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作者:莫卡甘地     整理日期:2015-05-21 14:18:41

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南部一个吠舍种姓家庭,十三岁便结婚。受殖民环境的影响,他远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取得律师从业资格的第二天便乘船回国。1893年,甘地有机会前往南非从事律师工作。南非之行的最大收获是目睹了印度侨民艰难的生存境况,于是他积极领导当地印度侨民摆脱种族歧视,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争取公民权利。1915年,甘地返回印度,同时也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斗争方式带回祖国。带领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甘地又提出“不合作”理念。最终,他设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实现民族独立,争取公民权利探寻出崭新的路径,开启了社会发展的新篇章。甘地在本书中详尽地回忆了自己的经历,尤其是他的精神历程,故副标题为“我追求真理的历程”。他不怒而威,将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以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呈现出来。
  作者简介:
  【印】莫·卡·甘地(1869—1948)甘地出生于印度西部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他一生致力于印度民族解放,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被尊称为“圣雄”。他带领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独立。他身体力行的“非暴力”哲学,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录:
  绪言
  第1章家世
  第2章童年
  第3章童婚
  第4章初为人夫
  第5章中学时光
  第6章一场悲剧(上)
  第7章一场悲剧(下)
  第8章偷窃与赎罪
  第9章父亲的过世与我的双重羞愧
  第10章宗教一瞥
  第11章准备赴英
  第12章被逐出种姓
  第13章抵达伦敦
  第14章我的选择绪言第1章家世第2章童年第3章童婚第4章初为人夫第5章中学时光第6章一场悲剧(上)第7章一场悲剧(下)第8章偷窃与赎罪第9章父亲的过世与我的双重羞愧第10章宗教一瞥第11章准备赴英第12章被逐出种姓第13章抵达伦敦第14章我的选择第15章扮演英国绅士第16章改变第17章饮食试验第18章以羞怯为盾第19章谎言之蚀第20章了解各种宗教第21章罗摩给无助者以帮助,给弱者以力量第22章纳拉扬·亨昌德罗第23章世博会第24章取得了律师资格证,然后呢?第25章我的无助第26章赖昌德巴伊第27章我该如何开始生活第28章受理第一宗案子第29章第一波冲击第30章准备赴南非第31章抵达纳塔尔第32章若干经历第33章前往比勒陀利亚途中第34章更多艰辛第35章抵达比勒陀利亚的第一天第36章与基督徒接触第37章寻求与印度人接触第38章做“苦力”是怎么回事第39章为官司做准备第40章内心的宗教躁动第41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42章定居纳塔尔第43章纳塔尔印度侨民代表大会第44章种族歧视第45章巴拉颂达朗第46章三英镑的人头税第47章比较研究各种宗教第48章持家第49章归国第50章回到印度第51章两种激情第52章孟买会议第53章浦那和马德拉斯第54章速归第55章暴风雨的声音第56章风暴第57章考验第58章暴风雨后的宁静第59章儿童教育第60章服务精神第61章禁欲(上)第62章禁欲(下)第63章简单的生活第64章布尔战争第65章卫生改革与饥荒救济第66章返回印度第67章重归印度第68章文员与听差第69章在国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第70章寇松勋爵的招待会第71章和戈克利相处的那一个月(上)第72章和戈克利相处的那一个月(中)第73章和戈克利相处的那一个月(下)第74章在贝拿勒斯第75章定居孟买第76章信仰受到考验第77章重返南非第78章爱的努力付诸东流?第79章来自亚洲的专制者第80章忍气吞声第81章鼓舞人心的奉献精神第82章反省的结果第83章对素食主义的奉献第84章体验水土疗法第85章一个警告第86章同权力的斗争第87章一次神圣的回忆与忏悔第88章与欧洲人密切往来(上)第89章与欧洲人密切往来(下)第90章《印度舆论》第91章苦力定居点还是苦力隔离区?