失”——袁桷善谈读书 曾国藩谈读书 不做书呆子,不要死读书——陶行知论读书 “中国人应该读三类书”——吕叔湘谈读书 把要读的书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类——萧乾谈读书 联系多种作品进行阅读——钱钟书读书方法 做学问要甘于寂寞——刘海粟谈读书 略读、阅读、攻读——王梓坤谈读书 为学贵查原著一温公颐谈读书 “书在手头总要拿来翻一下”——鲁迅读书方法 “不动笔墨不看书”——毛泽东读书方法 上海市特级教师陆续椿的六步读书法 “小、少、了”——夏承焘谈如何做读书笔记第三章 名人读书方法 诸葛亮——观大略法 陶渊明——不求甚解法 杨大眼——耳读法 韩愈——提要钩玄法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 陆游——有的放矢法 朱熹——循序渐进法 陈善——出入法 陆九渊——涵泳法 董遇——三余法 张溥——七录法 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郑板桥——精当法 梅文鼎——四不怕法 叶奕绳——约取实得法 梁启超——注意法 徐特立——精读法 董必武——阅兵法 谢觉哉——晨思夜读法 鲁迅——多翻法 郭沫若——通二否法 叶圣陶——由浅人深法 夏丐尊——蔓延法 丰子恺——重复法 夏衍——构想对比法 曹靖华——无师自通法 老舍——结合法 巴金——回忆法 邓拓——背筐捡粪法 吴晗——红线拴钱法 廖沫沙——自身修行法 陈伯吹——根本法 秦牧——鲸吞牛食法 茹志鹃——香菱学诗法 碧野一三比法 王汶石——三遍法 白夜——双十法 刘征——信马由缰法 曹世钦——记账法 庄之明——选择法 忆明珠——内外贯通法 张一弓——无心栽花法 冯骥才——定向浏览法 叶辛——我行我素法 杨贤江——口演笔述法 邹韬奋——层次法 艾思奇——闹中求静法 冯定——广专结合法 顾颉刚——质疑法 范文澜——天圆地方法 冯友兰——四字法 杨公骥——扫清外围法 吕振羽——约、博、精法 施蛰存——理智法 王力——由博返约法 钱钟书——求证法 朱光潜——读写结合法 高亨——通百通法 钟敬文——开放法 郭豫适——无定法 金开诚——蜘蛛结网法 章培恒——花海酿蜜法 牟世金——如临大敌法 王通讯——人一资系统法 林帆——借光法 奚椿年——取其所长法 钱梦龙——四步法 华罗庚——驾驭法 钱伟长——跨越法 王亚南——相互渗透法 苏步青——摄取灵魂法 陈念贻——单打一法 陈景润——浇铸基础法 杨乐——红外摄影法 张广厚——食化法 王梓坤——先缓后急法 李慰萱——迂回穿插法 王大珩——实践法 杨振宁——渗透法 李敖——“有所为而读”法 马克思——全方位法 列宁——批注法 狄慈根——由表及里法 黑格尔——活页摘录法 卢梭——三步法 索洛维契克——妙趣横生法 大仲马——筛选法第四章 名人闲谈读书 学问之趣味 梁启超 漫谈读书 梁实秋 书 朱湘 阅读 [美]梭罗 读书之乐 [法]阿兰 阅读,一种业余爱好 [美]温斯顿·丘吉尔 书卷长留伴一生 [法]莫洛亚 阅读的乐趣 [美]贝内特·塞尔夫 我的书斋生活 叶灵凤 书 吴伯箫 读书苦乐 杨绛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要读出文章的个性 于漪 读书与看书之间 [美]王鼎钧 读书与书籍 [德]叔本华 读书是终生之事 李燕杰 吕叔湘闲话读书人 郑逸文 忆读书 冰心 读书“七要” 读书要有目标有方法 向警子 读书是一种训练 朱光潜 小时背书有好处 巴金 求知要靠自觉 钱歌川 治学贵有才、学、识 缪钺 读书 老舍 读书要打好基础 华罗庚   读书使人更聪明马克思的女儿曾问马克思:“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啃书本。”在寓居伦敦期间,马克思每天九点准时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坐在他经常坐的椅子上,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写作,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去。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曾钻研过1500种书,并且都作了笔记。他有一个习惯,看书时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长年累月,把阅览室座位下坚硬的水泥地板磨了一个坑,显出清晰的脚印,人们称它是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毛泽东同志在投考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前半年,每当长沙图书馆一开馆就进去,闭馆才出来,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只在中午买几个包子或饼子充饥。他后来自己回忆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的半年。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是我应该读的,都一点不知道。及至走进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真不知道从哪儿读起。原来每读一本书,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拚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从进北京到1966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的各种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仅1974年一年,借阅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近600种,1100余册。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时说:“图书馆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中,图书给了他以帮助,给了他以知识,这些知识是他出色地掌握了的。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这些伟大的导师、聪明的巨人都和读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们不是这样酷爱读书,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不会发挥得这样充分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读书对人的聪明才智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呢?我们知道,人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这是就人类的整体而言的。  对每一个人来说,知识和能力是从两方面而来的。一方面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知识;一方面是间接经验得到的知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没有直接经验的知识,你也无法接受。  