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心动论》书稿分为“沟通从心开始”和“心动重在行动”两大部分,阐明了人际沟通和交往从交心开始的道理,并教读者如何用心去了解对方,如何把用心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交往。书稿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甘永祥:男,58岁,中共党员,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目录: 善沟通,路路通(代序)/1 第一章沟通是心的相通/ 第一节心钥开心锁 一、心态决定状态 二、沟通源于心通 三、人际距离源于心的距离 四、心钥开心锁 第二节用心沟通 一、友善心 二、谦卑心 三、同理心 四、包容心善沟通,路路通(代序)/1 第一章沟通是心的相通/ 第一节心钥开心锁 一、心态决定状态 二、沟通源于心通 三、人际距离源于心的距离 四、心钥开心锁 第二节用心沟通 一、友善心 二、谦卑心 三、同理心 四、包容心 五、感恩心 六、诚心 七、耐心 八、细心 第三节善于沟通之心 一、快乐的情绪 二、良好的精神面貌 三、健康的人格 第二章知心——心相通之基础 第一节心理及心理活动 一、什么是心理 二、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活动 第二节无一相同的个性心理 一、个性心理含义及特点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个性心理倾向 四、人格特质理论 第三节探索心理三流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三、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章读心——心相通之前提 第一节懂颜色观体貌 一、颜色看个性 二、体型看个性 三、相貌看个性 第二节观肢体察心理 一、肢体语言及特点 二、身体透露心理 三、表情与微动作 第三节行为动作露心思 一、自我抚摸有玄机 二、行为方式显个性 三、姿势距离观心理 第四章攻心——心相通之策略 第一节熟悉对象,整饰自我 一、熟悉沟通对象 二、做好积极的印象整饰 三、善于自我暴露 四、勇于自我推销 第二节找准弱点,手法温暖 一、记住他的名字 二、给人真诚的微笑 三、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四、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五、真诚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欣赏 六、善于倾听,做个好听众 第三节刚柔相济,进退有据 一、刚柔相济 二、进退有据 三、留有余地 第五章治心——沟通中心理咨询及辅导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人际沟通 一、心理咨询概念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 三、心理咨询有助于交往与沟通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技巧的运用 一、心理咨询的一般原则 二、心理咨询相关技巧运用 第三节常见的人格障碍及心理辅导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二、强迫型人格障碍 三、逃避型人格障碍 四、依赖型人格障碍 五、自恋型人格障碍 六、癔症型人格障碍 七、分裂型人格障碍 第六章熟悉人际沟通理论/ 第一节人际沟通的特点和分类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二、人际沟通的特点 三、人际沟通的分类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及作用 二、人际交往的类型 三、良好沟通促进人际交往 第三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及形成 二、人际吸引的规则 三、良好沟通促进人际吸引 第四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关 一、人际关系及分类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及恶化 三、良好沟通促进人际关系协调发展 第七章提高沟通能力/ 第一节提高信息发送能力 一、文字沟通能力 二、语言沟通能力 三、肢体语言能力 第二节提高信息接收能力 一、阅读能力 二、倾听能力 三、感知肢体语言的能力 第三节提高反馈能力 一、反馈的意义及类型 二、反馈中的巧提问 三、反馈能力的培养 第八章完善人际沟通主体 第一节适度的自我体验 一、自信 二、自尊 三、自爱 四、杜绝自馁与自卑/ 第二节有效的自我控制 一、自主自立 二、自持自强 三、自律自制 四、自我调节 第三节良好的自我形象 一、形象影响着沟通 二、服装反映你的气质 三、饰品能够点石成金 四、言语谈笑、行为姿态体现你的风度 五、适度的待人接物看出你的修养 第九章掌握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 第一节不同社会群体的沟通 一、不同年龄者的沟通 二、不同性别者的沟通 三、不同职业者的沟通 第二节不同行为风格者的沟通 一、老虎型的特点及沟通 二、孔雀型的特点及沟通 三、考拉型的特点及沟通 四、猫头鹰型的特点及沟通 五、变色龙型的特点及沟通 第三节不同职场关系的沟通 一、与上级的沟通 二、与下属的沟通 三、与同级的沟通 四、与客户的沟通 第十章善于克服人际沟通中的障碍 第一节沟通障碍及产生的原因 一、来自信息发送者的障碍 二、来自信息接收者的障碍 三、沟通双方的差异造成的障碍 四、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 第二节沟通障碍的克服及裂痕的修复 一、沟通障碍的克服 二、沟通中裂痕的修复 第三节善于与个性怪异者沟通 一、与易怒攻击型的沟通 二、与诸事抱怨型的沟通 三、与一言不发、沉默不语型的沟通 四、与满口承诺但难以兑现型的沟通 五、与凡事皆否定型的沟通 六、与武断主义型的沟通 第十一章自我善沟通,生活轻松,事业成功/ 第一节自我善沟通,与人好相通/ 一、自我沟通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 二、自我沟通的特点 三、自我沟通的形式 四、自我沟通影响及促进人际沟通 第二节自我善沟通,人生真轻松 一、压力是柄“双刃剑” 二、压力源及压力的自我察觉 三、加强压力管控,重在自我沟通 第三节自我善沟通,事业能成功 一、深化自我认识 二、不断自我提升 三、勇于自我超越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二、良好的精神面貌 精神面貌是社交形象的基础,也是沟通中被人接纳的条件。