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10年中,泰勒博士在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积极心理学”的教学以及在全世界各地的讲座中,一直在教授“幸福”。在接触了数以千计压力巨大的学生、父母和职场人士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不仅是要幸福的,而且是要完美的——而这正是大多数人不幸福的原因。 在本书中,泰勒博士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完美主义。他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原则,区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完美主义”和“最优主义”,这两者在每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这种区分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清楚准确地理解什么是成功和自我实现,什么是人生的圆满和真实的幸福。完美主义者认为人生道路应该是一条笔直的直线;最优主义者则把人生看做不规则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线。完美主义者恐惧失败;最优主义者把挫折和失败看做最好的自我成长反馈。完美主义者教条、苛责、防备心强;最优主义者具有适应力、宽容、乐于接纳意见。完美主义者只关注结果,以致他们热衷于设定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目标;最优主义者在奔向目标的同时,还会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切。 泰勒博士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区分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我们能摒弃完美主义者“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像最优主义者那样更善于接受并适应变化与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将学会悦纳不完美和失败,同时迎接成功并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目录: 前言 致谢 绪论 第一篇理论 第1章接受失败 第2章悦纳情绪 第3章享受成功 第4章直面现实 第二篇应用 第5章最佳的教育 第6章最棒的工作 第7章最美的爱情 第三篇冥想 第8章第一个冥想:真实的改变 第9章第二个冥想:认知疗法前言 致谢 绪论 第一篇理论 第1章接受失败 第2章悦纳情绪 第3章享受成功 第4章直面现实 第二篇应用 第5章最佳的教育 第6章最棒的工作 第7章最美的爱情 第三篇冥想 第8章第一个冥想:真实的改变 第9章第二个冥想:认知疗法 第10章第三个冥想:不完美的建议 第11章第四个冥想:一个完美的新世界 第12章第五个冥想:苦难的角色 第13章第六个冥想:铂金法则 第14章第七个冥想:没错,但是 第15章第八个冥想:美丽的衰老 第16章第九个冥想:大骗局 第17章第十个冥想:知与未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第一篇理论 第1章接受失败1987年5月31日晚上,我成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家壁球比赛冠军。我当时非常激动,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快乐。这种感觉持续了三个钟头,而后我开始觉得这个成就并非真的那么了不起:毕竟,壁球在以色列不是一项主流运动项目,全以色列所有玩壁球的人也才不过几千人而已。成为这么一小群人中最棒的一个真的很了不起吗?到了第二天早晨,我已经确信,要得到自己所渴求的深刻而永久的满足感,我必须赢得世界冠军。我当即下了一个决心,我要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壁球选手。几周后我高中毕业了,我背上行囊离开故乡去了英国——那里被认为是全世界壁球运动的中心。我从英国的希思罗机场直接搭地铁去了一个在伊令大街上的壁球俱乐部Stripes,世界壁球冠军加希尔·汗(JanshcrKhan)就在这里训练。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但是从那天起,我就已经成了他的学生。 我追随他的每一个行踪,模仿他从场上到场外的每一个细节——在赛场上、在健身房甚至马路上。他每天早上去俱乐部之前跑步11公里,我也是;之后他会在场上待4个小时,和陪练比赛,并和他的教练进行练习,我也是;下午的时候他会做1个小时的重量训练,然后是1个小时的伸展运动,我也是。 我赢取世界冠军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要快速进步,从而能让加希尔邀请我成为他的正式陪练伙伴之一。我的确进步很快,在我到了英国6个月之后,只要加希尔的正式陪练缺席,他就会叫我和他一起训练。几个月后,我从替补升为他正式的陪练伙伴。我每天都会和加希尔一起训练,在他参加巡回锦标赛吋,我也会跟着去,做他赛前的热身伙伴。另外,如果比赛本身不费力(大部分的比赛对他来说都不是很费力),我们在赛后还会继续练习。 虽然我当时进步神速,但是我也付出了代价。加希尔在长期训练中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他适应的训练强度,而我却想走捷径。在我到达英国时,我相信自己的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像冠军一样训练(然后我自己成为一个冠军),要么根本就别训练(放弃自己的梦想)。也就是孤注一掷,“要么全有,要么全无”(allornothing)的极端选择。加希尔的训练强度远远超过了我之前有过的任何训练。但我告诉自己:没关系,要成为一个冠军,就得走冠军走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