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绪色彩,它对人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事业和生活影响极大。 本书作者以多年的所观、所感,运用心理学知识以及中外学术观点,结合生动、丰富的案例,分析了人的10种情绪特征、6种消极情绪,并提出了6种培养和保持积极情绪的能力。书中提出人的表情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所控制,所以,着重探讨了如何通过调节情绪来“养颜”和“养心”。 本书为一本大众化读物,读者群包括“白领”、“灰领”等不同阶层中对情绪有困惑迷茫,想要提升情绪能力的大众读者。 作者简介: 蒋爱珠,早年因为文革失去求学机会,但始终坚持自学。曾就职于上海某著名大型百货商店,曾经当过炊事员、做过营业员、任过班组长,直至成为该店总经理。 改革开放后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中文系本科学历。赴美留学期间,一面打工谋生,一面继续自学英语、数学,后在美国洛约乐大学获得MBA硕士学位。毕业后,做过财务,开过公司,曾担任过美国某著名漫画公司的中国区业务代表。所写关于第四次浪潮影响的论文,荣获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回国后,有感于身边成功人士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专注情绪养心问题。 目录: PartOne 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十种情绪特征 1、情绪因后天努力可改变基因表达过程,具有可塑性 三种情绪“基因密码” 情绪的先天特质取决于十月胎教 决定育苗质量的是父母 不同文化背景塑成孩子不同的情绪特征 幼儿说谎不是基因出了问题 父母是孩子情绪发展的“雕塑家” 孩子情绪可塑性过程中的“虎”派,“鹰”派和“猫”派 2、情绪是“学来的”,具有习得性 老王野营遇见“蛇”后的情绪体验 被“习得性无能为力”驯服的跳蚤、狗和人 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PartOne 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十种情绪特征1、情绪因后天努力可改变基因表达过程,具有可塑性 三种情绪“基因密码” 情绪的先天特质取决于十月胎教 决定育苗质量的是父母 不同文化背景塑成孩子不同的情绪特征 幼儿说谎不是基因出了问题 父母是孩子情绪发展的“雕塑家” 孩子情绪可塑性过程中的“虎”派,“鹰”派和“猫”派2、情绪是“学来的”,具有习得性 老王野营遇见“蛇”后的情绪体验 被“习得性无能为力”驯服的跳蚤、狗和人 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情绪因“想象”而被强化,具有主观性 学法律的高材生因“越想越恨”而勒死男童 左看是失败,右看是机会 个体自我意识情绪的形成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眼见不一定为实 情绪的主观性决定了改变情绪底色的可能性4、情绪是“变化没商量”,具有多变性 情绪化使人“弱智” 情绪化程度因人而异 情绪化有时是“身不由己”的 情绪变化的体验有时如同“过山车” 欲望是情绪变化的驱动力 6情绪化使人具有“立体性”5、情绪导致“米开朗基罗”现象,具有感染性幸福的夫妻会“越来越像” 永不消失的“电波” 情绪有毒,小心“病毒感染” 情绪感染力的“巨无霸”6、情绪是要“说话”的,具有外显性情绪“说话”的“平台”是表情 表情是可以修饰、掩盖和控制的 手像自己的“第二张脸”般富有表情 触摸具有“起死回生”之力 眼泪是情绪脑的语言7、情绪也是一种生物定律,具有周期性著名的生物三定律 男人也有“例假” 人很容易适应快乐,却不习惯悲哀 欲望满足度决定情绪周期性的变化8、情绪犹如音乐五线谱,具有二极性买了婚房,喝了“五味汤”的伟伟和莎莎 情绪的两极体验和效应的两极体验 把情绪度保持在2.8度至4度之间 像理解音乐五线谱那样理解自己的情绪9、情绪体验受评价归因制约,具有指向性“千错万错不是我的错”和“有错没错都是我的错” 不可忽视的“归因”指向 没有明确的情绪外指对象,个体会寻找指向的替代对象 情绪的指向性往往同人的情绪倾向性有关10、消极情绪是大多数疾病之源,具有危害性身体是情绪的载体 智商越高,越容易患上情绪诱发病 肌肤“自闭症”和情绪“过敏症” 年轻的生命为何早逝 “癌性格”PartTwo 使人的心灵起皱的6种消极情绪1、紫色的嫉妒 历史名人为嫉妒者所作的“画像” 嫉妒因差别而产生,因比较而滋长,因竞争而恶化 “羡慕,嫉妒,恨”——嫉妒情绪发展三阶段 远离嫉妒不是那么难 2、灰色的自卑自卑也是一种“无可奈何” 千万别让自卑情结陷入恶性循环 只有接受现实,才能走出现实 自信“鸡尾酒”:自爱,自尊,自知,自省 用补偿来超越 3、白色的焦虑世界性焦虑危机在蔓延 7种焦虑侵蚀人心 群体焦虑的后果 直面焦虑的自问、质疑、行动三步法 培养“自觉性快乐” 幽默智慧与焦虑程度成反比 顺其自然平常心4、黑色的恐惧 恐惧与死亡有时仅隔一层纸 人类三大恐惧症 “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在放松中想象 在暴露中脱敏5、蓝色的抑郁 抑郁症患者的心声 令人痛心的精神残疾 10%的求助率和20%的识别率 抑郁症离我们很近 五种抑郁症 美国金门大桥留给世人的警示 铲除培育抑郁症的“温床”6、红色的愤怒 引爆“怒冲动”年代的导火线 童年愤怒的阴影会损坏人的情绪底色 人脑运动的偏爱决定了人的愤怒表现 愤怒是一种被动性“自杀” 不把自己降到“动物”的级别 乐观人和聪明人的调节愤怒法PartThree 培养和保持6种积极情绪的能力1、情绪调节力 情绪是经常需要调节的 情绪调节需要差异化 读书“排毒养颜” 信息不对称需要评价与再评价调节 积极调节、消极调节“冰火二重天” 主动性情绪调节 