良好的精神面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道德情感 在与人交往及相互沟通中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一个人自私利己、虚伪狡猾,其他方面条件再好也难以使人乐意与他交往、沟通。因此,应首先注意对自己良好道德的培养。 一是要真实而不虚伪。真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即使自己有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隐蔽,做到清澈透底、表里如一,使人信赖,乐于交往。而有的人为了获得别人的好评或满足于交往中的虚荣心,故做姿态,表现虚伪。这虽然一时也可能获得人家的好感和欢心,但最终会被大家所疏远。心理学家安德森在1966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将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们选择最喜爱的个性品质,结果真诚、诚实、理解、忠诚、可信、聪慧、可依赖、有头脑、体贴、可靠列前十位。可见,真诚和诚实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是要有正义感。在人际交往中,一身正气,刚直不阿,有助于树立你的良好形象。反之,是非不分,好坏不辨,甚至惧怕邪恶,必将有损你的形象。 三是应乐于助人。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不顺心和困难。若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你能毫不犹豫地伸出热情之手,关心他、帮助他,这样势必在他的心目中留下对你的美好印象。 四是善于尊重他人。善于尊重他人是沟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愿找一个看不起自己、挖苦讥讽自己的人做朋友。因此,每个人都应学会尊重他人,不要轻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这样,才可能与人和谐相处,并获得别人的尊重。 (二)热情、自信、大度 一是热情。满腔的热情好像一团火,燃烧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周围的人若能从你身上受到感染,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充满着活力,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你就会成为受欢迎的对象。 二是自信心。它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重要表现,表现为对自己的尊重和肯定,使自己具有开朗、乐观的性格,能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具有自信心的人从不因为困难而萎靡不振,人们在与其交往中常能受到鼓励和启迪,因而他是大家乐于接近的伙伴。 三是大度。指一个人气度宽宏大量、能容人。对人对友能求同存异,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尤其是反对和批评自己的意见。若自己有错误要主动接受批评,认真改正,同朋友发生矛盾时应主动检讨自己,绝不可文过饰非,推卸责任。大度,还要求我们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朋友对自己有过失时,应不计前嫌、真诚相待;反之,当朋友有了成就时应当表示祝贺,而不能嫉妒或不满。一个人若能具有宽宏的度量,对人宽、对己严,必将获得大家的好评,从而高朋满座。 (三)精力充沛、富有朝气 精力充沛、富有朝气,是别人乐于与你交往的重要因素。充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使人感到生机和活力,给人力量,使人鼓舞。未老先衰,逢人叹气,是没人愿和你交往的,所以即使有着内心的痛苦,也尽可能不在与人交往、沟通时过分流露。 (四)满意的心境与适度的追求 具有和谐人际关系、善于沟通的人,绝不会是一个整天牢骚满腹,总觉全天下亏欠他的人,而是一个心境满意、心态平和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总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在寻求满足与快乐的参照物时,虽也常感“比上不足”,但更多地是觉得“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因而常获得成功和满意的喜悦,这种心境又能反过去促进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以获得乐趣。 满意的心境必须与适度的追求相结合。如果仅强调知足常乐,一味地压抑欲望,这种生活态度未免过于保守,也很难让人尊敬,所以必须与一定的追求相结合。现代人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不满足和不断追求,唯有如此,才能够去追求更完美的目标。同时,乐于追求也是一种积极寻找快乐的方式,它通过扩大“快乐方式”中的分子(满足)而获得快乐,在不满足的追求过程中,人的潜力发挥得更加充分,人生的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但是,我们的追求,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过程的规划,一定要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地予以安排,目标确定得过于高远,追求目标的过程不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满意的心境和适度的追求,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强调,满意的心境是寻求一种平和的心态,适度的追求是寻求更大的快乐、更加满意的心境。能做到这一点,你会具有更大的人际亲和力,并得到他人的尊重。 三、健康的人格 人格是个既有学术味道又具争议的概念。但比较共同的观点则认为,它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对人的心态表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要素,人格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可见在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人格出现了异常甚至病态,势必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异常紧张,沟通困难。