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若能以不批评的态度如实接纳,我们就能给自己满满的包容和爱,透过本书,你将能找到生命中种种痛苦的原因,学会全然与当下的感受共处,获得真正的疗愈与解脱。 本书简介: 当我们面对难关,通常会产生各种情绪反应:压力、不满、焦虑、沮丧、愤怒、难过,甚至躲到各种上瘾的行为中。我们仿佛觉得自己出故障了,找不到归属感,开始与自己为敌,更陷入不可自拔的悲伤或恐惧中。在表面的这些烦恼下,其实我们内心深处觉得孤单、不安全,认定自己的生命有问题。作者巧妙地融合多年临床心理学专业与深厚佛学涵养,透过深入浅出的概念与故事,引导受烦恼所困的人,放下比较,卸下心防,接受自己最真实的状态。并提出一套简单原则,帮助我们在面对自己的惯性反应时能有所依赖,不再总是受外在因素影响与操控。 作者简介: 临床心理学家,佛法老师、在家居士,也是极受爱戴的内观老师。她是华盛顿特区内观禅修社区的创建人。她结合佛学与西方心理学,强调对自己及他人有同理心、正念,以及对周遭环境的容忍。她的第一本书《全然接受这样的我》曾获“美好人生”书奖,已是心灵修行与禅坐练习的畅销书,引导广大读者获得深层的疗愈力。 目录: 推荐序:回到心的家 作者序:不管发生什么,永远热爱生命 第一部寻找我们的依归 第一章回到心的家 第二章逃家:小我迷路了 第三章禅修:通往当下的路 第四章通往依归的三道门 第二部真实之门 第五章RAIN:以正念面对困境 第六章唤醒身体的觉受 第七章心魔:别被痴念困住了 第八章找出核心信念 第三部爱之门 第九章治疗创伤恐惧的心药 第十章爱自己:把指着自己的箭移除吧!推荐序:回到心的家 作者序:不管发生什么,永远热爱生命 第一部寻找我们的依归 第一章回到心的家 第二章逃家:小我迷路了 第三章禅修:通往当下的路 第四章通往依归的三道门 第二部真实之门 第五章RAIN:以正念面对困境 第六章唤醒身体的觉受 第七章心魔:别被痴念困住了 第八章找出核心信念 第三部爱之门 第九章治疗创伤恐惧的心药 第十章爱自己:把指着自己的箭移除吧! 第十一章宽恕的勇气 第十二章牵手:让同理心活起来 第十三章失去爱:分离之痛 第四部觉性之门 第十四章藏在觉性中的依归 第十五章勇于面对一切的心 相关资源 前言作者序:不管发生什么,永远热爱生命 在海边玩是我最早的快乐回忆。我们家刚开始在夏天去科德角度假时,那片低矮的松林、高耸的沙丘和一望无际的洁白沙滩,真让我有回到家的感觉。我们老待在海边,戏浪潜水、玩人体冲浪,或是在水底练习翻跟头,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每到夏天,我家那栋小屋就挤满了亲朋好友,年复一年。一些人结婚后,还带着他们的伴侣和小孩一起过来。那儿是我们每一个人共享的天堂。辽阔的天空、空气中海水的咸味,还有那片不断召唤我们的大海,接纳了我生命中的一切,而我心中种种的痛苦和困顿也暂时得以安歇。 不久后的某天早晨,亲友分乘两辆车往海边出发,独留我一人在家。从前那个非要大人硬把她从水里拉出来才甘愿上岸吃晚餐的小女孩,如今却成了一个再也无法在沙滩上作者序:不管发生什么,永远热爱生命 在海边玩是我最早的快乐回忆。我们家刚开始在夏天去科德角度假时,那片低矮的松林、高耸的沙丘和一望无际的洁白沙滩,真让我有回到家的感觉。我们老待在海边,戏浪潜水、玩人体冲浪,或是在水底练习翻跟头,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每到夏天,我家那栋小屋就挤满了亲朋好友,年复一年。一些人结婚后,还带着他们的伴侣和小孩一起过来。那儿是我们每一个人共享的天堂。辽阔的天空、空气中海水的咸味,还有那片不断召唤我们的大海,接纳了我生命中的一切,而我心中种种的痛苦和困顿也暂时得以安歇。 不久后的某天早晨,亲友分乘两辆车往海边出发,独留我一人在家。从前那个非要大人硬把她从水里拉出来才甘愿上岸吃晚餐的小女孩,如今却成了一个再也无法在沙滩上散步、无法在海里游泳的女人。我的健康每况愈下,始终查不出病因,经过20年的痛苦煎熬之后,医生终于做出了诊断:我罹患了一种无药可医的遗传性疾病,各种医疗方式都没有太大效果,只能不断服用止痛药。