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不争的智慧:以退为进,你会收获更多


作者:夏小正     整理日期:2014-08-18 14:35:50

★做一个淡淡的人,不浮不躁,不争而胜。
  ★成大事的人,看的是长远的收益,而不是一时的得失。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得到。成大事的人,看的是长远的收益,而不是一时的得失。
  ★不争不是真不争,只是不乱争,是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迂回取胜。
  ★不争不是不做,是尽心尽力做好,然而不争一时的短长。
  ★不争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站得高看得远的姿态,更是一种笑到最后的智慧。
  ★不争,是职场、官场、商场,做人、做事、做官的禅悟。懂得不争,便懂得了成功。
  作者简介:
  夏小正:
  作家、心理咨询师。专注于心灵、情感与思辨文字的写作,偏爱流浪、写作和思考。因为路过了你的世界,所以懂得如何抚慰你的渴望与孤独。
  作品包括《示弱的力量》、《做,才能改变》、《此情须问天》、《荒野生存》(译作)、《乌合之众》(译作)等。
  目录:
  自序为而不争,自有天空
  第一章不争夺:与谁争,都不如把自己做强
  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
  退让是一种终止伤害的能力
  让人相信你是“安全”的
  活出自己的精彩
  放下贪念,快乐无处不在
  在恬然中,享受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第二章不强求: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强求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就是自己的地狱和天堂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主动放下身段,得到的机会更多
  吃得小亏,办成大事自序为而不争,自有天空
  第一章不争夺:与谁争,都不如把自己做强
  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 
  退让是一种终止伤害的能力 
  让人相信你是“安全”的 
  活出自己的精彩 
  放下贪念,快乐无处不在 
  在恬然中,享受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第二章不强求: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强求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就是自己的地狱和天堂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主动放下身段,得到的机会更多 
  吃得小亏,办成大事 
  第三章不争辩:不争一时之短长,却能得到更多
  不再掩饰,做最快乐的自己 
  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烦恼时,以忍辱为菩提 
  尊重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跳出认可欲控制,不抢他人风头 
  生命的根本动力就是成为自己 
  第四章不计较: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感恩之心是招感幸福的力量 
  顺势而为,别让冲动害了你 
  愤怒只是大声宣布你的无能 
  不要以破坏他人幸福来寻求自我安慰 
  一句无心之言可能伤害他人一辈子 
  第五章知进退: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欣赏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目标明确的人,不会轻易暴露自己 
  不给愿望添加破坏条件 
  多学习才能少走弯路 
  示弱是一种成功的智慧 
  第六章不自傲:谦虚就是主动为成功创造条件
  当你谦卑,便在接近伟大 
  低调做人,也要低调做事 
  不要让自己的光芒盖过上司 
  受得了闲气才能成大器 
  真诚的赞美可能会改变一生 
  放低姿态,才能活得自在 
  第七章不逞强:争的未必会得到,让的未必会失去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顺应条件,当断则断 
  凡事要量力而行 
  别让急躁害了你 
  千万句赞美都敌不过一句诋毁 
  用情绪作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 
  第八章不抱怨:不争,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幸运
  得意莫忘形,见好就要收 
  以德报怨,为他人喝彩 
  付出更多,你才能拥有更多 
  顺势而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无私成就大私 
  不争,你将得到比你想要的更多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杨绛
  当所有人都争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再肥的肉也没什么油水可捞了,这时候的争是愚蠢的,因为竞争太强。相反,你在谁也看不上眼的领域每天倒腾一点,虽然很艰难、很慢,但你竞争对手少,而且慢慢他们也都退出了,这样十几年下来,你成功的机会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正是不争的智慧所在。
