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写给十年后不后悔的自己


作者:松浦弥太郎     整理日期:2016-05-27 10:54:03

★全亚洲备受欢迎的青年导师松浦弥太郎,写给千万青年的人生规划指南!★人生仅有一次,想好怎么过,才能过得好!★25岁时你选择了怎样的道路,10年后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北大、清华、人大等全国百余所高校都希望年轻人读到的一本书。★50篇成长故事,10万字肺腑之言,33年奋斗历程,涵盖人生规划、人脉积累、自我提升、团队管理、投资理财、创业晋升等人生重要的50个方面。★一部让你在人生十字路口找到努力方向,学会规划人生,懂得设计未来的暖心之作!★风靡日、韩、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掀起人人网、豆瓣、微信、微博、人民日报1000万次话题热议!★马云、俞敏洪、张德芬、李嘉诚、扎克伯格、稻盛和夫、蔡康永、李开复、范玮琪等成功人士的心灵启示!★特别收录作者“写给中国年轻朋友”的诚恳序言! 
本书简介:
  写给中国年轻朋友每当我开始尝试新事物时,我会在心中想象今后的自己,同时也反省过往的自己。 完成的事、没有完成的事,开心的事、悲伤的事,还有大大小小的麻烦……回想这些事情时,我的脑中会浮现当时的种种情景。当然,在这之中有褒也有贬,有感到羞愧的事,也有无法向人启齿的事。然而,只要让这些事情稍微停驻心中,并解开症结,心情就会变得清爽愉悦。管理学中有所谓的PDCA,指的是反复进行“计划、执行、检查、改善”等步骤,这些当然也能套用在自我成长规划上,而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检查与改善。 我会将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想做的事、想学习的事、想注意的事,写在一张纸上。把自己察觉到的小发现逐条记下,再当作礼物送给想要开始尝试一些新事物的自己。没错,这么做是为求改善。这习惯已经持续了十年以上,因此,我已经拥有一份备忘录,还会不断地补上新的发现或删减,随时进行更新。学生时代用信纸写信时,不会用信封,只会像折纸一样,将信纸折成小小一张,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回忆吧。我会将新的备忘录像学生时期那样折成一小张,当作护身符夹进记事本里。换言之,这东西是为了自己所做的护身符。不花钱买,而是自己动手做,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顺道一提,我会逐项记录这些事,如下所示,供大家参考: ●不急、不求、不发怒●好好休息,尽情玩乐●早睡早起●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别急着抱怨●遵守约定●常怀感恩●不贪心●谨言慎行●常保笑容●凡事未雨绸缪●更坦率●今天也要用心度过●切忌不懂装懂●给自己找乐子●待人更亲切…… 虽然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净是一些羞于向别人提起的事;但所谓的成长,就是提升理所当然之事的精确度。唯有如此,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挑战。一年之中,难免会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此时,不妨打开为自己做的护身符,你将发现自己还有哪一项没做到,有哪一项潜藏着解决问题的建议。发生什么事时,这张备忘录能够确实地帮助自己,成为一剂强心针。回归正题,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我们往往热情地投入计划与执行,却容易忽略检查与改善。因此,开始尝试新事物时,绝对不能缺少“改善”这个燃料。备忘录既是改善方案,也是护身符,它一定能成为支持你我的一股力量,也能成为将迷惘的自己导向正确之路的地图。 松浦弥太郎前言我的出发点,其实是一连串的失败。有别于大多数人高中、大学毕业后便进入职场工作,高中辍学的我连一句英文也不会说,便远渡重洋到美国,迎接二十几岁的人生。从时薪两美元的工作开始,我打过各种工,终于开了一家小书店,开始进入出版业,到现在成为“COWBOOKS”的负责人,并担任《生活手帖》的总编辑。我绝对不是一掷千金的大梦想家,而是累积每一个小成功,才造就现在的自己。一路走来,领受到周遭前辈的诸多教诲,也从不同的经验累积各种学习法则,我希望以这些事物为基础,集结成一本教导现在25岁左右的年轻人,如何享受美好生活,以及如何面对工作的指导手册。 25岁的年轻人还是职场菜鸟,不,我更喜欢“新人”这字眼。这是一段对未来感到惶惶不安、没有梦想、无论面对工作或是自己都很迷惘的时期。因此,我试着以身为新人的你所具备的视野与角度,认真思考:“如果我现在25岁,最想做的50件事。” 以此为前提,我想先将自己25岁时,如果能知道该怎么做会更好的三大要点与现在的年轻人分享。若能让你铭记于心,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要点1绝大多数求才若渴的人,随时都在寻觅千里马经营者与位居管理层的人,总是在寻觅人才。即便去咖啡厅或酒吧放松一下,也会留意是否有好人才,一旦发现,自然不会放过。所谓好人才,就是不会满足于现状、有实力的人。例如:遇到突发状况,懂得随机应变的人;态度积极,体贴别人的人;总是笑脸迎人,予人良好印象的人。但意外的,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我有一位不便具名的年轻企业家朋友,就拥有好几位这样的员工。我问他:“你是在哪里找到他们的?”他说,其实多半是在餐厅、居酒屋或健身房等地方遇到的。 这些人都不是透过正式渠道录取的员工;而是通过偶然相识的机缘招募到的优秀人才。