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人们遭遇生命困境、面对心灵牢笼时,往往习惯于选用西方的精神舶来品来化解,却生生忘记了它自有一种中国式的解决方式——禅。在中国人面对人生藩篱束缚时,禅依然能够引领我们去发现从容淡定的生命境界,为自己的生命找寻到真正的解脱。《宽怀:不计较的人生智慧》正是对治中国人心病的一剂良药。 作者十年磨一剑,静观默照,身体力行,撰成此书,旨在对素心的追寻与回归。书中既有启人心智的修心之道,亦有格高味永的佛寺禅踪,更有飘逸出尘的禅僧高格,袈裟风流,银碗盛雪。作者文笔如汩汩清泉,在清新淡雅、空灵曼妙的叙说中,传达出一份禅意的氤氲,透露出对本心的渴盼与呼唤,对尘心的忧虑与针砭。阅读此书,使人恍若置身禅天禅地,如闻梵音法鼓,心归于寂,意归于淡,表里澄澈,在法喜充满之余,对溷迹红尘的生存状态多了一份忏意与反省,对超凡脱俗的佛禅妙境多了一份艳羡与追寻。 名家推荐: 本书体现了作者对素心的追寻和回归,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看作是沉迷物欲的现代人对生存处境的深刻反思与自省。其中既有启人心智的修心之道,亦有格高味永的佛寺禅踪,更有飘逸出尘的禅僧高格,袈裟风流,银碗盛雪。 ——吴言生(《中国禅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 作者十年之前,因缘际会,开始习禅;从此,文风一变,不再拘泥于所谓的文学创作,转而往道艺交参的文字修行潜心精进。不知者,或惋惜他悖离了数十年来的文学主流;知情者,却庆幸他回归了睽违已久的文章传统。这本书,令人眼亮气清、可喜可贺! ——薛仁明(台湾学者) 禅是我们生活在世间里的一壶茶,一轮明月,一朵旷野的孤云。作者的文字则是这茶中的山水、明月下的菩提树、孤云下的炊烟,它是不区分此世与彼世的圆融。 ——周语(散文家、身心灵专栏作家) 作者践行“默默者存”之道,深谙“功不唐捐”箴言。自观自在,守本真心。一部文集凝聚半世感悟心语,印证几度机缘因果。风清云淡,人在途中,天涯咫尺,素位而行…… ——应一平(西安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教授) 作者简介: 印心居士,原名姚展雄,笔名含展。作家、评论家、传媒人、禅和子。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理事,陕西省职工作协理事。他的禅意散文有着台湾禅者林清玄、林谷芳之风,清新隽永,空灵曼妙,蕴涵着深深的禅意和无尽的哲思。其散文作品被中外报刊转载,入编多部书籍,入选香港《高中语文》课本,曾获“世界华文创作成就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序一素心无尘,表里澄澈 序二素位而行,灵山在望 序三文章华国 上篇: 活处处有禅意:修持内心的澄澈与清明 第一章修好你的这颗心 心病终须心药治 “知止”甚于“知足” 抵制生气这个“心魔” 为人生备一把伞 祸从口出,默默者存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痛苦是盐,将它稀释到一片湖里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 做个自在人序一 素心无尘,表里澄澈 序二 素位而行,灵山在望 序三 文章华国 上篇: 活处处有禅意:修持内心的澄澈与清明 第一章 修好你的这颗心 心病终须心药治 “知止”甚于“知足” 抵制生气这个“心魔” 为人生备一把伞 祸从口出,默默者存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痛苦是盐,将它稀释到一片湖里 有一种智慧叫“放下” 做个自在人 一休万事休 包容是一轮明月 万事但求半称心 没有钱,还有什么可以布施 人无癖不可与交 第二章 素心无尘宽怀纳世 母爱大如佛 人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繁华不过一捧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素心无尘 生命的枝头,何枝可依 坐地成佛 有愿力就会有奇迹 绝境飞行,逆风穿云 不风流处也风流 潘石屹的茶满了 第三章 你我都是有来历的人 李煜:释迦的担荷 唐伯虎:逃禅仙吏 金圣叹: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杨度:从“旷代逸才”到“佛门居士” 张大千:百日和尚,一世佛缘 金庸:从洞世到出世 稻盛和夫:用一颗禅心做企业 下篇: 白云流水即禅心:追寻禅的前世今生 第四章 一僧一寺一佛国 佛与象 禅解不二 终南捷径 银碗盛雪 《金刚经》传奇 因花悟道,见性成佛 一花一世界 第五章 追寻禅的前世今生 香积寺 佛不在西天经卷,不在深山古寺 大昭寺前的磕长头 风马旗:写在大地上的经卷 青龙寺的樱花 大雁塔里的那些悲壮传奇 追寻中国禅的前世今生 听道巍法师说禅 第六章 袈裟下的风流 养马放鹤人,遥远的逸响 佯狂济世一颠僧 君恩浅处草方深,破烂衫里盛清风 佛祖是你的仆人 万古云霄一羽毛 半僧半俗,亦情亦禅 生涯懒立身,腾腾任天真 第七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 泥中的莲花 当尼姑爱上君王 不负如来不负卿 恨不相逢未剃时 禅师的爱情 本居古佛万般春 【附录】 花心似禅 刻在莲花上的时光 【跋】 一种风流吾最爱“知止”甚于“知足”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丏尊写了一幅字:“知止”。题款是:“己未八月,书贻丏尊居士。大慈定慧弘一释演音。” 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一年零一个月了。 “知止”虽寥寥二字,却蕴涵着无限的深意与禅机。 禅门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老和尚,身边聚拢着一帮弟子。 有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 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个个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父坦然相对。 