我坐在夏日小屋的露台上,眼睁睁看着两辆车缓缓退出车道,脆弱的心顿时被悲伤和孤独撕裂。我泣不成声,心底深处只有一个渴望:“求求你,求求你,让我找到通往平静的路,我要拥抱生命中的一切。” 我开始寻找一个平静的所在,让自己在面对生命中最艰困的挑战时,内心依然能够感受到与他人之间的连接,依然自由自在。这本书便源自于这段旅程。我把这个地方称作“真正的依归”,在这里,我们无需倚赖自身之外的一切,不论是某个特定的情境、人或解药,还是某种特定的情绪或情感。每一个人都向往能够找到这个依归,在所有希望和恐惧之下,每个人心底都怀抱着这个想望。不论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我们都希望知道自己能够面对。我们渴望相信自己,相信这段生命。我们都渴望活得完整而圆满。 开始寻找这个依归之后,我深入探索各种心灵成长的教导以及佛教的禅坐,日后这成为我生命的主轴。我是个临床心理医生,也有三十几年禅坐教学的经验,同时,我也是华盛顿特区内观禅修中心的创办人及资深老师。我探索内心的历程,以及与其他人共同成长的经验,后来结集成我的第一本书《全然接受这样的我》,而我也开始训练成为心理医生或一般的在家居士,如何将禅坐的观念用在情绪疗愈上。如今,身体的脆弱撼动了我的内在世界,而一路上指引我前行的教导却显得愈发清晰而真切。 在我所教导的佛教传统中,巴利文“dukkha”这个词传达的是人在生命中所感受到的情绪上的痛苦。这个词通常翻译成“苦”,实际上则涵盖了压力、不满足、焦虑、悲伤、挫败与不安等生活中的种种不同感受。“dukkha”的原意指的是轮子有故障的手推车。受苦的人犹如失去了平衡,在人生的道路上颠簸前行。我们仿佛觉得自己出故障了或“坏了”,找不到归属感。有时我们会微微感到忐忑不安或不满足,有时则有强烈的悲伤或恐惧。倘若仔细倾听便不难发现,在表面这些烦恼之下,内心深处我们其实觉得很孤单、不安全,觉得自己的生命有问题。 在《全然接受这样的我》这本书中,我提到了遭到羞辱时那种深刻而无所不在的苦,以及深信“我有问题”所造成的痛。在这本书当中,我将以更广泛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苦。上一本书出版后,父亲辞世、挚爱的人身心衰颓和自身长期的病痛等沉重打击不断考验着我。我的许多学员也过得一团糟,有些人失去了工作,一方面担忧无法维持生计,一方面又渴望能在工作中找到意义;有些人和亲友渐行渐远,深切盼望能重新建立昔日的关系;还有更多的人在和老、病以及终将无法避免的死亡奋力拉锯。对他们而言,“我有问题”这种感觉,早已深深夹杂在与生命拼搏的痛苦当中。 佛陀教导我们,这种不安、孤立以及根深蒂固的“不对劲儿”是无法避免的。佛陀说,人类必然会感到与他人有所差异,瞬息万变、无法掌控的生命也必然让我们难以理解。这种最深层的感觉会进一步衍生出恐惧、愤怒、羞愧、悲痛、嫉妒等破坏性情绪,所有偏狭的想法和抗拒的举动也源自于此,让我们苦上加苦。 每当我们觉察到,在忙碌驰逐之下,有那么一个充满寂静觉性的空间,我们就找到了真正的依归。敞开柔软慈爱的心的同时,我们同样能找到真正的依归。回到自性本具的清明与聪慧的当下,我们也找到了真正的依归。 这种内在的觉性是“直觉”且活泼的,在这本书中,我想通过“当下”这个词汇,试图去捕捉这种感觉。“当下”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需要实际体现的经验,很难用笔墨形容。对我而言,每当感受到心中那份寂静的觉醒时,就如同回到了家,回到了一种完整的感受当中。我回到了自己身心的家,回到了与地球和所有众生共享的家。当下创造了一个浩瀚无涯的避风港,让我生命中的一切都有了停靠的码头——连那让我再也无法冲浪的疾病也不例外。 这本书包含了许多人在危机与困惑中发现当下的故事,也探索了我个人在过去几十年里面遇过的最艰困的挑战。我衷心希望,这些故事能让你心有戚戚焉。我们将通过这些故事一起探索,是哪些力量将我们带离了当下,我们又为何总会追求虚幻的依归。我将介绍自己曾通过哪些不同的修行方式,帮助自己以及许多其他人敞开心扉、拥抱当下。这些方式有些很古老,有些则很新颖,有些甚至还有当代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支持。