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可以像精神一样传承,只有告别过去,才能看到*美的风景。十位知名企业家和两位**学者的“圆桌会议”,俞敏洪、王石、王健林、任志强、曹德旺、黄怒波、牛根生、陈启宗、马蔚华、曹慰德如何用财富改变中国、留下自己的印记?在杜维明、易中天等学者眼中,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儒商?告别过去,华丽转身,为中国慈善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内容推荐 企业家手中的巨额财富,终归何处?这是当前这一群体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物质之上,他们该如何安放内心?如何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而为人的尊严?他们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赢得生前身后名?慈善,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俞敏洪、王石、王健林、任志强、曹德旺、黄怒波、牛根生、陈启宗、马蔚华、曹慰德,这些财富巨子如何看待财富与慈善,如何用慈善改变社会、改变中国?在杜维明、易中天等学者眼中,中国是否有真正的儒商?在改革大潮下,中国慈善路在何方?十位知名企业家和两位顶级学者的“圆桌会议”,告别过去,为中国慈善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作者简介: 宋厚亮,江苏省连云港市人,媒体人,现任职于《中国慈善家》杂志,任执行主编;独立学者,研究方向为慈善学与近代史,近年的研究重点是中国近代慈善史以及儒家与慈善的关系。 目录: 01俞敏洪 俞敏洪的“遗产”/002 对话俞敏洪:教育想要变好,应把一半公立学校交给民间做/016 02王石 世界主义者王石/026 对话王石: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042 03王健林 王健林:首善“王”/052 对话王健林:企业家不做慈善,上流社会不容纳/067 04任志强 任志强:大炮@小时代/076 对话任志强:政府失误太多逼着企业家不得不做公益/088 05曹德旺 对话曹德旺:企业家若真正有思想,应该把财富捐出来/096 06黄怒波01俞敏洪俞敏洪的“遗产”/002对话俞敏洪:教育想要变好,应把一半公立学校交给民间做/01602王石世界主义者王石/026对话王石: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04203王健林王健林:首善“王”/052对话王健林:企业家不做慈善,上流社会不容纳/06704任志强任志强:大炮@小时代/076对话任志强:政府失误太多逼着企业家不得不做公益/08805曹德旺对话曹德旺:企业家若真正有思想,应该把财富捐出来/09606黄怒波黄怒波:告别“土豪”/110对话黄怒波:用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让民间的财富平均化、公平化/12307牛根生牛根生再创业/13208陈启宗香港豪门陈启宗:财富不传承/154对话陈启宗:急需重建文化和法治/16609马蔚华马蔚华重塑壹基金/176对话马蔚华:“郭美美事件”促进慈善思想解放/18610曹慰德曹慰德:船王百年,富过四代/194对话曹慰德:家族企业不做慈善,就没有家族灵魂/207【附录】对话杜维明:目前中国没有儒商/222对话易中天:做慈善是权利还是义务?/231后记/245厚亮为人敦厚,内心光明。名如其人,文如其人。他对几位企业界大佬慈善之路的采访报道,获点赞无数,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读过发表于《中国慈善家》的上述每篇文章,除了点赞,还转发。借此结集出版,予以隆重推荐,保证开卷有益。——徐永光,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此即谓善念善行,足以自我救赎。——野夫,作家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许多指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慈善永远是社会文明最为重要的内容。企业家通过各种慈善事业,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毫无疑问,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对当代中国财富的品质、对先富起来的群体,人们多有议论,其中并不仅仅因为人性的羡慕嫉妒恨。这些年公益慈善成为热词,证实了中国人有管理运用好财富的能力。传统所说理财正辞为义,聚天下之人不可无财,理天下之财不可无义。真正的财是和义为一体。人生的公益慈善化,庶几近之!——余世存,学者、作家 录宋代张载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贺新书出版。——王守常,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 在这里,我们看到那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浪勇进、长袖善舞的佼佼者们,如何在公益慈善的舞台上塑造着一个个全新的角色,如果把企业做好是他们在实现自己的天赋,那么,把公益做好就是他们在完成自己的修身!——陈越光,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 当人们信的几乎只剩下金钱,仰的几乎只剩下权力,而财富与权力的偶像又纷纷崩塌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回归意义、重拾梦想的时刻已经来临。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成功与财富更有意义,《告别土豪:中国慈善新时代》这本书中的人物就是在做这样的努力,并成为榜样。——刘东华,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 中国正无可避免地进入一个幸福的重新定义和生命价值失落的重新寻找并推动公共精神与公共空间重构的时代,企业家无疑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宋厚亮的采访和被采访者的故事,或许能带给您启迪心灵和把脉时代走向的脉冲。