师父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父说: “弟子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苹果摘来了。” 老和尚责问道:“出家之人怎能妄取无本之果?” 小和尚答道: “师命有所不从,皆因尘缘不际,造化弄人,我得无本之果,使之皈依佛门净地,不为俗世玷污。虽初衷未果,然弃不期之期,得天意而顺其自然。” 老和尚畅然。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父的衣钵传人。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不失为一种智慧。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的伟人英雄,他们的英明伟大、名垂青史,就在于在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顺势而为,同时,也懂得适可而止、功成身退。 “一代商圣”范蠡离楚投越,辅佐越国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被尊为上将军。范蠡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变官服为一袭白衣,携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范蠡浮海辞去,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号“鸱夷子皮”(即牛皮囊的意思),借此以志不忘伍子胥被吴王夫差逼迫自杀、尸体被装进鸱夷(牛皮囊)中投入长江之事。在齐国海边的一块荒地,范蠡苦身尽力,开荒恳地,治产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达到“巨万”,却仗义疏财,三次散尽千金,天下尊称“陶朱公”。范蠡深知越国勾践为人,他从齐国写信给另一功臣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在接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而范蠡因为懂得“知止”,智以保身,名满天下。 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两块石碑。其一刻“送秦一椎”、“辞汉万户”八个大字;另一刻“知止”二字。两块碑合起来,亦可看成一副对联。张良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天下初定,他便托病退隐,“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在汉初“三杰”中,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因懂得“知止”,得以保全性命。 “晚清重臣”曾国藩,在攻破天京、平定太平军后,威震天下,当时部下劝他发动兵变,举湘军起事,自立为王。谁知,他怒不可遏,严词拒绝,并挥笔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只自知”一联,以表心迹。后解散湘军,自削兵权,斩杀羽翼,以释清廷之疑,终于保全了晚节,也换得了曾家子孙后代的平安。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可谓政客中最懂得“知止”之人。他在两届任届期满后,毅然谢绝人们要求他连任的请求,回到自己的农场,给美国人留下了一个好的制度传统。 在商界,也不乏懂得“知止”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富可敌国时,向世界宣布他将从2008年 1月1日起,不再打理公司日常业务,转而投入他和夫人共同创建的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把写有“知止”两字的条幅悬挂在办公室中,用以警策自己。事实上,他的成功秘诀正在“知止”二字。李嘉诚是一个“知己之可行”的勇者,即他明确自己每一次行动的目的和可靠性;同时,他还是一个“止己之不能行”的智者,即他克制住自己带有危险性和毁坏声誉的每一种行为。在李嘉诚看来,世上之事,皆有物极必反之理,过度的行为只能导致失败的结局。所以真正的大商人应当明白“知止”之重要性,万不可在鼎盛之时跌入低谷。商人之财,多败在不知止上,总想以贪婪之心占尽天下之利,大有满盘皆收、赢家通吃的冲动,这是可悲的,历史上的吕不韦、胡雪岩、和珅就是明证。晚年的李嘉诚,虔心向佛,慈悲喜舍,将个人三分之一的财产捐出,成立基金会,致力于慈善事业。 “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 “知足”是由人,“知止”是由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 工夫下到细微处,一念起,知止,不被带走;一念失,知止,如如不动。 为人生备一把伞 从前,有一信者,在屋檐下避雨。 雨一直下,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停。 此时,他忽然看见一位禅师,撑着伞从面前走过。于是喊道: “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无需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师父该度我了吧!” 禅师道:“我在雨中,你亦在雨中,我不被雨淋,乃因有伞;你被雨淋,乃因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说完便走了。 慧能因一首诗偈,五祖弘忍将衣钵传于他。为避免引起争端,五祖弘忍连夜送慧能到九江驿,叫慧能上船,并亲自摇橹。慧能说:“请师父坐,弟子来摇。”五祖道:“还是吾度汝。”慧能道:“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杭州同游,二人走到天竺寺,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塑像。佛印禅师立即合掌礼拜观音。苏东坡看到观音菩萨塑像手里也拿着念珠,便问佛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缘何?”