其中之一便是RAIN(这个缩写代表这个方法的四个步骤),这是一种我使用多年的正念禅坐法,非常实际、实用,能帮助你在许多艰难时刻,面对情绪,而且可以依照个人状况加以调整,几乎在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 本书是依据(此刻当下的)真实、爱以及觉性这三道通往真正的依归的门所编排而成的,佛教所有宗派,以及许多其他传统中都有相同的概念。你将发现,这三道门当中的每一道,都能直接让我们获得疗愈。这三道门同时也是开启平静与快乐之钥,能让我们活得自由自在。 在科德角的那一天,面对充满痛苦和肢体不便的未来,我害怕自己将从此与快乐绝缘,不禁潸然泪下。我们养了几条标准型贵宾犬,其中一条叫作席拉,当时它跑来坐在我身边,忧心忡忡地磨蹭着我。它的陪伴令我如释重负,把我带回了此刻当下。我轻抚席拉,直到情绪平复之后,才让它带着我缓步前行,沿着平缓的小径,鸟瞰远处的海滩。悲伤过后,一种寂静而开放的感觉围绕着我。我的心接纳了一切,两膝的酸痛、潋滟的波光、席拉、不可知的未来以及阵阵鸥鸣,一切都在眼前,一切都那么美好。这是我真正的依归,日后我也才逐渐明白,学习佛法能带来许多珍贵的礼物,其中之一便是:我们真的能够拥有“无所求的快乐”。我们可以全然地拥抱生命。 书前的你,已经踏上了通往真正依归的觉醒之路。或许长久以来你为自己所苦,希望对自己更好一些;或许你正在对抗某一种瘾,想抛开羞愧,做生命的主人;又或许你眼看就要失去工作,失去所爱的人,失去身心的健康,害怕你的心将永远残缺不全。你可能因为世界上无尽的苦难而悲痛,希望自己也能替这个苦难的世界带来一份疗愈的力量。不论情况多么险峻,你都能够在当下获得疗愈和解脱,找到真正的依归。 写作这本书犹如一趟发现之旅,每一天我都从自身和周遭亲友身上,获得崭新的发现。让我们一起在心灵之路上携手同行,也期盼这些教导和修行方法能够与你为伴,带给你信心。 真希望能让你看见, 当你孤独或在黑暗中时, 你自身的存在, 绽放着多么耀眼的光芒! ——哈菲兹(14世纪波斯诗人) 推荐序:回到心的家 身心灵作家张德芬 这是一本让我为之倾倒的书。 塔拉,作为一位有着二十年丰富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及禅修老师,巧妙地将灵修与科学结合了起来,加上学生、个案的故事以及她自己的心路历程,就形成了这样一整套系统的练习。而本书作为这套练习的载体,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塔拉对于生命的热爱。 塔拉将寻找生命的皈依形象地比作“回到心的家”,而本书的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回家”之路必经的三道门——真实之门、爱之门以及觉性之门,在我们通过这三道门之后,即可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皈依。本书为读者提供了26个禅修练习,从而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一位热爱生命的作者用充满爱的语言写下的字字句句构成了这本不容错过的好书,相信它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并让每个读过的人从中获益! 第一部寻找我们的依归 第一章回到心的家 啊,别切断, 哪怕只是一丝一毫的分离, 隔绝在星星的规则之外, 内在——是什么? 不就是那繁星点点的夜空, 群鸟急掠而过, 深邃中吹拂着归乡之风。 ——里尔克 某次为期一天的静坐工作坊结束之后,即将迈入70高龄的帕姆将我拉到一旁。帕姆的先生杰里罹患淋巴癌,经过3年痛苦的煎熬后,已经来到了生命的末期。杰里要求帕姆在他临终时在一旁照顾他,给他指引和支持。“塔拉,”帕姆恳求道,“我真的需要帮忙。” 只要能帮得上她先生,不论任何事情帕姆都愿意尝试。