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来,“中国红笔杆”余玮奔波红墙内外,一次次专访世纪伟人毛泽东的亲属和身边工作的警卫、医师、摄影师、翻译、家庭服务员等。知情者打开记忆的闸门,畅谈红色情缘,披露红色内情,细诉充满神奇色彩的红色印记;记者型红墙作家余玮回归逝去的历史现场,厘清历史迷雾,揭开藏在岁月深处鲜为人知的真实,以平实的笔调揭秘共和国风云背后的非常故事,还原一个真实而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伟人。 作者简介: 余玮,祖籍湖北赤壁,红色作家、红色文献研究专家、资深媒体人。现为某中央新闻单位首席记者、赤壁文学院院长,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有《红色书笺背后的周恩来》《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讲学中南海》《触摸红墙》《红墙见证》等,并有作品为中学《语文》课文。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被确定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目录: 第一章 刘松林细述荧屏内外真实的伟人爸爸 第二章 “红墙医师”王新德细诉伟人身边事 第三章 “少将警卫”张耀祠的红色解密 第四章 “红色伉俪”漫忆在领袖身边的时光 第五章 红色警卫队长陈长江的“内情”披露 第六章 执勤在“世界第一广场”的郭连江 第七章 “红色摄影家”侯波的红镜头 第八章 钱嗣杰的红墙摄影背后 第九章 与毛泽东63年神交的中南海“座上宾”周世钊 第十章 大诗人臧克家给大伟人改诗 第十一章 汤铭新近距离感受开国伟人的风采与魅力 第十二章 毛新宇心中别样的爷爷毛泽东不久,接到报告:“敌人距离只有四五百米远了。”毛泽东说:“只要敌人没有发现我们,就是到了眼皮底下也不准开枪。” 此时,远在陇东地区的彭德怀司令员从敌台广播中听到胡宗南集中兵力偷袭“昆仑纵队”(为了保密,中央军委当时化名“昆仑纵队”),立即派王震率1个旅,并命令三边和绥德地方部队及游击队全部火速出动支援,务必保证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他们接到命令后,连夜强行军赶到了天赐湾,从敌人的侧面和背后突然向敌发起猛烈冲击。刘戡被王震的骑兵部队吸引住了,下令部下追击骑兵部队。就这样刘戡的部队全部跟着退出了天赐湾。 从7月开始,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各个战场捷报频传。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已经在望。 8月26日,毛泽东一行来到陕北葭县杨家沟,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11月,来到米脂县杨家沟(两个地方同名)。 不久,迎来了毛泽东的54岁生日。各解放区向毛泽东纷纷发来电报,有的直接说要为主席祝寿;有的说要打几个漂亮仗,而且部署了战役的计划,请求中央批准……毛泽东一律都给予了拒绝。他说:“如果不是为我祝寿,我可以批准,为我个人,我不能批准。为我祝寿打漂亮仗,不为我祝寿就不能打漂亮仗吗?” 外地的请示未被批准还情有可原,可是,毛泽东身边的中央机关就只有几百个人,哪有不给主席过生日的道理?大家这样想着,同时也为庆祝1947年的伟大胜利,一致要求要为毛主席祝寿。于是,中央机关各大队负责人专门在汪东兴处开会研究了这个问题。汪东兴知道毛主席拒绝了各地的要求,认为再搞祝寿,毛主席肯定还不会同意。大家一致表示:退一步讲,并不举行什么仪式,只要开个晚会,和毛主席见见面就行。张耀祠回忆说:“在大家的再三要求下,汪东兴去找周恩来副主席请示该如何办,周恩来说:我看主席不会同意的,大家一再要求,你就去和主席商量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