佛印回答:“念观音菩萨。”东坡不解,问:“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狂风骤雨。自己有伞,就不会被雨淋;自己有真如佛性,就不会被魔迷。禅师不肯借伞,是他的大慈悲,他意欲我们要为自己撑起一把伞。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不求别人,反求诸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人生的要义。 祸从口出,默默者存 默默者存,什么意思呢?就是少说话,近乎无言,这样,才能避免灾祸,得以长存。 “文化昆仑”钱钟书,字默存。据说是他的父亲钱基博老先生发现儿子口无遮拦,天生禀性爱惹是生非,便特地给他取了个“默存”的字,意思是要儿子管住自己的嘴巴,以免招来口舌之灾。真是知子莫若父,殷殷厚望可窥一斑。 “默默者存”语出《汉书?扬雄传》:“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观雷观火,为盈为实,天收其声,地藏其热。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攫挐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宗危,自守者身全。” 从思想上来讲,杨雄的这番话是源自道家。“炎炎者灭”、“隆隆者绝”、“位极者宗危”,那么,如何才能长久呢?只有“自守者身全”、“默默者存”。 默默者存,是吾国人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上帝给了人一张嘴巴两只耳朵,就是为了要人多听少说。《菜根谭》云:“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意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路。” 斯言诚哉! 口乃心之门,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三国时期的名士杨修,恃才傲物,聪明绝顶,在曹操手下当主簿,常常自作聪明,先是与曹操猜“碑辞”、猜“阔”字、猜“一盒酥”(这些都是小游戏,曹操还不至于将他置于死地),接着,曹操梦杀侍卫,杨修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丞相非在梦中”,戳穿了曹操的阴谋。最后在前线作战时,说破“鸡肋”口令含义,让士兵整装待归,曹操终于以扰乱军心为由将其处死。 杨修之死,就是因为他不懂“默默者存”之理,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相反,三国魏末隐士孙登,却是一位深谙“默默者存”之道的高人。生逢乱世的孙登,为了不与司马氏强权同流合污,他洁身自好,隐居苏门山,夏天则编草为衣,冬天则披长发御寒。他好读《易经》,常抚一独弦琴,怡然自娱。他性无喜怒,有人故意将他推入水中,欲观其怒色,谁知他出水上岸,却大笑不止。孙登不与人言,尤擅长啸。司马昭听说孙登的异行,派名士阮籍去拜访,与之语,皆不应。阮籍行至半山,忽听山中啸声,悠远清旷,响彻人寰,“如《萧韶》笙簧之音,声震山谷”。 “竹林七贤”的另一位名士嵇康,跟孙登游学三年,临别时,孙登告诫嵇康:“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嵇康从此佯狂醉酒,即使说话也是“发言清远,口不臧否人物”,但最终还是未能忍住,当好友吕安惨遭陷害时,他挺身而出,口诛笔伐,为其作证,终被司马昭所害,临终时作幽愤诗,诗中有“昔惭柳下,今愧孙登”两句,后悔当初不听孙登诤言。 孙登的无情、默言,是一种长期修炼的结果,是以冷漠无言对抗血腥的现实。而阮籍、嵇康二人若能学得孙登的沉默,长啸于山林,或可得其天年。所以,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在《赠送张叔和》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喟:“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由此看来,一个人要想做到守口如瓶、默默不语,实属不易! 然而,清代名臣张廷玉却做到了。他一生谨小慎微,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为圭臬。他居官五十载,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清一代,是汉大臣中配享太庙的唯一一人,雍正赞曰“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更别说长期身居相位,所伴的还是康雍乾一类的帝王,上书房的权臣们出出进进,如走马灯般,不知换过多少,而张廷玉却五十年稳如泰山,安之若素,这般功力实非常人可比。 默默者存,是吾国人的一种处世哲学。溯其根源,它是中国几千年专制制度下的产物。试想,在封建专制统治下,说真心话是当局不容,说违心话是己所不愿时,只好明哲保身,选择沉默。 然而,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倘若都来追求这种大智慧,岂不变成“万马齐喑”的局面,龚定庵先生地下有灵,也会悲叹不已的。 一个国家要有活力,要有生机,恐怕还是多些话语才是,尤其是在当今的和谐社会,更应如此。和谐社会的为政者,必先要有“包容”的气度,对各种思想,乃至异端,都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和谐。 在我看来,和谐,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而是善待不同的声音。否则,无论如何提倡“畅所欲言”,都只是一句空话。 默默者存,于我国度而言,可谓至理名言了。但是,这样的至理名言,今天思之,多少让我心生一丝悲哀。什么时候,这样的处世哲学才能消亡呢?倘得这一天,那社会必然又是一大进步了。 其实,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的同时,早已发出了另一种呼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胡适先生非常喜欢格言,他把格言说成是“金玉之言”,常常题字给别人,比如“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再比如“功不唐捐”。 