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


作者:吴越     整理日期:2015-03-08 12:37:39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吴越先生的回忆录,以真实和传奇为主要特色,以作者的三次悲剧婚姻和一次喜剧婚姻为主线,穿插两次失败的恋情,从侧面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1956年,在阴差阳错的特殊环境下,娶了一位大家闺秀怡,正在享受“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闺房之乐,却因为1957年“祖国上空乌云乱翻”的政治原因,棒打鸳鸯,分道扬镳。十年之后的1966年8月,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作者身陷囹圄又遭发配新疆,为避免一生单身永远住集体宿舍之苦,违心地在北京郊区以闪电战的形式娶了一个农村姑娘琴,又逢偶发的原因去不成新疆,结果因为经济窘迫,不得不“各逃一条性命”,含泪分手。又过了十年之后的1975年,作者在劳改农场生活了20多个春秋,已经心如死灰,不再对“前途”抱有任何幻想,决心以“余年”从事文学创作,只求把作品留给后人,“死后而志成”。就在这时候,偶然在故乡遇见一位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大龄女青年娟,两人因为有相似的遭遇而有了共同的追求:决心携手在艰难的环境中共同完成一部艰难的文学作品。1976年,结婚不久,作品也刚刚完成初稿,“四人帮”被打倒,作品出版,一举成名,夫妇二人也先后落实政策,并一起在北京建立一个虽然简陋却尚称美满的小家庭,共同抚育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天不作美,三十二年之后的2008年,娟患上了不治的癌症,2009年去世。留下的女儿,又因为要远嫁澳大利亚,不能和老父相依为命。命运促使作者第四次成婚。本来只想找一个能共同“过日子”的老太太,在晚景中相互搀扶,相濡以沫,安度晚年,没想到却找到一位事业上的助手。作者已届八十高龄,正因为有了助手,重新焕发青春,又一次进入了文学创作的旺盛期。这部《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可以说是一部小中见大的时代史诗,也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奋斗史。作者以创作通俗传奇小说见长,出版了文学作品57本共2000多万字。在生活中,他不由自主地创作出来的经历,却比传奇还要传奇,令人叹息,令人悲怆,也令人感触。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而有趣,没有愤恨,没有怨怼,是非恩怨都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判断。
  作者简介:
  吴越,原名吴佩珏,1932年5月出生,浙江省缙云县人。十七岁参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师从周有光、倪海曙先生从事语文研究。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劳改二十多年,历尽磨难,性格不改;年已耄耋,仍笔耕不辍。其一生爱好读书、写书,共写有文学作品57本2000多万字。对当代文学有三大贡献:一是“文革”期间在劳改农场的田边地角偷偷儿写成一部以官逼民反为主题,结合描写缙云县民俗、人物、山水、风光的超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三卷五册200万字,1983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畅销70万套;二是出版了《水浒传(少年版)》《吴越评水浒》《吴越品水浒》等系列专著,共100多万字;三是与戴春合作的史诗式长篇小说《悲欢世界》三部曲,180万字,以描写1957年—2007年五十年间的劳动教养生活、新疆流放生活,得到了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第一届法制文学原创大奖赛的长篇小说奖和表彰。晚年从事明清小说的评注和语文规范化工作,小有成就。此外出版有电脑教材55本,近1000万字;纯学术著作《浙江省缙云县方言志》一册。
  目录:
  序一:传奇作家的传奇人生周瑞金…………………………………001
  序二:作家吴越和他的三个同名女儿张扬…………………………007
  自序: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吴越……………………………………013
  第一章大姐姐是怎么变成爱人的
  一、有心栽花,红花不发…………………………………………………003
  二、无意插柳,绿柳成荫…………………………………………………014
  三、肃反对象,变成新郎…………………………………………………022
  四、戴上桂冠,劳动教养…………………………………………………029
  五、父女姐妹,首次相聚…………………………………………………035
  六、岁月易逝,情债难酬…………………………………………………040
  第二章天堂神女在招手
  一、解教摘帽,获得“自由”……………………………………………055