“我真的不想让他死,”她告诉我,“不管是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针灸、中药,还是其他各种替代性疗法,能找的我都找了,而且也密切追踪每一项检查结果……我们要打倒病魔。”然后,她肩膀一松,整个人颓然倒在椅背上。“现在,我和大家保持密切的联系,让他们知道最新的状况……安排各种医疗。他醒着的时候,我总试着让他舒服点,有时还会朗读些文章给他听……” 我用轻柔的语调回答帕姆:“听起来你一直很努力,想好好照顾杰里……而且也把自己弄得很忙。”听我这么说,她微笑,表示默认。“没错,的确很忙。听起来很疯狂,对吧?”她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在我的记忆里,我一直都忙得不可开交……但现在……嗯,我怎样都没办法枯坐一旁,两手一摊,让他就这么离开。” 帕姆沉默了好一阵子,接着才忧心忡忡地看着我。“塔拉,他现在随时有可能走……我是不是该先学一些佛教的修行方法或仪轨?我是不是该读点东西?《西藏度亡经》要看吗?……我该怎么帮助他面对……死亡?”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要帕姆先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告诉我她有什么感觉。“我好爱他,好害怕自己让他失望。”说着说着,她竟开始啜泣。过了一阵子,她才振作起来继续说道:“我这辈子始终很怕让人失望,我猜我一直很拼命想把每件事都做得更好。如今,我面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很担心自己没办法让他满意。他死了之后,我一定会觉得非常寂寞,因为他要的我做不到。” “帕姆,”我说,“你已经很努力了……但现在你不需要再做那些事了。事到如今,你不必再试着创造奇迹,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我先停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道,“只要陪在他身旁就好。用你最圆满的当下,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爱。”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采用的是一个简单的教导,而这同时也是我在教导学员禅坐,或与心理治疗的案主互动时,最重要的核心:我们要深入了解,慈爱的当下才是我们真正的本质,唯有成为那个当下,才能发现真正的自由。面对必将失去的痛苦,不受时间局限的当下会为我们自己的心以及他人的心带来疗愈及平静。 帕姆点了点头。她和杰里是天主教徒,但她告诉我,从我每周的课程中所学到的专注练习,让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了更深的体会。不过,杰里急转直下的病情如今却让她难以承受,她说:“我知道安宁疗护人员已经尽全力了,但我就是觉得这种事不应该发生——真的好累、好痛苦。谁都不应该经历这一切,完全没道理。”帕姆和许多人一样,认为病痛是种不公平的待遇,是个该奋力抵挡的敌人。生命中的种种煎熬让她无处可逃,这就是苦。 “在最煎熬的时候,”我建议帕姆,“你不妨先停下脚步,厘清内心的恐惧、愤怒或悲伤,然后对自己说‘我接受’。”这句话,是我前一阵子从神父托马斯·基廷那儿听来的,我想,对身为天主教徒的帕姆而言,应该会觉得格外珍贵才对。不论是“我接受”,还是“来吧”,都能帮助我们卸下对眼前此刻的武装,以更开放的心面对生命中的挑战。 帕姆听了点点头,脸上却依然带着紧绷和担忧的神情。“塔拉,我很想这么做,但是当我很沮丧的时候,思绪就会开始加速。我会开始和自己说话……也会和他说话……我怎样才会记得要停下脚步呢?”时常有人问我这个好问题。“你可能会忘记,至少不会每一次都记得,”我答道,“但这其实非常正常。你能做的只是让自己有意愿停下来,深入感受当时的感觉,然后让一切回归‘自然’。”了解之后,帕姆的表情不再紧绷。“这我做得到。我愿意全心全意陪伴杰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