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业,做有高度的事业”是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华为本身成为最好的例证。任正非常常根据企业、市场、大环境的发展,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洞见和教益的美文,说公司、谈战略、话做人。他对中国人素质教育的建言、对“冬天”的忧患,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旷野呼喊,既能与一线员工保持共鸣,又能为广大公众所接受,有些思想甚至直接被国家领导人所熟悉和欣赏。 《任正非的正能量: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将从不同的角度带你领略俞敏洪身上各种正能量,全方位挖掘这位传奇企业家的正能量、传递其身上独具魅力的超级正能量。本书翻开的每一页都将为你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内容,为你带来不一样的视野!《任正非的正能量: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值得每一个人阅读、学习和珍藏。 作者简介: 冠良,工商管理硕士。资深管理顾问。长期从事中国企业问题研究工作,近年致力于企业家思想和企业成长案例的梳理和研究。曾出版《任正非谈管理》,被读者评为深圳书城“2009我最喜爱的10本书(管理类)”之一。 目录: 第1章任正非的创业正能量 成功要靠艰苦奋斗 “狼性”创业精神 创业的“床垫文化” 异乎寻常的低调 失败是宝贵的财富 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 聚焦:只做最擅长的事 第1章 任正非的创业正能量 成功要靠艰苦奋斗 “狼性”创业精神 创业的“床垫文化” 异乎寻常的低调 失败是宝贵的财富 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 聚焦:只做最擅长的事 该节俭的地方要节俭 第2章 任正非的管理正能量 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真正做到对事负责 “小改进、大奖励” 利润来自成本控制 “末位淘汰制度” “坚持改良主义” 解决“最短的木板” “法治”:职业化管理 职业资格评价体系 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脱下中国的“草鞋” 僵化,优化,再固化 灰度:黑白之间的管理 让听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轮值CEO制度” 第3章 任正非的团队正能量 终结个人英雄主义 干部从实践中来 “岗位轮换制度” “人力资本增值” 主张自由雇佣制 高薪酬集聚人才 贡献大,报酬就高 考核与评估的量化 激活团队精神 1996年市场部集体辞职 2007年集体辞职 “国际化的队伍” 打造学习型团队 向发达国家学习 向国内竞争对手学习 华为的团队学习 直面员工忧郁症 专题任正非谈干部选拔与队伍整改 一、干部队伍选拔政策 二、干部队伍整改 第4章 任正非的经营正能量 “客户是华为之魂” “宗教般”虔诚感动客户 搞好普遍客户关系 满足客户的需求 一、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组织建设 二、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产品投资决策和产品开发决策 三、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构筑客户关注的质量、成本、可服务性、可用性及可制造性 四、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及干部管理 五、基于客户需求导向的、高绩效的、静水潜流的企业文化 “利益共同体” 一、和员工结成利益共同体 二、和客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和友商结成利益共同体 “农村包围城市 “东方不亮西方亮” “以土地换市场” 国际化拒绝机会主义 用低价撕开市场缺口 第5章 任正非的创新正能量 创新是成功的基石/ “崇尚自主研发” 创新也要“拿来主义” “领先竞争对手半步” “高投入,高产出” “技术市场化” 一定要搞基础研究 第6章 任正非的危机正能量 繁荣背后充满着危机 一直生存在危机中 活下来才是真正出路 冬天永远都是“机会” 第一次冬天 第二次冬天 第三次冬天 “现金为王”是硬道理 自我批判是进步的利器 附录一任正非精彩语录 附录二任正非个人档案 没有华为人当时冒险投入和艰苦奋斗的正能量,华为不可能生存下来。我们感谢过去、现在与公司一同走过来的员工,他们以自己的泪水和汗水奠定了华为今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奠定与传承了公司优秀的奋斗和奉献文化,华为的文化将因此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成功要靠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而言,尚且如此重要,更何况是对于一个企业。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长久生存的。 任正非认为,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也是华为成功的正能量。“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 任正非曾这样描述华为创业者们艰苦的创业历程。