  二、风流潇洒,骗她一回…………………………………………………060 序一:传奇作家的传奇人生 周瑞金…………………………………001序二:作家吴越和他的三个同名女儿 张扬…………………………007自序: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 吴越……………………………………013第一章大姐姐是怎么变成爱人的一、有心栽花,红花不发…………………………………………………003二、无意插柳,绿柳成荫…………………………………………………014三、肃反对象,变成新郎…………………………………………………022四、戴上桂冠,劳动教养…………………………………………………029五、父女姐妹,首次相聚…………………………………………………035六、岁月易逝,情债难酬…………………………………………………040第二章天堂神女在招手一、解教摘帽,获得“自由”……………………………………………055二、风流潇洒,骗她一回…………………………………………………060三、“天堂”神女,笑声爽朗……………………………………………068四、破镜难圆,新镜难得…………………………………………………088五、人人憎厌,我却不憎…………………………………………………094六、情丝无着,虚空飘忽…………………………………………………106 第三章梅开二度花又落一、“同志”一词,威力无比……………………………………………113二、革命军人,都要老婆…………………………………………………117三、临阵招亲,抓个媳妇…………………………………………………120四、为娶媳妇,拜老丈人…………………………………………………128五、洞房之中,姐妹三个…………………………………………………139六、旧货店里,采买嫁妆…………………………………………………143七、风云突变,不去新疆…………………………………………………149八、被封锁的,兰州事件…………………………………………………152九、惨淡经营,安个穷家…………………………………………………156十、父亲被斗,死于非命…………………………………………………168十一、日食维艰,又添一女………………………………………………173十二、高高兴兴,协议离婚………………………………………………177十三、刘指导员,帮我解脱………………………………………………193十四、如此结局,皆大欢喜………………………………………………200第四章一场错位的“昏恋”一、男女就业,最佳搭配…………………………………………………207二、末代郡主,降格以求…………………………………………………215三、郡主为我,穿针引线…………………………………………………218四、缠绵情诗,用来求爱…………………………………………………222五、九年之后,再度相逢…………………………………………………237第五章落叶归根难归根一、离别故乡,二十六年…………………………………………………242二、一片落叶,幻想归根…………………………………………………247三、少年知交,老大重逢…………………………………………………255四、意外媒人,从天而降…………………………………………………259五、诗歌小说,用来求婚…………………………………………………266六、难测时机,是否成熟…………………………………………………279七、当前时机,并不成熟…………………………………………………285八、简陋婚事,别开生面…………………………………………………290九、缙云虽小,笔杆子多…………………………………………………300十、三号吴永,艰难出世…………………………………………………303十一、无端裂痕,从此开始………………………………………………305十二、先后两次,落实政策………………………………………………310十三、我既当爹,又要当妈………………………………………………313十四、本是好事,变成坏事………………………………………………319十五、我从科协,调到剧协………………………………………………323十六、赶走一个,又来一个………………………………………………326十七、领导关照,夫妻团聚………………………………………………331十八、当管理员,兼炊事员………………………………………………337十九、既是癌症,又是绝症………………………………………………340二十、药石罔效,生命终止………………………………………………349二十一、生前遗愿,魂归故里……………………………………………365尾声 晚霞景色更美丽一、女儿逼婚,没得商量…………………………………………………373二、瞻前顾后,左右为难…………………………………………………376三、网上征婚,功德完满…………………………………………………380后记……………………………………………………………………………390前言传奇作家的传奇人生
  周瑞金
  我和吴越先生相识,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见面机会不多,但是相知颇深,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文友。
  他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虽然已经出版了一百多本书,总字数超过了3000万,而且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的“养老期”,却不知老之已至,依然像小伙子似的早起晚睡,笔耕不辍,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目前,正夜以继日地在从事明清小说的评注工作。这种不服老、不让年华虚度的进取精神,在老作家中极为少见,值得我辈好好学习。
