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与青春暂别的离歌,这是一首消融了坚实感的诗。 这些故事,需要判断力和智慧才能讲得好。 这些道理,想通了,你就真的会放下了。 这些曾失意的人,是他,是她,也是我们自己。 从这里,我们将收获到: 如何从不如意的家庭中独立出来,得到安静幸福; 如何从迷茫与失意中挣脱出来,实现从容自在; 如何在突如其来的变化中,不慌张、有主张; 如何在世界的坚硬与冰冷中,心怀温柔,春暖花开。 懂得了这些就会发现,青春从不曾走远,只等你赋予她新的意义。过往的一切都是礼物,只需要你含泪带笑去打开,终将满心欢喜。 作者简介: 陈果,知名博主“名字里都有个狐”。身兼地产公司重点项目负责人,又做编剧、心理咨询师。一人分饰三种角色,从容转换,乐在其中。 她的青春从16岁时父亲生意遇到打击开始,独自创过业,住过危险的出租屋,睡过北京的潮湿的地下室,看过比冰还冷的脸色,分外懂得青春的无助和风险:一不小心就被周围环境裹挟忘记了自己的方向,被信任的人欺骗一夜白头,被人看低而自己又找不到出路…… 这些苦与痛,她都尝过。现在的她,有机会接触到行业大佬,看到他们轻易不肯流露出来的自我和骄傲!她更珍惜每一个在夜里失眠、请她倾听的人。她说“如果你了解我,你会信任我”。近百名陌生人将过往的秘密交付给她,此后,轻装上路。 本书精选出最需要判断力和智慧才能讲好的好故事,把道理讲得像故事一样好听,把故事讲得像聊天一样贴心。 目录: 序努力奔跑,接近幸福 第1章趁年轻,独立出自由的自己 走过低潮期,见到光 只为赢过昨天的自己 绝望的时候,仍不放弃希望 世界这么忙,柔弱给谁看 多么痛的领悟 做不了豌豆公主,就做一颗不好惹的铜豌豆吧 及时止损,是人生必须学会的一课 爱的首要条件是对等 我们各自努力,朝着相反的方向 第2章让自己变得更重要:舍得青春换长青 二十不努力,三十做助理序努力奔跑,接近幸福 第1章趁年轻,独立出自由的自己 走过低潮期,见到光 只为赢过昨天的自己 绝望的时候,仍不放弃希望 世界这么忙,柔弱给谁看 多么痛的领悟 做不了豌豆公主,就做一颗不好惹的铜豌豆吧 及时止损,是人生必须学会的一课 爱的首要条件是对等 我们各自努力,朝着相反的方向 第2章让自己变得更重要:舍得青春换长青 二十不努力,三十做助理 听一听地产大佬的心里话 在自己认为重要的领域,积累足够的话语权 做一盏“不省油的灯” 福气还得自己争取 让该知道的人,知道你做得有多好 公司内升职,你准备好了吗 要么“惊艳”,要么经验 看不见的领导,看得见的员工 帮别人把事情处理好了,别人才能帮你解决问题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第3章够灵活:笑对多样的生活 多面人生 这条路走不通,换那条路走 大智若愚 像蛇一样机警,像鸽子一样温柔 细节做好,才能防患于未然 领导不肯放权,怎么做事 弱者是性格问题,也是习惯问题 让我们谈一谈沟通能力 生活中的情感要挟 搞不定的事情,换个方式去做 一个关于红烧肉的故事 第4章走了远路方才懂得:越温柔,越强大 世间的苦与恶 让我们力所能及,对世界释放善意 你愿意坐下来,吃一顿简单的饭吗 初恋这件小事 下辈子的下辈子,请你做我的女儿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以心换心,在时间里沉淀温暖 我所有的辛苦,不过是为了你将来可以不辛苦 内心深处,有一个更强的自己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些什么 即使曾受伤害 哭泣的孩子 一碗寻常的鸡蛋汤 后记心重如寺 多么痛的领悟 在知名广告公司做总监的朋友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她才入行的时候,在一家小的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她写的东西,总监都会给予各种批判,重写更是家常便饭。因为才毕业,本着“听领导话有饭吃”的处事原则,从不对总监的批判进行任何反驳;本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能升职加薪得表扬的工作原则,非常认真地看各种文案进阶书籍,找同行业精英请教,有的文案甚至连着写两三遍,找出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款交给总监。两三年之后,基本的广告技巧差不多都掌握了,在文案撰写方面也越来越熟练,自以为除了天赋不可更改以外已经差不多摸着那个门槛了。无奈每次拿去给总监看的东西,还是会受到各种嘲笑和批判。为此,她有些自卑,甚至产生了“是否根本不适合做这一行”的想法。 她把这个想法跟业界一个做了十来年、得过很多广告大奖的朋友说了,朋友听说她手里正好有一个折页要写,就帮她写好,让她拿着给总监看,先不要说是谁写的。拿去的时候,总监两分钟看完,直接说:“你看我说吧,你每次写东西都怎样怎样……” 这个“怎样怎样”就是每次批判她的那些话,老生常谈,也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总监根本不针对文案本身批判,也不教她具体应该怎么做,只是用很空的话批判而已。有几次,她纳闷不已,追问究竟应该怎么改,总监只有一句话:“你这个改不了,重新写吧,具体怎么写自己去想,每次我说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然后又是半个小时很空泛的训话。这次也一样,总监就着这个折页批判了她将近半个小时,言之无物,无建设性意见。 她瞬间就明白了,不是她做得不好,而是总监的脑袋里已经形成了她就是做不好的这个心理预期,所以即使后来她已经做得很好了,总监还是会不满意。在总监眼里,她就是做不好事情,她永远是才出校门的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女生。 这样的领导还跟着做什么呢?这两年来的努力,如果自己的上司都看不到,那么,连跟他说的必要都没有了。她果断辞职。到了新公司立刻就好很多,毕竟已经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毕竟,她曾经那么努力;毕竟,新的环境没有人再拿有色眼镜看她。