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交心的朋友却越来越少;我们住房的面积越来越大,但活动的空间却越来越小;医疗条件越来越发达了,但疾病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了;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感受到的幸福却越来越少了;我们的言论更加自由了,但心灵的自由却越来越少了;我们说的多了,爱的却少了,对人的防备也更多了;我们可以登上月球,却难以走进一个人的心。……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活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小心,却越来越吃力,越来越不开心了。于是心累了,人倦了,快乐不见了。这就是本书诞生的机缘。 作者简介: 李木木,著名畅销书作家,爱瑜伽,爱户外,爱旅行,爱神秘的事物。爱《读者》爱《小王子》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心累催人老,都市让人逃第二章你不是活得累,只是心累第三章补全心智的缺口,才能心沐阳光第四章想开点——“开心”是福,“关心”是魔第五章慢着点,守住生命的沉香第六章简单点,减法生活最精彩第七章淡着点,名利于我是浮云第八章莫为工作狂——命若琴弦,浮生若梦第九章莫为感情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第十章莫为交际烦——爱到极致是忧伤第十一章甩掉烦恼——凄然过后拈花笑第十二章学会超脱——拨开心路是佛陀结语:心态不改变,怎么能幸福? 第一章心累催人老,都市让人逃你开着宝马,盼着大奔,穿着Armani、Prada,在富丽堂皇的地标性写字楼上班,一周飞五个城市……在别人眼里,你是很潮、很时尚的成功人士,但在专家和你自己的眼里,你只是个可怜兮兮的“中国病人”——身体过劳、精神抑郁,心情拧巴,生活纠结,活得忐忑……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至50岁的白领!他们自嘲为可怜的“都市骆驼”。骆驼在哭泣,因为它不知道哪根稻草将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在等待可预期的必然糟糕结果出现的过程中,很多人选择了逃离。亲,其实你不必逃,你只需要修——修好这颗心。1.我们不是“害虫”,我们都是“小老鼠”小熊是我新认识的一个好朋友,属于一见钟情心有灵犀相见恨晚的那种。她是80后、时尚前卫、都市白领的典型代表,在一家地产经纪公司做文案工作。此女相当有深度,相当知性,相当幽默,相当深邃。这样夸一个女人,似乎不太靠谱,不过没关系,她不介意,很乐意。几乎每次一见面,她都朝我高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这首红透20世纪80年代的广告儿歌是她的最爱,也应该是风华正茂的都市白领们的最爱吧。可是最近一次见面,这个80后美女劲头照旧十足,但是唱的歌词改了:“我们是老鼠,我们是老鼠,疲惫的小老鼠!奔命的小老鼠!”怎么给改成这样了?我习惯了她的乐观。见我一脸诧异,小熊同学先给我讲了个故事:一只小老鼠路上拼命奔跑。乌鸦问它:“小老鼠,你为啥跑得那么急?歇歇脚吧。”“我不能歇,我要看看这条道的尽头是个啥模样。”小老鼠回答,继续奔跑着。一会儿,乌龟问:“你为啥跑得这么急?晒晒太阳吧。”小老鼠依旧回答:“不行,我急着赶路,前面还长着呢。”“你不觉得俺们都是这样疲于奔命的小老鼠吗?当然,除你之外。”小熊拽给我这么一句话。接着,她拿出《蜗居》中郭海萍抱怨房价过高时候的那种派头给我细数:“姐,身在北京,哪能是你这种悠闲的状态呢?正常的状态应该是:健步如飞,每跨出一步,高跟鞋就把长安街踩个坑,咔咔咔往前走,奔忙着,忙着赚钱,忙着买房,忙着进修……不忙忙碌碌,你好意思和人说你在北京混吗?”被她连珠炮式的一阵轰炸,我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是,在北京,像我这种生活状态确实罕见。透过星巴克的玻璃窗,往天桥底下、大街上看去,个个都是小熊同学所形容的那样:脚步匆匆,男人夹着公文包,女人拎着电脑包,咔咔咔往前走。他们中间,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和小老鼠一样,急着赶路,甭管走了多远,都有各自的奔头,或房、或车、或人、或远方。不仅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包括省会城市、直辖市那种二线城市,生活节奏莫不如是。这样的“老鼠族”,累是必然。小熊同学果然给我叨叨上了:“我天天什么都不干,躺在床上,都觉得累。每次回到河北老家,给俺奶奶嘟囔累,俺奶奶都说俺矫情,不插秧不种田的,累个啥?”呵呵,奶奶她老人家哪里知道,孙女累的是心,而不是身。时下的中国,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工作模式、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给人们带来了实惠,餐桌上摆的是生猛海鲜了,身上穿的是进口名牌了,住的房子是带跃层阁楼了,但是人们的心灵却空虚了,心情也沉重了。工作压力、社交压力、情感压力、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各种压力铺天盖地向你袭来,让你来不及招架,来不及应对,就一股脑儿暂时保存大脑中,埋在心底。久而久之,心和脑的承受力就会超负荷运转。这样你的心装的东西太多了,脑子想的事情太多了,你的心超重了,你的心也累了。身体的劳累稍作休息可能就会好,洗个澡、理个发、换身新装,顿时精神十足。可是心累了,是你怎么躺着、趴着、卧着也放松不了的。那种说不出来的空虚失落、心绞磨乱的心情,时时刻刻跟着你,想躲也躲不掉,想抛也不抛不开。