假如一个人连苦、辣、酸、甜的直接经验一点都没有,他人讲什么菜是辣的,什么菜是苦的,也是无法理解的。然而,就一个人的知识的全部而言,主要不是直接经验得到的,而是间接经验得到的。间接经验可以通过口授、电影、广播等多种途径得到,最主要的途径则是书籍。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人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生产斗争的知识,社会斗争的知识,思维规律的知识等。这些知识经过人们的概括和总结,系统化、理论化,著于书中。因此,认真读书,是吸取前人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智力基础差不多的人,一个文化水平较高,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文化水平高的人,智力发展常常超过文化水平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利用文字等工具,去读书、看报、阅读文件,接受间接的知识。为什么那些不读书、不看报的人思想保守,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孤陋寡闻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接受间接知识。  读书,可以从多方面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1.认真读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些伟大革命导师的书,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在他们的著作里,有的是直接讲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讲这些问题,但在整个文章里,都贯穿着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读他们的书,主要的还不是记住他们对个别问题所作的结论,而是学习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些人认为学习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政工人员、领导干部的事儿。  当然,政治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是非学习不可的,这是他们的基本功。如果一个政工人员或领导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没有兴趣,他就不能理解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不具备政工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起码条件。其他人要不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搞生物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物理学的书,也不要求搞数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文艺理论的书,但我们要求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习马列的书、毛泽东同志的书。斯大林说:“没有必要使一个医学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物理学专家或植物学专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但是有一门科学知识却是一切科学部门中的布尔什维克都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马列的书和毛泽东同志的书是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指南。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认真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个聪明人的起码条件。  2.读书可以广泛地汲取人类科学文化成果,增长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启发我们去发明创造。我们不妨举出李斯特发明石炭酸防腐剂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百多年前外科手术十分落后,病人接受手术后大都逃不脱死亡的命运,原因是无法制止伤口化脓感染。英国的外科医生李斯特为此十分难过,他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成功。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体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证明有机体的腐败是微生物的繁殖引起的。李斯特读到巴斯德的论文,很受启发。他想:既然有机体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病人伤口化脓不也是一种有机物腐败现象吗?看来,关键在于杀死微生物——病菌。他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石炭酸这种有效的防腐剂。李斯特用石炭酸对病人手术部位的皮肤、医生的双手、手术器械以及包扎伤口的绷带,都进行严格消毒,果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为了感谢巴斯德,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位学者,说:“请您允许我趁这个机会,恭恭敬敬地向您致敬。感谢您指出微生物的存在是腐败的真正原因……只有根据这唯一可靠的原理,才使我找出了防腐的办法。”读书对于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作用有很多。谚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书多了,熟悉了各种写作技巧,写起文章来就会一挥而就。“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说的是读书与经验的关系。在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读书越多,得到的知识越多,经验也越丰富,也就越聪明。  P13-16 





上一本:看电影学礼仪 下一本:大师的读书笔记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的作者是梁金豹,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