第92章黑死病(上)第93章黑死病(下)第94章火烧侨民定居点第95章一本书的魔力第96章菲尼克斯办事中心第97章第一个晚上第98章波拉克放手一搏第99章上帝所庇佑的人第100章家事一瞥第101章祖鲁人“叛乱”第102章心的探寻第103章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开启第104章更多饮食试验第105章加斯杜白的勇气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所指引的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爱因斯坦 全人类良心的代言人。是他,使谦逊与真理的力量超过了强权的力量。——美国前国务卿马歇尔 照耀在这个国土上的光辉非同寻常,千年之后,它仍将耀眼夺目。世人将看到这灿烂辉煌,它将为所有人带来慰藉。它代表生命和永恒的真理,为我们指引正确的道路,免入歧途,带领我们的古老国家走向自由。——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尼赫鲁第1章家世甘地家族属于巴尼亚种姓,最初好像是杂货商。不过,从我祖父起的连续三代都曾出任卡提阿瓦②几个邦的首相。我的祖父乌塔玛昌德·甘地,别名奥塔·甘地,一定是位很有原则的人。他曾是博尔本德尔的帝万③,但政府的阴谋迫使他离开那里前往居那加德寻求庇护。在居那加德时,祖父用左手向当地的纳华伯④致敬,有人注意到了这一明显的无礼举动,要求他对此予以解释,祖父答道:“我早已用右手发誓效忠博尔本德尔。”奥塔·甘地因丧妻而续弦。前妻为他生育了四个儿子,第二任妻子也为他诞下了两个儿子。小时候,我不曾感受出或说不知道奥塔·甘地的这些儿子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六兄弟中排行第五的叫卡拉姆昌德·甘地,别名卡巴·甘地,第六个儿子叫杜尔西达斯·甘地,这两兄弟先后担任过博尔本德尔的首相。卡巴·甘地就是我的父亲,他曾是拉贾斯坦法院的法官。尽管现在该法院已经被撤销了,但在当时,它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机构,负责处理首领与部族成员间的纠纷。父亲一度任拉杰科德的首相,稍后又出任过樊康纳的首相,去世前他已可以从拉贾斯坦邦领取养老金了。卡巴·甘地前前后后共有四段婚姻,每次续弦都是因为前妻去世。前两位妻子各自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最后一任妻子普特丽白则为他诞下了一女三男,我便是其中那个最小的儿子。父亲卡巴·甘地诚实、勇敢、慷慨大方,深受部族成员的爱戴,就是脾气有些急躁。在某种意义上,他很可能是个纵情肉欲的人,才四十出头,他就已经开始了第四段婚姻。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他为人清廉,赢得了严格公正的好名声。他对邦政府忠心耿耿,这是众所周知的。有一回,一位政治代理人助理出言侮辱父亲的首领拉杰科德王公撒科热·萨希布,他勇敢地站出来予以驳斥。助理因此动怒并要求父亲道歉,但他拒绝道歉且因此被拘押了数小时。待这位助理意识到他是如此坚决,最终只好下令释放他。我父亲从来没有任何积聚财富的野心,因而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财产。他没有接受过教育,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其量,别人只会认为他读到了古吉拉特语标准的第五条,而且他不懂历史与地理,但丰富的经验能帮助他处理好极为复杂的问题,而且能有效管理成百上千的人,可谓左右逢源,屡占上风。虽然没有受过多少宗教方面的训练,但父亲很有宗教涵养,而这是很多印度人需要频繁地进出神庙、听宗教讲道才能培养起来的。在一位与我们家关系要好且很有学问的婆罗门朋友提议下,他晚年开始阅读《薄伽梵歌》,每日做祷告时都会反复地朗诵某些诗篇。母亲的圣洁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她非常虔诚,如若未做祷告她绝不进食,前往毗湿奴寺派供奉的庙宇哈维立是她每日的例行事宜,而且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错过查土摩①禁食期,这期间她会许下最不易奉行的誓言且毫无畏惧地予以信守,生病也不能作为食言的借口。我记得有一次她在履行昌德罗衍那誓言时突然病倒了,但她依然坚持践行誓言。对母亲而言,持续斋戒两三天不成问题。在查土摩期间,她习惯于每日只吃一顿饭,但对此还感到不满意。有一次,她竟然每隔两天就禁食一天,还有一回,她许下誓言不见太阳便不进食。在那些天里,我们这些孩子就会静静地伫立着,仰望天空,等着太阳出来,以便第一时间告诉母亲。所有人都知道,在雨季正酣时,太阳是不会轻易露面的。我记得有时太阳突然出现了,我们赶紧冲去告诉母亲,于是她跑着去,想亲自看一眼,可等到她出来时,捉摸不定的太阳又隐没了,剥夺了她进食的权利。但母亲会愉快地说:“没关系,神不希望我今天吃饭。”然后又折回去继续做家务。我母亲有着丰富的知识。国家大事她都很熟悉,就连宫廷里的贵夫人们也很赏识她的才智。小时候我有幸能经常陪伴在她左右,至今我还记得她同王公撒科热·萨海布的寡母进行的生动谈话。我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在博尔本德尔,也就是苏达玛普。我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也是在那儿开始上学的,费了好大劲儿我才背会了乘法口诀表。