它就一天一天把人的意志摧毁,让你成为坏心情的奴隶,它像一个强有力的漩涡把你吸进无尽的深渊。它想让你多难过,你就会多难过;想让你多伤心,你就会多伤心;想让你多孤独,你就会多孤独;想让你流多少泪,你就会流多少泪。这样的累,有何后果?嗯,后果很严重。亮心堂现在不是流行“穿越”吗?咱们也玩一下穿越。假如有一天你能跑到阎罗王的办公室,翻开生死薄看看,死亡明细表上,愁死的绝对比累死的多得多!因为身体的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会影响心情,会扭曲心灵,会令人抓狂,把人逼疯。其实,每个人都有被他人它物所牵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得其乐。在这个以压力、速度为标签的社会里,调心显得比任何一项技能都重要。22222222222.心理负重感加速人类老化23岁的年龄,32岁的面容;25岁的身体,52岁的骨骼。别以为我在胡扯,这是你我身边再熟悉不过的事实。你在上下班的时间坐过地铁吗?如果坐过,当你目睹地铁上那一张张疲倦的“地铁脸”——暗黄、无光泽、目光呆滞、满脸倦容,你保证不会反驳我的说法。心累,说白了,就是心理上有负重感,即心理上有压力,这样那样的压力。带着压力生活,不仅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身体也倍受摧残。压力也会催人老吗?当然。前不久,北京一家市民体质监测指导中心,对近500人进行了一组体质监测。监测数据表明,约80%被监测者的体质年龄大于实际生理年龄。另一项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的过速老化趋势已经超过欧美国家水平。这使人一下就联想到早几年就流行、而今被重新解释的一个词“亚健康”,即:过度用脑,普遍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情绪长年得不到疏导,心理问题成堆,身体各项指标持续下降。那么,有多少人可能已陷入这种状况,或是在这种状况边缘徘徊呢?据上海社科院亚健康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上海市健康人群占16%,非健康人群占14%,其余的都可归于亚健康人群,比例高达70%。在一家IT企业任高层领导的艾女士,平时因为工作过于紧张,老是觉得疲劳、乏力,一监测,心肺功能、平衡感、柔韧度、耐力、爆发力、敏捷度等7个方面指标功能全部下降,身体年龄比实际年龄大了整整8岁。某会计公司部门经理赵先生才27岁,吃完饭就想睡觉,老觉着颈椎有问题,动不动就感冒、头晕、血压升高。据他说,晚上一般是12点~1点钟睡觉,经常加班,没有午休,最困的时候走在街上都能睡着。累的时候就抽烟提神,经常喝酒,经常吃一些补药,经常漏餐,经常做梦。此外,还经常伴有恐高、焦虑、害怕老板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考试压力大、莫名冲动、想杀人发泄或解脱等等。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它有可能成为了我们中大部分人或某个特定圈子的常态——生命就是这样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威胁——在生命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受着威胁,而不是要定期到了哪个阶段才会受到威胁。而且这种老还不是仅仅停留在外表、一眼就能看得见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认为压力会让人变老,但是这种“老”往往指的是“看起来没以前那么精神、活泼”。最近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了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指出:心理压力真的会让人加速衰老,而且一老就可能达到十几年。据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刊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埃丽莎?埃培尔领导的一个小组已经观察到了心理压力对细胞的影响。要解释压力与细胞之间的关系,先得从人体细胞“分子钟”说起。每一个染色体的顶端,都被一片被称为端粒的DNA物质覆盖着,它的作用是保护染色体、提高基因的稳定性。每当细胞分裂时,这些端粒便会变短,由此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端粒会比母细胞的端粒稍短一些。在年轻人身上,端粒酶将纠正这一过程,重新构造细胞端粒。但在年纪大一点的人身上,在细胞分裂后,端粒将大大缩小,最终细胞复制将完全终止,这意味着人的寿命也就此终结。由于端粒的长度决定了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的次数,可以通过它计算出生命延续的时间,故其被形象地称为“分子钟”。为了研究心理压力对细胞衰老的作用,埃培尔和同事们观察了58位母亲的白血球细胞的染色体端粒。在这些母亲中,2/3母亲的子女都患有慢性病,心理压力大一些,其他母亲的子女身体健康,因此她们的心理压力相对小一些。对于这一发现,埃培尔表示并不感到意外。她说:“如果我们感到压力,就应该认真对待,因为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细胞。”在研究中,埃培尔还发现,对那些照顾病儿时间最长的母亲来说,无论她们自己感觉到的压力是大是小,她们的染色体端粒都会比较短。“她们照顾病人的时间越长,对自身健康的影响也就越大。”亮心堂压力固然不是个好东东,可是生长在这个被现代文明的浪涛洗礼过N次的时代,我们注定和压力无法绝缘。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家里,我们是责任两肩挑的监护人;走出家门,我们是功利的经济人;步入职场,我们是忙碌的现代人。