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叙述了自具特色的章太炎学说形成、成熟、嬗变的历史过程,在充分肯定章太炎在革命史上业绩的同时,结合其生平,重点突出了他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说明他如何来自旧学营垒,适应时代潮流而一步步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学术史的一位巨人,展现了近代中国国学的新的内涵及章太炎为中国国学贡献一块卓越的瑰宝和根源。 目录: 章太炎评传 总序张岱年/001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004 自序/001 英文提要/001 第1章旧学根柢/001 1.1汉学启蒙/001 1.2精舍深造/003 1.3锋芒初试/005 第2章新学砥砺/012 2.1心仪新学/012 2.2中西合言/016 2.3斯氏启迪/023 第3章章学初创/035 3.1哲理初探/035章太炎评传总序张岱年/001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004自序/001英文提要/001第1章旧学根柢/0011.1汉学启蒙/0011.2精舍深造/0031.3锋芒初试/005第2章新学砥砺/0122.1心仪新学/0122.2中西合言/0162.3斯氏启迪/023第3章章学初创/0353.1哲理初探/0353.2《訄书》初刻/0423.3“反满”政论/0553.4《訄书》重订/0643.5学社施教/0723.6槛中习佛/079第4章革命方略/0844.1民族革命/0844.2民主主义/0994.3行动方策/107第5章章学新阶/1175.1讲习国学/1175.2经学拆散/1245.3统一民言/1325.4人性新论/1455.5“文学复古”/155第6章齐物哲学/1666.1语言构成/1666.2认知之途/1716.3“真如”本体/1836.4“齐物”之旨/1946.5立教判教/208第7章民初论政/2387.1党治谠言/2387.2反袁义声/2527.3《检论》修治/265第8章晚年章学/2778.1护国护法/2778.2联省自治/2828.3思想颓唐/2878.4退居书斋/295附录一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行年/308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328后记/332 钱玄同评传总序张岱年/001重写近代诸子春秋钱宏(执笔)/004序刘宝才/001英文提要/001引论/001第1章少遭纲伦之厄/005第2章推翻桐选驱邪鬼/017第3章读史敢言无舜禹/075第4章拨除最厚最黑的云雾/097第5章谈音尚欲析遮麻—吴兴学案/119第6章不惟阐古,抑且开今/144第7章保护眼珠与换回人眼/203第8章打倒纲伦斩毒蛇/229第9章中外古今派/261钱玄同学术行年简表/287后记/291四写钱玄同《钱玄同评传》2014年重印后记/293前言中西文明大潮的冲撞与交融,在今天仍是巨大的历史课题。如今,我们这一代学人业已开始自己的学术历程,经过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规模空前的学术文化积累(其表征为:各式样的丛书大量问世,以及纷至沓来名目繁多的学术热点的出现),应当说,我们这代学人无论就学术视野,抑或就学术环境而言,都是前辈学子所无法企及的。但平心而论,我们的学术功底尚远不足以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我们仍往往陷于眼花缭乱的被动选择和迫不及待的学术功利之中难以自拔,而对自己真正的学术道路则缺乏明确的认识和了悟。我们至今尚未创建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成就。基于此,《国学大师丛书》的组编者以为,我们有必要先“回到近现代”—回到首先亲历中西文化急剧冲撞而又作出了创造性反应的第三代百家诸子那里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与浮躁,我们也该着实潜下心来,去重新了解和领悟这一代宗师的学术生涯、为学风范和人生及心灵历程(大师们以其独特的理智灵感对自身际遇作出反应的阅历),我们这代学人方能于曙色熹微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学术位置。我们应当深信,历史是不会跨过我们这一代的,90年代的学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学术建树。 我们将在温情与敬意中汲取,从和合与扬弃中把握,于沉潜与深思中奋起,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便是组织编辑《国学大师丛书》的出版宗旨。当我们这代学人站在前辈学术巨子们肩上的时候,便可望伸开双臂去拥抱那即将到来的中华学术新时代! 中西文明大潮的冲撞与交融,在今天仍是巨大的历史课题。如今,我们这一代学人业已开始自己的学术历程,经过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规模空前的学术文化积累(其表征为:各式样的丛书大量问世,以及纷至沓来名目繁多的学术热点的出现),应当说,我们这代学人无论就学术视野,抑或就学术环境而言,都是前辈学子所无法企及的。但平心而论,我们的学术功底尚远不足以承担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我们仍往往陷于眼花缭乱的被动选择和迫不及待的学术功利之中难以自拔,而对自己真正的学术道路则缺乏明确的认识和了悟。我们至今尚未创建出无愧于时代的学术成就。基于此,《国学大师丛书》的组编者以为,我们有必要先“回到近现代”—回到首先亲历中西文化急剧冲撞而又作出了创造性反应的第三代百家诸子那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困惑与浮躁,我们也该着实潜下心来,去重新了解和领悟这一代宗师的学术生涯、为学风范和人生及心灵历程(大师们以其独特的理智灵感对自身际遇作出反应的阅历),我们这代学人方能于曙色熹微之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学术位置。