  最近,他的又一部著作《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语文出版社的前身文章改革出版社是吴越先生在1956年参与创建的是他的“娘家”。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娘家”没有忘记这盆“泼出去的水”,还给他出书,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吴先生出版《吴越品水浒》一书时,曾要我替他写一篇序言。我看了他发过来的电子版以后,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容许有不同观点的  传奇作家的传奇人生周瑞金我和吴越先生相识,已经三十多年了,虽然见面机会不多,但是相知颇深,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文友。他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虽然已经出版了一百多本书,总字数超过了3000万,而且已经进入了耄耋之年的“养老期”,却不知老之已至,依然像小伙子似的早起晚睡,笔耕不辍,几乎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目前,正夜以继日地在从事明清小说的评注工作。这种不服老、不让年华虚度的进取精神,在老作家中极为少见,值得我辈好好学习。最近,他的又一部著作《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即将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语文出版社的前身文章改革出版社是吴越先生在1956年参与创建的是他的“娘家”。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娘家”没有忘记这盆“泼出去的水”,还给他出书,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吴先生出版《吴越品水浒》一书时,曾要我替他写一篇序言。我看了他发过来的电子版以后,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但是我觉得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容许有不同观点的争论,哪怕就是激进的、偏激的。因此以《营造宽容宽厚宽松的文化环境》为题,写了一篇序言,支持他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与众不同观点的探索精神。这次,他又把新书的电子版发给我,要我作序。我在电脑屏幕上浏览这部书稿的文字和图片,眼前仿佛看见作者憨态可掬地微笑着,在给我们讲述一个似乎与他无关的苦涩的悲情故事,娓娓道来,不愠不怒,无怨无悔,许多催人泪下、难以置信的情节,简直比电影《归来》更加富于传奇性。我佩服并敬重性格开朗而耿直的作者吴越先生,他爱讲真话,经常发表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但也因此招至一生坎坷,几次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己也差点儿饿死在劳改农场。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他独具的坚强毅力,在方言研究和文学创作等方面艰苦耕耘,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做出了成绩,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像吴越先生所经历的这种悲剧,全国各地多有。这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的路线统治下造成的社会现象。从吴先生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才干、很有思想的优秀青年,就因为说了几句当局不爱听的话,就被打入另册,遭到打击、迫害,甚至搞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地步。造成这种人间惨剧的教训非常惨痛,想不到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今天,又有人提出要重提“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引起全国有识之士的惊讶和愤慨,群起而批之。这是理所当然的。与吴越先生一生婚姻悲剧有关的四位夫人,以前我一位也没见过。从书稿中看,她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直到最近我有幸参加祝贺他原配夫人姚曼怡女士的八十八岁米寿的寿宴上,方才见到这位闻名已久的大家闺秀。如果不是受到丈夫的牵连,无辜遭遇不幸,她除了现有的成就之外,肯定还是一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一位愿以自己毕生精力和全部爱心协助丈夫完成事业的贤内助。让我肃然起敬的是:尽管她是无辜的、无助的,遭遇到家庭不幸,也只能默默无言地独吞苦果,承担起其实与她无关的不幸的结局。