给负面情绪一个拥抱 2、情绪复原力 复原力的强度决定了人的“脊梁骨”的硬度 复原力强大的三个特征 美国著名主持人奥普拉“复原力”访谈 人到“剪刀轴心”期更需复原力3、情绪整合力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选择能力 助人和求人都快乐的底线判断能力 评价和归属中的情绪觉知能力 免疫机制下的适应能力 4、情绪平衡力 常练“体内健身操” “心平平”,才能“气和和” 别透支“生命存款” “情绪魔语”5、情绪欲望力 欲望激励下的三种情绪流程 欲望的特性 欲望与贪婪只是一步之遥 美国船王培养接班人的独特途径6、情绪自救力 “事情没有好坏之分,思想使然” 让人陷入痛苦的3个“必须” 与3个“必须”紧连的5条“热线” 常见的10种不理智的自我对话 人人都有的18种引发负面情绪的“借口” 提升情绪自救的8种能力后记 据说,有位将军曾给美国总统林肯推荐了一位朋友担任某要职。林肯见了面后没同意,理由是“那个人面相难看”,林肯解释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多,就要为自己的容貌负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种表情在脸上出现20,000次以上,就会在人的脸上留下痕迹。也就是说,因情绪取向而至的表情取向,随着岁月的磨练会“雕塑”或改变人的容貌。“面相”还真的可以“由心而生”,这也是科学家们所发现的幸福的夫妻会越长越像的“米开朗基罗”现象。 现年43岁的美国著名电影演员,被人妮称为“大嘴姐”的朱莉亚-罗伯茨(JuliaRoberts),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曾经多次荣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同时,她据说,有位将军曾给美国总统林肯推荐了一位朋友担任某要职。林肯见了面后没同意,理由是“那个人面相难看”,林肯解释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多,就要为自己的容貌负责”。科学研究发现,人的一种表情在脸上出现20,000次以上,就会在人的脸上留下痕迹。也就是说,因情绪取向而至的表情取向,随着岁月的磨练会“雕塑”或改变人的容貌。“面相”还真的可以“由心而生”,这也是科学家们所发现的幸福的夫妻会越长越像的“米开朗基罗”现象。 现年43岁的美国著名电影演员,被人妮称为“大嘴姐”的朱莉亚-罗伯茨(JuliaRoberts),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曾经多次荣获金球奖和奥斯卡奖。同时,她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2011年,她被《人物》周刊评为2010年“世界最美人物”.令人惊叹的是,这是她的第12次获此殊荣,第四次作为《人物》刊物的封面人物。这在《人物》刊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她能在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始终保持迷人的魅力和非凡的气质呢?在一次访谈中,朱莉亚是这样回答的。她说:“我始终相信,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感受和看法,最终将在自己的脸上得到反映。相貌是心态的反映,也就是面由心生。时刻保持愉悦并且富有幽默感,这就是我对于美丽的定义”。 林肯所说的容貌或“面相”,或者朱莉亚-罗伯茨所说的“面由心生”,指的不是生理概念上的面部肌肉与皮肤,而是人生心理历程刻画在脸上的痕迹。古谚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心”是“相”的因,“相”是“心”的果,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积极的好情绪,好心情,好心态使面部皮肤和五官协调,安然,温柔,慈祥,高贵,文雅。消极的坏情绪,坏心情,坏心态使面部皮肤和五官扭曲,僵硬,粗暴,沮丧,猥琐,低俗。“心貌”决定相貌,其善在心,其华在表,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因此,“面子工程”的基础在于养心,而“养心”的关键在于情绪经营。 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的情绪是偏消极的。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时间里,人的心灵因受消极情绪的影响是少愉悦少幽默少热情的,甚至是悲观郁闷的。但是,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及其在自己“面相”上的回馈,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取决于个体的情绪经营能力。 心理学家提出人的心理资本同样存在盈亏,即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損。人的所谓幸福,实际上就是其心理资本能否足夠支撐他产生幸福的主观感受。情绪经营能力越强,积极情绪越多,正面“收入”越高,心灵滋养越好,反之,情绪经营能力越弱,消极情绪越多,负面“支出”越高,心灵消耗越大,甚至因“资不抵债”而导致心灵“崩盘”。 诗人S.乌尔曼说:“年岁日月只会在你的额上留下皱纹。但是,如果你在生活中缺少热情,那么,你的心灵也将布满皱纹了。”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布满皱纹,那么,由心而生的“面相”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所谓情绪经营不可能全部清除人的消极情绪,而是要努力把自己的“负面支出”降到最低程度,可控程度,努力提升自己的“正面收入,”让自己“心灵富有”。 