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丛书:货币论(上卷)》的第三篇和第四篇中,提出了一种货币理论基本问题的新研究法。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找出一种方法,不但可以用来描述静态平衡的性质,而且可以用来描述不平衡的性质,同时还要发现货币体系从一种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平衡状态的动力规律。这就是《汉译世界学术名丛书:货币论(上卷)》上卷关于“货币的纯理论”中的主体。 序言 在本论文集的第三和第四篇中,我提出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解决货币理论中的根本性问题。我的目的是找到一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描述静态均衡和失衡状态时的各种特点,并且能够发现制约着货币体系从某一个均衡位置向另一个位置转移的动态规则。对这一内容的探讨就构成了本书第一卷《货币的纯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在第二卷《货币理论的应用》中,我一直试图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并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讨论中的各种数量重要性的排序,其主要依据就是当今英国和美国社会中的各项事实。在第二卷中,我还描述了现代银行和货币体系的显著特点,并探讨了实际生活中货币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通读本论文集的校样的时候,我深刻意识到其中的不足。本文耗时多年,而且其时我还兼任其他职务,在这段时间内我的种种观点得以不断提出以及改变,因此,本文中有些部分并不是完全彼此协调的。我最终得出的结论也与刚开始撰写本文时的初衷大相径庭。因此,我认为本文代表了我不断地改变之前持有的观点以及通向最终结论的这样一个过程,读者也由此可以依稀辨出我所进行的种种努力。如果能够重新写一遍的话,我可能会用更短的时间写出质量更高的文章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混沌的丛林中奋力找寻出路的人一样。现在,我已经走出了丛林,也意识到我本来可以选择一条更直接的道路,并且旅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困惑实际上并不像我当时想象的那么严重。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把本文呈现给全世界,因为它与当前它所达到的阶段名副其实,虽然这只不过是各种资料的一个汇总,还远无法称得上是一本完成了的作品。 其次,本论文集是包含了货币纯理论和货币理论应用的系统性的论文集,我曾试图将本论文集和各种关于本来可以作为单独专论的主题的讨论结合在一起,可能这有点愚蠢。这些看似离题的探讨内容就构成了本文关于指数的第二篇和关于投资率波动的第六篇。尤其是第二篇,并没有使用过多的长篇大论来介绍关于第三和第四篇中基本理论的各种探讨的发展过程;也许有些读者更愿意先跳过这几个章节,或者是随后再看。 本论文集还有另外一个缺陷,那就是缺少任何一种模式来指导我对各个主题进行正确的排序以及安排。对此类主题进行详细解释的最佳方法只能通过历代学者的种种人生经验逐渐得到发现。但是,尽管我的研究领域已经成为全世界各所大学竞相教授的一个课程,但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发现使用任何一种文字出版的论文集对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代表货币的理论和各种事实进行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介绍。我希望通过运用我所获得的各种经验,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为找到解释该问题的最佳方法做好准备工作。 我相信,如果能够对本论文集中的各个主题进行正确的理解,将对全世界人们的福利具有极为重大的实际意义。如果说我对此做出了一点贡献的话,我要将此归功于我在剑桥大学工作时享受到的那种激情讨论和交流的氛围。D. H. 罗伯逊先生对某些根本性问题提出了富有见地的建议,没有这些建议的支持,本文永远都无法达到目前的水平。在本文最终成型以及避免种种错误的过程中,我最要感谢的就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R.F. 卡恩先生,他对我的关心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在本文中随处可见;并且在关于指数的篇章中对我帮助甚大。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我还获得了其他人的大力支持,尤其要指出的就是H. D. 亨德森先生。 就在本论文集逐渐开始印刷的时候,我又受命到以麦克米兰为主席的金融与工业委员会工作。因此,本文第二卷中的那些实际建议代表的是在我开始本委员会工作之前的观点,而不是委员会发表报告时的观点。 我还要感谢本书的印刷商,爱丁堡的克拉克印刷公司。他们非常有耐心并且精心地长期保存了本文的校样,避免了由于不断改变和补充而可能造成的校样混乱和遗失。 J. M. 凯恩斯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