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黎民百姓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包公秉公执法,一身正气,其清官形象及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代传颂,历久不衰。 千百年来,包公被人们敬若神明,那么历史上的包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出身和生平特点如何?他一生都做过什么官职?对此,《李良学讲包公》将一一进行解读,实事求是地介绍一位真包公。 作者简介: 李良学,1940年生,山东东明人,开封是其第二故乡。1960年毕业于开封师范专科学校。曾经担任教师、记者、编辑、主编、市委宣传科长等工作。现为开封市博物馆文博副研究员、宋文化研究员、开封市包公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会员等。主要从事宋史、北宋东京与文博研究。出版有《包公正传》、《宋都御街春秋》(繁体版)、《大相国寺》、《历史上的开封府》等著作。并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次荣获河南省和开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曾接受开封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韩国电视台、新加坡电视台和美国《洛杉矶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新明日报》及香港《大公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的专访或应邀主讲嘉宾。其小传入选《河南作家辞典》、《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辞典》和《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等。 目录: 引言第一章包公其人一、包公的出生时间与地点二、包公出生的神话传说三、包公的生平特点和官职四、宋仁宗与包拯——君臣际遇第二章包公的学问一、家庭出身与读书生涯二、进京赶考三、繁华的东京——开封四、考试与授官第三章包公的孝道一、古代的孝道二、包公尽孝三、包公嫂娘之谜四、孝肃家风第四章勤政爱民的父母官一、赋诗复官二、北宋亲民官的“四善”与“三最”三、包公如何当亲民官第五章铁面无私的监察官(上)一、台谏官合一二、依法治国与反贪倡廉三、七弹大贪官王逵第六章铁面无私的监察官(下)一、两弹宰相宋庠二、嘉祐四真三、为庆历新政官员平反四、为国家推荐贤才第七章包公断案一、引蛇出动——巧破“牛舌案”二、科学取证——智断“冷清案”三、兵不厌诈——速破“匿金案”第八章出色的外交官一、当时的宋辽关系二、包公出使契丹三、包公出使契丹的收获第九章杰出的理财官一、以民为本,宽民利国二、轻徭薄赋,救灾救民三、兴利除弊,经济改革四、开源节流,勤俭持国第十章包公与皇亲国戚(上)一、包公怒弹国丈张尧佐二、张贵妃与《打銮驾》第十一章包公与皇亲国戚(中)一、包公“三口御铡”的故事二、包公与《铡美案》三、包公三弹郡马郭承佑第十二章包公与皇亲国戚(下)一、《狸猫换太子》的主要内容二、“刘皇后夺子案”的历史真相三、包公与《狸猫换太子》第十三章包公与包公文化的深远影响一、鞠躬尽瘁,病殁开封二、包公与包公文化的深远影响三、海内外纪念包公千年诞辰盛况附录一、包公家世表二、包公年谱简编后记三、七弹大贪官王逵王逵,字仲达,濮阳人,曾中进士,四任转运使(相当于省长),一贯贪残不法,杀害良民,陷害忠臣,无恶不作,五毒俱全,是朝野臭名昭著的大贪官,民愤极大。但由于他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加上每年上贡粮款较多,也受到仁宗皇帝青睐,不断嘉奖他。即使在朝臣的弹劾下,王逵总是被罢官贬职后不久就又被任命为一路的转运使,即官复原职,成为官场的“不倒翁”。现在,包公当上了监察御史,后又升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谏院长官),王逵算是遇上了真正的克星。 包公揭露了王逵的前后罪行,新账老账一起算,他弹劾道:伏见王逵凶暴无识,心同蛇蝎。在湖南日,酷法诛求财利,苛图进擢,民被杀害,罔知其数。黜降之后,潭州父老数千人共设大会,以感圣恩与人除害;在城数万家,三夕香灯彻曙,又被苦人家,并刻木作王逵之形,日夕笞挞,其人心憎恶如是。