我们应当深信,历史是不会跨过我们这一代的,90年代的学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学术建树。我们将在温情与敬意中汲取,从和合与扬弃中把握,于沉潜与深思中奋起,去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便是组织编辑《国学大师丛书》的出版宗旨。当我们这代学人站在前辈学术巨子们肩上的时候,便可望伸开双臂去拥抱那即将到来的中华学术新时代! 《国学大师丛书》表现了近代中西文明冲撞交融的繁盛景况,了表现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学术的丰富内容,试图评述近现代著名学者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规模宏大,意义深远。——张岱年 章太炎评传1902年2月28日,章太炎抵达日本横滨。一到日本,他就欣喜地发现,与两年半以前他初次来日时相比,情势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留日学生人数显著增加。1896年,留日学生仅13人,1898年为68人,1899年为100人,1900年为300人,1902年已增至600人。①1900年,出现了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其中许多成员曾回国参加唐才常发动的“自立军”起事。曾经去安徽大通指挥过自立军起事的秦力山,以为“汉局之堕,罪在康(有为)之拥资自肥,以致贻误失事”,对康宣布绝交②,和其他一些具有同样觉悟的励志会成员戢元丞、沈云翔、杨延栋、王宠惠、张继等创办了《国民报》,“大倡革命仇满学说,措辞激昂,开留学界革命新闻之先河”③。章太炎到东京牛込区天神町六十五番中国留学生公寓居住,与秦力山等人每日聚会,“讨论革命排满之宣传方法”④,并和秦力山一起专程往横滨访问孙中山,而孙中山也一再专程到东京,同他们相会。这些接触,使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活动与留日学生的爱国斗争开始结合起来,章太炎回溯这段经历时说:“时香山孙公方客横滨,中外多识其名者,而游学生疑孙公骁桀难近,不与通。力山独先往谒之,会余亦至,孙公十日率一至东京,陈义斩斩,相与语,欢甚,知其非(唐)才常辈人也。诸生闻孙公无他犷状,亦渐与亲,种族大义始震播横舍间。”⑤所述的便是这一结合的过程。章太炎就一系列与革命相关的重大问题,与孙中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给章太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主张。章太炎在《定版籍》⑥一文中,曾详细记述了他与孙中山讨论这一问题的经过。起初,章太炎所考虑的,只是在革命成功以后,如何改革赋税制度,以保障国家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孙中山指出,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专门谋求如何使农民的赋税负担合理化,实是弃本而逐末。他认为,土地是自然物,不应听由地主任意垄断,用以暴富,而应制定法律,保障农民均等地享有地权。他主张:“不躬耕者,无得有露田”;每一农民,占有的露田不得超过二十亩,场圃、池沼则不得超过十亩。“夫不稼者,不得有尺寸耕土”。孙中山的分析使章太炎思想豁然开朗:“田不均,虽衰定赋税,民不乐其生,终之发难。有帑而不足以养民也。”根据孙中山提出的设想,章太炎制定了一个平均地权的具体方案《均田法》: 凡土:民有者无得旷。其非岁月所能就者,程以三年。岁输其税什二,视其物色而衰征之。凡露田:不亲耕者使鬻之,不雠者鬻诸有司。诸园圃,有薪木而受之祖、父者,虽不亲邕,得有其园圃薪木,无得更买。池沼,如露田法。凡寡妻、女子当户者,能耕,耕也,不能耕,即鬻。露田无得佣人。凡草莱:初辟而为露田园池者,多连阡陌,虽不躬耕,得特专利五十年。期尽而鬻之,程以十年。凡诸坑冶:非躬能开浚哲采者,其多寡阔狭,得恣有之,不以露田园池为比。 这个土地革命方案的核心,就是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并保证发展工商矿业与大农业对于土地的需要。但是,在这个方案中,章太炎根本没有考虑如何依靠农民的自身斗争去实现。同时,这个方案也过于粗疏,根本没有顾及中国农村极为复杂的现实,因而具有极为明显的空想成分。1902年4月26日,阴历为三月十九日,距明末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身死正值二百四十二年。为了激起人们对清王朝的愤恨,章太炎与秦力山、冯自由等人会议商定,“应于是日举行大规模之纪念会,使留学界有所观感”。这一计划,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章太炎起草了《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历数清朝统治者的野蛮、残暴与无能,批评了君主立宪、市府分治等各种主张,说明处在清朝统治之下,“鞭箠之不免,而欲参与政权;小丑之不制,而期扦御晳族”,统统都会落空。章太炎在这份宣言书中号召:“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越人,无忘张煌言;愿吾桂人,无忘瞿式耜;愿吾楚人,无忘何腾蛟;愿吾辽人,无忘李成梁;别生类以箴大同,察种源以简蒙古,齐民德以哀同胤,鼓芳风以扇游尘,庶几陆沈之痛,不远而复。”①在这份宣言书上署名的,有章太炎、秦力山、冯自由、马君武等十人。他们原定在上野精养轩举行纪念仪式。清朝驻日公使蔡钧亲访日本外务省,请求禁止开会。4月25日,东京牛込区警察署通知章太炎等,“奉东京警视总监命,制止开会”。第二天,日本当局出动大批警吏到上野精养轩门前及不忍池附近进行弹压,赶来与会的留学生数百人被迫解散。为了使纪念式得以举行,孙中山邀约章太炎、秦力山、冯自由等人于26日下午在横滨永乐酒楼正式举行了“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