经常盘点“情绪资产”,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很有必要的。要想做情绪的主人,不做情绪的奴隶,先要了解情绪有哪些特性,“知己知彼”才能“百调百顺”做好“主人”。比如,情绪有可塑性,习得性,主观性,多变性,感染性,外显性,周期性,二级性,指向性和危害性等特性。要想做好情绪的主人,还要了解不同情绪的不同色彩。如紫色的嫉妒,灰色的自卑,白色的焦虑,黑色的恐惧,蓝色的抑郁和红色的愤怒等等,都各有其特点。了解这些情绪特性和色彩,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情绪经营能力,如调节力,复原力,整合力,平衡力,欲望力和自救力,而且也能帮助我们为子孙后代的情绪基因创造一个良好的形成和生长的环境。 情绪本身是个“中性”词,无所谓对与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体验”。能不能掌握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调控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经营”。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犹如一枚分币的两面。“鲜苹果”“皱苹果”都不是不可逆的。首要的问题是,要学会“情绪经营,”学会对自己的“面子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本书将和读者一起探讨面子工程的情绪心理学,学会给自己的心灵做“美容”。 第一部分,阐述与我们终身相伴却未必了解的情绪的十种特性。 第二部分,分析六种导致“心灵皱纹”的消极情绪及其“舒展”之道。 第三部分,介绍六种培养积极情绪的养料,以及如何进行“心理养颜”。 “面由心生”,做好“面子工程”和“心灵美容”,才能使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活力,充满愉悦。正如朱莉亚所说,只要我们有一颗不起皱的心灵,那么,我们就永远是美丽的!增加身体的能量,是减肥的第一课 从肥胖是由能量不自卑的人生活在灰暗的世界里,对着镜子里的那个“我”,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无爱心,越看越没自信。自卑情绪往往伴随着害羞,内疚,焦虑,忧郁,恐惧,失望,冷漠等情绪。形成自卑情绪的原因很多,比如: 1.童年阴影 不少人的自卑其实是童年时播下的种子,成年后发芽。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在幼年期由于无能而产生的不胜任和痛苦的体验。精神动力分析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如有的孩子在小伙伴堆里玩耍,经常被其他小孩欺负,嘲笑,谩骂,甚至殴打,而他势单力薄,没有能力自卫。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往往存在自卑感,不信任感,防备心,攻击性,甚至有暴力倾向。 再如有的孩子在家里失宠失爱,眼看着父母偏爱兄弟或姐妹内心非常痛苦,这个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嫉妒感,孤独感,甚至有自闭倾向。另外,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早在幼儿园阶段超重的儿童,尤其是女童很容易产生自卑自闭等消极情绪。他们对8000名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儿童进行了观察,发现超重的女孩更有自卑压力等负面情绪,更不容易与人接近。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有自卑等消极情绪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发胖。 比如,著名主持人张越,小时候是个人见人爱的胖娃娃,长大后上学却成了被同学和其他小朋友取笑甚至欺负的对象,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自卑的情绪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至于几乎到了自闭的状态。严重的自卑情绪伴随着她进入大学,她因为胖而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还因为死活不肯参加体育长跑测试,差点毕不了业。痛定思痛,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张越不仅顺利地毕业当上了教师,而且凭着自己的聪慧,才识和自信转行成为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主持人。她改变了自己,不是改变了肥胖的外貌,而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自卑情结。 2.自身缺陷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与自身的缺陷联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有某种器官的功能不足或身体缺陷就会产生自卑感。如聋哑儿雷雷,在聋哑学校与其它同学一起上课玩耍时,他很天真活泼,但是一回到家,他就是闭门不出。有时母亲要带他去参加社区举行的节日派对,他不肯,如果去了也是闷闷不乐垂头丧气。这是因为他看到整个派对的人都在说说笑笑,唱唱跳跳,而他不能,他很自卑。再比如,口吃的人,你会发现越是人多的地方,他越口吃得厉害,甚至“啊”了半天,啊不出一个词。这是因为他内心的自卑感引起的恐惧心理使得他有口难说。