我们每天疲于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要,要面对工作、生活、情感、学习上的各种要求,在体力、脑力、精神上时时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越是这样,越是要求我们学会放松,与压力共舞,把生活的节奏控制在快慢适中的程度上,尽量挽回失去的“生命”。22222222223.情绪不佳,心身疾病不请自来心累,自然情绪不好,情绪不好,身体自然糟糕。先来了解一个医学名词: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像创伤、烈性传染病这样纯粹因生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已越来越不是人类的对手,而心血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类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损害却日益凸显。在这些慢性疾病相对漫长的病程当中,情绪的变化对病情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此“心身疾病”这个现代医学名词也就应运而生。“心身疾病”又称“心理性生理障碍”(psychophsiologicaldisorders),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与我们经常听到的“身心疾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从而引发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等。这些生理变化导致的心理、行为变化与个人的社会认识无关,也与对自我的认识无关,其心理、行为变化常常不受自我意识的控制。“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则正好相反,是由于个人因发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类事件,特别是恶性事件的不良刺激而对自我认识发生了改变,导致心理状态不平衡。这种心理状态的失衡最终影响了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了某些身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也就是说,“身心疾病”是身体的异常引发了心理改变;而“心身疾病”则是情绪、心理的失常导致了躯体的变化。“心身疾病”的概念被认可之后,医学专家回过头来再仔细端详现代的各种疾病,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一种慢性疾病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心身疾病”的队伍日益庞大起来: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痉挛、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心因性)厌食;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征;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胖症;神经系统:紧张性头痛、偏头痛、痉挛性斜颈、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肌肉骨骼系统(包括免疫机制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痛、颈臂综合征、皮肤病(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眼科:青光眼、弱视;耳鼻喉科:美尼尔氏综合征、口吃、咽部异物感;口腔科:舌痛、口炎;妇科: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人的情绪是摸不着抓不住的东西,而身体的不适则是实实在在的,它们之间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我们设想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体内的神经细胞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蛋白质——我们暂且称它为“情绪递质”。当这种递质积聚到一定数量,就会作用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使人的身体组织产生器质上的变化。那么,这种神秘的“情绪递质”到底是什么呢?世界各地有大批的生理学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它,只可惜直到现在仍然理不出头绪。当生理学家在实验室里忙碌的时候,心理学家也没闲着,他们根据对人心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让我们来看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1)心理动力学说这个假说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心身疾病是潜意识的冲突对躯体和器官功能影响的结果。有专家提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神经或者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而导致各器官出现不同的症状。