因此,探讨并建立健康的人格,在有效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意义十分重大。 什么是健康人格?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得出许多重要的结论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与健康人格相对应的是病态人格,而病态人格形成的心理原因主要是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以及各种冲突所导致的焦虑、挫折等感受,当这些感受达到一定强度而个体难以承受时,就可能引起人格病变。所以,健康人格必然是以内部协调发展和具有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能力为依据的。因此,必须在各种矛盾统一中来把握健康人格的要义。因此,健康人格是以下对立统一面的复合体。 (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人格健康者首先应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他应在社会根本规范、行为方式上与其他社会成员大体一致。若没有这种一致性,就可能使其与他人毫无共同之处,缺乏正常人所有的人格特征——社会人格,但是,一个人在各方面若都与他人一样,也是有缺陷的人格——不具有个人的独立人格。因此,健康人格者既注意内化社会的根本规范,在思想信念、目标及行为诸方面都力图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又有强烈使命感和鲜明个性,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富有主见。在注重与社会协调的同时,也强调自我奋斗。 (二)客观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人格健康者能客观地分析、评价社会的得失,冷静地承认和接受所面临的客观事实,理智地接受成功与失败,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不怨天尤人,不耽于幻想。但是,对现实的承认与接受,并非静态的满足而是力求超越、变革和发展。他们敢于冒险,具有开拓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变革意识,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及社会的发展。而心理脆弱,偶遇挫折便萎靡不振,或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则常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三)独立性与合群性的统一 独立性,是现代人的重要品质,也是健康人格的特征。在一般的情况下,他们不依靠别人,自己能想的不让别人代想,自己能干的不让别人代劳。当然,独立性并不非要人离群索居。而真正健康的人,一方面是高度的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是高度的社会化。他们乐于与人合群共事,不封闭自己而愿意敞开胸怀;他们能真诚地接受别人,同时也为别人和社会所接受;他们在与人相处时的肯定态度(尊敬、信任、友爱)明显多于否定态度(憎恨、怀疑、恐惧),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有较多的知心朋友。 (四)丰富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人格健康者精神世界丰富,思维敏捷,谈吐幽默,爱好广泛兴趣多样,为人热情开朗;在行为上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社会刺激的变化及具体行为目标的改变而增强行为的选择性,使之能多维、多向、多层次地进行探索,及时地进行比较并力图获得最佳成果。但是丰富的思想与灵活的行为方式并不影响人格健康者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他们情感专一,思路清晰,办事有条不紊,情绪语调平稳,目标坚定,自制力强,遇到挫折会寻求适当的解脱方式,整个人格结构开放而有序。 (五)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基本一致 人们自我的评价与社会对自我的评价常有一定的差距和矛盾,这些差距和矛盾若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人格病变。健康人格者关注社会对自己的评价,力求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重视自我认识,对自己有着比较明确的了解,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判断,有协调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间差距与矛盾的能力,以力求客观的我(社会对“我”的评价)与主观的我(自己对“我”的评价)趋于一致。 (六)要素与结构具有统一性 完整的人格结构是以社会性亚结构为中心的生理的、心理的亚结构和要素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人格健康的各种亚结构及元素,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因而使其在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惯常性和一致性。如在社会观念方面能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人,在个性心理方面就不可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特征,在生理制约的亚结构方面,就可能使其生理本能更符合社会的要求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以上,我们大致勾勒了健康人格所具有的特征及几个相互对立而又必须协调的方面(实际远不止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人格健康的个体,在待人处世上,不仅顾及自我,同时也充分地考虑到社会和他人的感受,在自我充分发展时,能建立与社会、与他人良好的互动协调关系。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时,在个体各种心理结构和要素中,影响个体交往与沟通效果的根本和核心因素是个体的人格状况。因此,要有一颗善于沟通的心,必须培养和具备健康的人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