华为公司创业之初,根本没有资金,是创业者们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投入到公司,每个人只能拿到很微薄的报酬,绝大部分干部、员工长年租住在农民房。正是老一代华为人“先生产,后生活”甘于奉献的正能量,才挺过了公司最困难的岁月,支撑了公司的生存、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华为。 任正非认为,没有华为人当时冒险投入和艰苦奋斗的正能量,华为不可能生存下来。“我们感谢过去、现在与公司一同走过来的员工,他们以自己的泪水和汗水奠定了华为今天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们奠定与传承了公司优秀的奋斗和奉献文化,华为的文化将因此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在任正非看来,华为要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只有靠艰苦奋斗。“华为没有背景,也不拥有任何稀缺的资源,更没有什么可依赖的,除了励精图治、开放心胸、自力更生,我们还有什么呢?最多再加一个艰苦奋斗,来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付出和艰苦奋斗,铸就了今天的华为。” 任正非指出,华为没有国际大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市场地位、人脉和品牌,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华为人只有比别人更多一点奋斗,只有在别人喝咖啡和休闲、健身的时间都在忘我努力地工作,否则,根本无法追赶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根本无法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世界上最难管理的是就工业,而工业中最难管理的又是电子工业。电子工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律,它技术更替、产业变化迅速,同时,没有太多可以制约它的自然因素。例如,汽车产业的发展,受钢铁、石油资源及道路建设的制约。而用于电子工业的生产原料是取之不尽的河沙、软件代码、数学逻辑。正是这一规律,使得信息产业的竞争要比传统产业更激烈,淘汰更无情,后退就意味着消亡。要在这个产业中生存,只有不断创新和艰苦奋斗。而创新也需要奋斗,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 任正非时刻提醒华为人,过去的成功或许将成为华为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华为人的过分自信可能导致最大的失败。“华为已处在一个上升时期,它往往会使我们以为八年的艰苦奋战已经胜利。这是十分可怕的。我们与国内外企业的差距还较大,只有在思想上继续艰苦奋斗,长期保持进取、不甘落后的态势,才可能不会灭亡。” 任正非始终认为华为还没有成功。“华为的国际市场刚刚有了起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比以往更严峻。全球超过10亿用户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已经进入了100多个国家,海外很多市场刚爬上滩途,随时会被赶回海里;网络和业务在转型,客户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产业和市场风云变幻,刚刚积累的一些技术和经验又一次面临自我否定。在这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决不能分心,不能动摇,不能因为暂时的挫折、外界的质疑,动摇甚至背弃自己的根本,否则,我们将自毁长城,全体员工十八年的辛勤劳动就会被付之东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著名管理专家、并购专家王育琨在文章《华为国际化调查报告》中这样记述着当年华为人在俄罗斯的奋斗历程:“现任华为独联体地区部总裁的李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派往俄罗斯开拓市场。俄罗斯的1998年,天气倒是不冷,可市场太冷了,而且紧接着俄罗斯发生的一场金融危机,使整个电信业都停滞下来。李杰回忆说:‘有在打官司的,有在清理货物的,官员们走马观灯似的在眼前晃来晃去,我不仅失去了嗅觉,甚至视线也模糊了,那时候,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等待,由一匹狼变成了一头冬眠的北极熊。’这一年,李杰几乎一无所获,除了告诉俄罗斯:我们还在。1999年,李杰还是一无所获。在日内瓦世界电信大会上,任正非点醒了自己的爱将:‘李杰,如果有一天俄罗斯市场复苏了,而华为却被挡在了门外,你就从这个楼上跳下去吧。’”李杰说:‘好。’李杰马不停蹄地开始组建当地营销队伍,培训后送往俄罗斯各个地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合资企业贝托华为这个营销网络;在不断的拜访中,他们认识了一批运营商的管理层,了解和信任在频繁的沟通中得以建立,从而形成了目前最主要的客户群。在艰难的起步中,华为从俄罗斯国家电信局获得的第一张订单只有区区12美元。” 