(2)心理生理学说如果说心理动力学说是强调病因,心理生理学说则着重于发病机制。Cannon的“应急”反应、巴甫洛夫的实验神经症,都试图说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以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近年来,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对情绪活动导致器官功能变化的观察,同时也注意到遗传基因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对心身疾病的影响。当科学的宝藏还杳无所踪时,每个寻宝者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搜寻它。也许当谜底一层层揭开的时候,人们会发现每一种理论或学说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真理,正所谓殊途而同归。亮心堂对于年轻的你来说,听起来慢性疾病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但实际上,最能感受现代日见加重的生活压力的正是年轻人,一旦心理调适不周,心身疾病离你会比离中老年人更近。面对事业和健康的剧烈冲突,你必须要当个调和矛盾的高手,先把自己的身体整和谐了,才能体会和美人生。22222222224.心情不畅,高危疾病潜伏身边在所有威胁现代人健康的疾病当中,高血压、心脏病、癌症位列前三强,被称为现代人生命的三大杀手。而这些疾病,最青睐心累的人。二三十年前,美国有两位心脏病医生,他们在长期接触病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有一种特殊的行为模式:他们的行动常常是匆匆忙忙的,觉得时间老不够用,觉得事情老没做完,觉得怎么活都累,竞争性特别强,对人常怀有敌意,易激惹暴怒,愤世嫉俗等。他们把这种行为模式叫做“A型行为模式”。与之相反的另一种行为模式:不急不躁,心平气和,不爱竞争,按部就班等,叫做“B型行为模式”。他们认为,“A型行为模式”是病人得心脏病的重要原因。其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种行为模式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多数研究观察到,“A型行为模式”的人比非“A型行为模式”的人得冠心病的要多些。而且,还有学者研究表明,病人的“A型”行为特征越典型,他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程度也越重。近些年,我国医学研究也证明了同样的事实:在高血压病发生和疾病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冠心病类似,甚至更突出些。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是诱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我国曾有研究者观察到,在高血压病(均指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具有急躁易怒型和敏感多疑爱生闷气型性格的人明显多些。他们生气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因为性格急躁,常因小事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平衡,造成心血管系统的紧张状态,从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或许以上这些论据还是没有引起你对心累的警醒,那么下面这个足以让你震慑。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发病年龄下降,病死率在整个疾病谱中占居第2~3位。那么,恶性肿瘤的起因到底在哪里呢?说出来恐怕会让你倒吸一口凉气,答案依然是——心累。心理活动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与以下几个系统有关,即心理因素、社会环境、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肿瘤本身,也与这几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任何单独的心理因素的作用都是不确定的。先来看心理因素,心理应激活动与机体的淋巴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免疫系统受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调控,同时免疫系统对高级神经系统也存在着反馈机制,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应激通过改变DNA的修复,对肿瘤基因有直接的作用,同时由于不能及时清除结构较差或发生变异的细胞,对肿瘤基因又起间接的作用。再来看情绪作用,情绪是机体对事物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体验。抑郁、焦虑、恐慌等负性情绪与肿瘤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国外医学专家对严重抑郁症患者、典型和非典型心境恶劣患者循环系统中淋巴细胞的亚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论是抑郁症患者的NK细胞水平可能升高。