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作者:彭明辉     整理日期:2014-06-05 11:05:12

整本书在讲一个明确的主题,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强调生命的延续感和肯定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及心灵的修炼。我们都应该思考,在拼命追求成功与财富的同时,灵魂是否得到了益处,本书提醒我们省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课题。作者以他个人学思兼顾的生命过程与经验,现身说法而畅谈人生哲学,不落窠臼而切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命课题:诸如生命、死亡、际遇、幸福、财富、价值、意义、爱情、婚姻、学业、职业等等,并赋予积极面对解决问题的正能量指点,堪称是一部指点人生迷津的宝典秘笈。
  针对年轻人所可能遭遇到的困境与两难的抉择,引领他们看到脱出困境的关键,以及抉择的要领。希望年轻人可以走出联考定终生的浅短视野,以长程的视野去看待人生中的困境与抉择,走出绝望与焦虑。
  “生命是持续而不曾间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一时的际遇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希望读者在面对人生时,要能既积极又从容:一边累积各种能力,让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长;一边不时放空自己,让生命得到呼吸与喘息的空间。如何在现实的夹缝里保持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何在混乱的当下找到值得自己坚持的方向?
  《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是被《读者》《青年文摘》等多家有影响力的文摘选摘过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当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它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停止内心的躁动,从这本书开始。
  