——何道峰,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 慈善乃至高公德,从企业家升级为慈善家,是中国财富向善的基本标志。厚亮的深度采访,留下了中国慈善新时代的历史见证!——王振耀,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慈善更多是一种信仰,源自对地球和众生的爱与责任。公益人士如同传教士,身体力行的传播和倡导,将一粒粒爱的种子播撒到人们的灵魂深处,用爱的力量感召每个人、每个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感恩《告别土豪:中国慈善新时代》书中访谈到的每一位爱的播种者,感恩许许多多为了慈悲付出的善心人士。愿爱在心头,滋润大地;爱在路上,从未放弃……——加措活佛,慈爱基金发起人 公益慈善就是生活方式!◇崔永元 我们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公益慈善都是土豪和有钱人干的事儿,以为公益慈善就是好人好事儿;以为公益慈善,就是捐钱捐物;如果你还抱着这样的观念,显然,你已经out了!我记得2012年我在采访NBA球星加内特的时候,当他知道我在做一个“为孩子加个菜”的公益项目,主动提出要捐款,我们说欢迎,当他说完一个天文数字后,吓了我们一跳,我说不用那么多,捐个5块、50块钱就行,可他说在他们那里,作为一个名星,虽然没有捐款限额,但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出多大力;所以我知道了,在美国,如果你不做公益慈善或做得不够,你是不会被人尊重的,甚至会被耻笑的;在那之后,我也发现,美国每年有80%以上的家庭会捐款,其中,每年捐款总额的70%以上,来自个人捐款,而中产阶级及以下收入群体捐款占总额的50-80%,很多美国家庭,每年都会有支持公益慈善的财务计划,为公益慈善捐款,已经变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在中国,70%以上的捐款来自企业,个人捐款仅占20-30%,对于中国而言,公益慈善,还仅仅只是好人好事。公益慈善,当然不仅仅是捐款那么简单!有一年,我受邀参访土耳其,因为做公益慈善的习惯,我也特别希望了解土耳其的公益慈善文化,他们带我去了一堵墙,他们介绍说,在墙的一边,很多普通土耳其人会把钱压在石头下面,以供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来拿走用;我当时特别好奇地问了一个问题:怎么确认来拿钱的人都会是生活困难的人呢?怎么保证他们只拿他们需要的那部分而不是全部呢?带我们去的当地人一愣,想了想说:真主在看。按照我的生活经验,我只是问了个很“正常”的问题,从对方的回答里,我分明感受到了公益慈善,可不仅仅是捐钱那么简单,他们已经把公益慈善和信仰结合了,并且和信仰一起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反观我们,是不是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景象:平常互相倾轧,大难来时,却争相献爱心;平常连父母亲戚都不尽职责,却特别热心于千里之外的失学儿童;一边昧着良心偷税漏税、挣黑心钱,一边举着支票在媒体上大谈特谈企业社会责任,平常满嘴仁义道德,却一肚子男盗女娼……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如此分裂呢!公益慈善不应是美化自己的化妆面具,它就应该是每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统一融合不分裂;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关心流浪小动物、不乱扔垃圾、不加塞插队、给老人小孩让座、为外地人指个路、看演出认真听鼓鼓掌、看到好文章点个赞转发下等,努力做个不昧良心、好打交道、不給人添乱的人。我经常在不同场合里都说:1000万人每人捐一块钱,胜于1个人捐1000万;公益慈善,不是比谁比谁捐钱多,谁比谁更土豪,而是让更多的人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做你认为有益的事儿,并且乐在其中,这样才能常期地做,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永源基金会举办的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倡导轻松公益、随手公益,降低门槛,让人人都能公益,想捐的可以捐钱,能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提供服务(比如和睦家医院、李先生餐饮集团、长安汽车等企业,为公益活动提供专业支持;),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当志愿者,每一个北京市民还可以认领接待一名乡村老师一天,不能现场参与的,你还可以认领一个乡村孩子愿望;直到今年,我们有一批志愿者已经连续四年每年暑假都要回来爱飞翔,按他们的话说:如果暑假没有爱飞翔他们会觉得缺点什么;我们有的公益支持单位,比如和睦家医院,已经连续五年为乡村老师体检,这也变成了他们的习惯。公益慈善没有门槛,随手可及,人人参与,把偶尔的好人好事,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从阅读这本书开始,让我们一起告别土豪公益时代,遵从内心,随时从身边做起,让公益慈善变成生活习惯,培养和传承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的社会正常起来! 【导读】◇章诒和 山依旧,水依旧,花自飘零水自流。在无情的岁月里,人是最经不起消磨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或早或晚地老去,而有的人已回归黄土。所以,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和古老故事,一直传唱不衰。注意到时光的流逝所带来的变化,也就注意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为了后者,一些人在成功的路上转身,投向没有回报的慈善事业。有人问我:“你站在海边,觉得什么时候的风景最美?”答:“夕阳将至,即将转身离去的那一刻。”不问你的财富如何得来,当你把它奉献给社会,那就是你生命中“最美的一刻”。 2015年7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