  ——冯仑
  不争,绝不是坐以待毙,无所作为。海尔的高明在于以“不争”杜绝了形式斗争,而得到了潜在的发展大机会,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张瑞敏
  顺势而为,别让冲动害了你
  古人说:“唯有低头,乃能出头。”
  逞一时之快易,忍一时之渴望难。及时行乐的人与不能让自己的欲望延迟满足的人,往往欠缺韧性和耐心。真正的成功者,其实都是坚韧且自控力强的人。《晋书朱伺传》中说:“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这里的忍,正是自控力的精神体现。
  据说,在大西洋西海滩上,有两种蓝甲蟹,一种蟹是非常凶猛的,它们不知死活,一味地逞强,遇上谁都会你死我活地打斗一番;另一种蟹则是非常温和的,见到敌人,便马上翻过身子,四脚朝天,兀自装死,任由敌人摆布。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变迁后,强悍凶猛的蓝甲蟹已经成了濒危动物;而温和示弱的蓝甲蟹却越来越多了,一派生生不息的样子。
  因为好斗,强悍的蓝甲蟹常常与自己的族类互相残杀,这样,它们自行消灭了很大一部分同类;又因为过于强悍,不知躲避,因而常常被天敌吃掉。而会装死的蓝甲蟹,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善于自保是最重要的原因。人类世界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们总强调做人要勇敢,要有个性,但我们不必以安全为代价来争那一时之气,更不必以生命的牺牲来逞一时的蛮勇。所谓的过犹不及,即是说过于逞强和缺乏勇气是一样糟糕的。那些适时选择认输,懂得理性放弃的人,遇事忍让、心境平和、处变不惊,虽然跑得不快,但总能抵达终点。
  其实,我们都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那些不愿意及时根据形势而调整行事策略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死在攀登路上的登山者,多半都是因不顾天气和体力等原因不肯后退而命丧黄泉的;而那些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并不是只会一味前进,而是懂得随时根据天气和装备状态调整进退。
  有一个瑞典人名叫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喜马拉雅山脚下,在大本营与其他12名登山者相聚。他们决定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要知道,过了6000米时,生命的每一秒时间都是“借”来的,那里的氧气少得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的极限,所以只有极强壮、极有经验也极有适应能力的人,才能挑战6000米以上的高峰。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和等待,他终于等到了攀登珠峰的最佳时间,但当他好不容易爬到离最高峰不到300米的地方时,却发现继续向前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回营地了。
  不难想象,他要爬到这个高度有多难,要重新等待一次攀登机会又得等多久。但他还是决定放弃,返身下山,毕竟安全第一。虽然这意味着前功尽弃,意味着功败垂成。但是,如果不放弃,他便无法在下午2点返回营地,虽然这时仅需45分钟就能登顶。
  所以,虽然他内心挣扎了很久,但还是决定不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然而,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舍不得前功尽弃——攀登珠峰的合适时间,一年可能只有一两次。虽然时间不够了,他们仍然决定继续向上攀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到达了顶峰,但可惜的是,他们都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最终,都葬身于暴风骤雪中了。而克洛普,则在稍后的第二次征服中,轻松登上了峰顶,并且安全下了山。
  暂时地放下并不是放弃,很多时候,尊重条件就是尊重生命和自己。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顺势而为,凡事不要强求速成。不去多想自己的错过和未得,而是学会理性地接受条件,然后去为自己的愿望创造可以实现的条件。
  烦恼时,以忍辱为菩提
  或许,由于内心太缺少掌控力,我们总是急于表白自己,证明自己。记得有一天,帮朋友买了本名叫《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的书,我好奇地翻看了一下,只觉得实在难以看进去,于是慨然叹道:天啊,我已经很能读艰涩的文字了,这书我却完全读不下去,真是什么样的书都有啊!身边一个小同事顺手翻了翻立马接口说:“我就喜欢这样的书……”天知道,我之前推荐给她的稍微有点严肃的《西方哲学史》,她翻了几页就再没有看过了,因为她觉得太难读了。实际上,《西方哲学史》写得非常有文采,一点也不枯燥。但是这个小同事为了证明自己的独特性,对自己完全做不到的事发表了令人怀疑的能力声明。
  急于表白和急于证明自己几乎是每个人的通病。一直以来我都百思不得其因由,直到后来才知道那种自我表白源自一种本能的认可欲。为了得到认可,我们虚荣,我们攀比,我们嫉妒……这让我想到一个人,他是个作者,本身很有才华。但是在和他交流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他强烈的求认可欲,每当我说一条理论时,他若是不说在他的书里已经写过,便会说我受了他思想的启发。天知道,我怎么可能只通过一本书知道全部道理?有很多东西真的与他无关。