  作者简介:
  ★彭明辉
  英国剑桥大学控制工程博士,现为台湾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学系荣誉退休教授。曾获中国画学会“艺术理论金爵奖”与“帝门基金会艺术评论奖”,40岁以前闭门读书;40岁以后开始摸索跟这块土地与同胞互动的方式,是影响台湾年轻人的一代精神导师。最喜欢写的文章是影评、画论、小说导读,以及人生哲学。
  曾任台湾清华大学动机所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艺术中心主任、新竹文化协会创会创办人、台湾生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目录:
  内地作者序
  原台湾版序
  第一部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Unit1:困境与抉择
  Unit2:不后悔的人生
  Unit3:活着,为了什么
  Unit4:寻找终身伴侣
  Unit5:财富的意义与迷思
  Unit6:平凡人都可有不凡的价值
  第二部学业、志业与职业
  Unit7:为自己念大学
  Unit8:因应产业变迁的硕士教育
  Unit9:留学的三个理由
  Unit10:职业、兴趣与志业内地作者序 
  原台湾版序
  第一部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Unit1:困境与抉择
  Unit2:不后悔的人生
  Unit3:活着,为了什么
  Unit4:寻找终身伴侣
  Unit5:财富的意义与迷思
  Unit6:平凡人都可有不凡的价值
  第二部学业、志业与职业
  Unit7:为自己念大学
  Unit8:因应产业变迁的硕士教育
  Unit9:留学的三个理由
  Unit10:职业、兴趣与志业
  Unit11:给进退两难的博士生
  Unit12:壮游与神游
  第三部婚礼的祝福
  Unit13:不确定的年代,不确定的爱
  Unit14:怨偶与佳偶(上)
  Unit15:怨偶与佳偶(下)
  Unit16:不婚,不是最坏的选择
  第四部人生的智慧与陷阱
  Unit17:不要当无趣的中年人
  Unit18:只有生命,没有矛盾
  Unit19:幸福,在看不见的地方
  Unit20:走出理性与感性的战争
  Unit21:30而立,40而不惑
  第一部:现实与理想
  第一章现实与理想的困惑
  第二章快乐,在不景气的年代里
  第三章求全无须委曲
  第四章自我成长,在现实的狭缝里
  第五章取舍与抉择的智慧
  第六章爱,在真实的婚姻里
  第七章活着,为了更高的意义与价值
  第八章难解的两代情
  第二部:活出自己
  第九章理想──千古不辍的传唱
  第十章生命的滋味
  第十一章无憾的人生
  第十二章走出当代的虚无
  第十三章生命的道路无限开阔
  附录
  陪孩子走过更艰难的挑战——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前的指导妞妞臭臭:
  这本书在火车上看了好多次,非常喜欢。因为对于我个人目前的处境很有助益。作者很幽默,他把自己人生的智慧和大家分享,帮助很多人,功德无量!
  无昵称用户:
  正青春,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迷茫,读这本书吧,他让我们珍惜当下,懂得生命的厚重
  rainday33:
  在当当买了这么久的书,最喜欢这一本,书的内容非常对我的胃口,作者从学业、工作、婚姻、做人各个方面都讲到了,后悔看得晚了点,再早两三年更好,最好是刚进大学就看,可以帮忙点拨人生观。
  妞妞臭臭:
  这本书在火车上看了好多次,非常喜欢。因为对于我个人目前的处境很有助益。作者很幽默,他把自己人生的智慧和大家分享,帮助很多人,功德无量!
  无昵称用户:
  正青春,人生的十字路口难免迷茫,读这本书吧,他让我们珍惜当下,懂得生命的厚重
  rainday33:
  在当当买了这么久的书,最喜欢这一本,书的内容非常对我的胃口,作者从学业、工作、婚姻、做人各个方面都讲到了,后悔看得晚了点,再早两三年更好,最好是刚进大学就看,可以帮忙点拨人生观。
  Kokomaro酱:
  正处在挫败感强烈甚至绝望归结于宿命的时候,实实在在的强心剂,感谢作者的用心良苦,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美丽人生4822:
  一本写给年轻人的书,教你淡然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际遇不佳不会减损才华,短期差异不影响长期积累,走出得失就没困境。
  第一部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得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毋须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如果看得更深远而透彻,人活着,为的是追求一辈子的幸福,而不仅仅只是起跑点或终点上的输赢,甚至也不是过程中的输赢。
  赢了,得到一时的快乐;输了,难免一时的痛苦。但是,在人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的幸福却跟输赢无关。只要有了一家人的爱,很多人都可以过得幸福,而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来维系这难得的幸福。但是,一家人的爱不能只凭运气或命定的良缘,它更需要当事人的用心经营,以及“爱人”的能力,才有办法克服彼此成长过程中被潜移默化的文化与价值差异,通过彼此的努力倾听,才会有真正的尊重与了解,以及在内心痛苦时给予最大的扶持。
  “被爱”是幸福的,但是如果没有“爱人”的能力,就很难长期维系“被爱”的幸福。而能力要靠长期的累积,不能靠一时的运气。
  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或者阅读文学、历史与欣赏音乐、美术的能力都攸关着我们独处时能否得到深刻的满足,也决定了我们对人性与欲望的洞察能力,乃至于看透人生而知所取舍的智慧。没有这些智慧,再多的名利都无法保证我们可以远离烦恼与痛苦,而得到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这些能力的累积都无关乎一时的成败,全凭我们一生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困境与抉择
  许多人应该都还记得联考或学测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就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地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譬如,我的两个孩子成绩都没有到“就算失常也稳考得上”的程度,但是我和两个孩子就都不曾在联考前夕真正地焦虑过。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得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毋须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以联考为例:一向不被看好的甲不小心猜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的乙不小心丢了廿分,而到附中。发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雾,好像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是,联考真的意味着什么吗?建国中学最后录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仍旧只是侥幸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的实力,绝不会因发榜时的排名而有所增减。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程!所以,三年后乙顺利地考上台大,而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发榜的时刻,甲有什么好得意?而乙又有什么好伤心?
  同样的,今天念清大电机系的人,当年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电机系的人高,可是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电机系的人考得好?仔细比较甲和乙的际遇,再重新想想这句话:“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一时的际遇而中止或增减。”联考排名只不过是个表象。有何可喜、可忧、可惧?
  一时的得失悲喜不必萦怀
  我常和大学的同学谈生涯规划,问他们三十岁以后希望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是,到现在没有人真的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他们能想到的只有下一步到底是当兵还是考研究所。联考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断的“际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发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的)时刻!
  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地再重复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该得的迟早会得到,不该得的不可能长久保有。我们唯一该关切的是自己真实的累积过程(这是偶发的际遇所无法剥夺的),而不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没什么好贪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么,然后安安稳稳,勤勤恳恳地去累积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两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三十二岁才整装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眼里看着别人欣羡敬佩的眼光,心里却只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曾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刚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传奇性的人物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只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数篇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其间七年的时间我从未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象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作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廿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中止或加添。
  ……
  





上一本: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 下一本:活法叁:人生的王道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的作者是彭明辉,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