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是一种关系系统,这种关系系统是最为复杂,最难以认识的动态构成。人作为有意识的、实践的存在物,永远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具有非特定性,因此,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直接影响到人的存在方式与状态。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使得原来相互适应的关系变得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对关系进行调适。关系调适也就构成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主旋律,人的关系就是在不断调适的过程中得到丰富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人的关系不断调适的过程。从关系调适的视角重新审视“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复杂关系,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从而使人的关系向着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展开,使人的关系真正属于人,在关系调适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 苏国辉,1974年5月生,广西桂林人,哲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2006-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2010年在日本早稲田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言一、研究的缘起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三、本书的内容、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人的存在是关系系统一、人的存在的三重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2.人与人的关系3.人与自身的关系二、认识人的关系的三个视角1.反思:历史的视角2.解蔽:现实的视角3.发展:未来的视角三、关系需要自觉调适1.关系调适的必要性2.关系调适的可能性第二章关系调适的内在结构一、实践:关系调适的现实基础1.关系生成基础2.价值实现基础3.关系传承基础二、符号:关系调适的中介1.关系的符号表达2.创造符号与符号创造三、整体关系思维:关系调适的方法论1.关系变化:时空观念的建构2.关系元起:致思的方式四、序构:关系调适的机制1.从无序到有序2.从逆序到顺序3.从劣序到优序第三章关系调适的经验及意义一、中国传统关系调适及其意义1.为仁由己2.推己及人3.修己安人4.见利思义5.先义后利6.以义制利二、西方国家关系调适及其意义1.“人为自然立法”到生态平衡2.代内公平到代际公平3.突破“集体行动的逻辑”4.增进“社会资本”第四章当代社会关系的新境遇一、失序与重建:社会双重转型1.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2.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二、扭曲与紧张:三重世界中的关系1.生活世界2.意义世界3.心灵世界第五章关系调适的新措施一、以人为本:人与人关系调适1.人与人社会地位平等的实现2.人与人经济利益的协调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调适1.生态观念转变2.增长方式转变3.消费方式转变三、和谐社会:人与社会关系调适1.价值观向度2.制度向度3.行为向度结束语未竟的关系调适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