之后,工作还算顺利,不到三年就升为总监。 她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无限感慨。我听了这个故事,也无限心酸。每个人都曾经青涩过,也都在不同的场合遭遇过因为青涩才会遭遇的不公平对待。但是因为还年轻,遭遇了不公平的对待,却不知道这是不公平,反而一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多么心酸。而有的新人,遭遇了职场老鸟不公平对待,不仅不知道这是不公平,还误认为他在用心教你、在提点你,从而对对方产生了敬佩甚至依赖的感情,帮他做了很多本应该他自己动手做的事情,还要对他感恩戴德,更有甚者,遇到任何私人问题都去问他,恨不得处处掏心窝子,这多惨。这是另外一种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太年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是好的,才会把别人错误的对待当正常,把别人错误的指引当圣经,才因此走很多弯路。这时候,除非身边有个过来人,经历过这些事情,真心地愿意帮助他们,及时地提点一二,否则这条路极有可能走偏,耽误了大好时光。 朋友的总监,表面看起来像是愿意指点她这个新人,实际却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权力欲。他是一个特别不称职的领导,然而我的朋友,当年太年轻,并不知道这一点儿。 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很多时候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之所以不具备,是因为没有阅历去支撑。阅历怎么来?痛过了才会领悟,别人告诉你的,永远是别人的经验。 年轻人,即使有人指引,有时候也无法判断这个指引是否正确,因为没有经验。有时候,错误的指引不如没有指引,不如任由自己横冲直撞,直到满头包。痛过了,经验自然有了。 怎么才知道别人的指引是否正确呢?还是阅历。可是刚毕业哪里来那么多阅历?刚毕业的孩子,即使没有阅历,也需要迅速上岗。社会不会给你很多等待的时间,那就只能另辟蹊径了。我的经验告诉我,一件事多找几个人问问,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总有一款适合你。 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给予更好的意见?答案是:无论遇到哪方面的问题,都去找这个行业比较精深的人请教。 怎么认识他们?现在的社会,又开放又多元,找全国的行业精英,网上搜索就可以了。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写邮件说明事情,十个总有那么一两个会回复你的邮件,说不定你还会因此收获一两个前辈朋友。从此你就有福了,被人带着走,比自己摸索着走,要好得多。 在居住的城市加入你想加入的圈子吧!逢聚会就参加,聚会时尽量活跃点,多认识人、多结交朋友、多聊天、多请教。再不济,搜各种聊天群、微信群,趁大家都在的时候多问问题,个别觉得还不错的人也可以私聊。久而久之,朋友多了,圈子就打开了,如果再有朋友介绍朋友,那就更好了。 在没有经验的时候,学会借别人的经验,才能快速成长。 如果这些你都做不到,那也没关系,看书吧!每年都会出版很多教人怎么做事情的书,多买几本回家好好钻研,也能尽快长经验。 据说,连情感专家们都针对客群的年龄层进行细分了,你还在担心初入职场没有经验吗? 光认识一些行业内的精英,做得比较好的牛人,远远不够。如果问问题没问到点子上,问也是白问,耽误别人的时间不说,照样走弯路。就比如我前面说的这个朋友,如果她的朋友不亲自写一个折页文案让她拿给总监,那么,即使别人告诉她,总监那么对待她是错误的,她也未必会相信。即使别人拿着她的作品评判还不错,她始终还是会半信半疑,因为平时总监的打击策略太过于成功,她的脑子里已经深深地刻上了“我不行”这个印记。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很珍惜,她不能确认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因为彼此关系好,为了安慰她才故意说她做得很不错。她问了很多人,但还是走了很长的弯路,直到遇见那个肯动手帮她写东西的人。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很多时候,就算问问题也极有可能问不到点子上去,即使得到了别人的指点,还是会因为无法辨别这个指点有效无效而无济于事。就像我这位朋友,看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牛人的意见,却还是在两年之后才搞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面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不要急,慢慢来,有些瓶颈不是你想破就能破的,非得突然出现那么一个契机;二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这个朋友,看过无数个别人写的文案,认为非常好,也模仿着写过无数次,却从来没有想过主动找个人把她正在写的文案写一遍对比看看。那么,她之前所看到的别人成熟的文案不过是纸上谈兵里的那些兵书,熟读之,却极有可能无法运用。每个人的思维都有限,而人类,却又是很容易钻牛角尖的动物,学不会换个角度思考,走弯路是必然的。 多么痛的领悟!然而这并不可怕。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事情有很多,唯独没经验不可怕,因为每个人都是从没经验到有经验的。而再没经验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变得有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