  如果我们不跳出本能思维,这种求认可欲会使得我们变成别人眼中非常不可理喻的自以为是的人。
  其实,人生,要么使自己痛苦不堪,要么使自己强大无比,而这两者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差不多的。与其祈求生活舒服点儿,还不如祈求
  自己内心强大点儿。因为我们最在意的,往往就是自己最自卑的。越是求认可,越是说明我们有多么缺少认可。何必呢!有时候需要放下求认可欲,不能无时无刻地强调自己的重要性或能力出众,我们可能反而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太想踢进球的脚会踢偏,太想抓住的感情会逃走。与其为得不到而痛苦,不如放下得失。有一颗平静的心,会产生令你无法预料的力量。你会不会常常觉得自己很委屈?这其实是你的自我认可被外界否定了——虽然多半时候可能真是你自己错了。比如你认为父母应该给你一笔丰厚的遗产,你的伴侣应该给你现世安稳等。你简单地把自己的想要当成自己的价值,结果当然是要受委屈了。
  我们的很多悲伤、痛苦、难过和生气,都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站在真相本身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导致的——无数自由意志相互摩擦的社会,根本不可能无限满足我们的个人意志。所有的存在,只有不为我们喜欢的,没有不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当我们遭遇自己不想要的一切时会产生一些痛苦,但是也有很多痛苦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总是痛苦得超过了苦难本身的程度。
  当然,世事无常,总有一些无妄之灾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无力改变,也不能自证清白。很多时候,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与其为之痛苦,不如让时间去化解伤害。
  广钦法师在泉州承天寺出家,有人要供养他,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在真正有所顿悟后,回到了庙里,但还是不住寮房,只要求守大殿,大殿也不安床铺,他每天晚上都在大雄宝殿打坐。
  过了一段时间,监院师和香灯师召集大家宣布说,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了。过去,夜里没有人守大殿,也没有发生过盗窃之事,而今,广钦守大殿,功德箱反而失窃,大家自然怀疑到了广钦法师头上:你在殿里打坐,即使你没有偷,别人来偷,你也应该知道,所以对失窃也有责任。自那以后,大家对他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认为这个号称坐山洞十三年的法师徒有其名。广钦本人却并没有申明过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这样的话,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若无其事一般。过了一个星期后,监院师又集合大家宣布:“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法师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没有修炼出功夫来。现在证明他真的有功夫!”
  广钦和尚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无论是人家骂他,还是指责他,他都若无其事。在我们看起来莫大屈辱的事,他却根本不当回事儿,果然做到了“是非以不辩说为解脱。”
  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有意思:
  过去有一个禅师,由于他的修行境界很高,当地一个大护法的全家对他都很尊敬,经常到庙里供养他。这个大护法的女儿与一个青年男子谈恋爱,女儿怀孕了。在那个时代,婚姻不能由儿女做主,男女授受不亲。见女儿败坏门风,父亲非常生气,拷打他的女儿,追问男的是谁。女儿气急了,就对父亲说:“就是你最崇拜的那个和尚。”父亲竟相信了,跑去痛骂了那个禅师一顿。小孩生下来后,父亲就叫人把婴儿给那个禅师送去,还到处散布禅师干坏事的是非。禅师从来没有申辩过一句,只是每天找人化来奶水喂养孩子。无论人家怎么议论他,他一句话都不为自己说。过一段时间,那个男青年被禅师的宽容感动了,觉得自己良心不安,于是来向女孩的父亲认错。护法这才知道,自己冤枉了禅师,家人也大感愧疚,都赶到庙里向禅师赔礼认罪。禅师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随后把孩子还给了他们。
  这两个引用得不是很好的例子,只是想说明,有一些时候,我们不必处处强调被认可,不必处处都要立刻反击那些伤害。有一些误会,我们也不必非得去解释清楚。每个人如何,时间会告诉大家;当我们偶尔遭到无法洗清的误会时,时间也会告诉大家。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拿证明自己的时间去努力改变。
  最后,以百丈禅师一句话结束本节吧:“烦恼,以忍辱为菩提。”忍字心上一把刀,行忍时,我们的内在十分痛苦,所以忍辱非常考验我们的意志力。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解脱叫不辩。被诬陷可以让我们的气量增长,被伤害可以让我们的承受力加强,杀不死我们的,就会让我们更强大。所以,遇上什么,都不值得我们愤怒。
  ……
  





上一本:沟通能力优化训练与指导 下一本:水浒的财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不争的智慧:以退为进,你会收获更多的作者是夏小正,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