她看上去是那么地柔弱,在性格上却无比坚强。她作为一个“五类分子”的家属,即便离了婚,社会地位依旧低人一等。她被赶出上海,“下放”到江苏海门。在那恶劣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下,她忍辱负重、顽强拼搏,默默奋斗数十年,终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特级英语教师”“海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许多光辉的头衔。但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中,她每个月只领43元微薄的薪金,却要独自一人支撑起上有老父、下有幼女的养家责任,这是何等的艰难困苦!从她晚年身患严重的心脏病来看,分明是体力、脑力透支过多,还要强力压制内心痛苦所造成的压抑的结果。在中国,做一个女人不容易,在那个荒诞的时代,做一个中国女人更加不容易。这不是个人的命运不好,而是社会强加给她的负担和创伤,使她成为一个把自己的幸福贡献到祭坛上的无辜的牺牲品。她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我没有更多的语言可以用来安慰她,只是频频举杯祝愿她健康长寿,希望她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多活几年,多享受吴先生对她刻骨铭心的关切和深情,多享受子孙后辈温情幸福的天伦之乐。第二位夫人琴,是个农村姑娘,她生平无大志,只求温饱,只求平安。但是客观的现实生活环境无法满足她这样低档次的要求。她提出离婚,说了一句非常真实、也非常痛心的话:“让你我都逃一条活命吧!”是啊,不要谴责她无情无义,更不要说她好逸恶劳。她遵从中国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古训,愿意承担起所有家务活儿,等于做一个免费的保姆,愿意为子女的成长操劳,只求“温饱”二字。这样的要求,能说过分吗?她来到劳改农场,并不懒。她甘愿当“缝穷婆”,给人家拆洗缝补棉衣棉被,一个月挣的比吴先生还多。如果政治指导员不说她“走资本主义道路”,不把她生生地从吴先生身边赶走,轰回家去,再过几年,吴先生一旦平反,她的苦日子就算熬到头了。所以,质而言之,她走上和吴先生离婚的道路,不是她“不想过穷日子”,而是连“穷日子也不让她过”。第三位夫人娟,是一位很有头脑的农村姑娘。她高中毕业,成绩优秀,仅仅因为“堂房舅舅”是地主,在那个“亲不亲,阶级分”的荒唐年代,竟不许她考大学,只能在家务农。她成了“阶级斗争哲学”的牺牲品,这对她的精神刺激,肯定是很深的。但她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那个年代,敢于说出“死也不嫁造翻派”的“响话”来。尽管她不是文学艺术界人士,但是她特别爱才。一首《探亲行》的长诗、半本《括苍山恩仇记》原稿,打动了她的心,终于下决心跟吴先生甘苦与共、荣辱共享。原本吴先生想在农村找对象,目的就是到农村安家落户,这正切合她的理想。没有想到的是,不出三年,吴先生平反,回到了北京。这个人人向往的北京,在乡村住惯了的娟姑娘反倒看不上。她不想到北京去,两人在“不应该分歧的地方产生了分歧”。最终,她还是不得不离开她所热爱的父母和故土,来到北京这个举目无亲而又格格不入的“大地方”。分配她当食堂管理员,干的是炊事员的工作,拿的工资却比清洁工还低,心情的不舒畅,也许是她得癌症的导因。她和吴先生不离不弃的三十二年夫妻情,终于以魂归故里而终结。第四位夫人胡老师,据说原稿中写她的这一章有十几万字之多。但是她不愿意宣扬自己,所有传奇和不传奇的故事几乎全部删除了,只剩下寥寥数页。所以读者从书中只知道她从小受苦,酷爱读书,现在北京某中学当老师,是个模范共产党员。在吴先生先后四位夫人中间,她是一位具有较高文字水平的贤内助。短短三年时间,俩人已经合作出版了八本书。此外,胡老师心胸开阔,富有同情心,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次吴先生到上海给离婚的前妻举办寿宴,并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陪伴旅游一趟,以释放积郁在姚女士心中的沉重心理负担,就是出于胡老师的建议。而胡老师自己在国庆长假期间,却独自一人默默登上去华山的火车,暗忍内心的孤独,以旅游排解独自的忧伤。吴先生以前出版的书,写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或者是“没有故事”的方言研究、电脑教材之类。通过这些书,我们可以知道吴先生的知识面和他的爱憎,以及对社会发展的看法。独有这本《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写的却是吴先生自己的婚恋故事。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吴先生本人的性格爱好和他坚持“不害人是做人的底线”这一做人基本准则。在劳改农场,当局鼓励“告密”,奖励“互相揭发”。许多人为了减刑不惜无中生有、造谣诬蔑,或者抓住人家片言只语无限“上纲上线”。吴先生在劳改农场二十多年,甚至在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中,他都没有写过一份检举材料,没贴过人家一张大字报,也没批斗过任何一个“牛鬼蛇神”。这在身陷劳改农场的知识分子中间,确是难能可贵的。吴先生一生经过两次惨痛的“妻离子散”,一次是因为政治原因,一次是因为经济原因。