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的做人之道》详细地剖析了崔永元的为人处事之道。在纷杂的社会中,在面对质疑面对考验的时候,如果睿智地度过难关,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学会做人,才会做事。我们可以在崔永元的历程中,学会守护真善美的底线,进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目录: 第一章从实话实说开始——崔永元的真实 仗义执言 犀利的批判 认错不丢人 谨慎求实 说实话,有学问 奉真心,讲真话 第二章先做人后做事——崔永元的智慧 做个有思想的人 台上台下一个样 先做人,再做节目 先要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我不是大明星,不知道多大号的明星不能在街上走” 从自己做起 第三章做人要往道德线上靠——崔永元的责任第一章从实话实说开始——崔永元的真实 仗义执言 犀利的批判 认错不丢人 谨慎求实 说实话,有学问 奉真心,讲真话 第二章先做人后做事——崔永元的智慧 做个有思想的人 台上台下一个样 先做人,再做节目 先要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我不是大明星,不知道多大号的明星不能在街上走” 从自己做起 第三章做人要往道德线上靠——崔永元的责任 骨子里的“责任感” 道德是做人的底线 保卫良心 “我这辈子一定要把主旋律搞起来” 公众人物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责任,须勇于承担_ 第四章一路做好事——崔永元的爱心 做好人比做名人更重要 做慈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慈善不只是捐钱 做慈善是帮助别人,也是拯救自己 真正的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 秉持一颗真诚的爱心 第五章“邻居大妈的儿子”——崔永元的随和 亲切随和,不摆架子』 以“聊天”的方式做电视节目 口才其实很差,只是耳才还不错 让观众参与到谈话中来 消除交谈双方的距离感 运用“平民化”的说话方式 尊重每一个人 最能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情 第六章不要做“衣食无忧”的穷人——崔永元的淡泊 “现在很多人都掉钱眼里了” “让精神世界过得有质量” “从来没为自己争过什么” 不要做“衣食无忧”的穷人 经得起诱惑的方法就是远远地躲开 富裕和良知并不对立 第七章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崔永元的睿智 用幽默话幽默 娱乐节目也高雅,不用低俗方式博取笑声 拿自己开涮 机智妙语,化解尴尬 巧妙打断别人的“抹缝儿”功夫 调侃一下,活跃气氛 即兴幽默味更纯 巧妙跳脱,无懈可击 引申归谬,放大错误 一语双关,机智应对 第八章我要的是“宁死不屈”——崔永元的坚守 “我最骄傲的是我的坚持” 最可怕的是随波逐流 该妥协时须妥协 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为梦想而战 放弃是一秒钟的事,坚持却是一辈子的选择 坚守做人的底线 “自私”也是一种美德 第九章让我欢喜让我忧——崔永元的抑郁 幸福不只是靠钱 坦言自己患了抑郁症 有事儿干才能治好抑郁症 要学会向别人求救 为什么得抑郁症的都是天才 享受孤独的快乐 凡事都向好的方面看 让烦恼“拐个弯” 第十章从“实话实说”转型“埋头做事”——崔永元的低调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踏踏实实地做点事 不眼红姚明和刘翔 “政府不可能一夜间把所有问题都解决”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和时间赛跑 有目标,有追求 不求做大,只求做好 要做就做对社会有点好处的人 第十一章做人当有原则——崔永元的底线 工作容不得半点敷衍 “每一个公益和慈善的便宜都不能占” 遇事要敢于站出来 要有点批判的精神 能帮的忙一定帮,不能帮的绝对不帮 没有人逼你去应酬,不管你是谁 “伤害”人的事该干也得干 了解并尊重历史 第十二章饱满的谷穗总是低着头——崔永元的清醒 给自己打 分的政协委员 毁誉不在乎 用理智衡量自己 用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 不读书永远是个糊涂人 追求完美,永不满足 崔永元还曾说:“记得小时候书本上总说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9/6的人口,可是它没有告诉我们,这229/6的人口养了世界60%的公务员;这22%的人口的教育经费只占世界的39/6;这22%的人口的财富97%集中在其中19/6的人手里;这22%的人口中的90%吃着全世界最毒的食物,缴纳着最高的税,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在谈及保障房分配不公的现象时,崔永元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保障房分配不公,是因为有很多不符合条件的人也住了进去。为此,他提出了两项建议:一是哪些人有资格享受保障房的条件,要有明确的规章条例;二是要实施事后追究制度。 崔永元说:“当追究制度实施后,不符合条件的人是住进去了,但是一定要让他住不稳当,天天提心吊胆,一旦被发现了就得把房子退回来,即使他把房子退回来了,其个人诚信也受到了影响,同时负责分配保障房的官员也会受到一定的牵连。目前发达国家就是这么操作的,并且行之有效。”崔永元就是这样,他的话虽然没有激情慷慨,但是却透着一种批判现实主义的智慧,让人深深反思的同时也有些忍俊不禁。聪明的人,会用诙谐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别人的批评,表面上是玩笑话,实际上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有位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很羡慕大发明家的名气,总想有一天自己也扬名天下。有一次,他问爱迪生:‘‘先生,您是怎么做到名扬天下的呢?”爱迪生猜出了他的心思,故意反问说:‘‘看来,你是每天都在想着怎样出名吧?”年轻人听后,以为爱迪生要给他传授出名的秘诀,于是十分高兴地说:“是啊!我连做梦都在想啊,您快告诉我,我什么时候能像你一样名扬天下呢?”爱迪生说:“你死后就会很快出名”。 “为什么要等到死后呢?’’年轻人十分惊异地问。 “你只想着怎样才能占有一座高楼,而从不动手去建造这座高楼。因此,你终日想象的高楼是永远不会自动出现的。但是假如你在空想中度过一生,死后就会成为那些只会空想、不肯付出者的一面镜子,被当做反面的例子教育后人。这样,人们就会经常提到你的名字,你不就能名扬天下了吗?”爱迪生这段话幽默诙谐,暗含讽刺与警告,使年轻人的心灵大受震荡。年轻人终于了解:没有行动而只有空想,只会自己一事无成,更别说出名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破坏力最强的莫过于“你错了”这三个字。它通常只会带来一场不快、一场争吵,甚至能使朋友变成对手,使情人变成怨偶。因此,即使是要指出对方的错误,也要选择一种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而不能直截了,当地说“你错了”。 春秋时,陈惠公征调犯人兴建凌阳台,还没有完工,就有几个人因犯法被处死了。一天,陈惠公又下令将三名负责监督工程的官员押进监狱,大臣都不敢进言劝阻。 P4-P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