面对艰苦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华为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以一种乐观、积极、自然的心态去面对,并从工作、学习、奋斗、追求、进步中去领悟自己的那份成就感与幸福感。 华为内刊《华为人》上,一位曾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华为人记述着这样一个故事:“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坎坷的。在阿尔及利亚,工作之外最困难的是衣食住行。 “第一次来阿尔及利亚,走在去Annaba的路上,忽然来了两辆警车,一前一后的把我们夹在中间往前走。我觉得很惊奇,出了什么事吗?同事笑着对我说,不要惊惶,在阿国,他们是接到信息后专门来保护外国友人的。哦,原来如此。一路上,警车开道,好不威风!到了目的地,当我们一定要请警察兄弟们吃顿饭时,他们却礼貌地拒绝了,把我们交接给当地警方后,很快就回去了!真是让人感动至极! “当我和大家谈起这件事时,一位在阿尔及利亚生活工作了多年的朋友说,以前在首都,我们去买菜,警察都是派车来保护的。啊,可爱可亲的阿拉伯兄弟!慢慢地,我才知道,中国和阿尔及利亚有很好的邦交关系,上个世纪50年代底,中国就与阿尔及利亚建立了外交关系,目前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情谊了! “饮食上,很多同事都不习惯,我们吃惯了中国菜,在这里,只有‘棒子’面包、Pizza和沙拉了,很多同事甚至还更愿意吃国内带来的方便面。 “以前,阿国物品极不丰富,想买东西,很难买到,尤其到了冬天,这里的蔬菜更少,偶尔可以从中国建设集团的工地上买到‘老干妈’,立即觉得生活质量上了一个档次。近一年,情况有了较大改观,一方面公司总部每两月会给我们寄一些慰问品,一方面阿国北部有了几个小菜市场,代表处也优化了食堂,在饮食上,大家觉得比以前好得多了。闲来无事时,我们也从网上搜索一两个喜欢吃的菜名来,自己尝试做两个中国菜,打打牙祭!有同事笑着说,吃了自己做的菜,半年不想家了! “同时,我们积极地融入到当地生活中,经常在周末和本地员工、当地朋友来一个烧烤,或者邀请客户打场篮球、踢场足球。生活在不断地更新、变化着,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阿拉伯民族的友好和热情,每到一处,都能感受到主人的地主之谊。闲暇之余,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吃手抓羊肉品尝咖啡,一起感受沙漠的深奥,一起欣赏地中海风情。” 任正非说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因此,世界巨头都云集中国,公司创立之初,就在自己家门口碰到了全球最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得不在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当我们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时,放眼一望,所能看得到的良田沃土,早已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只有在那些偏远、动乱、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他们动作稍慢,投入稍小,我们才有一线机会。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无数优秀华为儿女离别故土,远离亲情,奔赴海外,无论是在疾病肆虐的非洲,还是在硝烟未散的伊拉克,或者是海啸灾后的印尼,以及地震后的阿尔及利亚……到处都可以看到华为人奋斗的身影。我们有员工在高原缺氧地带开局,爬雪山,越丛林,徒步行走了8天,为服务客户无怨无悔;有员工在国外遭歹徒袭击头上缝了三十多针,康复后又投入工作;有员工在飞机失事中幸存,惊魂未定又救助他人,赢得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尊敬;也有员工在恐怖爆炸中受伤,或几度患疟疾,康复后继续坚守岗位;我们还有三名年轻的非洲籍优秀员工在出差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十八年的历程,十年的国际化,伴随着汗水、泪水、艰辛、坎坷与牺牲,我们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了,面对漫漫长征路,我们还要坚定地走下去。” 任正非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的道理,他忠告华为人,繁荣的背后,处处充满危机,华为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公司高层领导虽然都经历过公司最初的岁月,意志上受到一定的锻炼,但都没有领导和管理大企业的经历,直至今天仍然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因为十余年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切身感悟到做这样的大企业有多么难。多年来,唯有更多身心的付出,以勤补拙,牺牲与家人团聚、自己的休息和正常的生活,牺牲了平常人都拥有的很多的亲情和友情,消蚀了自己的健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沮丧和受挫的痛苦,承受着常年身心的煎熬,以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毅力,才带领大家走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