许多人,因为闹离婚而和妻子反目成仇,吴先生则不然,他说:“结了婚是夫妻,离了婚是朋友,而且是挚友。”第一次离婚,他在监狱里,双方互相不见面,他只是从劳改警察的手中接过一张离婚判决书来而已。从他平反以后“愧对”姚女士的虔诚态度,可以肯定地说他的心中没有恨只有爱,更多的则是“负疚感”。姚女士离婚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她品貌皆优、工作能力强,像她这样的人找她的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多。她之所以始终没有再嫁,想必心中是有复婚的指望的。这种想法,和吴先生进了劳改队以后盼望着“回原单位工作”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谁都不可能想到,“五分钟的发言”,劳改五年还不够,竟然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如果不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吴先生们所面对的,就是“关到死为止”的无期徒刑。读到他描写的第二次离婚的经过,虽然没有一句悲伤的语言,通篇都是“包饺子”“拉手风琴唱歌”“拍离婚纪念照”“在一个被窝儿里……”等充满“浪漫情调”的温馨和愉悦。但是孔雀开屏,掩不住后面那个漏洞,喜剧的背后,却是一出惨痛的悲剧,只是男女演员都把笑意写在脸上,却把泪水往肚子里流而已。   吴先生在劳改队里一共完成了四部作品。第一部是3344行的叙事长诗《望娘滩的故事》。这是他从1951年就开始写,直到1974年才写完的一部“难产”的作品。1976年《诗刊》复刊,此诗试投,曾被认可,但是在“作者政审”过程中,被当时劳改队的“管教干事”所阻止,没能发表。直到1985年,才由宝文堂书店纳入“绘图叙事诗”丛书出版,并由《诗刊》当年处理这部长诗的吴超先生担任责任编辑。第二部是80万字的《汉语世界语大词典》。这是作者1956年在文字改革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接受的任务,进劳改队以后无事可干,有空就编,终于在1970年完成,并送请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胡愈之先生过目。但在“文革”期间,他也无能为力。“文革”结束以后,再次送交协会,答复是“我们不出版个人编的辞书”,因此直到今天,这部花费了他十几年光阴的书稿,仍以“手稿”的形式存放在书橱的最底下。第三部是《浙江省缙云县方言志》。这是作者1956年编辑“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的时候打算编成以后纳入集刊中去的,因为1957年出了问题,集刊就停刊。作者平反之后,初稿版编入《缙云县县志》中,二稿版30万字由缙云县文化局内部印刷,三稿版60万字被纳入潘悟云先生主编的“比较语言学丛书”,于2012年由上海中西书局正式出版。第四部书就是吴先生的成名之作——200万字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括苍山恩仇记》。1974年4月至1976年9月,只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1983年8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分卷出版,畅销70万套,是当年中国大陆发行量最大的长篇小说之一。多数人进劳改队,大部分是光阴空掷、年华虚度、意志消磨。但是吴越先生却能够在十二万分艰难困苦的不利环境中,写出总字数超过350万的四部作品来,其才华、其品格、其精力、其精神,非常令人敬佩和震撼!没有“死后而志成”的宏大志向和坚定的人生目标,没有“百折不挠,虽九死而无悔”的追求真理的巨大意志和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是绝对难以做到的。最后,我想引用吴越先生在参加他外孙女儿的婚礼上,亲手把五卷本《括苍山恩仇记》的精装本交给外孙女婿傅赟明先生的时候,说的一段热情洋溢的话,作为这篇序言的结束:   古今中外,在监狱里写书的人很多很多,捷克作家尤里乌斯伏契克在监狱里写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监狱里写了《唐吉诃德》,这都是尽人皆知的世界文坛往事。但是很可能没有第二个作家敢于在监狱里没有任何参考书、仅凭脑子记忆写历史小说的,何况当时的监狱是不会给犯人一点点空闲的时间让我从从容容地写文章的。实际上,我是利用劳动之余的点滴时间,哪怕就是在工地紧张劳动工间休息的十五分钟,我也要掏出小本子,用大腿当桌子,用我那一笔谁也不认识的“狂草”奋笔疾书。这部200万字的长篇小说,就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积累起来的。我不但创造了一个文坛奇迹,而且我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不听从、不遵循“四人帮”的文艺理论,所以在“文革”





上一本:五十年代的尘埃 下一本:看花已是满眼泪:历史时光中的悲情才女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传奇作家的传奇婚恋的作者是吴越,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