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经、史、子、集的基本知识和思想内涵,顺利完成今日复兴和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对接国学十二道是指: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取舍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权谋之道;10、大学:修身之道;11、易经:天地之道;12、禅宗:死生之道。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国学常识,这是中国五千年人文智慧的趣味赏读,这是最完整,最权威的中国文化精髓。 作者简介: 谢寒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研修班特聘教授,被誉为“中国最有使命感的学者”之一,研究专长为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美学等。至今出版了10部专著以及心灵、国学类畅销书50多部。 目录: : 第一章:孔子——为人之道 1.人生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 2.宽容是终身奉行的原则 3.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4.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 5.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 6.不逞匹夫之勇 7.谣言止于智者 8.爱正义,胜于爱权威 9.以人为本,以善待人 第二章:老子——处事之道 1.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目录: : 第一章:孔子——为人之道 1.人生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 2.宽容是终身奉行的原则 3.自满者人损之,自谦者人益之 4.人能守本分,才能尽本事 5.待人以礼,永远不会过时 6.不逞匹夫之勇 7.谣言止于智者 8.爱正义,胜于爱权威 9.以人为本,以善待人 第二章:老子——处事之道 1.福和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3.拥有水一样的从容圆通 4.曲以求全,不做无谓的牺牲 5.留有余地,才能持续发展 6.少夸夸其谈,多脚踏实地 7.知足知止,该放手时就放手 8.放低姿态,虚心进取 9.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0.分工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第三章:庄子——养性之道 1.逍遥是一种人生境界 2.别强求别人理解你 3.小事别太较真 4.快乐像蝴蝶,内心不设限 5.少一分欲望,多一分幸福 6.让心放松下来 7.顺势而行,淡定从容 8.不畏名利遮望眼 第四章:孟子——取舍之道 1.取和舍来源于你的世界观 2.建立起正确的取舍之道 3.逆境是上天的恩惠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 5.抛掉依赖的习惯 6.交朋友要懂得取舍 7.因为舍得,所以拥有 第五章:荀子——学习之道 1.学习没有年龄的限制 2.做人要从读书开始 3.借别人的智慧提高自己 4.读书需要有质疑精神 5.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6.聪明人要每天反省自己 7.“人定胜天”,没有什么不可能 8.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 9.积累是成功的垫脚石 第六章:孙子——韬略之道 1.“惑”与“疑”是做事的大忌 2.分清轻重缓急,做好决策 3.打破常规,推陈出新 4.巧用信息,先发制人 5.对真实的成本,要有清楚的认识 6.企业文化是赢得商战的主要基础 7.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员工的聪明才智 8.团队精神比什么都重要 9.恩威并重,最高明的管理手段 第七章:管子——教练之道 1.真诚是交友的前提 2.优柔寡断是成功的大敌 3.为官要正直廉洁、不为名利所诱 4.把握正确的时机,切不可逆时而动 5.安身立命,以德为主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7.学会授权,领导者切勿事必躬亲 8.敢于授权还要善于监督 9.用人要摒弃个人喜恶 10.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 第八章:韩非子——统驭之道 1.应势利导,利用人才的长处 2.不避亲仇,一视同仁 3.善于采纳下属的意见 4.眼前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 5.虚怀若谷、雅量大度 6.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7.擦亮眼睛识别小人 第九章:鬼谷子——谋略之道 1.掌握随机应变的“艺术” 2.发现自己的优势 3.轻举妄动就会丧失主动权 4.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 5.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6.声东击西的“对垒术” 7.环环相扣的“连环计” 8.“反激得情”的激将法 9.明确自己的立场 10.塑造鲜明的个人形象 第十章:《大学》——修身之道 1.注重道德的养成和积累 2.做事没有条理,就谈不上成就 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4.别忘记经常给心灵洗个澡 5.人前君子,人后亦君子 6.内心简单,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 7.放下内心的杂念 8.诚信是金,一诺千金 第十一章:《易经》——天地之道 1.勤奋是最好的人格资产 2.卧倒不是跌倒,忍耐方显能耐 3.革故鼎新,驾御变数 4.把不适应工作岗位的人清除掉 5.变故来时,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6.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7.争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空耗 8.领导者必须树立正面形象 第十二章:禅宗——死生之道 1.有情众生,不必过于执著 2.莫要口说无常,而使光阴空过 3.“撑着不死”和“好好活着” 4.参透生死,把握当下 5.珍惜时间,不辜负这一遭生命 6.守住乐观的心境 7.控制七情六欲,随缘而不攀缘 8.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9.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迄今最全面完整的国学巨著,最切合今人实际的国学入门读物 “中国最有使命感的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权威解读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精彩章节: 宽容是终身奉行的原则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大意】 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词,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宽恕吧!”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是懦弱,而是宽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或因观念的冲突,或因秉性的不和。所谓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要去勉强别人。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接任宰相的位置,主持蜀国朝政。有个叫杨戏的人,甚为蒋琬看重,但杨戏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总是只应不答。后来,就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蒋琬面前嘀咕:“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君子所不为的。杨戏要称赞我,这又不是他的本意,要反驳我,又会表明我的错误,所以沉默不语。这正是他为人坦诚的表现。”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任何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要想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就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宽容是一种幸福。那些缺少宽容的人,总是会为了些许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稍不如意,便会拍案而怒,甚至对他人恶语相向,从此让自己陷入斤斤计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使生活变得黯淡无光。 宽容又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有时原谅别人的某些冒犯,并不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反而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不拘小节的洒脱,也是一种伟大的仁慈。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乃是安徽桐城县人。有一年,他的家人因为盖房子而与邻居桐城名医叶天士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人寸步不退,一时间僵持不下,后来,叶家更是一纸诉状告到了县衙。张家自恃京城有人,自然不慌,只派管家飞书京城,让张英利用权势“摆平”叶家。而张英看了家信后,只是淡淡一笑,提笔写下了一首诗,让管家带回去。“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信,当即便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感到很惭愧。后来,他们来到叶家,告诉叶天士,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家刚开始以为张家想戏弄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直到管家把张英的诗拿给叶家看,他们才相信了张家的诚意。叶天士感动地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动手拆墙,后退三尺。叶家见了,也把自家的墙拆了后退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至今。 其实,尺许篱墙只是意气之争,多几尺少几尺都无关紧要,张英不愧是大学士出身,区区一首诗便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对于别人的过错与冒犯,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若是能以博大的胸怀宽恕别人,岂不是更好?在天性善良、心胸宽广的君子眼中,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因为他总是抱着乐观开朗的态度去看待它们,待人接物都怀着宽大为怀的原则;而那些自私狭隘的人,却只知一味地谴责和迁怒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物,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在与自己作对,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宽容是一种美德,为人常怀一颗宽容之心,就能理解别人的难处,原谅别人的稍许过错。同时,它也是自身摆脱烦恼的良药,人际交往中,唯有抱着谦和宽容的心态去相处,才能够获得真诚和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