他们还发现,焦虑可降低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研究者们一致认为,适当的心理社会干预对患者的恢复是有益的。它可以改善个体的应付能力,减少情绪上的烦恼和情感上的孤独,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脑中风等重大高危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亮心堂心理健康才能躯体健康。心理产生作用的主要中间环节是情绪。情绪是身心健康的晴雨表。而一个活得吃力、费劲的人,怎么能拿出积极快乐的情绪呢?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喋喋不休的抱怨,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所以,捍卫健康,必须从改变心累开始。22222222225.衣着光鲜,抑郁症恣意蔓延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要杀手。全世界患有抑郁症的人数在不断增长,而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面临自杀的危险……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心理疾病。抑郁症以忧郁和厌世心理为突出特点,病人有凄凉感,常唉声叹气,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头痛、心烦、多恐慌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最初得知生活得好好的人竟然有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或并不打算接受,可事实又怎样呢?数一数,看看香港和台湾,有多少明星抑郁、酗酒、吸毒、聚赌、跳楼、割腕、煤气自杀、飚车、厌食或暴食,或歇斯底里,或癫狂,或妄想症,或追害狂,凡此种种,都是心理抑郁的表征。再看看我们周围,每一年又有多少人跳楼、吃安眠药、跳水?别的不说,大学经常都有因心理问题而自杀者,不仅是大一学生,也有硕士生,更有博士生。如果这还不算严重,那么,屡见不鲜的小学生约定集体自杀,可以算是严重问题了吧?总之,从小学生到老年人的年龄跨度内,我们看不到不出心理问题的“安全”区域了。“我的世界总是灰色的,甚至经常想到死。”一身名牌、衣着光鲜的艾琳经常这样向周围的人说。她画着精致的彩妆,眉宇间却透出疲惫与憔悴。她是典型的高级白领:在名牌高校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凭着优秀的外语水平受雇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领着高薪美金。她似乎没有理由不快乐,但是她就是觉得活着索然无味。“太累了!工作累、生活累、恋爱累、交际累,件件事都累,每天下来疲惫不堪,逐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所有的朋友也都抛弃了我,心理上非常孤独。”艾琳只是我们中某个人的代号,一个象征,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处在现代社会这种节奏之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和她一样——心理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失控了、找不到方向了、“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病得不知为什么还要活着。整个社会就处在这样一种病态当中。很多人不可理解,我们在物质上如此富裕,头脑发达、四肢健全,世界比以前不知道要精彩多少倍,怎么就不知不觉抑郁了呢?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是什么呢?答案是:1.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很多都市白领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理,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2.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有些人对事业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3.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就业压力大学生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容易产生灰色情绪。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4.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5.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等。上述这些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不适。亮心堂在抑郁的迷雾面前,我们不堪承受生命之轻,感叹生如夏花。可是生命的诞生毕竟为了生而不是死。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么一种方法,给生命减负,给心灵减压,以期发现生命之旅的曼妙和美好,体会到更多的生之乐趣。22222222226.亲爱的,你不必“逃离大都市”这两年,伴随着“裸婚”、“蜗居”、“蚁族”等一系列沉重字眼的轮番轰炸,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逃离大都市正成为各大职场论坛里呼声极高的倡议。