及任江西转运使,依前残酷,枉法徒配民吏,恣以威福。 ——《包拯集·弹王逵七》大意是说:王逵在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时,除了追缴正常的夏、秋两税外,一次就巧立名目,非法加征粮款三十余万贯,称为“羡余”,即超额税款,是贪官为了媚上邀宠而在国家正税外盘剥百姓所得的多余上供钱物。仅潭州(今长沙)地区,就有七百余户,成千上万人倾家荡产还交不够税款,被逼走投无路,逃入山洞,部分群众反抗暴政,谋求活路,又遭王逵疯狂捕捉,滥用酷刑,惨遭杀害者不计其数。后有人告发到朝廷,舆论哗然,引起朝野正直人士的公愤。朝廷无奈,只好将王逵免官,贬知池州(今贵池市)。 王逵离开潭州时,人心大快,成千上万百姓隆重集会,庆贺朝廷为百姓除了大害。同时,潭州三个夜晚灯火不息,烧香磕头,感谢上天剪除了王逵这个大灾星。还有不少受害人家,用木头刻成王逵的丑恶形象,日夜鞭打斧劈,咒骂不止,以解心头之恨。 像王逵这样残害百姓、十恶不赦的贪官恶吏,在池州、扬州混了不长时间,又官复原职,被任命为江南西路转运使(相当于今天江西省)继续为非作歹了。包公在弹劾王逵的奏章里这样写道:臣访闻江南西路转运使王逵行事任性,不顾条制,苛政暴敛,殊无忌惮。州县稍不徇从,即被捃拾,吏民无告,实可嗟悯……王逵害民蠹化,众议不容,伏望圣慈特与降黜,则天下幸甚。 ——《包拯集·弹王逵一》包公奏章写的再明白不过,王逵在潭州的贪酷本性不仅未改,而且变本加厉,在江南西路残害吏民,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朝廷对包公奏章居然应付了事,批给王逵部下提刑官李道宁调查处理,实际上根本不打算处理王逵,这是在忽悠包公。 接着包公二次上疏,指出朝廷批复不当。因为转运使王逵本身就兼有按察权,提刑司怎么能调查处理权力大于自己的上司转运使王逵呢?这一次上疏更糟,朝廷居然将李道宁调知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命王逵兼管提刑司。大家看看,朝廷竟然让王逵自己调查处理自己?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仁宗和宰相公开包庇王逵,继续在忽悠包公。 这样一来,王逵更加嚣张,公然对告发过他的官员打击报复。 王逵怀疑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卞咸到朝廷揭发过他在潭州的罪行,便指使亲信,捏造罪名,将卞咸逮捕下狱,上下株连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同时,王逵还叫自己的亲信李道宁向朝廷保举自己继续当转运使。 王逵罪恶昭彰,残害正直人士,手段极为恶劣,朝廷居然听之任之,包公能忍吗?肯定不能。 包公怒不可遏,第三次上疏弹劾王逵,指责朝廷公开包庇王逵,致使王逵陷害无辜(指卞咸),造成大狱,建议朝廷立即将王逵罢职贬官。 由于包公连章弹劾,加上王逵诬陷卞咸,大搞冤狱,引起朝野上下公愤,朝廷看实在包庇不下去了,只好将王逵贬官,贬知徐州。 这种处理,实际上仍然是轻描淡写。像王逵这种罪恶累累,双手沾满百姓鲜血的人,仅仅降知徐州,太便宜他了。 但是,包公通过王逵事件,思想认识也得到了升华。他认为:一、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宋庠与贪官污吏王逵都是一块地里的毒瓜,同属反对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奸党旧派。这些人极端腐朽,极端腐败,祸国殃民,为害不浅。但要除掉他们也不容易,因为他们上下勾结,狼狈为奸。 二、范仲淹、欧阳修、杨纮、王绰、王鼎等庆历新政官员,才真正是国家的忠良。他们澄清吏治,打击贪官污吏、提倡廉政建设完全正确。可惜新政失败了,这些德才兼备的官员都被贬出了朝廷。 三、宋仁宗是个平和皇帝,守成皇帝,没有治国安邦的气魄。 虽然国家大事都在朝堂讨论议定,似乎比较民主,但实际上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宋仁宗开始是支持范仲淹新政,打击贪官污吏的,后来居然在守旧派官僚的反扑和诬告下退却,遂使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欧阳修等被贬。宋仁宗虽然能包容正人,但同时也包容坏人,使得包公无可奈何。 包公怎么办?他决定仍然坚定不移地弹劾贪官污吏,同时大力保护清官廉吏。对皇帝不能弹劾,那就直言正谏,据理谏诤。 ……P82-85
|