这些格言,既能励志,又不失高雅。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功不唐捐”。虽寥寥四字,在我看来,它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给人百倍的信心。 鲁迅先生当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时,曾用过一笔名:唐俟。“俟”,好理解,意为等待,诸家所说相同。“唐”字,周启明认为是“功不唐捐”之“唐”,看来不唯我喜欢,鲁迅先生也推崇这四个字。胡适先生亦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讲到它。 最早是在1932年6月27日,胡适在题为《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说道:“佛典里有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随后,1953年,在台北“记者之家”,胡适先生发表演讲,题目是《报业的真精神》。其中,他便用这四个字来鼓励报业从业人员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总有一天会绿树成荫的。胡适先生认为,应该把“功不唐捐”视为一种信仰。1960年6月18日,胡适应邀在台南成功大学某班级的毕业典礼上发言,题为《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在最后一味药“信心汤”中,他再次引用“功不唐捐”告诫学生:“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 功不唐捐,这四个字可以这样理解: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必然是有回报的! 其实,这本是佛家语,原句为“福不唐捐”,出自《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后人逐渐写成了“功不唐捐”,把经文里单纯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扩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奋进努力的“功”,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含义。 在五台山,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虔诚的信徒,他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从千里之外的山东曲阜来,一路上,风吹日晒,忍饥挨饿,走一步路,磕一个头,就这样走了两个多月了。我问他,你这样做,佛祖看不到,能给你带来福报吗?他也不多理会我,只轻轻说出四个字:功不唐捐。继续默默地磕头行路。 对那些虔心向佛的人来说,“功不唐捐”这四个字是他们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 想起那些出家人,青灯古佛,晨钟暮鼓,远离红尘,恪守戒律,一心只念“阿弥陀佛”名号,还有那些虔诚的朝圣者,离乡背井,不远万里,经年累月地磕着等身长头,究竟图个什么?回报在哪里?在世俗人的眼里,他们是在做无用功,可他们不这么看。在他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自己虔心向佛,一定能得到回报,一定能求得佛祖的保佑,或祛病消灾,延年益寿,或离苦得乐,修成正果。 我们都是扰扰红尘中的人,自然有着很强的功利心,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然而,愿望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功不唐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时候,它的功效是漫长的、隐性的,分散在细微的时间之内。也许,我们付出了百倍的努力,结果,收效甚微,但是,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怀疑美好的人生,要坚信:自己不会白白付出,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因为我们坚信世间有一条真理:天道酬勤,功不唐捐。 痛苦是盐,将它稀释到一片湖里 一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禅师为了使他开悟,派这个弟子到集市买一袋盐。当弟子回来后,禅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禅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眉道。 禅师呵呵地笑了。 随后,禅师领弟子到一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入湖里,然后说道:“现在尝尝湖里的水。” 弟子弯腰掬起一捧水尝了尝。 “什么味道?”禅师问道。 “甘甜可口。”弟子回答。 “你尝到咸味了吗?”禅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禅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是的,生活中的痛苦就好像是盐,它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品尝同样程度的痛苦时的感受取决于我们把痛苦置于何地。 当你面对痛苦时,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开拓你看待事物的眼界,开阔你包容事物的胸怀,不是将痛苦放进一杯水中,而要将它稀释到一片湖里。 痛苦之于心灵,恰如盐之于容器。 将痛苦之盐放进一杯水,你品尝到的唯有饱和后的苦涩; 将痛苦之盐投入一片湖,你品尝到的尽是稀释后的甘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