许多大学生就业论坛里流行着这样一个笑话——我奶奶现在还在农村,自打我考上清华以后,每次回去奶奶总对我说:“家里那几块地,还有这个院子,这些鸡啊猪啊,都给你留着。”我有一位刚刚清华大学毕业的小老乡对我说,以前没毕业的时候看到这帖子总是一笑而过,而今真的毕业了,看到如今的就业形势,方才体会到了“奶奶们”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事实上,不仅仅是“北上广”,许多大都市都因高房价树起高高的生存壁垒,让人欲走还留,内心无奈地纠结。此时,回流到二三线城市,是否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我的这位老乡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以十几年的“北漂”经验和三十多年的人生经验建议他“不必逃,尽力留”。道理很简单:第一,心累的人不仅只存在于大都市,小城市也照样有想不开的人。通常,逃离人群的理由是:生活压力大,生活成本高,买不起房,竞争激烈。可是这些因素,在小地方就没有了吗?非也。据我所知,心累已经不分地域了。一套像模像样的楼房,别说二三线城市了,就是在一个普通县城,也要三四十万元;一套别墅,要百八十万。一个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小城市的人情往来日甚频繁,婚丧嫁娶、小孩升学、老人过寿,都要大发帖子,大摆筵席,旺季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份子钱”。而且,小城市的互相攀比风更严重,县城的想去市里买房,市里的想去省城买房,省城的想去京城买房。一家攀一家,一级比一级,看不到尽头。还有,地方的工资水平不高。鉴于上述情况,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如果你不想啃老,在二三线城市拥有体面生活并不轻松,照样累。第二,一个心累的人,在大城市累,跑到小城市也轻松不了。因为心累是个心理问题,而不是地理问题。活得累不是城市之罪,而是人之罪。心累的根源在内心,凡是心理疾病患者都和心态不健康、人生态度不端正、自我认知不恰当有关。这哪里是换个地方就能解决的?如果不把原因放在内心,而找生活环境兴师问罪,这和小朋友碰到了桌子,不怪自己大意疏忽,而骂桌子不长眼不是一个道理吗?亮心堂“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如果你心想不开,就是把你放到世外桃源,你也成不了陶渊明,找不到真逍遥。没有淡定的心态,逃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心累的悲惨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如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心想开了,心态正了,心理健康了,该进修进修,该学习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挣钱的能力,在哪里都可以活得舒坦。22222222227.心理疲劳度自测:看看你是否依然“健在”以下10项测试可以使你对于自己的心理疲劳程度有个大致的了解,测试分数仅具有临床心理学的参考意义。1.在处理一些重要或是紧急的公务时,我经常掌心冰冷或出汗:A常常如此;B有时如此;C极少如此2.晚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时,我也会拖到很晚才睡:A从不如此;B有时如此;C常常如此3.当同事的意见和我发生冲突时,我:A感到恼火,甚至有时愤怒;B介于A、C之间;C冷静考虑对方的观点和立场4.当被通知领导找我时,我总会一下子紧张起来:A是的;B不一定;C不是的5.办事拖延,我似乎也不太担心由此产生的后果:A是的;B介于A、C之间;C不是的6.最近我发现我对于以前喜欢的娱乐活动其实并不太感兴趣:A是的;B说不准;C不是的7.在下班时间接到显示公司号码的来电时,要很久才接听或者干脆不接:A是的;B有时如此;C从不如此8.我被不是很熟的人认为干得不错,我也竭力保持别人对我的这种印象:A我总是如此;B介于A、C之间;C几乎没有这种想法9.在休息日总是昏昏沉沉睡到下午,然后担心时间过得太快:A是的;B介于A、C之间;C不是的10.计划表开始变得不重要,我不再往上填写各种安排了:A是的;B偶尔也写;C不是的A3分,B2分,C1分,算一下,看看得分高低。分数<10,很好,你还没有产生心理疲劳;分数在10~19,开始注意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分数25分以上,情况不妙啊。也许真的到了改变你工作环境和方向的时候了,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心理疲劳程度的加重。但此时也要当心,毕竟心累可能已经对你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你的判断力和信心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客观,建议你请专业的职业顾问机构帮你进行分析评估,这不失为帮助自身职业发展的明智之举。亮心堂有谁知道,现在死亡率最高的人群不是穷人,不是难民,而是30至50岁的白领!按国际标准,人的寿命应该是100至175岁,而我国知识阶层寿命才58.5岁!如果说前几年《穷爸爸,富爸爸》和“奶酪”之类的畅销书暗示了人们对成功的向往,那么这两年健康书的畅销则表明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健康的重要。面对一个又一个倒下的同伴,每个人都有必要来关注心不累的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