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成长在国企——员工修养提升读本


作者:贾海生     整理日期:2016-07-09 12:35:00

曾几何时,企业管理是社会流行话题。当下社会,关于企业管理和员工修养提升的各类书籍多如牛毛。但这些书籍绝大多数出自学者、专家、名人之手,其内容是编多于著,其理论和案例基本上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涉及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几乎是空白。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和国家安全稳定,企业员工道德建设和修养提升事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软实力,以人为本,提升员工道德修养势在必行。本书内容直接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者,而且是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管理骨干人士。作者底蕴深厚的个人修养,形成了其独特的多方位的阅世视角。勤于思考、乐于反思、善于总结的特点使其能够结合实际观察他人审视自己,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客观现象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并形成文字。书中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国企员工成长的各个方面,并对从业者人格修养给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视角独特、解析缜密、文风朴实、平易近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三十余篇文字,既可独立成篇,亦有相互关联。每篇仅千余字,便于当下快节奏生活模式下的点滴阅读。每篇题目多以“A与B”句式为题,其中隐含着在工作与生活中要兼顾两边莫走*的中庸之意。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深入挖掘管理精髓,例如“权力与权威”“规矩的守与破”等;另一方面涵盖了大量可借鉴、能应用的实践案例,一些事例也许就发生在大家身边,提出的处理思路也许解决了大家的实际困扰,例如“表扬与批评”“管理团队中的‘老中青’”等;同时注重在问题探讨中激发读者的思想火花,例如“角色与演员”“如何做好机关工作”等。本书全篇没有大段理论摘抄,全部是作者的思想成果和实践总结,其独创性在当下企业管理和员工修养提升类读物中稀缺鲜见。其对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管理理论构建的展望,拓宽了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作为国企员工修养提升读本,本书适宜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新员工和中青年管理人员阅读,为他们在企业中愉快高效地工作提供了私人定制般的指导。本书对于在其他大型组织中例如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工作的年轻人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本书适合国有企业新员工和中青年管理人员,对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工作的年轻人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本书收录了作者三十余篇关于员工修养提升的文章,分为“修养与认知”“实践与探索”两个部分。这些文章均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源泉、理论功底为基础、睿智思虑为支撑的心血成果。相对于其他管理类图书而言,本书更加突出实践性。凭其在国企工作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作者从多个角度思考了国企员工如何成长的常见问题,并给出了独具特色的解决思路。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在国企工作的人都会遇到的,例如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对待表扬与批评,如何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规矩的守与破,如何看待闲话,如何看待计划与变化,如何达到用语言与文字表达的最高境界等,充满正能量。本书具有相当的独创性,是企事业工作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贾海生 1963年出生,1984年大学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北京科技大学EMBA硕士学位。由最基层最一线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既有机关部门主任的经历,更有重要基层单位领导的实践。工作之余广收博采,在社会科学、企业管理和文化艺术等领域均有广泛涉猎。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多个岗位的历练磨砺,作为优秀的管理干部,其带领团队后进变先进的突出业绩在企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所有共事者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目录:
  编者的话
  前言
  修养与认知
  敬、竞、静、净
  角色与演员(之一)——找准自己的舞台
  角色与演员(之二)——扮好自己的角色
  角色与演员(之三)——说好自己的台词
  规矩的守与破
  权力与权威
  成功四要素
  “闲”话不闲
  传言的产生、传播和强化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一)——表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二)——表达过程:发挥的三要素
  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三)——表达的种类:口语与书面语编者的话前言修养与认知敬、竞、静、净角色与演员(之一)——找准自己的舞台角色与演员(之二)——扮好自己的角色角色与演员(之三)——说好自己的台词规矩的守与破权力与权威成功四要素“闲”话不闲传言的产生、传播和强化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一)——表达之前:不打无准备之仗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二)——表达过程:发挥的三要素语言与文字表达(之三)——表达的种类:口语与书面语语言与文字表达(之四)——表达的境界层次:达、简、美习惯性违章的文化因素主动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管理的辩证法干部要有建设力胸怀个人价值贪欲之门要常关实践与探索表扬与批评(之一)——勤表扬,慎批评表扬与批评(之二)——时机的选择表扬与批评(之三)——语言的选择关于“越级”管理者的表态管理团队中的老中青迎接调研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一)——沟通与传承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二)——领悟与执行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三)——文件与会议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四)——主体与客体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五)——计划与总结如何做好机关工作(之六)——大事与急事外一篇“四好班子”排名由后进变先进——“一把手”的成功实践后记前言国有企业,百年老店,服务民生,这是我所在企业的写照。
  三十余载,六次转行,甲乙双方,这是我工作经历的缩影。
  本书所写之内容,正是缘起于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植根于多年来在国有企业生产一线至管理层各个领域的摸爬滚打。