好比你一时之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只好去打工;但其实原本工作的地方就有许多机会,只是人生阅历尚浅的你没有发现而已。主动关心别人,就能得到被他人赏识的机会。也许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有人正在关注你。这是我希望年轻人明白的第一个要点。 要点2人们随时都在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虽然与第一点有点类似,但这是泛指工作、生意往来以及人际关系的共通道理。就像走进便利店,即使没看到自己想买的物品,也会随便买些什么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总是在找寻能够在自己又累又渴之时,有助于恢复活力的东西。就算去超市选购晚餐要烹煮的蔬菜、肉类等食材,也是在找寻能够解决问题的事物。 结论是人们花钱、花时间,都是为了有助于己。无论是为了逃避现实,还是投资自我,都是把金钱和时间耗费在能够帮助自己的事物。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我们只想跟能帮助自己的人来往,寻找可以倾听自己的想法、认同自己的人。因此,人们会将金钱和时间花在对自己有益的人与事物上,只要明白此道理,便能立刻洞悉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时代大卖,以及其畅销的原因。 要点3收入多寡,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呈正比我想,大部分的人在25岁左右时,都还是个一心期盼能多点收入的职场新人。因此,我希望大家明白的第三个要点,就是收入多寡究竟与什么事物呈正比?不是时间,不是努力,也不是运气;而是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呈正比。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带给他人多少感动。若你现在的收入不高,不妨省思是否被你感动的人不够多。我认为,待在家里做的工作,收入肯定不高。倒也不是说这样的工作不好,只是带给别人感动的质量相对也不高。相反的,活跃于国际体坛的一流足球选手,之所以一年大赚数十亿,是因为世上多不胜数的人都为他出神入化的球技而感动。收入多寡与公不公平无关,而是与能带给多少人喜悦、带给多少人感动呈正比。这是一种人间机制。 这三个要点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年轻时的我不懂,25岁的你应该也不明白,请将这三个要点铭记于心,思考“50件自己想做的事”吧!25岁正值人生起飞阶段,也是认真思考自己想做些什么的黄金时期,若这本书能成为你的人生良伴,将是我莫大的荣幸。01以成为社会的齿轮为傲常有人说:“反正我只是社会的一个齿轮罢了。”“齿轮”二字给人消极的印象;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字眼,若能成为社会的一个小齿轮,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所以,我想先从成为社会的小齿轮做起。 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因为基于“前言”提到的三个要点。容我再强调一次,“世上绝大多数求才若渴的人,随时都在寻觅千里马”,“人们随时都在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收入多寡,与带给别人感动的质量呈正比”。世上所有事物皆是以这三点为基础,只要有这三大齿轮,每个人都能让身为小齿轮的自己,抓到如何与大齿轮契合的诀窍。或许这种说法有点抽象,但社会结构就是如此,不是吗?虽然25岁的你已是成年人,但还不足以独当一面。一想到身为社会一分子该如何贡献己力、对社会有所帮助时,就会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个小齿轮。”我认为这个意识正是开创未来的底蕴。虽然只是一个小齿轮,还是要思考如何与比自己大一点的齿轮,甚至与社会这个大齿轮契合。正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组织里的小齿轮,才能参与所有社会活动。不妨将此意识当作一个目标,想象自己是公司某部门的齿轮吧!唯有成为齿轮,才能形成一股动力,并想象即便是多么渺小的存在,都要成为公司这个大齿轮的能量来源。 除了社会之外,还能变成什么齿轮呢?一个人无法构成社会,也无法建立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每个人都必须与别人互相配合,这与成为社会的齿轮,学习如何与社会契合,“才能在世上生存”的道理是一样的。 说得夸张一点,这就是我的人生信念,也希望年轻人能努力找到如何契合的诀窍,毕竟齿轮的质量只能靠自己努力打磨。我想,设法不让齿轮耗损的整备功夫,就是面对工作、面对人生的一种态度。我到现在还是认为自己只是社会的一个小齿轮。就算回到25岁,我也还是会这么想!而且越年轻,越要有这般认知才行。 从消极的齿轮变成积极的齿轮,只要有此意识,便能认知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有此认知就是一种自我成长,不是吗?比起“自己只是一个小齿轮”的消极想法,积极面对自己是小齿轮的事实,才能为人生加分。因此,我想先从成为社会的小齿轮做起,总有一天,一定能成为最棒的齿轮。





上一本:哈佛精英思考术 下一本: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写给十年后不后悔的自己的作者是松浦弥太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