著名演员濮存忻曾经说过,他小时候因脚受伤而瘸,上学时,经常被同学取笑,叫他“瘸子”,被同学冷落。那时的他是非常自卑的,甚至不想上学了。那种自卑情结伴随了他很多年。已功成名就的他,到现在还能很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卑情绪的体验和感觉。 3.家庭离异 现代社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发达国家的社会病之一的高离婚率也在我国日益彰显。离婚造成的家庭分离,再婚形成的家庭重组,叫“爸爸妈妈”还是“叔叔阿姨”的颠来倒去使得孩子产生了自卑感,因为我不好父母不要我了的自责感,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造成了父母离婚的自罪感。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一看到父母争吵,第一时间就问“你们会不会离婚”?现代社会的离婚家庭,再婚家庭,单亲家庭给孩子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如自卑感,自责感,自罪感,不安全感。美国有一句流传甚广的电影对白“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在打我们的孩子”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现代家庭的复杂性。电视剧《家的N次方》中所展现的,家庭的分离,重组,再重组,二爸三爸甚至四爸的现象在生活中还真不少。 著名电影演员邓超在一次电视采访中曾说过,他的家庭是由他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再婚重组的,虽然他们重组家庭的生活很不错,但邓超说,他是被挨打最多的一个孩子,因为他是父母亲再婚后生的孩子,取名为“超”,父亲或母亲在不得不惩罚孩子时,打他而引起的矛盾会比较少一点,他为自己小时候能成为家庭的“缓冲阀”还蛮开心的。在现实生活中,像邓超这样能用积极的态度生活在重组家庭的,还真的不是很多。 4.社会地位 一般说来,自卑感与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基础有很大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人所处的社会情境的不同能造成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如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的弱势群体比较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很多农民工涌入城市。这部分弱势群体尤其是他们的子女是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的。 比如,农民工后代望望,父母给他取名望望就是希望他能在城市上学,工作,结婚,扎根,老了有个依靠。望望没有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小学,中学,都是班级里的尖子生,望望很快乐自信。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望望整天垂头丧气,非常自卑。因为,在小学中学里,大多数同学是农民工子弟,望望因学习成绩好,很受同学追捧,自我感觉很好,也很自信。到了高中,同学们大多数是根在城市里的子女,社会地位的显著差异,同学对他的另样眼光,彻底打击了望望的自信,他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情结,学习成绩也因此而一落千丈。 5.认知偏差 一个人对自己认知上的偏差往往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因对自己评价的任意贬低而引起的自卑,二是对自己的评价过分自信,过分追求结果却大相径庭而引发的物极必反的自卑情绪。比如,某大学的一位学生会主席近来经常做一个相似的梦。梦中他与同学进行长跑比赛,枪响后,他总是跑在第一位,但没过一会儿就开始落后,他拼了命地跑,几乎喘不过气来,但还是最后一个到点。每次梦醒后,他都非常郁闷不安。 他去了学校的心理治疗室,心理医生了解和分析了他近来的心理状态后,告诉他,是他的不切实际的目标难以实现后出现的自卑和压抑使他”夜有所梦”。原来,他一直想成为学校历史上最优秀的学生会主席,但他的任期明年就要到了,而自己的工作成绩不那么突出,预定目标难以达到。而且他发现有一位非常聪明能干的学弟在准备明年的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他认为自己真的是不行,这么好的一个平台给了我,我却没有施展好。他失去了自信,失去了热情,自卑地认为自己是校史上最差劲的一任学生会主席。 6.失败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这些障碍和干扰导致了人的挫败感。有这种挫败感的人容易悲观自卑甚至患上“挫败恐惧症”。 比如,美国学校一般从初中开始就举行学生课题演讲会,每一个团队或派代表或全体上阵作专题演讲。学生芭比对演讲这件事一直是十分害怕的,每次都是能推则推。有一次演讲,她的团队要求每一位队员上场,这可苦了芭比。她每天晚上都对着镜子试讲,还请爸爸妈妈作她的听众。尽管父母鼓励她,她还是很紧张很自卑地觉得自己不行。演讲那天,芭比几乎是颤抖着走上讲台,该她演讲时,她不知所措憋红了脸一句话也讲不出,班内一位同学笑了一声,狼狈的芭比哭着跑回了坐位。这次演讲失败使得芭比更加自卑,整个初中阶段,她都是处于“演讲自卑症”。到了高中,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她才慢慢地走出自卑的阴影,勇敢地走上了讲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