关于那段时光,除了记得和伙伴们一起给老师取各种绰号外,我什么都忘了,这也充分证明了我智力之愚钝以及记忆力之差劲。第2章童年父亲离开博尔本德尔前往拉杰科德出任拉贾斯坦邦法院法官时,我应该差不多七岁了。我被送入拉杰科德的一所小学,我很清楚地记得那些岁月,包括教过我的老师们的名字与特征。和在博尔本德尔一样,在拉杰科德时我的学习成绩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想必当时我就是个很平庸的学生。十二岁时,我转入城郊的另一所小学,然后开始上中学。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对我的老师或同学撒过谎,我总是很害羞,常常避开所有人,书籍与课程是我唯一的陪伴。我踩着铃声来到学校,一放学就立马赶回家,这是我的日常习惯。我确实是跑回家的,因为我害怕与别人交谈,甚至担心有人会取笑我。中学一年级考试时发生的一件事,很值得在此记录一番。督学贾尔斯先生来学校巡查,他说了五个词让我们拼写,其中一个是“锅”,我拼写错了。老师用他的脚尖碰我借此予以提示,可我却没有领会他的意思。我没意识到他是希望我从同桌的石板上抄得这个单词的拼写方式,我一直以为老师在那里就是为了防止我们抄袭。结果,除了我以外所有的学生都正确拼写了五个单词,只有我一个人犯傻。稍后老师试图让我明白自己做了一件糊涂事,但毫无作用,我永远都学不会抄袭的“艺术”。但是这件事丝毫无损我对老师的尊重。我生性喜欢无视长者的过错,稍后我知道了这位老师更多的短处,但我对他依旧尊重,因为我已经学会了遵从长者的吩咐,而不是计较他们的行为。同一时期发生的另外两件事也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通常,我讨厌阅读任何课外读物。每天都有功课要做,由于我既不想受到老师的诘问,也不想欺骗他们,所以我会做功课,但无法专心致志。如此一来,在功课都做不好的情况下,就更别提课外阅读了。但不知为何,我将眼光投向了父亲买的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斯罗梵纳①孝顺双亲的故事,我读得津津有味。就在这时候家里来了一群巡演艺人,他们的表演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讲的是斯罗梵纳用扁带套背着双目失明的父母走在朝圣路上。父亲的那本书与这个故事情节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我告诉自己:“这就是你应该效法的榜样。”斯罗梵纳去世时他父母悲恸至极的场景,我至今记忆如新。令人动容的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拿起父亲买给我的六角琴,将所有的感动融入指尖。还有一个与此类似的小插曲,它和另外一个人物故事有关。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得到父亲的允许去观看一家剧团表演的一部叫做《哈立斯昌德罗》的戏剧,内心被剧中的人物情节深深地打动了。这部戏我百看不厌,要隔多久我才会被允许再去观看一次呢?哈立斯昌德罗的故事在脑中挥之不去,我私下里无数次地假扮他,而且日日夜夜地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如哈立斯昌德罗那般真诚呢?”一想到自己应该像哈立斯昌德罗那样追随真理,经历他经历过的所有严酷考验,我就兴奋难耐。我相信哈立斯昌德罗的故事是绝对真实的,每想到他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我的常识告诉我,哈里斯昌德罗不可能只是一个历史人物,不管是哈里斯昌德罗还是斯罗梵纳,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物,而且我相信,即使是更早的时候听闻他们的故事,我也会被深深地感动。第3章童婚尽管我多么不想写下这一章节,但是我也知道在写作这本自传的过程中必须吞下许多苦水。如果我自命真理的信奉者,那么我就绝不能回避这段经历,即使痛苦,我也有必要在此坦诚自己十三岁就结婚的事实。看着自己养育的、和我当年的年纪相仿的孩子们,我忍不住带着些许怜悯地回想自己的婚姻,同时为他们没有重蹈我的覆辙而感到欣慰。在我看来,早婚习俗是如此荒谬,任何道德都无法论证它的合理性。读者们不要误解,我确实是成婚了,而不是有了婚约。在卡提阿瓦,订婚与结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仪式。订婚是男女双方父母为了撮合儿女而初步确立的婚约,是可以解除的。如果这期间男方过世,女方用不着守寡。这纯粹是双方父母达成的协议,儿女不参与其中,甚至压根儿不知道有这事儿。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父母就为我确立过三份婚约,据说最初选中的两个女孩先后死亡了,所以有了第三次订婚。模模糊糊地记得,第三次订婚时我好像只有十七岁,但我确确实实记得事先没有任何人知会我一声。在这一章里,我要讲述我结婚的经过,这一点我倒是记得很清楚。