  企业管理科学作为舶来品,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一直难逃西方理论化的命运。自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来的企业管理理论如潮水般涌入,充斥在校园的教育讲堂上与企业的培训讲座中。这其中以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为代表,后来又出现了以曾仕强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式管理。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了启迪和指导作用,然而,如同历史曾经证明过的,外来的理论可以给我们参考与指导,但并不能解释和解答我们遇到的全部问题,更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正是因为常年来企业管理理论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相对脱节,一方面国有企业管理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只能依靠惯性运转;另一方面,在西方管理理论并不全面的话语体系国有企业,百年老店,服务民生,这是我所在企业的写照。三十余载,六次转行,甲乙双方,这是我工作经历的缩影。本书所写之内容,正是缘起于对国有企业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植根于多年来在国有企业生产一线至管理层各个领域的摸爬滚打。企业管理科学作为舶来品,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一直难逃西方理论化的命运。自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外来的企业管理理论如潮水般涌入,充斥在校园的教育讲堂上与企业的培训讲座中。这其中以德鲁克的管理理论为代表,后来又出现了以曾仕强为代表的所谓中国式管理。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起到了启迪和指导作用,然而,如同历史曾经证明过的,外来的理论可以给我们参考与指导,但并不能解释和解答我们遇到的全部问题,更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正是因为常年来企业管理理论与国有企业管理实践相对脱节,一方面国有企业管理得不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只能依靠惯性运转;另一方面,在西方管理理论并不全面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国有企业传统的管理经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再加上社会舆论的偏颇引导,国有企业成了垄断、低效、腐败、无能的代名词,而其使命、责任、纪律、奉献等特征则被完全忽视了。诚然,当下的国有企业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缺陷甚至是弊端,但这绝不是主流,更不是全部。事实上,在这样一个潮头涌动、百舸争流的过程中,中国国有企业数十年的发展实践构成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柱石。国有企业大多历史悠久、员工众多、资产雄厚、受众广泛,这样一个庞大的体量,能够始终屹立并发展壮大,必然有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管理体系在台前幕后起着作用。同时,随着长期以来经济形势、管理体制、前沿技术的风云变幻,企业在飞速发展升级的过程中,逐步接收吸纳了各种传统的、现代的、自有的、外来的管理经验,并融入国情市情企情中,自成一套管理理念。遗憾的是,也许是受传统儒家思想“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影响,我们的国有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在讲奉献、拼创新、尽责任方面毫无保留,但在创理论、落文字、展传播方面却有些踌躇犹疑。大量的本土化的国企管理经验难以上升到理论层面,国企管理精英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得不到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作为一名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我于2000年前后开始从事管理工作,并经由EMBA课程系统接触企业管理理论。本书中的思想由此时开始形成,并随着数年间工作岗位的调整、管理视角的变化、实践经验的积累,于2009年左右逐渐成形。在近两年的闲谈之中,不断有同事朋友鼓励我将这些想法诉诸文字,甚至还有人追问索要。在国有企业的文化中浸润已久,不加以总结提炼,似乎辜负了传承多年的集体智慧。而逐步整理的过程,又是一个经验再回顾、思路再清晰的过程,各种想法和资料不断丰富,通过精心梳理、筛选和编排,于是就有了《成长在国企——员工修养提升读本》。当然,区区数万字,几十个片段,绝不可能覆盖企业管理和员工成长的方方面面。当前全面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互联网”思维日新月异,给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理论一旦落笔,就不可避免面临被固化、被僵化、被随意解读的问题,而国有企业管理则是一项常变常新的课题。本书权当是抛砖引玉,仅仅希望能够给广大国企员工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升素质与修养提供经验指导。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在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不但期望国有企业的从业者、管理者创新出更多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制造,同时期望产生出更多的中国理论。角色与演员(之二)——扮好自己的角色 题记: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活就是舞台,职场如同剧场;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每个岗位就如同戏剧中的角色。打这个比方,并不是玩世不恭,而是以负责的态度、清醒的定位来对待人生,对待工作。 找准了舞台,接下来大幕拉开,灯光打亮,好戏开场。在铿锵热闹的锣鼓点中登台亮相后,如何演好这场戏,掌控节奏,感染全场,取决于你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要处理好角色与演员的关系。演员首先要能够理解角色的需要,认识到角色的变化;要有足够的底蕴,调整自身适应角色,把自己变成角色。角色有角色的性格和经历,演员有演员的性格和经历。既然剧目已经开场,演员必须自觉隐去自己的性格特征,服从并服务于角色需要。如果只顾自己痛快,不顾角色需要,将自己性格与角色混淆,这场戏就会演砸。演员的生活习惯,是早睡早起还是晚睡晚起,都要依剧目开场时间而定;演员的兴趣嗜好,包括抽烟喝酒、吃荤食素,都要看角色的爱好;演员的脾气性格,是喜欢独处还是喜欢热闹,都要符合角色的设定;演员的个人情感,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要防止带到剧目中来;演员的人际关系,都要适应剧情的安排,曾经的朋友可能是剧目中的对手,曾经的对手可能成为剧目中的合作伙伴。这些牺牲和奉献,都是演好角色所必需的。要处理好主角和配角的关系。一场戏,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大多是主角,因此谁都想当主角。但是主角少、配角多,不是人人都能当主角。大多数主角都是从跑龙套开始,只有主动演好配角,才能慢慢锻炼起当主角的能力,进而获得当主角的机会。即使当上了主角,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是主角。剧分幕,戏分场,在不同场次中同一个角色的位置是不同的。在某台戏中是主角,不一定每一幕每一场都是主角。因此,主角、配角要各司其职,主角要理解配角,配角要帮衬主角。该当主角时,要当仁不让;该当配角时,要积极配合。剧目的圆满成功要求每个角色都演好,主角出彩是必要的,配角的出色表现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本:白岩松的人生哲学 下一本: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成长在国企——员工修养提升读本的作者是贾海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