我们兄弟三人,大哥早就成婚了,长辈们决定让比我大两三岁的二哥,以及一位大概比我大一岁的堂哥三人同时结婚,他们这样做既不是考虑到我们的幸福,也不是顺遂我们的愿望,仅是图个方便,节省开支。结婚对于印度教徒而言绝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儿女的婚姻,常有父母倾家荡产,既浪费物力又浪费时间。置备衣物和装饰品、筹备宴席就得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相互攀比,每户人家都想在菜肴的份量和种类上超过别家。至于女性,不管他们是否善于唱歌都得引吭高歌,不惜为此引病上身,吵得邻居不得安宁,而反过来邻居们对宴席上的喧哗闹腾以及周遭的污秽与杂物倒也泰然处之,因为他们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也要如此行事。我父母明白让几兄弟同时结婚要省事得多,花费少了却更有排场。操办一场婚宴,即使花费得多一些,终归不及操办三场所需的开销。父亲和叔叔的年纪都大了,而我们又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们有责任帮助我们完成婚姻大事,就像是要将之作为对他们生命的最后告慰。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才决定将我们三人的婚礼合在一起举办。正如我此前所言,婚礼正式举行前的几个月前家里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我们才对接下来将要面对的事情有所察觉。当时,婚礼对我而言只不过意味着有可穿的好衣服、敲锣打鼓的仪仗队、美食,以及一个可以一块儿玩耍的陌生女孩儿,情欲是后来才有的。为了掩盖自己的羞愧,除了一些值得回忆的细节,别的我就不多说了。细节也都放到后面再说吧,即便如此,这些情节与我撰写这本传记前就已确立的中心思想也没多大关联。就这样,二哥和我从拉杰科德被接回了博尔本德尔。为了最终的仪式还有一些有趣的细节要完成,比如在周身涂满姜黄膏,不过这些就不予以赘述了。当时父亲是位帝万,但终究是个奴仆,由于他博得了撒科热·萨希布王公的青睐就更显得如此了。直到最后一刻王公才允许我父亲离开,并为他安排了驿站马车,这样在回来的路上就可以省下两天的时间。但命运女神并没有眷顾我父亲。从博尔本德尔到拉杰科德有120公里,坐马车需要五天时间,父亲只花三天就走完了全程,可就在最后一段路程上马车翻了,父亲受了重伤。回到家时,他身上扎满绷带。尽管父亲和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婚礼的热情减半,但仪式必须照常举行。婚期怎么可以更改呢?由于幼稚地沉醉在婚礼的愉悦中,父亲的伤痛被我抛诸脑后。我很孝敬父母,但我耽于肉体欢愉的程度并不亚于此。当时我还没有领悟到孝敬父母就应该牺牲一切幸福与快乐。就在那时,似乎是为了惩罚耽于享乐的我,发生了一件令我无比悔恨的事,稍后我还会说到这件事。尼斯古兰纳之歌中这样唱道:“绝欲而不清心,终难持之有素。”无论我何时唱起或者听到这首歌,我都会回忆起这件令我痛心疾首的羞耻之事,内心惭愧不安。尽管伤痛在身,但父亲还是将之抛诸脑后,全情投入到这场盛宴中来。直到今日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举办不同的仪式时父亲是坐在哪儿的。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谴责父亲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为我筹办了这场婚事,婚礼那天所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我应有的权利,那些事情是恰当且合我心意的,那时我也是迫切地想要结婚。正因为父亲当时所做的一切都无可挑剔,所以那些事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很鲜活。即使今日,我还能清晰地描述出当日我们这对年轻夫妻是怎样坐在婚礼台上、怎样行七步礼、怎样将合欢糖送进彼此的嘴里,以及此后我们又是怎样开始一起生活的。哦,是啊!还有新婚之夜!两个无知的孩子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扔进了人生的海洋。嫂子曾详细地向我讲述过初夜该有的行为举止,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这样指导过妻子,以前我从来没有问过她,现在也不打算问了。读者们可能会以为我们非常紧张以至于无法面对彼此,确实,我们都很害羞。我该如何与她交谈,该说些什么才好呢?嫂子的教导并没为我提供多大帮助,毕竟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刻意指点,前人传递给我们的印象就足以使这些教导看起来很多余。我们慢慢地了解彼此,并且开始自由自在地交谈。我们同龄,但我很快就开始行使丈夫的权威。





上一本:庆亲王 下一本:士不可以不弘毅:追忆何兹全先生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的作者是莫卡甘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